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学考复习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通过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单元导语P109)
历史是一条长河,“时空” 是历史的存在方式
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严迎春
时间 世界大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成立
1947年3月
1947年6月
1955年 ;
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作秘密报告;中国完成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1961年
古巴导弹危机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在发表著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
捷克斯洛伐克发起“布拉格之春”改革运动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不同程度的“滞胀”现象
1978年
1979年 ;
1985年
美苏签订《美苏关于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裁军重要进展;苏联解体
欧洲联盟(欧盟)在欧洲共同体基础上成立
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把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国际化提高到新水平
历史时空
20 世纪下半叶(40-90年代)世界重大事件年表
1945年
杜鲁门主义出台
马歇尔计划实施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举行
1956年
1962年
1963年
1968年
20世纪70年代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
苏联入侵阿富汗
戈尔巴乔夫开始执政;美苏关系走向缓和
1991年
1993年
1995年
亚非国家举行万隆会议,诞生体现和平共处原则的“万隆精神”
中美正式建交
历史是一条长河,“时空” 是历史的存在方式
主题?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冷战
两极格局
多极化趋势加强
新的多极力量生长
社会主义改革、革命
资本主义新变化
还可补充大事,围绕主题、跨专题融通,你会补充什么?说明理由
考什么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导语P109)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通过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单元导语P109)
怎么考
浙江省学业水平考试
1.(2021.7浙江学考·24)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在国家战略、国家利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冲突,使它们从战时盟友变成冷战对手,逐渐形成两极格局。下列与两极格局相关的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杜鲁门主义出台 ②北约建立
③古巴导弹危机爆发 ④两德统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③①②④ D.③②④①
知识考查:冷战形成和发展 素养考查:时空观念
A
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
材料来源:教材P111学习聚焦,P112正文,P114插图
2.(2022.7浙江学考·10)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为维护国家主权、促进社会发展,改变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下列项中,属于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重要标志是( )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B.华沙条约组织的诞生
C.不结盟运动的形成 D.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C
知识考查:多极力量生长 素养考查:历史解释
材料来源:教材P114正文+插图
怎么考
浙江省学业水平考试
3.(2022.7浙江学考·2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谋求资本主义的生存发展,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地进行不同程度的政策调整。其中,20世纪五六十年代调整的核心是强化
A.市场经济 B.计划经济 C.国家干预 D.国际协调
知识考查: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调整 素养考查:历史解释
C
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
材料来源:教材P116正文
B
知识考查: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素养考查:史料史证
材料来源:教材P118正文
怎么考
1.抓住核心素养突显必备知识对教材内容的贯彻度。
2.重视基本能力,突显调用知识对问题解决的影响力。
【本单元真题统计】
尚未考查的知识点: ;
高频考查的知识点:
社会主义的新变化
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冷战与两极格局
5.(2022.6温州学考模拟·25)对于冷战时期的一个重大事件,杜鲁门称它使西欧避免了共产主义的专制统治,丘吉尔赞扬它是历史上最慷慨的行动,苏联则认为它给西欧套上了绳索。该事件是
A.杜鲁门主义出台 B.马歇尔计划实施
C.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B
怎么考
模拟命题 融通技能
A
怎么考
模拟命题 融通技能
怎么学
怎么考
怎么考
怎么考
学会了吗
二战结束后,20世纪下半叶整个世界发生了深刻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在1989年11月发表的《社会主义思想与革命性变革》一文中,戈尔巴乔夫说:……现在,“资本主义的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生产已经国际化,整个资本主义经营跨国化”……在1990年4月发表的《未来世界与社会主义》一文中,戈尔巴乔夫说:“资本主义现在远不是从前那种资本主义了”,“社会主义的一些特征诸如公有制、计划、社会保障,在某种程度和范围内已经成了先进的西方社会生活习以为常的部分。现代的民主和法律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社会主义思想和行动的成果”。
——徐崇温《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材料二
在《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一书中,福山曾经说过:“在一个信息和技术创新起主导作用的所谓‘后工业经济’时代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 “经济体制会变得极不适宜”;“共产主义过去曾自封为是一种比自由民主制度更高级、更先进的文明形态”,但在苏东剧变以后“却与相对的政治和经济落后联系在一起。
——徐崇温《国际金融危机证伪了“ 历史终结论”》
材料三
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自此以后,中国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居世界第二位。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新时代中国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中国正向着全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的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P126-127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戈尔巴乔夫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认识。
结合所学,说明戈尔巴乔夫的这一认识是否正确?说明原因。(4分)
认识: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没有实质区别。
不正确,显然夸大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原因:无论是国家宏观调控、国际经济协调还是“福利国家”政策,都只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局部调整,没有触及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根本矛盾。教材P120
(2)根据材料二,概括福山的观点,综合材料二三并结合苏东和中国改革,从唯物史观角度对福山的观点展开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8分)
观点:福山认为社会主义是落后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阶段。
评述:
第一层次:只从苏东改革或中国改革一个角度评述得2分。
第二层次:从苏东改革或中国改革两个角度评述得4分。
第三层次:从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贡献等角度进行总结评述加2分。
语句通顺,表述成文加1分。
辩证的
唯物史观
学会了吗
学业评价 演练迁移
论述题:
第一层次:只从苏东改革或中国改革一个角度评述得2分。
第二层次:从苏东改革或中国改革两个角度评述得4分。
第三层次:从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贡献等角度进行总结评述加2分。语句通顺,表述成文加1分。
①有观点:标题+体现价值判断;
②有结构:论点+多维度辩证展开+点题;(结构化,但不分点)
③会论述:逻辑自洽严密,语言书面准确,凸显中心
【示例】观点:福山认为社会主义是落后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阶段,以苏东剧变的暂时曲折看历史长远的发展这显然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
评价角度:从苏联和中国改革看对社会主义发展的认识
(分析曲折和发展规律)苏联解体从根本上说是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任何一种社会制度从建立到完善,都要经历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历史的发展是曲折的。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具有复杂性、曲折性和艰巨性。
(社会主义发展的成功经验教训)中国的改革开放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获得巨大成就。改革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要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发展经济,健全民主和法治。时刻警惕西方的和平演变。
(中特色的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对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的重大贡献,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P127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
其他言之成理,逻辑自洽亦可得分。
美国自1914年以来在1985年首次沦为净债务国,而且是由世界最大的债权国沦为最大的债务国。……“与苏联对抗使美国付出了8万亿美元的国防支出,夺去了近10万美国青年男女的生命 ——《美国、俄国和冷战:1945- 2006》
合作共赢,对话共生
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习近平十九大报告
弗朗西斯·福山
萨缪尔·亨廷顿
历史终结论与文明冲突论
福山1989年: 亨廷顿1993年:
《历史的终结?》 —— 《文明的冲突?》
1992年 1996年
《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历史是一条长河,“时空” 是历史的存在方式
以“本” 为本 融 而 通 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