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苏洵
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 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
导入新课
“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
“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
“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
“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
“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 “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全部菜被端走了,
导入新课
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采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请大家想一想:苏轼行了个什么酒令?
明确:嬴政并吞六国
导入新课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宋朝眉山人。与他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成为文学史上著名人物,“唐宋八大家”中他一门就占了三人。朱德老总曾有诗称赞: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介绍作者
苏洵长于散文,善用比喻。他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切中时弊,说服力强,著作有《嘉佑集》。
据说苏洵27岁因应试不中,焚去以前所写文章,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终于形成自己文章的风格。由于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深得欧阳修的赏识。
介绍作者
嘉佑年间,欧阳修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师,文人竟相模仿。因此,他命名自己的文集为《嘉佑集》。本文选自《嘉佑集》中的《权书》,原题为《六国》,一般选本改作《六国论》。
介绍作者
鹧鸪天.文安古今人物十咏之苏洵
作者:张晓辉
大器迟成苏老泉,闻名天府动眉山。言辞犀利砭时政,笔力雄浑切弊端。
评六国,论权奸,文豪万古有遗篇。官微却系黎民苦,洼淀而今颂几番。
介绍作者
1.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人乱政,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将军权完全收归中央,造成了军事上的衰势。北宋建国往后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作战60余次,败多胜少,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这样“陪邻”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作者想通过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来委婉地提醒当朝统治者。
写作背景
2.秦与六国史料补充
(1)六国,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 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逐渐强大起来,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合纵”对抗秦国,但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被秦国“远交近攻”瓦解,相继灭亡。
写作背景
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
秦、韩、赵、魏、楚、燕、齐
赵——兵强
楚——地大
齐——物博
韩魏楚以地赂秦
大事年表
前290年 韩割武遂予秦。
前280年 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 。
前275年 魏割温予秦 。
前273年 魏割南阳予秦。
六国不断割地,灭亡速度很快
秦灭六国时间表
前230年灭韩
前228年灭赵
前225年灭魏
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燕
前221年灭齐
六国抗秦大事年表
前269年赵将赵奢击秦,大破之
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赵,大破秦军
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军于河外
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被赵将李牧击退
前232年秦攻番吾,又被李牧击退
秦
韩、魏、楚
齐、燕、赵
战国形势图
写作背景
秦
灭
六
国
顺
序
写作背景
1.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
(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
(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六国论》属于史论。
整体感知
2.正音正字
六国互丧 sàng 洎jì
暴pù霜露 草芥jiè
与嬴 yǔ 赂秦lù
下咽 yàn 燕国yān
胜负之数shù 革灭殆dài尽
当tǎng与秦相较 或未易量liáng
悲夫 fú 为wéi秦人积威之所劫
日削xuē月割 苟gǒu以天下之大
整体感知
3.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提出论点,并做初步分析,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初步论证,巩固论点。
第二部分(第2-3段),扣住分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皆引用历史事实来加以论证。
第三部分(第4-5段),点出写作目的,总结六国灭亡的历史教训,申明自己的政治主张,正告北宋统治者要采取正确方针,坚决抵御外来侵扰。
整体感知
研读文本
第一段
提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总领全文。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在结构上具有提领下文、统摄全篇的主导作用。
是从哪两个方面加以论述的?
整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本段哪句话概括了六国破灭的原因?
“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①“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②“不赂者以赂者丧”
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
在逻辑上站稳了脚跟
中心论点
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弊在赂秦。
弊在赂秦
六国破灭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
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提挈下文议论
中心论点
分论点一
分论点二
第一段的论证思路
深入探究
研读文本
思
思
1.分论点一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分别从哪几方面论证的?
第二段
研读文本
对比论证 数量上 赂秦者丧
(分论点一)
程度上 引用论证 道理上 比喻论证 第二段
研读文本
对比论证 小邑 大城 数量上 赂秦者丧
(分论点一)
得百倍 失百倍 大欲 大患 得难 失易 程度上 有限 无厌 奉繁 侵急 引用论证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道理上 比喻论证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研读文本
第三段
齐、燕、赵灭亡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诸侯国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感彩
齐国
燕国
赵国
研读文本
第三段
齐、燕、赵灭亡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诸侯国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感彩
齐国 与嬴而不助五国 终继迁灭 势所难免 鄙夷
燕国 以荆卿为计 智力孤危 战败而亡 赞美
赵国 牧以谗诛 惋惜
研读文本
思
思
2.第三段是从哪个方面来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的?对策是什么?
研读文本
第三段
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盖失强援
不能独完
第三段是从哪个方面来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的?
对策是什么?
齐: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
燕: 速祸
赵: 用武不终
不赂者
以赂者丧
(分论点二)
第四段为六国设计了图存之道是什么?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并力西向”
——用谋臣
——礼贤下士
——六国联合
假设论证
具体地说,假如六国不赂秦而自强,而对秦齐心协力作战,那么,他们就不至于灭亡。现在六国害怕秦国而赂秦,因此,他们终于灭亡。
本段中连用“呜呼”“悲夫”两个感叹词,表达惋惜之情,突出表明六国灭亡教训沉重。
第四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评论六国灭亡
——承上启下——
——规劝北宋统治者放弃屈辱求和的方针
“鸣呼……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明指:六国的统治者暗指:北宋的统治者一语双关
第五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比较法
明比:“六国”——“秦”
结果是秦强而六国弱,但六国有不赂秦而战胜秦的可能。
暗比:“宋朝”——“契丹、西夏”
作者所处的宋代,正逢契丹、西夏等外患骚扰,宋朝统治者不是坚决抵御,而是割地赔款,然而从力量的比较上,统一的大宋远远强于边境小国的契丹、西夏,宋朝就更有战而胜之的可能。
第五段得出了什么结论?运用了什么手法?
引古(六国破亡)
------讽今(在六国下)
结论:
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其作用是劝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本段议论的基础建立在作者自己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上,源于历史但又高于历史,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借古讽今
论证结构
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中心论点)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分论点1)
不赂者以赂者丧
(分论点2)
数量上
程度上
道理上
齐亡之事实
燕亡之教训
赵亡之悲剧
强弱胜负不战已判
终继迁灭势所难免
智力孤危战败而亡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毋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文章主旨
本文着重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赂秦”“不赂者以赂者丧”。但作者并非为论史而论史,而是以此作为立论的依据,借古讽今,批评北宋对契丹、西夏的袭扰采取以赂求和、苟且偷安的退让政策。苏洵希望北宋统治者以六国为鉴,不能一味贿赂以求苟安,而要奋起御侮,积极谋求“不赂而胜之”之道。
现实意义
六国灭亡已成历史,当历史照进现实,新时代的我们能够从六国破灭的故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不要畏惧强国,不要屈服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更不要被强国的积威所胁迫。
疫情当下,针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中有一些别有心的政客,把本国疫情的失控甩锅给中国,鼓噪所谓“追责索赔”这种做法,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发布厅答记者问中,提到“今天的中国已不是百年前的中国,今天的世界也不是百年前的世界,如果想借滥诉侵犯中国的主权和尊严,敲诈中国人民的辛勤劳动成果,恐怕是白日做梦,必将自取其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