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生物2023年七下11章地面上的生物测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生物2023年七下11章地面上的生物测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03.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5-07 17:44: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科版生物2023年七下13章测试题
一、单选题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你认为“苔痕”是由哪类植物形成的(  )
A.藻类植物 B.被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苔藓植物
2.爬行类动物体表一般覆盖着鳞片或甲,在陆地产卵,卵具硬壳.下列动物属于爬行类的是(  )
A.蜈蚣 B.乌鱼
C.鹌鹑 D.蜥蜴
3.下列关于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属陆生脊椎动物 B.都属变温动物
C.所产的卵都有卵壳 D.都用肺呼吸
4.裸子植物中“裸子”的确切含义是(  )
A.种子外面没有种皮包被 B.种子外面有果皮但没有种皮
C.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 D.种子外面既无果皮又无种皮
5.桫椤是植物界的“活化石”,生长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茎高达6米以上,叶脉上可见孢子囊群,桫椤属于(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裸子植物
6.下列植物中不属于蕨类植物的是(  )
A.蕨菜 B.发菜 C.满江红 D.卷柏
7.能牵动家鸽两翼飞行的肌肉是(  )
A.前肢肌   B.两翼肌  C.躯干肌  D.胸肌
8.曹操《观沧海·碣石篇》中的诗句“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形象地描绘了生物圈中绿色植物的繁茂景象。下列有关对植物各类群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蕨类植物的根、茎、叶中有输导组织,比苔藓植物长得高大
B.“苔痕上阶绿”描述的植物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C.水杉、卷柏、银杏都属于裸子植物,银杏树上的“白果”是果实
D.裸子植和被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种子中都有胚
9.在2020年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这一天,中科院科研人员在四川凉山州发现已被评估为“野外灭绝”的枯鲁杜鹃(如图)。该植物6—8朵花聚集在一起,花瓣呈淡粉色,果实较小。根据其形态特征判断,枯鲁杜鹃应属于(  )
A.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10.绿色植物与人类关系密切,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海带、紫菜等藻类植物物可食用
B.葫芦鲜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C.卷柏可提供优质的木材
D.被子植物中有许多粮食作物
11.有些形态优美的蕨类植物,可以盆栽用于观赏,这些盆景应该放在(  )
A.暗室内 B.室内通风处 C.室内阴湿处 D.室内强光处
12.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B.哺乳为幼仔成长提供优越的营养条件
C.绝大多数哺乳动物以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
D.胎生提高了哺乳动物的产仔率
13.与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相比,种子植物更加适应陆地环境,成为陆地植物中占绝对优势的类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种子植物产生的种子寿命一般比孢子长
B.种子植物的种子在干燥和寒冷的环境中也能萌发
C.种子植物的种子里富含营养物质且胚得到种皮的保护
D.种子植物出现了更发达的输导组织
14.下列生物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  )
A.扬子鳄 B.鲨鱼 C.鲤鱼 D.熊猫
15.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于2019年9月17日正式发布,“冰墩墩”形象来源于熊猫。熊猫是世界公认的中国国宝,形象友好可爱、憨态可掬,深受各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3D设计的拟人化熊猫,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熊猫属于下列哪种动物类群(  )
A.两栖动物 B.哺乳动物 C.鸟 D.爬行动物
16.据2013年5月浙江电视台《新闻直通车》报道,江苏一团伙用狐狸肉、老鼠肉等未经检验检疫的动物肉制品,添加明胶、胭脂红、硝盐等冒充羊肉销售至苏、沪等地农贸市场,案值1000余万元。处理后的狐狸肉、老鼠肉与羊肉从视觉上不易区分,原因之一是这三种动物都属于(  )
A.哺乳动物 B.鸟 C.动物 D.无脊椎动物
17.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  )
①体表有鳞片或甲
②完全用肺呼吸
③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
④视觉发达,有一对复眼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下列关于孢子和种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
B.苔藓植物能产生孢子
C.种子是一种生殖器官
D.产生孢子的植物也可以产生种子
19.下图是兔的牙齿剖面示意图,其中①的作用是 (  )
A.切断植物纤维 B.磨碎食物
C.撕裂食物 D.吞咽食物
20.下列关于胎生、哺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胎生减少了外界环境对胚胎发育的不利影响
B.哺乳为幼仔成长提供了优越的营养条件
C.胎生、哺乳提高了哺乳动物的成活率
D.胎生、哺乳提高了哺乳动物的产仔率
二、填空题
21.哺乳动物:体表被毛、   、   ;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三、读图理解题
2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野外实践过程中拍到了如下图甲所示的生物图片,并按图乙中的分类方法进行了生物的分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图中①是靠   的方式进行繁殖的。从细胞结构上看,该生物与图中其他生物最主要的区别是   。
(2)⑤的体表有坚韧的   ,适应干燥的陆地生活。
(3)⑥对应甲图中的金丝猴,它们群栖高山密林中,以浆果、竹笋、苔藓为食,亦喜食鸟、鸟蛋等肉类,由此判断金丝猴的牙齿有   的分化。
(4)某同学依据种子外有无果皮将图中的红豆杉和玉米分为两类,其中④代表的植物是   。从图中看,与④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所属的生物类群是   。
(5)丙图中的a是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和保护   的多样性。
(6)枯草杆菌、木耳等生物依靠分解动植物等的遗体来获取营养物质的异养中的腐生。不同于链球菌等使人患病的寄生菌,也不同于与豆科植物   的根瘤菌(填两者的关系)。
(7)我国一直在积极采取多种措施来保护生物多样性,其中,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四、资料分析题
23.分析表中的资料后回答问题:(表中“百分比”是我国已知种数占世界已知种数的百分比)
类群 我国已知种数 世界已知种数 百分比/%
哺乳动物 581 4342 13.39
鸟类 1244 8 7 30 14.25
爬行类 37 6 6 300 5.97
两栖类 284 40 10 7.08
鱼类 386 2 19 056 20.3
蕨类植物 2200~2600 10 000~12000 22
裸子植物 约240 850~940 26.7
被子植物 30 000 26 0 000 1O
(1)除了表中已经列举的动植物类群,你还知道有哪些生物类群?如:    .
(2)从上述资料中你可以看出我国哪一种生物在世界上占有的百分比最高?    .
(3)在上述所列举的生物类群中,请你写出两种我国珍稀动植物的名称   .
(4)你认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
五、实验探究题
24.生物兴趣小组在清风湖采集到一些沉水植物,其茎直立细长、有分支,叶薄、披针形,花单性,果实圆柱形、种子2﹣6粒。经过检索得知,此为黑藻(
Hydrilla verticillata)。同学们以此为材料,开展了一系列探究实验。
(1)在植物学分类上,黑藻属于   植物,推断依据是   。
(2)将黑藻的一片幼嫩小叶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许多绿色的颗粒随细胞质环形流动。绿色颗粒是   。细胞质不停地流动的意义是   。
(3)将黑藻放入如图1所示的装置中,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玻璃管中不断有气泡产生。这种气体是   ,你如何检测?   。
(4)晚上,将黑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进一步探究,实验结果如下:
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 5 10 15 20 25 30 35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61 55 42 32 25 21 19
分析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   。
(5)在晴朗的夏季,将黑藻放入密闭的玻璃罩内,放在室外培养。连接二氧化碳检测仪,测得密闭玻璃罩内黑藻一昼夜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曲线如图2,黑藻在一天中   (曲线上两点之间)段的光合作用最强。黑藻在一天内积累了有机物,在图2中可以找到的依据是   。
六、综合题
25.下图为兔和狼的牙齿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牙齿分化是   动物特有的特征。
(2)上图中图   是兔的牙齿,与狼的牙齿的主要区别是   ,这是与它们各自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的。
(3)当你在吃西瓜时,你用   齿咬下一块,可见它的作用是切断食物;当你在吃鸡腿时,你用   齿咬下肉,可见它的作用是   食物;咬下的肉和西瓜在口中被   齿咬碎,可见它的作用是   食物。
(4)动物保护者在偷猎者的营地里发现了如图乙所示的动物头骨。被捕杀的动物最可能是(_______)
A.老虎 B.野驴 C.牦牛 D.羚羊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苔藓植物
【解析】【解答】苔藓植物没有输导组织、没有根,吸水能力,保水能力较差,适宜生活在温度潮湿的环境中.“苔痕印阶绿,草色入帘青”,描写的是夏季,降水较多,土壤地面潮湿,苔藓植物大量繁殖,连台阶都被苔藓植物覆盖变绿了.
故选:D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苔藓植物.解答时可以从苔藓植物的特点和生活环境条件方面来切入.
2.【答案】D
【知识点】爬行动物
【解析】【解答】A、蜈蚣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属于节肢动物,A不符合题意;
B、乌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B不符合题意;
C、鹌鹑的体表被羽毛,前肢变成翼,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完成双重呼吸,属于鸟类,C不符合题意;
D、蜥蜴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心脏三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属于爬行动物,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3.【答案】B
【知识点】两栖动物;爬行动物
【解析】【解答】A、爬行动物的生殖发育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两栖动物是由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型,故A错误;
B、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体温都随着周围温度的改变而改变,都属于变温动物,故B正确;
C、爬行类能产有卵壳的大型受精卵,两栖动物的卵外没有卵壳保护,故C错误;
D、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而爬行动物的完全用肺呼吸,故D错误。
【分析】(1)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2)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外面有坚硬的卵壳保护着,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是最早的、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4.【答案】C
【知识点】裸子植物
【解析】【解答】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这两类植物都结种子,但这两类植物又有许多重要区别,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的根本区别是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被子植物的种子有果皮包被着。裸子植物则不同,种子外无果皮包被着,裸露,仅仅被一鳞片覆盖起来。
故答案为:C。
【分析】裸子植物和种子植物的区别:根据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把种子植物分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裸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裸露,不能形成果实.
5.【答案】C
【知识点】蕨类植物
【解析】【解答】A.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不符合题意。
B.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植株比较矮小,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B不符合题意。
C.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高大;因此桫椤属于蕨类植物,C符合题意。
D.裸子植物属于种子中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各类植物的比较:
类 别 主 要 特 征 生活环境 繁殖方式 举 例



物 藻 类 植 物
(低等类群) 单细胞或多细胞,
无根、茎、叶的分化。 大多数生活在水中 孢子 衣藻(单细胞)、海带、紫菜、水绵等。
苔 藓 植 物
(原始高等类群) 多细胞、有茎、叶的分化和假根,靠叶片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植株矮小) 大多数生活在阴湿的地方 孢子 葫芦藓、地钱、小墙藓等
蕨 类 植 物
(高等类群) 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这是蕨类植物植株较高大的原因) 多数生活在阴湿的陆地 孢子 蕨、贯众、卷柏、桫椤等。



物 种 子 植 物(最高等类群)
具有两个基本特征:
1、体内有维管组织
2、能产生种子 裸子植物 种子裸露,外面没有果皮包被着;有发达的根、茎、叶和种子;没有真正的花和果实。(植株高大) 陆地生活 种子 银杉、水杉、银杏、雪松等。
被子植物 种子不裸露,有果皮包被着;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植株高大) 陆地生活 种子 水稻、花生、大豆、西瓜等。
6.【答案】B
【知识点】蕨类植物
【解析】【解答】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并且体内开始有了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株生长利用,因此一般比较高大.常见的蕨类植物有蕨菜、满江红、卷柏、贯众等,发菜属于藻类植物,其特点是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分析】此题为基础知识题,了解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掌握常见的蕨类植物的例子,进行解答。
7.【答案】D
【知识点】鸟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分析】家鸽的胸骨上有高耸的突起部分叫做龙骨突,龙骨突的两侧有发达的肌肉--胸肌,胸肌发达收缩有力,飞行时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点评】此题是基础题,较易,熟练掌握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便可解题。
8.【答案】C
【知识点】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解析】【解答】A.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比苔藓植物长得高大,A不符合题意。
B.“苔痕上阶绿”描述的是苔藓植物,苔藓植物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B不符合题意。
C.水杉、银杏等的种子外无果皮包被着,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属于裸子植物。卷柏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蕨类植物,C符合题意。
D.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二者都能产生种子,种子中都有胚,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各类植物的比较:
类 别 主 要 特 征 生活环境 繁殖方式 举 例



物 藻 类 植 物
(低等类群) 单细胞或多细胞,
无根、茎、叶的分化。 大多数生活在水中 孢子 衣藻(单细胞)、海带、紫菜、水绵等。
苔 藓 植 物
(原始高等类群) 多细胞、有茎、叶的分化和假根,靠叶片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植株矮小) 大多数生活在阴湿的地方 孢子 葫芦藓、地钱、小墙藓等
蕨 类 植 物
(高等类群) 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这是蕨类植物植株较高大的原因) 多数生活在阴湿的陆地 孢子 蕨、贯众、卷柏、桫椤等。



物 种 子 植 物(最高等类群)
具有两个基本特征:
1、体内有维管组织
2、能产生种子 裸子植物 种子裸露,外面没有果皮包被着;有发达的根、茎、叶和种子;没有真正的花和果实。(植株高大) 陆地生活 种子 银杉、水杉、银杏、雪松等。
被子植物 种子不裸露,有果皮包被着;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植株高大) 陆地生活 种子 水稻、花生、大豆、西瓜等。
9.【答案】D
【知识点】被子植物
【解析】【解答】枯鲁杜鹃6—8朵花聚集在一起,花瓣呈淡粉色,果实较小。有花、果实,由此可知枯鲁杜鹃是种子植物。而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都是不结种子的植物。
A.藻类植物是无根茎叶的分化的植物,不符合题意。
B.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但是不结种子,靠孢子生殖,不符合题意。
C.裸子植物种子无果皮包被,不符合题意。
D.被子植物种子有果皮包被,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着,其外没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
10.【答案】C
【知识点】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解析】【解答】A.海带、紫菜等藻类植物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食用,A不符合题意;
B.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能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B不符合题意;
C.卷柏不可作为木材使用,C符合题意;
D.被子植物中有许多粮食作物,如小米、玉米、水稻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卷柏是蕨类植物。卷柏又名九死还魂草,呈垫状,根能自行从土壤分离,蜷缩似拳状,随风移动,遇水而荣,根重新再钻到土壤里寻找水份。
11.【答案】C
【知识点】蕨类植物
【解析】【解答】蕨类植物靠孢子繁殖,当孢子萌发时可形成原叶体。原叶体的腹面上长有雌、雄生殖器官,当原叶体被水浸湿时,精子游到雌性生殖器官里与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再发育成新的植物体。可见蕨类植物的受精作用离不开水,因此蕨类植物只能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所以盆栽蕨类应该摆放在室内阴湿处。
故答案为:C
【分析】蕨类植物的特征: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用孢子来繁殖后代。蕨类植物的受精作用离不开水,因此蕨类植物只能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12.【答案】D
【知识点】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胎生和哺乳是哺乳动物的特有生殖方式,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增强了对陆上生活的适应能力,故A正确。
B.乳汁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因而哺乳为幼仔成长提供优越的营养条件,故B正确。
C.绝大多数哺乳动物以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哺乳动物鸭嘴兽卵生,故C正确。
D.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与提高哺乳动物的产仔率无关,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胎生哺乳,胎生哺乳能够提高后代的成活率,是动物进化的结果。
13.【答案】B
【知识点】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解析】【解答】解:种子植物的子叶或胚乳里面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外面由种皮加以保护着,种子的生命力比苔藓植物、蕨类植物产生的孢子强的多,寿命比孢子长,而孢子只是一个细胞,只有散落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才能萌发,否则很快失去生命力,而种子,如果遇到过于干燥或寒冷的环境,它可以待到气候适宜时在萌发,另外种子植物出现了更发达的输导组织,更能适应陆地环境.
故选:B
【分析】种子萌发的外界环境条件是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水分,据此答题.
14.【答案】D
【知识点】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爬行动物
【解析】【分析】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体表被毛或羽毛,有保温作用,体内具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为恒温动物,熊猫属于哺乳动物,是恒温动物,扬子鳄属于爬行类,鲨鱼和鲤鱼属于鱼类,它们都是变温动物。
【点评】此题为基础知识题,难度中等,熟知动物界中只有鸟类和哺乳类动物是恒温动物。
15.【答案】B
【知识点】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哺乳动物,它们的体表大都被毛,循环路线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所以能维持正常的体温,为恒温动物。哺乳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熊猫具有胎生哺乳特点,属于哺乳动物。
故答案为:B。
【分析】哺乳动物一般具有胎生哺乳,体表被毛覆盖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等特征。
16.【答案】A
【知识点】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狐狸、老鼠与羊都属于哺乳动物,生活在陆地上,运动系统发达,具有发达的肌肉,因此处理后的狐狸肉、老鼠肉与羊肉从视觉上不易区分。
故答案为:A
【分析】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哺乳;胎生.
17.【答案】B
【知识点】两栖动物;爬行动物
【解析】【解答】在陆地生活的动物都具有与陆生环境相适应的特点;爬行类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适于干燥的陆生环境;具有较为发达的肺适于呼吸空气中的氧气,爬行类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爬行动物用肺呼吸,因此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的依赖。
两栖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的体温都不恒定,故①②③是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
故答案为:B
【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即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如青蛙、蟾蜍等.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
18.【答案】D
【知识点】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解析】【解答】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可以分为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其中藻类、苔藓、蕨类以孢子繁殖后代,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故选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的特点。
19.【答案】A
【知识点】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图中①是门齿,可切断植物纤维,②是臼齿,能充分咀嚼食物。食肉类哺乳动物犬齿发达,可用于撕咬猎物。
故答案为:A。
【分析】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食草的哺乳动物,臼齿发达,能充分咀嚼食物;食肉的哺乳动物,犬齿发达,便于撕咬猎物。牙齿分化既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20.【答案】B
【知识点】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哺乳动物在繁殖期间哺乳动物雌雄交配,雄性的精子进入雌性的体内,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在雌性动物的子宫内发育形成胚胎,胚胎在母体的子宫内,通过胎盘和母体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发育成胎儿,胎儿从母体生出来,这种生殖方式叫胎生,刚出生的幼体身上无毛,眼睛没有睁开,不能行走,只能靠母体的乳汁生活,叫哺乳,所以称为哺乳动物,这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增强了对陆上生活的适应能力。与胎生提高了哺乳动物的产仔率无关。
故答案为:B
【分析】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哺乳;胎生.
21.【答案】体腔内有膈;胎生哺乳
【知识点】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有:体表被毛,胎生,哺乳,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
故答案为:体腔内有膈;胎生哺乳.
【分析】哺乳动物一般具有胎生哺乳,体表被毛覆盖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牙齿分化,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等特征.
22.【答案】(1)分裂;没有成形细胞核
(2)外骨骼
(3)门齿、臼齿和犬齿
(4)玉米;裸子植物
(5)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
(6)共生
(7)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
【知识点】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节肢动物;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结合分析(4)可知,乙图中的①是细菌,①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蜜蜂、金丝猴、玉米、肾蕨和红豆杉都属于真核生物,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则从细胞结构上看,①细菌与图中其他生物最主要的区别是无成形的细胞核。
(2)动物的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统称为无脊椎动物;身体内都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统称为脊椎动物。蜜蜂属于无脊椎动物的节肢动物,金丝猴属于脊椎动物的哺乳动物,则乙图中的⑤是无脊柱的动物,则代表蜜蜂,⑤蜜蜂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
(3)金丝猴以浆果、竹笋、苔藓为食,亦喜食鸟、鸟蛋等肉类,则属于杂食性哺乳动物,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4)红豆杉属于裸子植物,其种子裸露着,其外层没有果皮包被;玉米属于被子植物,其种子的外层有果皮包被。乙图的④有果皮,则代表的是玉米。从图中看,与④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红豆杉,所属的生物类群是裸子植物。
(5)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6)根瘤菌能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氮还原成氨供植物利用,使土壤中含氮的无机盐的含量增高;植物能够给根瘤菌提供有机物。
(7)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①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③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等),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法制和教育管理。所以,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
【分析】(1)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2)绿色植物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两大类,其中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用孢子繁殖后代;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用种子繁殖后代。
(3)细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
(4)蜜蜂是节肢动物,金丝猴是哺乳动物,向日葵是被子植物中的双子叶植物,肾蕨是蕨类植物,红豆杉是裸子植物,乳酸菌是细菌。
23.【答案】(1)细菌、真菌、病毒等
(2)裸子植物
(3)金丝猴、珙桐等
(4)建立自然保护区
【知识点】生物的归类;我国的珍稀动物;我国的珍稀植物;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裸子植物
【解析】【解答】(1)微生物可以分为细菌、真菌、病毒;动物包括(无脊椎的)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有脊椎的)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动物;植物分为藻类、苔藓、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因此除资料一的表格列举的生物类群外,生物类群还有: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藻类、苔藓(答出任意一种即可).
(2)在上表中,我国在世界上占有的百分比最高的生物类群是裸子植物占26.7%,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3)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有:金丝猴、白鳍豚、扬子鳄、熊猫、银杉、珙桐、桫椤、望天树(任意一种).
(4)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自然保护区是人们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
故答案为:(1)细菌、真菌、病毒等;
(2)裸子植物;
(3)金丝猴、珙桐等;
(4)建立自然保护区.
【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4.【答案】(1)被子;有花和果实
(2)叶绿体;能加快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3)氧气;打开橡皮塞,迅速将快要熄灭的木条插进玻璃管中,木条复燃,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4)光照强度越大,光合作用的强度越大(植物与光源的距离越近,产生的气泡数越多)
(5)CD;G点时二氧化碳浓度比A点时低
【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被子植物
【解析】【解答】解:(1)对生物进行分类的重要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特征,如被子植物的分类依据是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黑藻属于 被子植物,推断依据是 有花和果实。(2)将黑藻的一片幼嫩小叶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许多绿色的颗粒随细胞质环形流动。绿色颗粒是叶绿体。它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细胞质具有流动性,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细胞质是缓缓流动的,加快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3)黑藻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释放氧气,因此玻璃管中不断有气泡产生。这种气体是氧气,氧气有助燃的性质,检测的方法是:打开橡皮塞,迅速将快要熄灭的木条插进玻璃管中,木条复燃,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4)从表中可知,随着与光源距离的增加,每分钟产生的气泡主要成分是氧气,越来越少,证明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弱而变小(或光照强度越大,光合作用的强度越大;或植物与光源的距离越近,产生的气泡越多)。(5)从图2可知,曲线CD段二氧化碳浓度迅速降低,说明光合作用吸收的原料迅速增加,因此这段时间内光合作用最强。黑藻在一天内积累了有机物,在图2中可以找到的依据是G点时二氧化碳浓度比A点低,说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于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
【分析】1、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主要特征是:胚珠外有子房壁包被,种子有果皮包被;受精过程不需要水,具有双受精现象;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组成。
2、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场所:叶绿体,条件:光,产物:有机物和氧气。
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光照、温度、水分、二氧化碳浓度、无机盐等。
3、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只有当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时,才会有有机物的积累。
25.【答案】(1)哺乳
(2)甲;没有犬齿
(3)门;犬;撕裂;臼;磨碎
(4)A
【知识点】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1)牙齿分化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其中门齿切断食物,犬齿撕裂食物,臼齿磨碎食物。(2)兔为食草性动物,牙齿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无犬齿;所以图甲为兔的牙齿,图乙中有犬齿,犬齿尖锐锋利是肉食性动物的特点,适于撕裂食物,是食肉动物狼的牙齿。(3)当我们在吃西瓜时,用门齿咬下第一块,可见它的作用是切断植物纤维;当我们在吃鸡腿时,用犬齿咬下肉,可见它的作用是撕裂食物;咬下的肉和西瓜在口中被臼齿咬碎,可见它的作用是磨碎食物。(4)图乙有犬齿,是肉食性动物的所特有的牙齿分化,故答案为:A。
【分析】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其中门齿形状似凿,适于切断食物;臼齿咀嚼面宽,适于磨碎食物;犬齿尖锐锋利,可以用于攻击、捕食和撕裂食物。肉食性动物如狼的牙齿分为门齿、犬齿和臼齿,犬齿发达,适于撕裂肉食;草食性动物如家兔的门齿发达,特别是臼齿更发达,没有犬齿,与食草性相适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