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江西省南昌二中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第三节《pH的应用: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操作》教学课件(人教版,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全国百强校】江西省南昌二中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第三节《pH的应用: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操作》教学课件(人教版,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4-06-27 11:08: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版本 学段 学科 模块南昌二中 刘 勇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三章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操作第二课时第三节 pH的应用1、酸碱中和滴定所用试剂: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标准液: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
待测液:未知浓度的溶液
指示剂:用于判断中和反应是否反应完全一、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操作2、酸碱中和滴所用的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
滴定管夹、铁架台、锥形瓶、
烧杯 。(1)、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的区别和使用方法注意:酸式滴定管不能用于装碱性溶液,碱式滴定管不能用于装酸性溶液或会腐蚀橡胶的溶液(如强氧化性的溶液)。玻璃活塞橡胶管玻璃球(2)、滴定管的刻度特点和读法0刻度处25ml刻
度处①滴定管上标有:温度、容积、 0刻度,
0刻度在上方
②读数时眼睛平视,不能俯视和仰视
③精密度:0.01ml,所以读数时要读到小数点后两位。如:24.00mL、23.38mL。最后一位是估计值。
④实际滴出的溶液体积
=滴定后的读数-滴定前的读数
⑤全部盛满溶液时,体积多于所标容积。25ml酸式滴定管3.中和滴定实验步骤1.准备阶段:(1)检查仪器:是否漏水、旋塞转动是否灵活(2)仪器洗涤:滴定管—自来水冲洗→蒸馏水清洗2~3次→待盛液润洗锥形瓶—自来水冲洗→蒸馏水清洗2~3次(不用待盛液润洗)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志:玻璃仪器内外水膜均匀,不成滴,不成股。3、将一定量待测放入锥形瓶中,加入2滴指示剂2、灌液、排气泡、调整液面灌液1.注入酸或碱至滴定管0刻度以上2.滴定管内不能留有气泡3.使滴定管尖嘴部分充满溶液排气泡酸式滴定管:迅速转动活塞,快速放液碱式滴定管:橡皮管向上翘起,迅速挤压玻璃球调整液面:调整液面在“0”或“0”刻度线以下,准确记下读数。 4.滴定
左手:控制活塞或挤压 玻璃珠。
右手:持锥形瓶,不断旋转。

(碱式)(酸式)眼睛:(如右图)锥形瓶中的颜色变化滴定的速度。5.滴定终点的判断 当加入一滴酸或碱时溶液立即发生颜色变化,振荡在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即为滴定终点。注意:滴定管0刻度在上. 6. 读数:视线和凹液面最低点相切。8、计算滴定结果。将测定数据填入下表(7)重复操作:每个样品滴定2~3次,记录取平均值求出结果。【例】 如果上述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试通过计算确定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解:V[NaOH(aq)]=26.72 m L +26.70 m L +26.71 m L3== 0.1233mol/L答:测得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233mol/L。26.71 m L1.产生误差的原因:操作不当,滴定终点判断不准等。三、酸碱中和滴定中的误差分析根据滴定原理:待测量的计算式:2.误差分析的依据:若强酸滴定强碱:C酸:标准液的浓度,是一个定值。V碱:待测液碱的体积,与滴定过程无关。∴ C碱∝ V酸∝实验过程中的三个部分:滴定前的准备工作;从滴定开始到滴定结束;读数滴定误差分析滴定前实验准备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偏小偏大偏大误差分析直接利用中和滴定原理:滴定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偏高偏低偏高误差分析直接利用中和滴定原理:读数引起的误差:1.滴定时起始读数正确,达到终点后仰视刻度线偏高2.滴定时起始读数正确,达到终点后俯视刻度线偏低3. 滴定前仰视刻度线,滴定后俯视刻度线先偏大后偏小V=V(后)-V(前),读数偏小偏低实际读数正确读数V=V(后)-V(前),读数偏大4. 滴定前俯视刻度线,滴定后仰视刻度线先偏小后偏大偏高实际读数正确读数归纳总结:偏高偏低偏低 偏高 偏低 偏低 偏高 偏低课堂小结:2.滴定阶段:3.数据处理阶段:NaOH + HCl = NaCl + H2OC标.V标= C待.V待1.准备阶段:①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②水洗③润洗④装液⑤记录初读数⑥取待测液于锥形瓶⑦加指示剂⑧滴加标准液直至颜色发生明显变化⑨记录末读数⑩数据处理,计算待测液浓度谢谢大家!俯视图仰视图正确视线仰视视线正确读数仰视读数读数偏大正确视线俯视视线正确读数俯视读数读数偏小0(3)、滴定管的读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