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孔子称“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苏武有之矣。 ——班固《李广苏建传》
苏 武 李白
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
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
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
渴饮月窟冰,饥餐天上雪。
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
泣把李陵衣,相看泪成血。
班固(32—92年)字孟坚,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后汉书·班固传》称他“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其父班彪曾续司马迁《史记》作《史记后传》,未成而故。班固立志继承父业,在《后传》基础上,进一步广搜材料,编写《汉书》。后因有人向汉明帝诬告他篡改国史,被捕入狱。其弟班超上书解释,始得获释,被命为兰台令史,经过二十一年努力,写成了《汉书》。汉和帝永元初年,班固随窦宪出征匈奴,不久窦宪因谋反案被诛,班固也受牵连被捕,死于狱中。
家庭:
父亲:班彪(史学家)
弟弟: 班超(投笔从戎)
妹妹:班昭(续写《汉书》)
作品:
史书: 《汉书》
辞赋: 《两都赋》
诗: 《咏史诗》
班昭
独立完成了第七表《百官公卿表》与第六志《天文志》,《汉书》遂成。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贵人师事之,号曹大家(gū)。善赋颂,作《东征赋》《女诫》。班昭为中国第一个女历史学家。
《汉书》
史学价值—— 作者能尊重客观实际,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赞扬清廉的官吏,流露了对人民的同情。
文学价值—— 叙事详明,详赡严密,语言典雅繁复,富于文采,有骈体化倾向,对后世散文发展影响很大。
作者——东汉班固撰写,班固去世后,由其妹班昭和同乡马续完成
性质——《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古代传记文学名著。其中收录了西汉大量的辞赋和散文,有总集的性质。
内容——记录了汉高祖元年(前206)至王莽地皇四年(23)共230年的历史,共100篇,分为十二帝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
《汉书》
《汉书》评价历史人物往往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作为标准,如对陈涉、项羽加以贬抑,即是显例。
历来《汉书》与《史记》并称“史汉”, 《汉书》“言皆精炼”,结构严密,人物描绘细腻。
编年体:按时间有次序地记载史事的史书。
《春秋》(孔子)——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左传》(左丘明)——我第一部叙述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资治通鉴》(司马光)——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史书体例
国别体:以国家为编排顺序记载史事的史书。
《国语》——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战国策》——(刘向编订)。
纪传体: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的史书。
《史记》(西汉 司马迁),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汉书》(东汉 班固),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后汉书》(南朝 宋 范晔)纪传体断代史。
《三国志 》(西晋 陈寿 )纪传体断代史。
史书体例
《史记》
题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时间跨度:3000多年
体例:本纪、列传、世家、书、表
《汉书》
题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时间跨度:230年左右
体例:纪、表、志、传
两书合称为:“史汉”
《汉书》《史记》对比
秦末汉初,匈奴凭借强大军事力量,不断扩大控制地区。文景时代,武帝时,国力逐渐增强,多次与匈奴作战,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指望解除匈奴对汉的威胁。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于是派苏武出使与匈奴修好。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扣,匈奴多方威胁诱降未遂,又将他迁至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苏武坚持十九年不屈。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因匈奴与汉和好,方被遣回朝,官典属国。决不背叛祖国的气节,流芳百世,传唱千古。
时代背景
第一段:出使匈奴 以求通好
传记笔法:交代姓名字号、官职履历。
直入主题:说明苏武出使的背景和直接原因。
苏武出使匈奴的背景怎样?为什么出使?
出使背景:汉连年征伐匈奴,“数通使相窥观”,并各自扣留对方使者。
出使原因:一出于外交礼仪,表现大汉的宽宏,“答其善意”;一也是借此“窥观”匈奴。
从“单于益骄”中看出了什么?
表现了匈奴单于的倨傲,同时交代了匈奴尽管“尽归汉使路充国等”,却只是因为“单于初立,恐汉袭之”的缓兵之计,并非真心和好。为下文苏武等人被扣留埋下了伏笔。
第二段:虞常谋反,祸及汉使
第三段:谋反未果,欲杀汉使
汉与匈奴斗争的复杂性
因虞常与苏武的副使张胜过去相熟,以射杀汉天子所恨得卫律为由,私下请求帮忙,张胜许之。后事发,叛变未成,虞常被生擒。张胜“恐前语发,以状语武”,苏武知道自己必受牵连,与其“见犯乃死,重负国”,不如自己先行了断。气候,虞常果然牵连出张胜,单于大怒,“欲杀汉使者”,在臣下劝说后,改为劝降。
第三段:谋反未果,欲杀汉使
汉与匈奴斗争的复杂性
因虞常与苏武的副使张胜过去相熟,以射杀汉天子所恨得卫律为由,私下请求帮忙,张胜许之。后事发,叛变未成,虞常被生擒。张胜“恐前语发,以状语武”,苏武知道自己必受牵连,与其“见犯乃死,重负国”,不如自己先行了断。气候,虞常果然牵连出张胜,单于大怒,“欲杀汉使者”,在臣下劝说后,改为劝降。
第四段:舍生取义,匈奴急医
读3、4两段,从中找出苏武自杀之原因(原文)。
“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
“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
在他自杀的理由中,找出最核心的两个词,是哪两个词?
“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
“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
第四段:舍生取义,匈奴急医
作为一个使臣,此时遇到意外的变故,他为什么说是“负国”呢?
①手下人勾结匈奴叛乱
②作为汉使,任务未完成,有愧于国家。
③处理不好会引发两国的矛盾
“节”是他自己的,“命”和“负国”都是国家的。他不愿被人审问,是个人的人格,这两句话体现了苏武对汉朝忠贞不渝,宁死不屈,舍生取义,国家利益至上的品格。
第四段:舍生取义,匈奴急医
卫律惊,
惠等哭,
单于壮其节。
侧面烘托出他对国家不渝的忠贞。
第五段:卫律劝降,苏武不屈
①手下人勾结匈奴叛乱
②作为汉使,任务未完成,有愧于国家。
③处理不好会引发两国的矛盾
“节”是他自己的,“命”和“负国”都是国家的。他不愿被人审问,是个人的人格,这两句话体现了苏武对汉朝忠贞不渝,宁死不屈,舍生取义,国家利益至上的品格。
卫律是怎样一步步招降的?苏武是怎样应对的?
第五段:卫律劝降,苏武不屈
卫
律
招
降
①恐吓:斩虞常,降张胜,吓苏武。
②威逼:副有罪,当相坐;复举剑拟之。
③利诱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
④劝降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正面劝)
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反面逼)
苏
武
应
对
“武不动”: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
(视死如归,严词辩驳,留得清白)
“武不应”(忠贞不二)
“骂律”:
一、本是汉臣,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二、单于让你审理此案,你却“不平心持正”,难道想借此挑拨汉与匈奴关系,从中获利?
三、明知我不会投降,想从我身上下手,让两国相攻,如果杀了我,匈汉之祸开始,最终受害得将是匈奴。(有理有据)
卫律:气焰嚣张、傲慢自大、阴险狡诈、骄奢无耻、卖国求荣
苏武:自始至终都以强硬的姿态抵抗
第六段:幽置大窖,苦守北海
苏武不愿意投降,匈奴是怎样对待他的?
(1)肉体折磨:“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啮雪,咽毡毛”、“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等。
(2)精神折磨:“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等。
苏武的品质?
苏武不畏艰苦,长年累月与恶劣环境作斗争的生存勇气
展现了他顽强的意志,贫贱不移、坚忍不拔的精神。
第六段:幽置大窖,苦守北海
苏武不愿意投降,匈奴是怎样对待他的?
(1)肉体折磨:“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啮雪,咽毡毛”、“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等。
(2)精神折磨:“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等。
苏武的品质?
苏武不畏艰苦,长年累月与恶劣环境作斗争的生存勇气
展现了他顽强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精神。
第六段:幽置大窖,苦守北海
最能体现他气节的一句话是哪一句?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苏武品质——艰难环境中仍不忘“汉节”,穷困之中更显示出他的节操和正气。
第六段:幽置大窖,苦守北海
讨论:
苏武在被囚禁流放以前两度要自杀,后来又想方设法要活下去。这是否矛盾?
并不矛盾。
第一次自杀是因为苏武意识到一旦被匈奴审讯,就会给国家带来耻辱,所以要自杀避免受辱;
第二次自杀是在审讯时他说完一番大义凛然的话语后,这是为了杀身息祸,为国雪耻。
但是后来匈奴转为劝降,劝降失败后企图用艰苦的生活条件来消磨苏武的意志,所以苏武采取的反抗方式也由之前的求死转为求生,因为他要证明汉使的气节不可折辱,所以,当他在北海上牧羊时,他“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时时提醒自己不忘使命。
可见,他的求生求死都是为了维护国家民族的尊严,只不过在局势变化的情况下,他的对抗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第七段:李陵劝降,岿然不动
思考:
朗读第7段,李陵是怎样劝降苏武的呢?能分成几个小层次?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第一层至“信义安所见乎”。谈处境,晓之以理:如果苏武是为了求得忠君的名节,那么,那么身在北海不得归汉的苏武,对汉朝的效忠无人得知。
第二层至“存亡不可知”。谈家庭,断其思亲之念:如果是留恋着汉朝的家庭而拒不肯降,现在的苏武可说是家破人亡,没有什么可顾虑了。
第三层至“何以过陵”。谈心情,将心比心。以自己来作对比,陈述自己当初投降的心情,以此拉近与苏武的关系,瓦解苏武的心理防线。
第四层讲汉武帝年事已高。谈汉主,断其忠君之想:如果苏武是为了效忠君主而拒降,则李陵认为汉主完全不值得效忠。
第八段:李陵再劝,忠贞如一
思考: 对于李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降,苏武的措辞和态度是怎样的?
全然不为所动,始终表明自己忠君不二的坚定立场, 后称李陵为“王”以绝交,以“效死于前”相迫,请其不再提及劝降话题。坚决态度、至诚之心,让李陵心生敬佩,叹其为“义士”,同时也惭愧不已。
第八段:李陵再劝,忠贞如一
对比李陵与苏武,两人的立场有何不同?
所持立场:
李陵更多考虑私情和个人利益
苏武却是超越个人,从家国角度看待此事
第八段:李陵再劝,忠贞如一
苏武的政治思想:
(1)苏武信奉儒家“臣事君,犹子事父,子为父死,亡所恨”思想,愿意“杀身自效”,以报答皇帝对他们一家的知遇之恩
(2)“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不仅不怨,还保持感恩。
(3)虽有愚忠一面,但恪守伦理,坚守道义,不惜杀身成仁,在任何时代都值得赞扬。
第八段:李陵再劝,忠贞如一
你认为李陵是一个怎样的人?
为一己之私而叛国,懦弱,意志不坚,矛盾,痛苦
你的看法是………
第八段:李陵再劝,忠贞如一
卫律劝降和李陵劝降的氛围有何不同?
卫律劝降:剑拔弩张,场面激烈
李陵劝降:把酒言欢,绵里藏刀
为何不同?
卫律:威逼利诱 软硬兼施 (逼降、诱降)
李陵: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劝降)
由此可知,作者对卫律、李陵的态度和评价如何?为什么?
借苏武之辞表现对卫律不齿的态度:
(1)行文多用贬抑之语,如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等
(2)以苏武的正气凛然与之形成鲜明对比。
原因:因罪逃亡,主动投降匈奴,为的是荣华富贵。
作者对李陵寄予了同情,并未将其视为十恶不赦的叛臣
(1)李陵话语中,内心的酸涩忧愤,对汉虽有不满怨艾,却也时时感到惭愧。
(2)苏武的措辞不像对卫律那样金刚怒目,相对委婉柔和。
原因:李陵当年率五千之卒孤军深入,歼敌过万,因无救援,最后力竭被俘,投降实属不得已;投降之后,也并不为匈奴真心出力,始终对故国心怀眷恋;后因武帝误听传言,杀其全家,才断了李陵的归汉之路。
于序事中寓论断
第九段:汉匈和亲,请还苏武 第十段:历尽磨难,发白归汉
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句“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①表现了作者的叹惋和敬佩之情。人生不过百年,十九年何其长。苏武“强壮出”,出使时正当壮年,等回归故国时已是“须发尽白”,一生大好时光都在煎熬中过去了。
②表现了作者的敬佩和欣慰之情。能为信念坚执如此,幸而虽历尽磨难,苏武终于完成了出使的任务,维护了国家尊严,保持了民族气节,且荣归故里。
出使匈奴,以求通好(1)
虞常谋反,祸及汉使(2)
卫律逼降,苏武不屈(5)
幽置大窖,苦守北海(6)
李陵劝降,岿然不动
李陵再劝,忠贞如一 (7-8)
汉匈和亲,请还苏武
历尽磨难,发白归汉(9-10)
出使背景
匈奴生活
苏武回国
谋反未果,欲杀汉使(3)
舍生取义,匈奴急医(4)
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
贫贱不能移
探究: 写人艺术
在典型环境下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01
用语言、行动、细节等描写方式来刻画人物。
02
详略得当。
03
对比映衬中凸现人物性格。
04
典型环境
苏武出使匈奴,因突发事变,被扣幽禁。
①在他周围,有操生杀大权的单于和卫律的屠刀;
②有贪生怕死的副使张胜的屈降;
③有曾为同事、朋友的李陵的声泪俱下的劝降。
④而冰天雪地、廪食不至的北海牧羊,更是几乎置苏武于死地。
这些典型环境把苏武推到了矛盾斗争的风口浪尖,让其一展风采。
细节描写: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张胜
苏武
头脑简单、贪生怕死
卖国求荣,阴险狡诈,气焰嚣张,不可一世
为国效命,忠贞不二,不卑不亢 一身正气,光明磊落
对比反衬
认识使节行为不当会引起两国纷争,欲以死息祸;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高瞻远瞩、视死如归
李陵
苏武
为一己之私而叛国,懦弱,意志不坚,矛盾,痛苦 (计较个人)
坚忍、忠贞、心系祖国、无怨无悔(忠君爱国)
卫律
苏武
糊涂帮助了缑王的谋反,事情败露后“举剑欲击之,胜请降”
总结:苏武的品性
顽强的毅力,坚忍不拔的精神
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
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的大丈夫气节。
角度 《史记》 《汉书》
体例
思想
人物塑造
材料组织
叙事方式
风格
《汉书》与《史记》对比
角度 《史记》 《汉书》
体例 纪传体断代史 纪传体通史
思想 立足于儒家的正统思想 维护社会的统治秩序和道德秩序 思想兼融宏阔、具备个性特征,深刻的批判精神
人物塑造 以生动细致的手法再现了人物形象 以生动细致的手法再现了人物形象
材料组织 以主要人物为中心,叙事上以人物行为和人物语言为主,人物描也形象传神,注重细节的描写。 艺术手法仍继承于《史记》
《汉书》材料更丰富,组织更严谨、条理更清晰
叙事方式 先第三人称的客观叙述,后作者出场评论。叙中有议 以叙代议
风格 宏放恣肆、奇崛变化 典雅温和、精确严谨
《汉书》与《史记》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