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2022年美前总统尼克松访华50年
202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
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1954)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1954)
参加万隆会议,提出
求同存异方针(1955)
同苏联等十七国建交
(1949-1950)
1949
1953
1954
1955
进入70年代后到今天
又有哪些成就呢?
温故知新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一、驱蒋迎毛——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驱蒋迎毛——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国代表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
联合国旗帜
当时的联合国被美国等国家操纵,支持蒋介石集团,敌视新中国,而新中国被排斥在联合国之外。
为什么是“恢复”而不是“加入”联合国?
为什么还要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当时新中国为什么没能享有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背景:
探究:阅读课本85页,
思考下列问题
当时占据席位的是已经败退台湾的中华民国政权。新中国成立后,作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理应享有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国本就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意义:
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1971年中国代表乔冠华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
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
重返联大对中国、世界的意义?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新中国。1950—1953年,中国被迫进行抗美援朝战争,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材料二:一五计划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1964年我国第一颗
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我国第一颗
氢弹爆炸成功
1970年东方红一号
发射成功
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落成
材料三:毛泽东后来对此评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
材料四:1969-1970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西欧开始背离美国,苏联对抗美国,第三世界反对美国,美国在国际社会中时常陷入孤立状态,美国主宰世界的时代摇摇欲坠。
中国为什么能够在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
中国的军事实力提高、综合国力增强
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美国霸权地位衰落
合作探究
二、打破坚冰——中美、中日建交
结合材料,说说新中国成立之初,中美关系如何?
材料一:1950年6月28日,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庄严宣告:“全国和世界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充分准备,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 ---摘自《毛泽东与抗美援朝》
敌对
1.中美建交的背景
材料一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冷战的色彩越来越浓,世界战略格局已经发生重大变化:苏联军事力量迅速发展。美苏争霸进入“苏攻美守”的阶段。美国在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与此同时,中苏关系发生急剧变化。“珍宝岛事件”使中苏关系恶化。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剑拔弩张,大规模军事冲突有一触即发之势。苏联对中国造成极大威胁。
说一说:从材料中可以发现中苏、美苏、中美三者中的关系。
中苏:处于“敌对”的状态;“水火不容”;
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
中美:一直处于敌对中,但是……
材料二 “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美国总统尼克松
材料二:1969 年1月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后,主张利用世界上各种相互斗争的力量的对立,以维持均势,从而确保美国的霸主地位。他希望通过改善对华关系来抗衡苏联……从中国方面来看,苏联在中苏边境集结重兵……为了抵御来自北方的严重威胁,同时,为了有助于解决台湾问题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也为了恢复和扩大国际交往、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中国希望缓和同美国的关系。
——郭大钧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93》
尼克松这句话,可以看出美国认识到了什么?
结论:
中美关系的缓和是中美两国共同的要求
(一)从中国的角度看:
(1)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国际地位提高。
(2)中苏关系恶化。
(3)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
(二)从美国的角度看:
(1)美国霸主地位受到挑战
(2)美国深陷越战泥潭,军事
和经济实力受到削弱。
(3)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
周恩来说:“你的手伸过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呵!”
……从尼克松与周恩来握手的时刻起,“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1、这张照片应拍摄于哪年哪里?
2、反映的是哪一外交史实?
3、周恩来为什么说“25年没有交往了”?
4、“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有什么含义?
1972年 中国
尼克松访华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长达20多年
中美敌对时代结束了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了
2.70年代中美关系走向
——由对抗走向正常化
1971年
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1971年7月
基辛格秘密访华
1972年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中美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
1979年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未建交
邓小平与卡特
3.中美建交历程
“乒乓外交”
周恩来总理会见
基辛格博士
小球:指乒乓球
大球:指的是中美关系
“小球”推动“大球”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
1972年9月29日签署《中日联合声明》,中日正式建交
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日邦交正常化
1972年9月,周恩来同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会谈
推动
1972年9月27日 接见日本
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
《中日联合声明》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
4.中日建交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1972年建交
近代中日关系回顾
如何发展中日关系、中日关系的正确态度:
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牢记历史,珍爱和平;
加强合作、和平解决争端;
谋求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维太稳定。
国家 与中国建交时间
加拿大 1970年10月13日
意大利 1970年11月6日
英国 1972年3月13日
德国 1972年10月11日
澳大利亚 1972年12月21日
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3.1979年 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1.1971年 第26届联大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史上的三件大事
2.1972年 中日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知识归纳
梅开三度
易错易混:中日正式建交早于中美正式建交 !
三、大国担当——全方位外交
(1)时间:
(2)政策:
改革开放后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主要措施:
①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
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
②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④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
①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②成为了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的坚定力量;
③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4)布局:
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5)影响:
三、全方位外交
外交成就:
中国已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2017年中国与巴拿马建交
2018年5月多米尼加建交
世界贸易组织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
亚洲开发银行
联合国
世界卫生组织
外交成就: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G20峰会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
亚信峰会
中国举办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
1901年中国同美德英法等11国
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1955年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
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任人宰割
参与者、建设者
贡献者、引领者
外交弱国
外交大国
外交强国
2019年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
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对比几幅图,分析中国的外交形象有何变化?引起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对此你有何感悟?
旁观者
中国开始走上了国际舞台
中国成为推动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提供了许多中国方案
弱国无外交,实力是外交的后盾
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
必须始终坚持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必须坚持
改革开放基本国策,不断提高中国综合国力!
假若我要把下图发到朋友圈,请帮我配上合适的文字!
1、弱国无外交;
2、综合国力是外交的基础;
3、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4、坚持改革开放,大力提升综合国力;
此刻,我想这样发朋友圈:
基辛格
秘密访华
1971年7月
重返
联合国
1971年10月
尼克松访华
1972年7月
1979年
田中角荣访华中日正式建交
中美正式建交
1972年9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顺利推进
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格局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