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05 11:02: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1.1958年开始我国掀起的 运动和 运动。之后,
年开始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7.文化大革命的时间是 年到 年。结束的标志是中央粉碎“ ”。
8.“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指的是 年召开的 。在会上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 上来,实行 的历史性决策。这次会议开启了 新时期。
温故知新: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特定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及其运行方式。
经济体制改革: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其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变:生产关系
不变:社会主义制度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2.目的: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②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③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3.开始时间:
1978
4、改革尝试: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
5.主要形式: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发展过程:
小岗村成功
→中央支持倡导
→1983 全国实行
7.意义:
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8.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兴办乡镇企事业)。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背景:
①改革在农村取得成功;
②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2.开始时间:
1984
3.主要内容:
材料一:“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 这是30多年前一段描述青岛电冰箱厂的文字
材料二 1956年夏,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的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单一公有制经济
国有企业政企不分
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
职工积极性提高
企业活力增强
扩大企业自主权
政企分开,实行经营责任制
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改革前
改革后
所有制结构 职权划分 分配方式
经济体制 改革前
经济体制 改革后
单一公有
政企不分
平均分配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单一公有制经济
外资企业
合资企业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集体经济
多种所有制经济
4.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
5.影响:
大大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出现城乡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1984年的
青岛电冰箱厂
亏损147万元
现在的
海尔集团
2017年全球营业额
2419亿元
(2018年1月统计数据)
青岛海尔总部大楼
1991年组建
海尔集团
1992年
利润8亿元
意义: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下海”
二.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984年前后,万科、联想、海尔、上海大众、健力宝……这些在中国风云驰骋的企业相继诞生!有人甚至将1984年称为中国的“公司元年”,“下海”这个词也迅速在中国大地上滚烫地流行。
中科院计算所的干部柳传志带领10个科研人员开始在这间门卫室创业
为了让员工重视产品质量,张瑞敏就带领员工砸掉了自己厂里生产的76台不合格冰箱。张瑞敏抡起大锤这一砸,也让海尔的质量开始出现大的飞跃。
合作探究
城市国有企业改革与农村改革的相同之处。
①都改变了以往的生产经营方式。
②劳动者多劳多得(克服了平均主义的弊端)。
③都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
④都实行了生产经营责任制,责任制实际上是责、权、利的紧密结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提出: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
2.深化: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国家宏观调控)
3.影响:
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合作探究
计划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同点
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运行机制
调节手段
调节方式
所有制结构
利益分配
国家计划
市场机制
行政强制手段
经济、法律手段
国家直接调控企业
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公有制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
平均分配
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978年
1992年
21世纪
1984年
开始农村改革
重点
城市
改革
改革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政策调整
制度创新、不断深化
模仿苏联的路
走自己的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课堂小结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材料一: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80%的国家。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农村具有决定性意义。……七亿多人稳定了,天下就大定了。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男劳力上工带扑克,女劳力上工纳鞋,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大包干纪念馆》
②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③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原因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交(缴)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孩子养活到18岁。”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的“生死状”
请你从这份协议中,分析农民的责任、利益以及所用方法。
责任:保证国家集体的
利益: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方法: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1979年,粮食产量增长6倍多
主要形式
集体的土地
(公有)
承包
农户
生产自主权
自负盈亏
剩余归自己
上交公粮
含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特点)。
主要形式
过程
1978年
尝试
发展
1983年
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深化
乡镇企业发展
198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40731万吨,比1978年增长了10254万吨,增长幅度为33.6%。这6年全国增产的粮食,相当于以前21年增长的粮食。
——《邓小平时代》
小岗村
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1978年
尝试
人民公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所有制形式 土地公有制
经营方式 统一经营、集中劳动
分配方式 统一分配、平均主义
影响 积极性不高、 农业发展停滞
阅读教材39页“相关史事”,填充以下表格。
土地公有制
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多劳多得
调动积极性,
解放农村生产力
合作探究
1956年
农业合作化
1952年
土地改革
1958年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78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想一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哪几次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
启示:
(1)经济政策的制定必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2)经济政策必须与时俱进,适时调整;
(3)经济政策的制定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4)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