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怀化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八)
题 号 一 二 总 分
25题 26题 27题 28题
得 分
温馨提示:本卷共6页,考试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若使用答题卡,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在本试题卷上作答。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48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 案
题 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 22 23 24
答 案
1、如图片反映了周朝创制的某种制度,对其认识错误的是
A.分封制的对象以分封王室贵族为主
B.该制度从根本上导致了周王朝的崩溃
C.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
D.分封制扩大了周王朝的统治范围
2、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的特定节令。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当天适逢立春,开幕式倒计时便以二十四节气作为设计灵感。其意在
A.强调中华民族家国一体同祖同宗
B.表明中国古代农业文明领先世界
C.凸显中华传统文化令人震撼之美
D.展示“一起向未来”的价值认同体系
3、与诗歌“汉家西域是谁开,博望功成事可哀。断送壮夫知几许,换将胡物过东来”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张骞 B.班超 C.班固 D.甘英
4、电视剧《芈月传》热播时观众开启了“挑刺”模式,对楚国国君楚怀王的莒姬留给月儿的信居然是写在纸上的这一情节提出质疑,因为人们开始懂得造纸的基本方法是在
A.春秋 B.战国
C.东汉 D.西汉
5、“如果说长城是一撇,大运河则是一捺,二者在首都交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厚重的人字。”这是电视专题片《话说运河》的第一句解说词。这“一捺”的重要作用是
A.解决了黄河流域缺水问题
B.方便了隋炀帝游玩江都
C.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D.推动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6、“宋辽金对峙的300多年间,传统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完成了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的转变。”以下能体现“这一转变”的现象是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C.儒学成为主导思想 D.北方民族实现交融
货名 1918年7月 1919年7月
水泥 4000担 无
煤 39314吨 15417吨
黄铜 3511担 119担
铁 2162担 24担
家用器具 51173打 233打
7、右表是中华民国天津《益世报》所载上海海关1918年7月和1919年7月部分日货输入中国情况比较表,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8、下图是日本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兵力投入统计。它们从一个侧面说明了
A.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救亡的旗帜 B.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C.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 D.日军侵华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9、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凝聚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等各具特色的时代精神。其中,大庆精神产生于20世纪
A.一二十年代 B.三四十年代 C.五六十年代 D.七八十年代
10、罗马帝国是古罗马文明由共和时代进入帝国时代之后的一个阶段,理论上仍维持元老院主持的共和制,实际上是将大权移交给皇帝独揽的政体。“帝国”建立的标志是
A.凯撒成为终身独裁官 B.罗马军队攻陷迦太基城
C.屋大维首创“元首制” D.罗马帝国颁布成文宪法
11、646年,日本开始了大化改新,在政治上废除部民制,将贵族奴隶主私有屯仓、田庄统统收归国家所有,对大夫以上官员按职级赐予俸禄。这表明当时日本
A.借助改革加强中央集权 B.树立了天皇的绝对权威
C.全面照搬唐朝政治制度 D.谋求与中国的对等关系
12、新航路开辟时期,某船队的勇士们归来后得到的礼物是地球仪,上面写着“你首先拥抱了我!”据此推断,这支船队的领导者是
A.达 伽马 B.麦哲伦 C.郑和 D.哥伦布
13、据下图可知,十月革命的胜利表明社会主义
A.工业化成功实现 B.从暴力走向和平
C.计划经济的形成 D.由理想变成现实
14、“(苏维埃)政府允许农民和小手工业者把自己的劳动产品拿到市场自由买卖,恢复国内的自由贸易。……到1922年,私商在全国零售周转额中占到了四分之三。”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实行了
A.工业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5、罗斯福新政大体具有三方面内容:一是恢复面临空前困境的经济;二是救济大规模失业者和贫民;三是革除垄断资本主义的某些弊病。下列措施属于“革除垄断资本主义的某些弊病”的是
A.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
B.整顿财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
C.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发放紧急救济金
D.制定《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16、1939年8月31日,希特勒签署了关于实施“白色方案”的命令。其中写道:“进攻日期:1939年9月1日。”与该命令内容相关的历史事件
A.突袭波兰 B.进攻法国 C.突袭苏联 D.偷袭珍珠港
17、右图是一幅题为《胜利》的漫画,V代表胜利,在当时蜚声于欧
洲。这种局面开始于
A.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B.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C.《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D.在纽约成立了联合国
18、2022年4月5日,北约各成员国于布鲁塞尔举办外长会议。期间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不断对中国进行指责,渲染所谓“中国威胁论”,称将会考虑如何应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以及中国的所谓“胁迫政策”。为此中方向北约提出严正交涉。由此可知,北约
A.成为美国霸权政策的工具 B.没有摆脱冷战思维的桎梏
C.维护国际秩序的中坚力量 D.实现了完全的“战略自主”
19、某文件宣布:“我们决心以根本利益的融合替代各民族间古老的对抗,创建一个经济共同的方式”。该文件最终促成了20世纪60年代
A.欧洲共同体成立 B.世界贸易组织诞生
C.轴心国集团形成 D.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
20、“健康码”“行程码”等作为出入通行的电子凭证进入我们的生活。这有赖于
A.新材料的应用 B.生物技术的进步 C.信息化的发展 D.航天技术的运用
21、“大将筹边尚末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赞颂了晚清收复新疆的湘籍名人,他是
A.左宗棠 B.谭嗣同 C.曾国藩 D.邓世昌
22、1912年,主持制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是湖南人
A、黄兴 B、孙中山 C、蔡锷 D、宋教仁
23、反对袁世凯称帝,在云南发动护国战争,被孙中山誉为“再造共和第一人”的湖南人是
A、黄兴 B、陈天华 C、蔡锷 D、熊希龄
24、深受湖南人民喜爱在湖南广为流行的地方剧种是
A.京剧 B.花鼓戏 C.昆剧 D.黄梅戏
二、非选择题:(25题15分,26题12分,27题13分,28题12分,共52分)
25.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太宗)谓使臣曰: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谘其耕稼,此则富矣。”
——引自《贞观政要》卷八
(1)在唐太宗的统治措施中哪些措施能体现材料一中“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2分)
材料二:武周时期搜罗人才,尝十道使人,天下选残明经、进士,及下村教童蒙博士,皆被搜扬,不曾试练,并与美职。能够重视农业,规定州县境内,田畴垦辟,家有余粮,则予以升奖。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表现在户数增长上,从永昌(689年)时的三百八十万户,到她去世时增至六百一十五万余户。
——出自《隋唐五代史纲》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武则天统治时期的历史成就。(3分)
材料三:唐玄宗本人的变化,是当时社会危机难以克服的主要原因。开元初,他注意节俭,反对铺张浪费。天宝时则骄奢淫逸,挥霍无度。在用人方面,玄宗不再是任人唯贤,而是专用投其所好者。李林甫、杨国忠都是因此而受重用的。李林甫是“口有蜜,腹有剑”的人物,凡是才能在他之上而被皇帝所重视的人,他都千方百计地将其除掉。面对各种社会问题,玄宗毫无改弦更张之意,仍然沉溺于酒色之中,每年十月照例到华清宫去过冬。安禄山为了讨好玄宗和杨贵妃,在得知玄宗要在华清宫新开浴池的时候,立即在范阳以白玉石制成鱼龙凫雁,还有石莲花,置于池中,使玄宗喜悦异常。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3)根据材料三,比较唐玄宗前期和后期统治的不同之处。(4分)
材料四:显德七年正月初一,风闻契丹和北汉联兵南下,后周宰相范质等人不辨真假,匆忙派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抵御。初三夜晚,大军哗变,将士于隔日清晨拥立赵匡胤为帝……他先后两次“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解决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局面……
(4)材料四中的“显德七年”是指哪一年?(1分)赵匡胤“解除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的目的是什么?(1分)为了达成此目的,他在中央采取了的措施是什么?(1分)
材料五:北宋初年以“分权制衡”为原则,改革中央及地方政府机构,加强对官僚机构的控制,从而为统一、稳定的政治局面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六:北宋宰相赵普认为“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提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的建议。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北宋初年在地方上采取了哪些措施以达到“分权制衡”的?(3分)
(6)综合材料四、五、六,指出北宋初年实施的措施有何影响?(2分)
26.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器物之路】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这些企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另一批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他们希望通过创办这类企业,将产品投放市场,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60年代和70年代分别以什么口号创办企业?(2分)两个时期创办的企业有什么不同?(4分)
【制度变革】
材料二:观察图一、图二
1895年,北京1000多名举人在“公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也由此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图一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党人前赴后继……以手枪、炸弹等铁血手段对抗残暴的专制政体……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同时这种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永远值得炎黄子孙尊敬和怀念。
——刘统《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
图二
(2)材料二图一中的“政治变革运动”事件的领导者是谁?(2分)依据图二内容结合所学,简要说明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2分)
【思想解放】
材料三: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人首先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只学技术不好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那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
(3)材料三中为了改变中国人的思想,知识分子掀起了什么运动?(1分)随着运动的深入发展和国际新形势的出现,他们宣传的思想又有了什么新发展?(2分)
【新的征程】
材料四:观察图片
2021年3月24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标识。活动标识由党徽、数字“100”“1921”“2021”和光芒线组成……“1921”代表100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创始,“2021”代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两个圆形寓意党和国家事业犹如滚滚历史车轮,势不可挡,勇往直前。
(4)材料四中“100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创始”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1分)这一事件有何重大历史意义?(2分)
27、(13分)道路自信源自道路开辟、道路创新和道路自觉,关系着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坚持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探索之路】
材料一: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
【革命之路】
材料二:“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举,从抗日烽火到建国大业,中国共产党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指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部编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教材解读
【建设之路】
材料三:建国初期,面对我国落后的工业,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挫折与失误】
材料四:1958年,中共八大召开之后,党认为经济建设的速度可以更快一些,因此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这条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从此也在党内出现了一种错误倾向,这一错误思想的渗透,使党和全国人民后来面临着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困难。
【创新之路】
材料五:近代以后…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2012年11月)
(1)根据材料一写出李鸿章、康有为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的事件名称。(2分)
(2)材料二中 “八一枪声”所反映的重大事件是什么?(1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的起止时间分别是什么?(2分)
(3)党为了解决材料三出现的问题,为了向工业化迈进,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1分)在此过程中我们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什么?(1分)
(4)根据材料四的文字及图片,指出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两个失误。(2分)
(5)根据材料五,简要叙述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是如何一步步“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2分)
(6)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在学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你有什么启示?(2分)
28、(12分)观察下面两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这两幅图片各自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2分)
(2)写一篇150-20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体现图片内容所反映的共同历史结论;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10分)
2023年怀化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八)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48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 案 B C A D C A D B C C A A
题 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 案 D B D A C B A C A D C B
二、材料解析题:(25题14分,26题14分,27题14分,28题10分,共52分)
25、(1)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2分)
(2)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3分)
(3)前期节俭、反对浪费;任人唯贤;励精图治。(答出一点即可,1分)后期骄奢淫逸,挥霍无度;任人唯亲;沉迷酒色、不理朝政。(答出一点即可,1分)
(4)960年;(1分)加强中央集权;(1分)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1分)
(5)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陆续取代原来藩镇手下的爪牙。(1分)为防止知州的权力过大难以控制,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长官;(1分)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1分)
(6)使皇权大大加强。(2分)
26、(1)“自强”、“求富”;(2分)60年代创办的是军事工业,(1分)70年代创办的是民用工业。(1分)
(2)康有为、梁启超;(2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2分)
(3)新文化运动;(1分)宣传马克思主义。(2分)
(4)中共一大的召开;(1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2分)
27、(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2分)
(2)南昌起义;(1分)1919年、1949年。(2分)
(3)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1分)重工业。(1分)
(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分)
(5)①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③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答出两点即可,2分)
(6)社会主义建设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成就也有曲折,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勇往直前等。(2分)
28、(1)英国工业革命或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2分)
(2)题目:技术革新改变生产生活方式(2分)
论述:瓦特改进的蒸汽机为交通运输业提供了新动力,1825年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首试成功,铁路时代到来,密切了生产与市场的联系。19世纪80年代,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内燃机驱动的汽车出现,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它们共同表明技术革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10分)
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本茨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1825年,斯蒂芬森试验蒸汽机车
图二
图一
2023年怀化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八) 第8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