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8.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05 11:26: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1张PPT)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用一个词概括中国如何解决俄乌冲突的态度。
请你用几个词来形容中国近代外交的特点?
不独立
无自主权
屈辱外交
不平等
忆往昔——弱国无外交
签订《南京条约》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周恩来传》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你能用几个词来概括新中国建立后的外交政策吗?
独立、自主、和平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一种怎样的形势?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背景:
①新中国成立后的一年里,就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建国初期美国对华军事包围示意图
②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提出时间
提出者
内容
首次确认
意义
1953年底,中印两国就西藏问题谈判的时候
周恩来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
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②互不侵犯
③互不干涉内政④平等互利⑤和平共处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②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提出:
目的: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概况:1954年,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意义:①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
②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③为打开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日内瓦会议
1954年步入日内瓦会议会场的周恩来
时间地点
参与国家
会议特点
讨论主题
1955 年 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众多亚非的独立国家
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问题
结果意义
亚非万隆会议
①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②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三、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
1955年出席
万隆会议
1954年访问
缅甸
1954年访问
印度
1954年4月参加
日内瓦会议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求同存异
课堂小结
会议中
会议前
困难
代表团乘坐的“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被特务机关安置了炸弹,飞机中途爆炸坠毁,十余人遇难。周恩来因行程有变,幸免遇难。
帝国主义国家挑拨一些国家的代表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
(1)说出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在会议前、会议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合作探究
帝国主义国家挑拨一些国家的代表当着中国代表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
一些国家在美国怂恿和蛊惑之下把矛头指向了社会主义的中国。有的污蔑共产主义是一种“新形势的殖民主义”有的提出“亚非国家当前面临的问题不是反对殖民主义,而是反对共产主义”,并要与美国联合反对共产主义。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 ——周恩来
思考“求同存异”中的“同”和“异”各指什么?
同:共同的历史遭遇 :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
共同的现实问题 :如何发展国家经济、维护 民族独立、促
进世界和平
异: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建设道路不同
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
间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
“万隆精神”:
美国记者的评论 “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