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01张PPT。3.2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学习目标明确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
理解农业地域形成的深层原因及其发展变化
能够说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农业地域类型,是指在不同的地区,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之间开展商品交换所形成的农业经营单位或地域单位的组合。1.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二、农业地域类型布局原则: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地域类型自给自足“小而全”分 散“千篇一律”粗放型 2.生产布局发展趋势:农业生产地域分工的主要标志商品化生产二、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地域类型3.农业生产活动的分类二、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地域类型按生产对象分种植业畜牧业混合农业按投入状况分粗放型农业:投入较低的劳力、资本 集约型农业:劳动、资金、技术投入高按产品用途分商品化农业:是以销售产品为目的进行农业生产的,商品率高自给型农业:产品大多数甚至全部供自己及家庭享用,商品率低一般分布在地广人稀、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地区生产资料或劳动力密集,技术和资金密集主要分布在比较落后的国家和地区。
多分布在发达的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新开发区。
热带种植园农业混合型农业地中海式农业三、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亚洲水稻种植业分布图二、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区:东亚、南亚、东南亚2.水稻种植业形成的区位因素 主要分布在亚洲的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区 。热量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期,适合水稻好暖喜湿的特性。气候:地形:主要集中在沿海平原、河流中下游平原和三角洲地区。因为地形平坦便于耕作,同时水稻在生长季节需水量很大,要求田地平整,排灌方便的地方。 人口:
人口稠密,
劳动力丰富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水稻生产过程需要精耕细作要求人口众多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同时水稻单产高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 约7000年种植历史,米饭是当地人主食水稻种植业还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4)种植历史悠久,有丰富的生产经验;喜好稻米2.影响亚洲水稻种植的区位因素(1)季风气候,雨热同期(2)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3)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4)种植历史悠久,有丰富的生产经验(5)稻米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3.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及发展措施(1)小农经营
以家庭为单位,每户耕种的田地很少。发展措施:
扩大经营规模,适度集约化经营单产高的原因:精耕细作;(2)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商品率低原因:人口多,生产规模小,
总产量不大,所产稻谷大部分留作自用。发展措施:控制人口数量增强商品意识,发展规模经营(3)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低 田地规模小,经济水平低,劳动力丰富,机械化水平低,农业生产主要靠传统经验,现代科技水平低。并不是所有亚洲国家的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都低,日本已处于较高的水平。发展措施: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投入大量劳动力(4)水利工程量大 水稻生长需水量大,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对水稻的威胁大。灌溉是水稻生产的基础。发展措施:
政府加大投入,兴修水利工程亚洲水稻种植的特点、原因及发展措施家庭为主,人均耕地少精耕细作,但农村人多,自给为主体力劳动为主水旱灾害频繁发生靠传统经验集约经营控制人口数量加快机械化发展大力投资兴修水利加大科技投入1.世界水稻生产绝大部分分布在( ) A.亚洲东部、南部和东南部 B.非洲的埃及和尼日利亚 C.欧洲的西班牙和意大利 D.拉丁美洲的古巴和委内瑞拉练 习A2.与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不符的是( ) A.家庭经营 B.商品率低 C.田地规模小 D.采用旱地直播D ???????????????????????????????????????????????????????????????????????????????
3.读“亚洲水稻种植主要分布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水稻主要分布区的名称:A______、B_________、C______。 (2)A、B、C三地均为______气候区,______资源丰富。 (3)从地形上看,稻田多分布在( ) A.河流冲积平原 B.河口三角洲 C.滨海平原 D.高原和山区 (4)与其它农业类型相比,水稻种植业的生产过程______,劳动强度____,需要投入大量劳动进行____________。 (5)该地区人口______,劳力______,为发展水稻种植业提供了有利条件。______是本地区人们喜爱的主要食粮。 (6)亚洲水稻种植业的主要特点: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高,_________低;③________________低;④________________大;⑤____________低。练 习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水热A、B复杂大精耕细作稠密丰富稻米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商品率机械化水平水利工程量科技水平4.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二、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地域类型商品谷物农业:耕地面积广阔,机械化程度高,农产品商品率很高,农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多分布在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新开发地区。美国加拿大乌克兰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中国世界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分布区3.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我国东北、西北家庭经营
销往国外生产春小麦、玉米
国营农场
供应国内商 品 谷 物 农 业一、分布范围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性气候控制的发达国家)二、美国商品谷物农业(一)分布中部平原地区(即小麦区和玉米带)美国农田4.美国中部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1)优越的自然条件(2)便利的交通运输(3)机械化水平高(4)地广人稀(5)先进的农业科技(1)自然条件优越。
地势平坦广阔;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和。
(2)交通运输便利。
五大湖与密西西比河航运,与发达的公路、铁路相衔接,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3)地广人稀、市场广阔
(4)工业高度发达,为农业生产提供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以及电力、化肥、农药等。农业机械向大型、宽幅、高速、联合作业方面发展。有的农场播种、施肥、喷洒农药等,还使用飞机作业。
(5)农业科技先进。
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便利的交通运输是商品谷物生产的基础;
地广人稀为农场的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
高度发达的工业和先进的科技则成为农业现代化生产的保证。3. 美国中央大平原商品谷物农业优势区位条件分析: 书P50活动:美国商品谷物农业与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比较练 习4.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是( ) A.分布面积广,生产条件好 B.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C.科技含量高,劳动生产率高 D.市场条件好,发展速度快5.有关商品谷物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印度等国 B.商品谷物农场都是家庭经营方式 C.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也有商品谷物农场 D.商品谷物农业包括水稻种植业BC6.读“美国主要农业带分布图”,回答有关问题:
(1)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2)图中A、B、C三区属于小麦区的是______,属于玉米带的是____。 (3)这里发展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有:①地势____________,土壤__________,水源______,气候______,降水______;②______湖及____________河航运,加上发达的公路铁路网,提供了便利的交通;③高度发达的工业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产资料;
④先进的______。中部平原ABC平坦开阔肥沃深厚充足温和丰富五大密西西比农业机械电力化肥农药科技练 习4.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二、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地域类型大牧场放牧业:草原面积较大,适宜放牧牲畜,具有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等特点。大牧场放牧业大牧场放牧业潘帕斯草原的牧牛业景观 非洲:南非大洋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北美洲:美国南美洲:阿根廷世界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图世界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在哪些国家与地区?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植被稀疏不适宜经营种植业只适宜发展畜牧业大牧场放牧业特点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二、大牧场放牧业1.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牧牛业的分布地势平坦,利于耕作气候温和,草类茂盛“我们的潘帕斯草原,从大西洋起一犁头耕到安第斯山麓都不会碰到一块石头”潘帕斯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2、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牧牛业区位因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距海港近,交通方便历史悠久,商品率高科技水平高,政府支持迎风坡背风坡东临大西洋受其水汽及暖流影响气候温和(T7>00C)冬季无需建防冻设施,成本低草类茂盛二、大牧场放牧业3、阿根廷人建设大牧场,促进草原牧牛业发展的措施?培养良种牛?开辟水源?种植饲料阿根廷人为促进牧牛业发展做了哪些工作? ?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除优越的条件之外,阿根廷人还采取了以下措施促进牧牛业的发展。1.培育良种牛
潘帕斯最早的良种牛是欧洲人带来的。后来,阿根廷人加强了对良种
牛的培育和牛群病害的研究,并在这一领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2.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修通了横穿潘帕斯草原的大铁路。这样,大牧场的肉牛可以很方便的
运往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屠宰加工,再装船运往国外。
3.开辟水源
在草原上打了很多机井,以保证牧草的正常生长以及提供牛群和人们
的饮用水。
4.种植饲料
种植一些饲料作物或牧草,以补充放牧时天然牧草的不足。 内蒙古牧场西藏牧场我国牧区现状及发展现状:靠天养畜超载放牧可借鉴经验加强人工草场建设,减轻天然草场压力,改善生态改善牧区交通条件完善畜产品的加工体系:公司+农户的方式,促进产业化草场沙化、退化,
生态恶化加大科技投入;良种的培养;合理开辟水源 现代混合农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
这些国家的经济状况如何?西欧北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世界主要混合农业:谷物生产+牲畜饲养分布:世界---欧洲、北美、大洋洲等
中国---珠江三角洲基塘生产特点: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重视规模和效益经济状况:发达国家或地区生产方式:种植谷物和放牧牲畜有机结合现代混合农业我国珠江三角洲的混合农业珠江三角洲平原上的居民将低洼易有洪患处挖成池塘饲养鱼类,挖出的塘泥堆于周围, 称为“基堤”,基堤上种植果树、甘蔗、桑树、花卉等,如此既能防洪,又能增加收入,而农作物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物料,尚可投入池中作为饲料,是一种具有生态特色的农业经营方式。
桑基鱼塘
蔗基鱼塘
果基鱼塘
花基鱼塘
菜基鱼塘(案例2)我国的珠江三角洲的混合农业桑基鱼塘
蔗基鱼塘
果基鱼塘“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手持麦穗的国家”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出口羊毛
最多的国家,占世界市场1/2
以上,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小
麦出口国,产量的3/5供出口4.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1)分布东南部和西南部的草原地区墨累--达令盆地达
令
河墨累河(2)生产特点①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A.农场的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充分保持麦田的肥力B. 种植的饲料饲养绵羊,羊粪可成为麦田的肥料②有效合理的农事安排小麦的耕作活动和牧羊活动在一年内交替进行③灵活的生产选择农民可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4.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小
麦
区放牧区休耕地小麦-牧羊农场土地利用绵羊饲养小麦种植121110987654321月份播种在牧场
上放牧小麦生
长季节配种剪
羊
毛收割在收割
后麦田
上放牧犁地秋种冬长春收墨累-达令盆地的混合农业区位因素分析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
因素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水源——灌溉水源充足交通——陆上交通与海洋运输发达气候——热量充足、降水较少(位于大分水岭的雨影区)市场广阔,政策扶持地广人稀,土地租金很低,可大规模经营 科技水平高,机械化程度高限制条件—灌溉墨累-达令盆地农业生产①、问题:
②、产生原因:
③、解决措施:灌溉水源不足——限制性条件 ①、地中海气候属于冬雨型气候,雨热不同期,而且地处大分水岭的雨影区; ②、墨累-达令河水量季节变化大;③地下水虽丰富,但矿化度高(盐度高),不适于灌溉。东水西调东水西调雨影区大
分
水
岭达
令
河墨 累 河雨影区山地雨影效应——东水西调1、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农业生产国 ( )
A美国 B加拿大 C阿根廷 D俄罗斯2、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属于 ( )
A种植业 B养殖业 C混合农业 D乳畜业3、墨累—达令盆地发展混合农业的限制条件是( )
A交通 B灌溉 C劳动力 D地形4、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是 ( )
A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
B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C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
D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高ACBB练习: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并说明理由。
(2)从区位选择的角度,分析农场在P农田种植花卉的
有利条件。混合农业;同时经营种植业和畜牧业,并且其产品在农场收入中各占一定的比重交通:临近公路,便于运输
水源:有河流穿过,满足用水需求P读下图,回答问题:(2)该国 草原,因其良好的
经济效益,成为世界大牧场经营的
杰出代表,主要以牧 为主,此
草原区位因素有 ,草类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密集商品潘帕斯牛气候温和土地租金很低距海港近培育良种牛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开辟水源种植饲料(1)此图是 (国家)的农业畜
牧业图,其农业地域类型为 。
从投入—产出看,属于 农业,
从商品用途看,属于 农业。茂盛,地广人稀, 为牧场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性,
的区位因素,促进了牧场的商品经营。
(3)除了自然条件外,该国还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 、 和 。
【热带种植园农业】1.概念:以大种植园和农场为主,专门生产热带经济作物,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很高2.分布:橡胶种植园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和巴西。咖啡种植园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及非洲。3.区位优势:
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土壤肥沃;
土地租金低,劳力充足廉价;
国际市场广阔。
【地中海式农业】1.概念:是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的混合农业。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等,园艺作物有葡萄、柑橘、油橄榄等。2.分布:在南欧等地中海气候区。3.区位优势:
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质积累,冬季温和,利于植物越冬;
平原种植粮食作物,丘陵发展水果园艺业,山地发展畜牧业;
近海港,交通便利;
国际,国内市场广阔。【游牧业】1.概念:逐水草而居,生产经营技术落后,粗放式放牧或游牧2.分布:内蒙古、新疆等地区【热带迁移农业】读下图,回答问题。(1)将下列农产品的名称,按图中字母所示的产地填入后面的空格内。乳制品、燕麦、小麦、水稻、牛肉、羊毛、天然橡胶、油棕、玉米。
A ,B ,C ,D ,E ,
F _。
水稻天然橡胶、油棕小麦、玉米牛肉小麦、羊毛乳制品、燕麦ABCDEF乳畜业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谈到二战后欧洲重建问题时,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没有什么投资比得上向儿童提供牛奶更重要!”。 1.概念 随着城市发展而形成的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畜牧业地域类型。其生产对象是奶牛,产品是牛奶及其制品,如奶粉,奶酪等。2.乳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3.区位要求不耐贮藏运输不便近消费市场城市郊区乳制品乳畜业牛奶二、乳畜业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4.乳畜业的区位条件----以西欧乳畜业为例 P52活动4.乳畜业的区位条件----以西欧乳畜业为例饲料因素气候温凉 多雨雾,利于多汁牧草生长地形平坦,利于牧草和饲料种植市场因素人们的饮食习惯经济发达,城市水平高,需求量增大2.西欧乳畜业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大城市周边以生产牛奶为主,离城市较远的地区以生产乳制品为主。半干旱、干旱气候气候温和湿润以天然草场为主地广人稀的地区牛奶及奶制品为主较高以外地市场为主以人工草场为主城市、人口密集地区以本地市场为主高肉、皮、毛为主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经济效益好
阅读学案材料分析问题:
导致中、美两国在牛奶产量上差异的因素有哪些?
科技因素----培育良种牛
养殖方式管理水平不同:
美国大规模、现代化管理
中国小散低、传统管理
深度思考在特仑苏有机牧场上,良种荷斯坦乳牛,精选自国外的优质牧草。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温带暖湿气候、1100米的海拔、每年3000小时的日照、富含蛋白质和有机质的砂质土壤等天然环境,为牧草的生长、奶牛的生活提供了绝佳的环境。 北纬40度,世界最优质奶源地,为什么?内蒙古1.下列关于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牧羊业占主要地位 B.气候干旱,植被稀疏C.大牧场土地租金昂贵 D.具有距海港近的区位优势4.关于乳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乳畜业的产品主要是各种肉类和禽蛋??B.乳畜业的农场既种植牧草,也种植饲料,故不轮转放牧??C.乳畜业是密集农业,日常挤奶工作无法使用机械??D.市场和饲料供应是影响乳畜业生产的两重要因素3.美国中央大平原和阿根廷潘帕斯草原虽属于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但它们共同的发展条件是:
①气候温和 ②地广人稀 ③高度发达的工业 ④便利的交通????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2. 20世纪初,阿根廷的新鲜牛肉可以供应到西欧人的餐桌上,其主要原因是:?A.大型集装箱的使用 B.海上冷冻船的发明?C.水下隧道的开通 D.大型航空运输机的使用5.下列国家属于世界主要乳畜产品供应国的是A.阿根廷和新西兰 B.荷兰和丹麦 C.法国和英国???D.蒙古和加拿大D B C D B 地中海气候、农业
(1)分布:大陆______岸,纬度_______
?(2)气候特点:
夏季______________,(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
冬季______________,(受西风带影响)
?(3)自然带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
?(4)地中海型农业:粮食作物___________________
其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典型地区:法国地中海沿岸,美国______________州
西30~40炎热干燥温和湿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小麦、大麦葡萄、柑橘、油橄榄、蔬菜加利福尼亚无花果油橄榄(和平树)课堂演练1将下列地区的农业生产活动进行分类:
A中国的水稻种植业 B美国中部的商品谷物生产
C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牧牛业 D马来西亚的橡胶种植园
E蒙古的游牧业 F西欧的乳畜业
G澳大利亚莫累—达令盆地的小麦种植业和牧羊业按生产对象分:种植业有__________;
畜牧业有__________;
混合农业有___________。
按投入状况分:集约型农业有_______________;
粗放型农业有___________。
按产品用途分:商品化农业有__________;
自给型农业有___________。A B DC E FGA B C D F GE B C D F GA E将下列地区的农业生产活动进行分类:①中国的水稻种植业
②美国中部的商品谷物生产
③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牧牛业
④马来西亚的橡胶种植园
⑤蒙古的游牧业按生产对象分:种植业有哪些;
畜牧业有哪些。按投入状况分:集约型农业有哪些;
粗放型农业有哪些。按产品用途分:商品化农业有哪些;
自给型农业有哪些。二、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地域类型讨论并完成第65页的“思考活动”。
①②④;③⑤。
①②③④;⑤。
②③④;①⑤。讨论并完成第65页的“探究活动”。
小麦的种植主要分布在北纬25°~55°和南纬25°~40°的温带地区。主要集中在五个大地带:①自西欧平原向东,经中欧平原、东欧平原南部到西西伯利亚平原南部;②西起地中海沿岸,向东经土耳其、伊朗到印度河-恒河平原;③北起中国东北平原,向南经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到长江中下游平原;④北美洲中部的大草原,自加拿大中南部至美国中部;⑤包括南非,向东经澳大利亚南部到南美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不连续。(小麦性喜寒和旱) 水稻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降水丰富的地区。(水稻喜温喜湿,需要充足的光照、热量和水分。上述地区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水稻生产需大量劳动力,上述地区人口稠密。水稻单产高,可缓解上述地区人多地少的矛盾。上述地区水稻种植历史悠久。)
玉米在美洲、亚洲、欧洲、非洲种植都较多。(玉米多分布在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较长的地区。)讨论并完成第66页的“思考活动”。
我国水田集中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的广大南方地区,且以种植水稻为主。在北方水源条件较好的地方,水田多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格局。北方水田分布区,以水稻为主要农作物。我国的旱地集中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在不具备灌溉条件的南方丘陵山地亦广泛分布。练习:
1.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A.农业生产的各种措施都在于因地制宜地利用光热条件
B.热量条件通常是低纬优于高纬,作物的生产条件也是低纬优于高纬
C.除有灌溉水源外,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的干旱地区,一般不能发展种植业
D.山陵和山地的缓坡只适宜种植经济林木,不易种庄稼
2.1999年夏天,荔枝在京津地区售价偏低,其主要原因是
A.北京居民普遍不喜食荔枝
B.京津地区荔枝丰收
C.逢荔枝挂果“大年”,京津荔枝供应量偏多
D.海运直达,运费降低
3.下列有关亚洲水稻种植业区位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小农经营 B.人口数量大、素质高
C.科技水平高 D.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ACD4.决定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不同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是
A.自然条件 B.经济条件 C.国家政策 D.多种因素
5.三江平原沼泽地与黄淮海平原盐碱地要发展种植业需要改造的共同条件是
A.土壤 B.气候 C.地形 D.热量
6.下列农业区位选择所主导因素,正确的是
A.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区的乳畜业——市场
B.河套平原的甜菜——地形
C.南疆的长绒棉——土壤
D.海南岛上的橡胶——水分
7.限制新疆绿洲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8.在各项社会经济因素中,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突出的是
A.市场因素 B.政府干预 C.文化传统 D.生活习惯
9.在北京的近郊区建立一些乳牛场,主要原因是
A.牛肉出口方便 B.靠近副食品加工厂
C.冷藏条件好 D.城市居民消费量大AAABAD10.1996年,我国曾出现苹果供过于求,价格大跌,严重滞销的“果贱伤农”的现象,其根本原因是
A.居民消费观念的改变 B.当年气候异常
C.苹果进口量增加 D.市场信息滞后
11.对美国东南部地区供应东北部工业区熟菜、花卉等影响显著的因素是
A.交通运输的改善和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B.国家政策和政府的干预
C.自然条件的改善
D.东南与东北经济差异
12.美国水稻种植业与亚洲水稻种植业的明显差异是
A.产量不同 B.种植制度不同
C.播种技术不同 D.产品品种不同
13.塑料大棚中蔬菜、花卉的种植属于(双选)
A.自给农业 B.粗放农业 C.集约农业 D.商品农业DACCD14.水稻种植业和种植园农业的共同特征是
A.科技水平低 B.需要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C.产量高,商品率低 D.机械化水平高
15.下列连线正确的是
A.集约农业-商品谷物农业-自给农业
B.粗放农业-游牧业-商品农业
C.集约农业-热带作物种植园-商品农业
D.集约农业-亚洲水稻种植业-商品农业BC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某农场的土地利用(左图)和年收入构成(右图) (1)判断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并说明理由。(2)从区位选择的角度,分析农场在P农田种植花卉的有利条件。 混合农业 同时经营种植业和畜牧业,种植业产品和畜牧业产品在农场收入中各占一定的比重。临近公路,便于运输;有河流穿过,满足用水要求。P读图17,完成下列问题。 (1)请分析改革开放前,四季青作为北京市蔬菜生产基地的原因。(2)试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是什么因素的变化促使海南岛成为北京蔬菜生产基地?(3)海南岛与山东寿光相比,蔬菜生产具有什么自然条件上的优势?靠近市场,便于运输;靠近水源,便于灌溉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冷藏保鲜技术的进步全年高温,热量充足,水源比较充足,可不间断生产我国某省区的一个县20世纪60年代初期,迫于人口压力再加上管理失误,土流火十分严重,生态恶化,经济落后。现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社会都得到快速发展,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阅读下列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24分)
(1)该县位于我国的 地形区,所属省区的简称是 。
(2)该县20世纪90年代末与50年代初人口和耕地比较,人口增加了 倍,耕地增加了 倍,人口和耕地的增加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
(3)从气候、地形、土壤分析该县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4)下图是该县某国营农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4分)2003年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与1975年比较,具有哪些优点?
。
②(6分)分析该农场在花卉和蔬菜生产上的区位条件。
。 1)(2分)东南丘陵(两广丘陵) 粤(每空1分)
(2) )1 1.2(1.3或1.4也可) (6分) 水土流失加剧(每空2分)
(3)(6分)气候 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且纬度偏南,光热条件充足,降水丰沛,复种指数高,但易发生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2分) 地形:主要为丘陵、山地,平原面积小,不利于农耕(2分) 土壤:主要为红壤,属中低产土壤,须进行改良。(2分)
(4)①(4分)混合农业 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使农业生产结构多元化,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增加农业收入。(每空2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②(6分)A 临近公路,便于运输;B有河流流过,水源充足。C临近广州、深圳、香港,市场需求量大;D光热条件充足,降水丰富有利于花卉和蔬菜种植。(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从自给自足到商品化生产从“小而全”
到专业化从分散到集中从“千篇一律”到地域分工从粗放型到集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