4.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探界者”钟扬
☉基础巩固练
一、语言文字应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投入杂交水稻的研究,“90后”袁隆平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了自己的手中。“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这是袁隆平的名言。半个世纪以来,袁隆平一身泥、一身水,奋斗在田间,被称为“中国最著名的农民”。他发明了“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二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始终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他也曾多次赴印度、越南等国,传授的杂交水稻技术以帮助这些国家克服粮食短缺和饥饿问题。他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卓越贡献,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等多项荣誉。
袁隆平表示,水稻是__①__,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因此,__②__对保证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每一次挑战,都是对初心的坚守;每一次攀登,都是对意志的考验;每一次前行,都是对目标的追赶。多年坚持下田的袁隆平,早早披上了“下田黑”,那是紫外线照射后的作品。有人感叹:袁隆平长得比农民还农民。如今,袁隆平虽已功成名就,但依然奔走在田间,为他的“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而努力。他的团队在内蒙古兴安盟1 000亩盐碱地水稻基地完成试种测产。该基地pH接近9,盐度高于0.6%,属于不毛之地。现在,这里不仅长出了水稻,试种结果还远远超过了预期。
1.下列语句中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的一项是( A )
A.“90后”袁隆平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了自己的手中。
B.“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这是袁隆平的名言。
C.他发明了“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
D.他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卓越贡献,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等多项荣誉。
【解析】 A项,引号的作用是表示特殊含义,这里是指90岁以上。B项,引号的作用是表示直接引用。C项,引号的作用是表示特定称谓。D项,引号的作用是表示强调。故选A。
2.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B )
A.反复 比拟 借代 B.引用 排比 比拟
C.排比 夸张 顶真 D.引用 顶真 夸张
【解析】 “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等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每一次挑战,都是对初心的坚守;每一次攀登,都是对意志的考验;每一次前行,都是对目标的追赶”等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早早披上了‘下田黑’,那是紫外线照射后的作品”等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文中没有使用夸张、反复、借代、顶真的修辞手法。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A.他也曾多次赴印度、越南等国,传授的杂交水稻技术以帮助这些国家解决粮食短缺和饥饿问题。
B.他也曾多次赴印度、越南等国,传授杂交水稻技术以帮助这些国家克服粮食短缺和饥饿问题。
C.他也曾多次赴印度、越南等国,传授杂交水稻技术以帮助这些国家解决粮食短缺和饥饿问题。
D.他也曾多次赴印度、越南等国,传授的杂交水稻技术以帮助这些国家攻克粮食短缺和饥饿问题。
【解析】 C项,画波浪线的句子存在两处语病:一是结构混乱,可将“的”字删去,排除A、D两项;二是搭配不当,可将“克服”改为“解决”或“攻克”,排除B项。只有C项完全修改正确。
4.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答:__①最主要的粮食作物__②提高水稻产量__
5.当记者询问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具体是怎样的时,他激动地说:“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请以袁隆平的话为参照,以“我做过一个梦”为开头,另选对象,再仿写一组句子。
答:__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故乡的城市像花园一样美,居民像鸟儿一样自由,楼房像森林一样错落有致。__
6.下面是一幅赞美袁隆平的对联的下联,请根据材料的具体内容,拟写出上联。
上联:__埋头几十年,成就杂稻之父__
下联:造福亿万众,充盈口粮之仓
7.请结合材料内容,为袁隆平拟写一则颁奖词。要求:不少于60字。
答:__他潜心研究数十年,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名满天下万人赞,却仍只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__
8.请根据下面文字创设的情境,结合你的感触写一副对联。要求:对仗工整,语言浑成,音韵和谐。
默哀!5月22日下午1点07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和推广工作。他几十年如一日,不辞辛苦,殚精竭虑,终于实现了杂交水稻技术的历史性突破。杂交水稻大范围的推广,不仅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还为中国乃至全世界人的吃饭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袁隆平曾经说过,他有过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的梦,一个是杂交水稻引进到全球各地的梦。这不仅仅是一个科学家的梦,也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之梦。
那一片片稻田,那一阵阵稻香,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上联:__耕耘数载心系苍生只为百姓腹饱体健__
下联:__朴素一生率先垂范换得万户库满粮丰__
9.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近日,“时代楷模”钟扬同志先进事迹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特别是知识分子、科研工作者和高校教师、青年学子中引起强烈反响,网上也掀起学习钟扬热潮。据统计,截至4月1日,《人民日报》微博、微信、客户端关于钟扬报道的阅读量已达2 837万、点赞9.4万个、留言7 441条(若加上秒拍、腾讯等渠道,合计阅读量达4 500万)。
大家表示,钟扬同志先进事迹感人至深,我们要以钟扬同志为榜样,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刻苦钻研、勤奋工作,立德树人、爱国奉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铸牢实现中国梦的初心和梦想,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答:__近日,线上线下掀起了学习钟扬热潮,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表示要以钟扬同志为榜样,为国家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__
二、拓展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世纪60年代,在中国“绿色革命”的大潮中,涌现出了一位攻下“杂交水稻”难题的科技新星,他就是被外国人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
袁隆平高中毕业后,考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成了全家议论的焦点。父亲希望他通过上大学能升官发财,光宗耀祖。袁隆平自己却在中学阶段就对大自然的蓬勃生机、春华秋实的自然规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母亲尊重袁隆平的选择,经过协商最后决定让他自己做主,于是袁隆平义无反顾地报考了重庆一所学院的农学系,高高兴兴地跳进了“农门”。
大学毕业后,袁隆平到湖南安江农技任教。袁隆平教学十分认真,教一门,钻一门,爱一门。在教普通植物学时,他下苦功夫,为了能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的微观构造,他刻苦磨炼徒手切片技术。几百次,上千次……直到能在显微镜下得到满意的观察结果为止。在备课中,他经常提出各种问题自考自答。他走出课堂,来到田间地头,从实践中找答案。
1959年,是袁隆平进入“而立”之年。国庆前夕他以“我的十年”为题,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思想与业务两个方面对自己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党的10年教育,使我明确了人生真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确是人生最大的光荣和义务。”
50年代,生物教学中主要向学生讲米丘林、李森科的遗传学说,袁隆平就按照其理论进行无性杂交、嫁接培养、环境影响等方面的试验,把月光花嫁接在红薯上、西红柿嫁接在马铃薯上,但只得到一些奇花异果,并没有得到经济性状优良的无性杂交种。这引起他的沉思,他决心另辟蹊径。
60年代,他从外文杂志中获悉,欧美的孟德尔、摩尔根创立的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对良种繁育有重大指导作用。他就开始大胆地向学生传授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知识,讲杂种优势利用在作物育种中的广阔前景,而他自己也开始向水稻的杂种优势利用方面探索。从1964年在稻田中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到1966年在《科学通报》上发表第一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就是他坚持一边教学,一边从事科研的丰硕成果。
1970年11月,袁隆平带领助手在海南岛的普通野生稻群落中,发现了一株雄花败育株。是将“野败”这一珍贵材料封闭起来,自己关起门来研究,还是发动更多的科技人员协作攻关呢?在这个重大的原则问题上,袁隆平毫不含糊、毫无保留地及时向全国育种专家和技术人员通报了他们的最新发现,并慷慨地把历尽艰辛才发现的珍贵材料奉献出来。
在19年的漫长教学生涯中,袁隆平一边在教学中积累知识和农业生产实践经验,一边又通过科研促进教学和生产。教学、生产、科研相结合,使他创造了不平凡的农业科技成果。
(摘编自祁淑英、魏晓雯《袁隆平传》,有删改)
材料二:
主持人:您的杂交水稻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请问是什么促使您从事这项研究的呢?
袁隆平:我们现在13亿人口,人均大概一亩三分地;到2030年可能达到16亿人口,人均就只一亩地。我们要修高速公路、铁路、机场,城市要扩大,还要退耕还林,退田还湖,每年减少几百万亩耕地,可是人口每年增加1 000多万,这是个非常严峻的问题。中国人能不能养活自己?所以,我们始终把产量放在第一位,努力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主持人:30多年前,您还是一个偏僻农村的教师,后来,正是您推出了一代又一代的杂交水稻,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我想,您的探索之路,一定充满艰辛吧?
袁隆平:唉,几十年了,其间遇到的困难、挫折、失败,真是一言难尽!我的工作地点主要在试验田,常常要到田里去察看,打雷、刮风、下雨时我也去,去观察稻子倒伏不倒伏,观察哪些品种能够经得起几级风。
主持人:听说,您每天都骑着摩托车去稻田观察,从1979年至今,已经骑坏了八九辆车。除了能吃苦以外,搞科学研究还有什么是最重要的?
袁隆平:我认为,科学研究最基本的特色,就是创新,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向新的领域、新的高峰攀登。
(摘编自《袁隆平访谈录》)
材料三: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袁隆平和他的团队通过开办杂交水稻技术培训国际班以及出国讲学等方式传授技术,已经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14,000多名杂交水稻的技术人才,现在杂交水稻已经种到了非洲等国家,并在当地不断创造出高产纪录。1999年10月,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8117)被命名为“袁隆平星”。
2020年11月2日,位于湖南省衡南县的第三代杂交水稻新组合试验示范基地迎来晚稻测产,测得晚稻平均亩产为911.7公斤。加上衡南基地此前早稻测产,杂交稻突破亩产1 500公斤的目标,再次打破杂交水稻单产纪录。袁隆平听到测产结果后说,下一步目标,向全省、全国水稻产区推广,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新的贡献。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长西瑟罗纳先生这样评价袁隆平:“袁隆平先生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增产的粮食每年为世界解决了7 000万人的吃饭问题。”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前农业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高度评价:“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摘编自《东方评论》)
1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袁隆平身体力行,在教学中,他经常走出课堂,到田间地头,从实践中找答案。这为他攻克“杂交水稻”这一难题打下了基础。
B.袁隆平认为我国每年都在减少耕地面积,可是人口仍在递增,这进一步促使他潜心杂交水稻研究,并始终把产量放在第一位。
C.袁隆平和他的团队采用开办培训班和出国讲学等方式向外国传授技术,为世界上多个发展中国家培养了杂交水稻技术人才。
D.2020年,中国在水稻研究上又有好消息,湖南衡南杂交水稻试验示范基地的晚稻测产突破1 500公斤大关,再次打破水稻单产纪录。
【解析】 “晚稻测产突破1 500公斤大关”错,应是“晚稻加早稻测产相加突破1 500公斤”。
1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A.年轻时的袁隆平对大自然及其规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全家人的大力支持下,他义无反顾地跳进了“农门”。
B.袁隆平熟悉国外的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他所做的无性杂交、环境影响等试验,对良种繁育有重大指导作用。
C.在对待科学研究的问题上,袁隆平始终秉持了创新精神,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向新的领域、新的高峰攀登。
D.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因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用其名字命名了小行星(8117),使其成为国际上广为人知的科学家。
【解析】 A项“在全家人的大力支持下”错。结合原文“父亲希望他通过上大学能升官发财,光宗耀祖”可知,没有得到父亲的大力支持;B项“他所做的无性杂交、环境影响等试验,对良种繁育有重大指导作用”错。原文是“60年代,他从外文杂志中获悉,欧美的孟德尔、摩尔根创立的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对良种繁育有重大指导作用”,可见“对良种繁育有重大指导作用”的是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D项“因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用其名字命名了小行星(8117)”因果关系错误。原文是“1999年10月,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8117)被命名为‘袁隆平星’”,但并未提到命名原因。
12.下列对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与材料一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B )
A.两者都以事写人,选取了袁隆平与杂交水稻相关的典型事例来刻画人物形象,都有序地展现出人物品质。
B.《喜看稻菽千重浪》介绍了袁隆平边理论联系实际边教学边试验的特点。材料一突出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艰辛过程。
C.《喜看稻菽千重浪》通过小标题和采访过程中的亲身感受来表现人物。材料一从小事和细节入手通过人生经历来塑造人物。
D.作为人物通讯和人物传记,两则材料都基于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客观、严谨的陈述,表现了人物的精神品质。
【解析】 两文内容表述正好相反。材料一最后一段总结说“在19年的漫长教学生涯中,袁隆平一边在教学中积累知识和农业生产实践经验,一边又通过科研促进教学和生产。教学、生产、科研相结合,使他创造了不平凡的农业科技成果”,可见材料一突出他边教学边试验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喜看稻菽千重浪》主要写“在1960年发现‘天然杂交稻株’的往事”,突出他培育杂交水稻的艰辛过程。
13.袁隆平作为科学家具有哪些可贵的品质?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概括。
答:__①刻苦钻研(吃苦耐劳);②勤于实践;③勇于创新;④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团结精神;⑤为国为民为全人类谋利益。(答出4点即可)__
14.以上三则材料都与袁隆平院士有关,三者的写作侧重点有何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 材料一:侧重展现袁隆平的教学生涯与杂交水稻的科研活动,用事件来塑造人物形象和品质,因为这是一篇人物传记。
材料二:侧重介绍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的起因和实践探索中的艰辛,在对话中体现人物的思考和优秀品质,因为这是一篇人物访谈。
材料三:侧重交代袁隆平在杂交水稻领域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世界的影响,用概括的语言体现人物的精神高度,因为这是一篇新闻评论(消息)。
☉阅读提升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5月22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他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从1976年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使水稻产量得以大幅度提高。20多年来,袁隆平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目前新育成的第三代杂交稻全年亩产达到1 530.76公斤。杂交水稻现在已在印度、美国、巴西等多个国家大面积种植。
袁隆平院士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不断攀登杂交水稻研究的高峰,用行动践行担负国家粮食安全的赤诚初心和使命责任。
(2021年05月23日 科技部官网)
材料二:
新华社长沙5月24日电
5月24日,长沙,明阳山殡仪馆。人们来到这里,与袁隆平告别。
上午10时,“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的遗体送别仪式在铭德厅开始。
铭德厅门口,写着挽联。哀乐低回。袁隆平躺在鲜花翠柏中,面容安详。阳光透过天花板的玻璃洒落在他身上。他穿着红蓝格子衬衫和深蓝色西装外套,这是他生前最喜欢的衣服。
10时15分,铭德厅内开始默哀。
铭德厅外,长沙明阳山仿佛被人潮淹没。拥挤的人群中,许多人看不清面容,一眼望去,只能见到一朵朵明黄和雪白的菊花——人们把手中的鲜花举过头顶。
前往殡仪馆的柏油路被人群挤满。
年轻的外卖骑手,骑着摩托车缓慢穿行。外卖箱里,有满满一箱金色稻穗。下单的人来自广东、福建、重庆……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齐绍武说:“袁老没有留下任何遗言。”“袁老一直相信,我们会把杂交水稻事业好好干下去。我想,他是放心的。”
这一天,长沙气温23 ℃。科研工作者说,这是适宜杂交水稻生长的温度。
(2021年05月24日袁汝婷、刘芳洲、周勉 新华网)
材料三:
袁隆平先生离开这个世界已近半年。11月15日,袁隆平骨灰安葬仪式在湖南长沙唐人万寿园陵墓举行。在袁先生遗像背后的巨石上,镌刻着他生前写的一句话:“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杂交水稻是世界性科技难题,但在我国湖南省安江农业学校,一名普普通通的青年教师袁隆平,没有经费,没有设备,更没有科研团队,誓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彼时,农学界认为“水稻没有杂交优势”,流传着“三系三系,三代人搞不成器”的谣言。不受外界影响,1964年,袁隆平和助手们先后做了3 000多个杂交组合实验,“死磕”9年,直到1973年,袁隆平团队才成功实现了“三系配套”。“三系法”研究成功了,袁隆平又出发,向“两系法”进军。
随着三系法、两系法研究的接连成功,袁隆平的头脑中开始思考:杂交水稻要实现超高产,理想株型应该是怎样的?
他开始瞄准世界水稻研究另一个重大难题——培育“超级杂交稻”。
那时,袁隆平已经59岁。他设计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株型模式,很难满足试验条件,直到一天,他到江苏省农科院考察,看到了培矮64S/E32的试验田,顿时思想火花不断闪现,“这不就是我日思夜想的、超高产的理想株型吗?”
返湘后,袁隆平立即设计出了超级杂交水稻的理想株型模式。
正是在这一株型模式技术路线的指导下,我国超级水稻的研究捷报频传。4年后,第一期每亩700公斤目标实现,随后便是2004年800公斤、2011年900公斤、2014年1 000公斤的“三连跳”。
到了2020年,已经90岁高龄的他,又提出了更高、更难、更新的冲击目标:研究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杂交水稻和耐盐碱水稻,确保我国杂交水稻持续领跑世界。
“有生之年,我要实现20吨/公顷(亩产1 333公斤)的目标,我很有信心!”袁隆平说。一粒好种子足以改变世界。如今,袁隆平生前的“禾下乘凉梦”,正通过一代代人努力实现。
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吴孔明介绍,目前我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累计达到90亿亩,累计增产稻谷8 000多亿公斤。袁隆平的杂交水稻逐渐走向了世界,年种植面积超过800万公顷。“他为实现中国饭碗端在自己手上,为保障中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吴孔明说。
4年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钱前曾到袁隆平先生的田地里看材料。那时,袁隆平关心他最近在忙什么,55岁的钱前回复袁隆平:身体感觉疲惫,干不动了。
袁隆平说:“人到五十五,犹如出山虎。”当场,就请袁先生把这句话写在了纸上。
至今,这张纸条仍放在钱前的书房里。
邓华凤说,在袁隆平自己的书房里,一直挂着一首自题的小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自然探秘永无休。成功易使人陶醉,莫把百尺当尽头。”
(2021年11月16日杨洁《中国青年报》)
15.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袁隆平荣誉等身,既是他不懈努力的明证,也是国家对劳动者的赞美与肯定。
B.袁隆平没有遗言,是因为涌现出了一大批科技工作者继承了他未完成的事业。
C.袁隆平践行了“做一颗好种子”的铮铮誓言,穷其一生力求实现“禾下乘凉梦”。
D.袁隆平书房里的小诗,既激励着他自己,也勉励着邓华凤等人永无止境地探索。
【解析】 “袁隆平没有遗言,是因为……”强加因果,原文的表述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齐绍武说:‘袁老没有留下任何遗言。’‘袁老一直相信,我们会把杂交水稻事业好好干下去。我想,他是放心的。’”,“袁老没有留下任何遗言”与“袁老一直相信,我们会把杂交水稻事业好好干下去。我想,他是放心的”之间并无因果关系。
16.下列对三则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袁隆平成功选育的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已推广到全国应用,并在世界上多个国家大面积种植。
B.明阳山送行的人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袁隆平的追思,也彰显了我们的社会尊重劳动者的传统美德。
C.袁隆平从事杂交水稻研究近60年,不为私利,不计得失,可以说他与中国杂交水稻的发展息息相关。
D.袁隆平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精神影响一代代科研人刷新着我国杂交水稻产量的记录。
【解析】 “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并在世界上多个国家大面积种植”错误,曲解文意,材料一说杂交水稻在印度、美国、巴西等多个国家大面积种植,此前已有了第三代杂交稻,不能表明是“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
17.下列关于三则材料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材料一是消息,真实、及时、简明地介绍了袁隆平的逝世,概括介绍了他一生的功绩,给予他高度评价。
B.材料二是特写,选取人们与袁隆平“告别”的几个镜头,再现当时的场景,表达对袁隆平的崇敬缅怀之情。
C.材料三是通讯,多角度、分层次地叙述了袁隆平的生平事迹,展现了他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等精神。
D.三则材料都围绕袁隆平逝世这一事件展开报道,运用记叙、抒情等表达方式,具有真实性、抒情性的特点。
【解析】 “三则材料都……运用记叙、抒情等表达方式,具有真实性、抒情性的特点”错误。第一则材料是消息,篇幅短,重事实,讲时效,基本表达方法是叙述。它没有运用抒情的表达方式,也不具有抒情性的特点。
18.请理解材料二画线句子的丰富意蕴。
答:__(1)交代人们送别袁隆平时的天气情况。(2)科研工作者关注杂交水稻生长的条件,决心把杂交水稻事业干好。(3)体现了人们对袁隆平深切的怀念和崇敬之情。__
19.假如你是报刊编辑,欲推荐材料三参加《中国青年报》2021年度优秀新闻作品评选,请阐述推荐理由。
答:__(1)内容:细节突出,事件典型;内容完整,主题鲜明。(2)结构:采用纵式结构,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事件,脉络清晰,层次分明。(3)表达方式:融叙述、说明、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为一体,富有感彩。(4)语言:运用比喻、引用等修辞手法,文章生动形象,富有文采。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的节日。这个光辉的节日来之不易。一百多年前,处在受压迫、被剥削地位的工人阶级高唱“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为争取自身权利进行了不屈的抗争,最终获得了工人阶级具有伟大象征意义的胜利。如今的世界,大大不同于百年前的世界;如今的中国,更大大不同于百年前的中国。
②“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斗转星移间,劳动这一人类独有的改变世界的社会活动,也在发生着乍看浑然不觉、细看非同小可的变化。然而,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无论技术进步和知识更新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无论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劳动始终是文明进步的重要源泉,劳动者的创造始终是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
③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就业难、失业率高是世界上很多国家所面临的共同挑战。解决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种种难题,更需要依靠广大劳动者的艰苦努力。
④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姿态登上历史舞台后,便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在求独立、求解放的战争年代,在谋幸福、谋富强的和平建设时期,中国的工人阶级,作为主力军,以鲜血和汗水,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传奇。当前,中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无论经济社会面貌如何改变,无论科技进步和知识更新达到何种程度,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依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根本力量。如果说过去是劳动者用自己的双手推动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赢得举足轻重的国际地位,那么在世情国情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奉献与奋斗,更关系到国家目标的实现,关系到中国未来的发展,关系到亿万中国人民的光荣与梦想。
⑤回首过去,中国几千年来就是靠劳动书写辉煌,改革开放也是靠劳动拼出来的;“中国奇迹”的创造、“中国震撼”的交响,无不凝聚着广大劳动者的智慧和汗水。着眼当下,在新常态下更要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精神攻坚克难,继续弘扬劳动精神,树立劳动光荣的理念,为践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正能量。
⑥时代在这里回响,“中国梦”与“世界梦”在这里交汇。铭记历史,为了开创未来。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将一起携手,共同缔造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新时代。
(摘编自辛俭强《见证劳动创造历史的时代力量》)
材料二:
①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
②中国奇迹,靠劳动抒写。经济学家科斯曾感叹:中国人的勤奋令世界惊叹和汗颜。正是这样的勤奋,使中国取得了天翻地覆的成就,创造了举世罕见的奇迹。“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中国的美好未来不会从天而降。脱贫攻坚、深化改革的实践,绿色中国、制造强国的愿景,都得靠劳动的双手来托举。
③社会进步,靠劳动驱动。工厂车间里毫米、微米级的精细打磨,基层岗位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实验室里更高更快更精的刻苦攻坚,无不是劳模精神的现实写照。石油精神、红旗渠精神、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劳动者为中国人点亮了灵魂的灯塔。在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的当下,从城乡面貌,到衣食住行,知识与创新将成为“臂非加长而见者远”“声非加疾而闻者彰”的重要力量。精神为劳动注入灵魂,知识为劳动提高品质,劳动者队伍的素质越来越高,社会发展的脚步将愈发从容坚定。
④个体的梦想,靠劳动实现。时下,有人把“躺着挣钱”“天上掉馅饼”当作人生愿望。殊不知,没有劳动,就没有价值,更没有经济增长与财富积累;而脱离了劳动的人,只会失去活力,失去与社会的联系。有人说,幸福不是唾手可得,但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即。而劳动的汗水,是浇灌出幸福硕果的必要前提。
⑤当然,号召辛勤劳动,不等于容忍无所顾忌地加班;鼓励奋斗拼搏,不等于容许肆无忌惮地侵犯休息、健康权益。维护劳动群众合法权益,构建劳动光荣的社会氛围,让劳动者得实惠、享荣光,让劳动者的生活更有保障、更有尊严,劳动的创造力才会充分涌流。时下的我们,使命在肩,心怀梦想,唯有以劳动作为人生的基调,方能唱响新时代的壮丽乐曲。
(摘编自田卜拉《中国奇迹,靠劳动抒写》)
2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一百多年前,工人阶级为争取自身权利进行了不屈的抗争并取得胜利,这个胜利为工人阶级成为国家主人奠定了基础。
B.人类所有的进步成果都是通过劳动获得的,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科技如何进步,劳动始终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C.中国工人阶级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在战争年代、和平建设时期,都是主力军,书写了时代的传奇。
D.当前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劳动者的艰苦奋斗,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解析】 “这个胜利为工人阶级成为国家主人奠定了基础”错误。结合“‘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的节日。这个光辉的节日来之不易”分析,“这个胜利”指将“五一”定为国际劳动节,这个胜利并不能为工人阶级成为国家主人奠定基础。
2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C )
A.中国的劳动者创造了中国奇迹,为人类历史书写了当今世界上最为传奇的篇章。
B.劳模的精益求精、刻苦攻坚、奉献牺牲的精神,是中国前进的灯塔,也是动力。
C.将个体的追求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个体的劳动更具价值,个体的梦想更具意义。
D.号召辛勤劳动,鼓励奋斗拼搏,不是要求劳动者无私奉献,而是将利益最大化。
【解析】 A项“当今世界上最为传奇”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中国奇迹,靠劳动抒写”。B项“是中国前进的灯塔”错误。结合“劳动者为中国人点亮了灵魂的灯塔”分析,劳模的精神为中国人点亮了灵魂的灯塔,不能理解为“是中国前进的灯塔”。D项“而是将利益最大化”错误。结合“号召辛勤劳动,不等于容忍无所顾忌地加班……让劳动者的生活更有保障、更有尊严,劳动的创造力才会充分涌流”分析,我们号召辛勤劳动,鼓励奋斗拼搏,是为了完成使命,而不是将利益最大化。
22.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劳动创造历史”观点的一项是( D )
A.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
B.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劳动者的知识和才能积累越多,创造能力就越大。
C.1957年,安东机械厂是一个小修理厂,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都很低。工人们土法上马,失败一次再试一次,终于成功研制30马力单缸轮式拖拉机。
D.人类历史就是人类不断用自身劳动创造社会价值的奋斗史,智力劳动创造精神文明,体力劳动创造物质文明。一旦停止劳动,人类文明将被终结。
【解析】 A项说的是“农民创造历史”。B项说的是劳动者的素质。C项说的是劳动者的坚持与创造。D项强调劳动创造世界,停止劳动,文明就会消失。
23.把下面的事例作为材料二的事实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合适?请简述理由。
以“金融扶贫”帮助老区百姓致富的李二国,深耕计量检定领域30多年、专利超百项的黄金娟,与“挤揉刮甩”的抹灰工艺较劲、技冠全国的许纪平,他们之所以受到表彰,就是因为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以劳动定义人生的坐标。
答:__放在第④段合适,第④段论证的观点是“个体的梦想,靠劳动实现”。事例举出了李二国、黄金娟、许纪平的例子,论证了他们受到表彰,就是因为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以劳动定义人生的坐标,这与第④段的论点相吻合。__
2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答:__文章以工人阶级地位的变化为话题,引出“劳动是创造世界的动力”的观点;接着从当前世界所面临的难题进一步肯定“只有依靠劳动者才能摆脱困境”;然后以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后取得的成就再次肯定“劳动是创造历史的力量”。__
14.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探界者”钟扬
☉基础巩固练
一、语言文字应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投入杂交水稻的研究,“90后”袁隆平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了自己的手中。“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这是袁隆平的名言。半个世纪以来,袁隆平一身泥、一身水,奋斗在田间,被称为“中国最著名的农民”。他发明了“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二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始终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他也曾多次赴印度、越南等国,传授的杂交水稻技术以帮助这些国家克服粮食短缺和饥饿问题。他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卓越贡献,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等多项荣誉。
袁隆平表示,水稻是__①__,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因此,__②__对保证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每一次挑战,都是对初心的坚守;每一次攀登,都是对意志的考验;每一次前行,都是对目标的追赶。多年坚持下田的袁隆平,早早披上了“下田黑”,那是紫外线照射后的作品。有人感叹:袁隆平长得比农民还农民。如今,袁隆平虽已功成名就,但依然奔走在田间,为他的“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而努力。他的团队在内蒙古兴安盟1 000亩盐碱地水稻基地完成试种测产。该基地pH接近9,盐度高于0.6%,属于不毛之地。现在,这里不仅长出了水稻,试种结果还远远超过了预期。
1.下列语句中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的一项是( )
A.“90后”袁隆平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了自己的手中。
B.“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这是袁隆平的名言。
C.他发明了“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
D.他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卓越贡献,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等多项荣誉。
2.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反复 比拟 借代 B.引用 排比 比拟
C.排比 夸张 顶真 D.引用 顶真 夸张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他也曾多次赴印度、越南等国,传授的杂交水稻技术以帮助这些国家解决粮食短缺和饥饿问题。
B.他也曾多次赴印度、越南等国,传授杂交水稻技术以帮助这些国家克服粮食短缺和饥饿问题。
C.他也曾多次赴印度、越南等国,传授杂交水稻技术以帮助这些国家解决粮食短缺和饥饿问题。
D.他也曾多次赴印度、越南等国,传授的杂交水稻技术以帮助这些国家攻克粮食短缺和饥饿问题。
4.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记者询问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具体是怎样的时,他激动地说:“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请以袁隆平的话为参照,以“我做过一个梦”为开头,另选对象,再仿写一组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是一幅赞美袁隆平的对联的下联,请根据材料的具体内容,拟写出上联。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造福亿万众,充盈口粮之仓
7.请结合材料内容,为袁隆平拟写一则颁奖词。要求:不少于6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根据下面文字创设的情境,结合你的感触写一副对联。要求:对仗工整,语言浑成,音韵和谐。
默哀!5月22日下午1点07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和推广工作。他几十年如一日,不辞辛苦,殚精竭虑,终于实现了杂交水稻技术的历史性突破。杂交水稻大范围的推广,不仅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还为中国乃至全世界人的吃饭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袁隆平曾经说过,他有过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的梦,一个是杂交水稻引进到全球各地的梦。这不仅仅是一个科学家的梦,也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之梦。
那一片片稻田,那一阵阵稻香,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近日,“时代楷模”钟扬同志先进事迹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特别是知识分子、科研工作者和高校教师、青年学子中引起强烈反响,网上也掀起学习钟扬热潮。据统计,截至4月1日,《人民日报》微博、微信、客户端关于钟扬报道的阅读量已达2 837万、点赞9.4万个、留言7 441条(若加上秒拍、腾讯等渠道,合计阅读量达4 500万)。
大家表示,钟扬同志先进事迹感人至深,我们要以钟扬同志为榜样,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刻苦钻研、勤奋工作,立德树人、爱国奉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铸牢实现中国梦的初心和梦想,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拓展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世纪60年代,在中国“绿色革命”的大潮中,涌现出了一位攻下“杂交水稻”难题的科技新星,他就是被外国人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
袁隆平高中毕业后,考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成了全家议论的焦点。父亲希望他通过上大学能升官发财,光宗耀祖。袁隆平自己却在中学阶段就对大自然的蓬勃生机、春华秋实的自然规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母亲尊重袁隆平的选择,经过协商最后决定让他自己做主,于是袁隆平义无反顾地报考了重庆一所学院的农学系,高高兴兴地跳进了“农门”。
大学毕业后,袁隆平到湖南安江农技任教。袁隆平教学十分认真,教一门,钻一门,爱一门。在教普通植物学时,他下苦功夫,为了能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的微观构造,他刻苦磨炼徒手切片技术。几百次,上千次……直到能在显微镜下得到满意的观察结果为止。在备课中,他经常提出各种问题自考自答。他走出课堂,来到田间地头,从实践中找答案。
1959年,是袁隆平进入“而立”之年。国庆前夕他以“我的十年”为题,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思想与业务两个方面对自己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党的10年教育,使我明确了人生真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确是人生最大的光荣和义务。”
50年代,生物教学中主要向学生讲米丘林、李森科的遗传学说,袁隆平就按照其理论进行无性杂交、嫁接培养、环境影响等方面的试验,把月光花嫁接在红薯上、西红柿嫁接在马铃薯上,但只得到一些奇花异果,并没有得到经济性状优良的无性杂交种。这引起他的沉思,他决心另辟蹊径。
60年代,他从外文杂志中获悉,欧美的孟德尔、摩尔根创立的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对良种繁育有重大指导作用。他就开始大胆地向学生传授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知识,讲杂种优势利用在作物育种中的广阔前景,而他自己也开始向水稻的杂种优势利用方面探索。从1964年在稻田中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到1966年在《科学通报》上发表第一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就是他坚持一边教学,一边从事科研的丰硕成果。
1970年11月,袁隆平带领助手在海南岛的普通野生稻群落中,发现了一株雄花败育株。是将“野败”这一珍贵材料封闭起来,自己关起门来研究,还是发动更多的科技人员协作攻关呢?在这个重大的原则问题上,袁隆平毫不含糊、毫无保留地及时向全国育种专家和技术人员通报了他们的最新发现,并慷慨地把历尽艰辛才发现的珍贵材料奉献出来。
在19年的漫长教学生涯中,袁隆平一边在教学中积累知识和农业生产实践经验,一边又通过科研促进教学和生产。教学、生产、科研相结合,使他创造了不平凡的农业科技成果。
(摘编自祁淑英、魏晓雯《袁隆平传》,有删改)
材料二:
主持人:您的杂交水稻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请问是什么促使您从事这项研究的呢?
袁隆平:我们现在13亿人口,人均大概一亩三分地;到2030年可能达到16亿人口,人均就只一亩地。我们要修高速公路、铁路、机场,城市要扩大,还要退耕还林,退田还湖,每年减少几百万亩耕地,可是人口每年增加1 000多万,这是个非常严峻的问题。中国人能不能养活自己?所以,我们始终把产量放在第一位,努力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主持人:30多年前,您还是一个偏僻农村的教师,后来,正是您推出了一代又一代的杂交水稻,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我想,您的探索之路,一定充满艰辛吧?
袁隆平:唉,几十年了,其间遇到的困难、挫折、失败,真是一言难尽!我的工作地点主要在试验田,常常要到田里去察看,打雷、刮风、下雨时我也去,去观察稻子倒伏不倒伏,观察哪些品种能够经得起几级风。
主持人:听说,您每天都骑着摩托车去稻田观察,从1979年至今,已经骑坏了八九辆车。除了能吃苦以外,搞科学研究还有什么是最重要的?
袁隆平:我认为,科学研究最基本的特色,就是创新,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向新的领域、新的高峰攀登。
(摘编自《袁隆平访谈录》)
材料三: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袁隆平和他的团队通过开办杂交水稻技术培训国际班以及出国讲学等方式传授技术,已经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14,000多名杂交水稻的技术人才,现在杂交水稻已经种到了非洲等国家,并在当地不断创造出高产纪录。1999年10月,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8117)被命名为“袁隆平星”。
2020年11月2日,位于湖南省衡南县的第三代杂交水稻新组合试验示范基地迎来晚稻测产,测得晚稻平均亩产为911.7公斤。加上衡南基地此前早稻测产,杂交稻突破亩产1 500公斤的目标,再次打破杂交水稻单产纪录。袁隆平听到测产结果后说,下一步目标,向全省、全国水稻产区推广,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新的贡献。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长西瑟罗纳先生这样评价袁隆平:“袁隆平先生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增产的粮食每年为世界解决了7 000万人的吃饭问题。”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前农业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高度评价:“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摘编自《东方评论》)
1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袁隆平身体力行,在教学中,他经常走出课堂,到田间地头,从实践中找答案。这为他攻克“杂交水稻”这一难题打下了基础。
B.袁隆平认为我国每年都在减少耕地面积,可是人口仍在递增,这进一步促使他潜心杂交水稻研究,并始终把产量放在第一位。
C.袁隆平和他的团队采用开办培训班和出国讲学等方式向外国传授技术,为世界上多个发展中国家培养了杂交水稻技术人才。
D.2020年,中国在水稻研究上又有好消息,湖南衡南杂交水稻试验示范基地的晚稻测产突破1 500公斤大关,再次打破水稻单产纪录。
1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年轻时的袁隆平对大自然及其规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全家人的大力支持下,他义无反顾地跳进了“农门”。
B.袁隆平熟悉国外的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他所做的无性杂交、环境影响等试验,对良种繁育有重大指导作用。
C.在对待科学研究的问题上,袁隆平始终秉持了创新精神,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向新的领域、新的高峰攀登。
D.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因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用其名字命名了小行星(8117),使其成为国际上广为人知的科学家。
12.下列对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与材料一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两者都以事写人,选取了袁隆平与杂交水稻相关的典型事例来刻画人物形象,都有序地展现出人物品质。
B.《喜看稻菽千重浪》介绍了袁隆平边理论联系实际边教学边试验的特点。材料一突出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艰辛过程。
C.《喜看稻菽千重浪》通过小标题和采访过程中的亲身感受来表现人物。材料一从小事和细节入手通过人生经历来塑造人物。
D.作为人物通讯和人物传记,两则材料都基于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客观、严谨的陈述,表现了人物的精神品质。
13.袁隆平作为科学家具有哪些可贵的品质?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以上三则材料都与袁隆平院士有关,三者的写作侧重点有何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提升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5月22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他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从1976年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使水稻产量得以大幅度提高。20多年来,袁隆平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目前新育成的第三代杂交稻全年亩产达到1 530.76公斤。杂交水稻现在已在印度、美国、巴西等多个国家大面积种植。
袁隆平院士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不断攀登杂交水稻研究的高峰,用行动践行担负国家粮食安全的赤诚初心和使命责任。
(2021年05月23日 科技部官网)
材料二:
新华社长沙5月24日电
5月24日,长沙,明阳山殡仪馆。人们来到这里,与袁隆平告别。
上午10时,“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的遗体送别仪式在铭德厅开始。
铭德厅门口,写着挽联。哀乐低回。袁隆平躺在鲜花翠柏中,面容安详。阳光透过天花板的玻璃洒落在他身上。他穿着红蓝格子衬衫和深蓝色西装外套,这是他生前最喜欢的衣服。
10时15分,铭德厅内开始默哀。
铭德厅外,长沙明阳山仿佛被人潮淹没。拥挤的人群中,许多人看不清面容,一眼望去,只能见到一朵朵明黄和雪白的菊花——人们把手中的鲜花举过头顶。
前往殡仪馆的柏油路被人群挤满。
年轻的外卖骑手,骑着摩托车缓慢穿行。外卖箱里,有满满一箱金色稻穗。下单的人来自广东、福建、重庆……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齐绍武说:“袁老没有留下任何遗言。”“袁老一直相信,我们会把杂交水稻事业好好干下去。我想,他是放心的。”
这一天,长沙气温23 ℃。科研工作者说,这是适宜杂交水稻生长的温度。
(2021年05月24日袁汝婷、刘芳洲、周勉 新华网)
材料三:
袁隆平先生离开这个世界已近半年。11月15日,袁隆平骨灰安葬仪式在湖南长沙唐人万寿园陵墓举行。在袁先生遗像背后的巨石上,镌刻着他生前写的一句话:“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杂交水稻是世界性科技难题,但在我国湖南省安江农业学校,一名普普通通的青年教师袁隆平,没有经费,没有设备,更没有科研团队,誓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彼时,农学界认为“水稻没有杂交优势”,流传着“三系三系,三代人搞不成器”的谣言。不受外界影响,1964年,袁隆平和助手们先后做了3 000多个杂交组合实验,“死磕”9年,直到1973年,袁隆平团队才成功实现了“三系配套”。“三系法”研究成功了,袁隆平又出发,向“两系法”进军。
随着三系法、两系法研究的接连成功,袁隆平的头脑中开始思考:杂交水稻要实现超高产,理想株型应该是怎样的?
他开始瞄准世界水稻研究另一个重大难题——培育“超级杂交稻”。
那时,袁隆平已经59岁。他设计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株型模式,很难满足试验条件,直到一天,他到江苏省农科院考察,看到了培矮64S/E32的试验田,顿时思想火花不断闪现,“这不就是我日思夜想的、超高产的理想株型吗?”
返湘后,袁隆平立即设计出了超级杂交水稻的理想株型模式。
正是在这一株型模式技术路线的指导下,我国超级水稻的研究捷报频传。4年后,第一期每亩700公斤目标实现,随后便是2004年800公斤、2011年900公斤、2014年1 000公斤的“三连跳”。
到了2020年,已经90岁高龄的他,又提出了更高、更难、更新的冲击目标:研究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杂交水稻和耐盐碱水稻,确保我国杂交水稻持续领跑世界。
“有生之年,我要实现20吨/公顷(亩产1 333公斤)的目标,我很有信心!”袁隆平说。一粒好种子足以改变世界。如今,袁隆平生前的“禾下乘凉梦”,正通过一代代人努力实现。
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吴孔明介绍,目前我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累计达到90亿亩,累计增产稻谷8 000多亿公斤。袁隆平的杂交水稻逐渐走向了世界,年种植面积超过800万公顷。“他为实现中国饭碗端在自己手上,为保障中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吴孔明说。
4年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钱前曾到袁隆平先生的田地里看材料。那时,袁隆平关心他最近在忙什么,55岁的钱前回复袁隆平:身体感觉疲惫,干不动了。
袁隆平说:“人到五十五,犹如出山虎。”当场,就请袁先生把这句话写在了纸上。
至今,这张纸条仍放在钱前的书房里。
邓华凤说,在袁隆平自己的书房里,一直挂着一首自题的小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自然探秘永无休。成功易使人陶醉,莫把百尺当尽头。”
(2021年11月16日杨洁《中国青年报》)
15.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袁隆平荣誉等身,既是他不懈努力的明证,也是国家对劳动者的赞美与肯定。
B.袁隆平没有遗言,是因为涌现出了一大批科技工作者继承了他未完成的事业。
C.袁隆平践行了“做一颗好种子”的铮铮誓言,穷其一生力求实现“禾下乘凉梦”。
D.袁隆平书房里的小诗,既激励着他自己,也勉励着邓华凤等人永无止境地探索。
16.下列对三则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袁隆平成功选育的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已推广到全国应用,并在世界上多个国家大面积种植。
B.明阳山送行的人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袁隆平的追思,也彰显了我们的社会尊重劳动者的传统美德。
C.袁隆平从事杂交水稻研究近60年,不为私利,不计得失,可以说他与中国杂交水稻的发展息息相关。
D.袁隆平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精神影响一代代科研人刷新着我国杂交水稻产量的记录。
17.下列关于三则材料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是消息,真实、及时、简明地介绍了袁隆平的逝世,概括介绍了他一生的功绩,给予他高度评价。
B.材料二是特写,选取人们与袁隆平“告别”的几个镜头,再现当时的场景,表达对袁隆平的崇敬缅怀之情。
C.材料三是通讯,多角度、分层次地叙述了袁隆平的生平事迹,展现了他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等精神。
D.三则材料都围绕袁隆平逝世这一事件展开报道,运用记叙、抒情等表达方式,具有真实性、抒情性的特点。
18.请理解材料二画线句子的丰富意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假如你是报刊编辑,欲推荐材料三参加《中国青年报》2021年度优秀新闻作品评选,请阐述推荐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的节日。这个光辉的节日来之不易。一百多年前,处在受压迫、被剥削地位的工人阶级高唱“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为争取自身权利进行了不屈的抗争,最终获得了工人阶级具有伟大象征意义的胜利。如今的世界,大大不同于百年前的世界;如今的中国,更大大不同于百年前的中国。
②“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斗转星移间,劳动这一人类独有的改变世界的社会活动,也在发生着乍看浑然不觉、细看非同小可的变化。然而,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无论技术进步和知识更新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无论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劳动始终是文明进步的重要源泉,劳动者的创造始终是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
③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就业难、失业率高是世界上很多国家所面临的共同挑战。解决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种种难题,更需要依靠广大劳动者的艰苦努力。
④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姿态登上历史舞台后,便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在求独立、求解放的战争年代,在谋幸福、谋富强的和平建设时期,中国的工人阶级,作为主力军,以鲜血和汗水,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传奇。当前,中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无论经济社会面貌如何改变,无论科技进步和知识更新达到何种程度,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依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根本力量。如果说过去是劳动者用自己的双手推动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赢得举足轻重的国际地位,那么在世情国情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奉献与奋斗,更关系到国家目标的实现,关系到中国未来的发展,关系到亿万中国人民的光荣与梦想。
⑤回首过去,中国几千年来就是靠劳动书写辉煌,改革开放也是靠劳动拼出来的;“中国奇迹”的创造、“中国震撼”的交响,无不凝聚着广大劳动者的智慧和汗水。着眼当下,在新常态下更要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精神攻坚克难,继续弘扬劳动精神,树立劳动光荣的理念,为践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正能量。
⑥时代在这里回响,“中国梦”与“世界梦”在这里交汇。铭记历史,为了开创未来。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将一起携手,共同缔造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新时代。
(摘编自辛俭强《见证劳动创造历史的时代力量》)
材料二:
①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
②中国奇迹,靠劳动抒写。经济学家科斯曾感叹:中国人的勤奋令世界惊叹和汗颜。正是这样的勤奋,使中国取得了天翻地覆的成就,创造了举世罕见的奇迹。“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中国的美好未来不会从天而降。脱贫攻坚、深化改革的实践,绿色中国、制造强国的愿景,都得靠劳动的双手来托举。
③社会进步,靠劳动驱动。工厂车间里毫米、微米级的精细打磨,基层岗位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实验室里更高更快更精的刻苦攻坚,无不是劳模精神的现实写照。石油精神、红旗渠精神、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劳动者为中国人点亮了灵魂的灯塔。在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的当下,从城乡面貌,到衣食住行,知识与创新将成为“臂非加长而见者远”“声非加疾而闻者彰”的重要力量。精神为劳动注入灵魂,知识为劳动提高品质,劳动者队伍的素质越来越高,社会发展的脚步将愈发从容坚定。
④个体的梦想,靠劳动实现。时下,有人把“躺着挣钱”“天上掉馅饼”当作人生愿望。殊不知,没有劳动,就没有价值,更没有经济增长与财富积累;而脱离了劳动的人,只会失去活力,失去与社会的联系。有人说,幸福不是唾手可得,但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即。而劳动的汗水,是浇灌出幸福硕果的必要前提。
⑤当然,号召辛勤劳动,不等于容忍无所顾忌地加班;鼓励奋斗拼搏,不等于容许肆无忌惮地侵犯休息、健康权益。维护劳动群众合法权益,构建劳动光荣的社会氛围,让劳动者得实惠、享荣光,让劳动者的生活更有保障、更有尊严,劳动的创造力才会充分涌流。时下的我们,使命在肩,心怀梦想,唯有以劳动作为人生的基调,方能唱响新时代的壮丽乐曲。
(摘编自田卜拉《中国奇迹,靠劳动抒写》)
2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百多年前,工人阶级为争取自身权利进行了不屈的抗争并取得胜利,这个胜利为工人阶级成为国家主人奠定了基础。
B.人类所有的进步成果都是通过劳动获得的,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科技如何进步,劳动始终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C.中国工人阶级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在战争年代、和平建设时期,都是主力军,书写了时代的传奇。
D.当前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劳动者的艰苦奋斗,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的劳动者创造了中国奇迹,为人类历史书写了当今世界上最为传奇的篇章。
B.劳模的精益求精、刻苦攻坚、奉献牺牲的精神,是中国前进的灯塔,也是动力。
C.将个体的追求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个体的劳动更具价值,个体的梦想更具意义。
D.号召辛勤劳动,鼓励奋斗拼搏,不是要求劳动者无私奉献,而是将利益最大化。
22.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劳动创造历史”观点的一项是( )
A.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
B.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劳动者的知识和才能积累越多,创造能力就越大。
C.1957年,安东机械厂是一个小修理厂,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都很低。工人们土法上马,失败一次再试一次,终于成功研制30马力单缸轮式拖拉机。
D.人类历史就是人类不断用自身劳动创造社会价值的奋斗史,智力劳动创造精神文明,体力劳动创造物质文明。一旦停止劳动,人类文明将被终结。
23.把下面的事例作为材料二的事实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合适?请简述理由。
以“金融扶贫”帮助老区百姓致富的李二国,深耕计量检定领域30多年、专利超百项的黄金娟,与“挤揉刮甩”的抹灰工艺较劲、技冠全国的许纪平,他们之所以受到表彰,就是因为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以劳动定义人生的坐标。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