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常用的金属和盐检测题(含答案)---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第二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章常用的金属和盐检测题(含答案)---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第二学期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5-05 11:16: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章《常用的金属和盐》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实验方案中不正确的是
A.用黄铜片在铜片上刻划,铜片上有划痕,则黄铜的硬度比铜的大
B.除去CO2气体中的少量CO,可以用点燃的方法来完成
C.区别铁粉和木炭粉,可分别用磁铁吸引,能被吸引的为铁粉
D.鉴别食盐水和蒸馏水,可分别取少量加热蒸发,有固体存在的为食盐水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水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混合物一定是由不同分子构成的
C.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3.学校花圃所种的花卉缺乏氮元素和钾元素。如果只施用一种化肥,则应施用
A.(NH4)2CO3
B.KNO3
C.K2SO4
D.Ca3(PO4)2
4.某固体由Ba2+、Cu2+、Na+、C1-、CO、SO中的几种离子构成,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样品,进行如下实验:①将固体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后得到5克白色沉淀;②在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硝酸,仍有3克白色沉淀;③在滤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固体中一定含有()
A.Na+、CO、SO B.Na+、Ba2+、Cl-
C.Cl-、CO、SO D.Cu2+、CO、SO
5.小明同学在一定质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他对反应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以下四个图像(横坐标表示加入铁的质量),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6.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操作方法
A 除去CaCl2溶液中少量盐酸 加入过量CaCO3粉末,过滤
B 区分木炭粉和氧化铜 取样,分别加入稀H2SO4,观察现象
C 比较黄铜和铜的硬度 两者相互刻划观察划痕
D 检验碳酸钠溶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钠 取样,先加入过量稀盐酸,再滴加硝酸银溶液
A.A B.B C.C D.D
7.下列变化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
A.汽车内胎爆炸,火药爆炸 B.动植物呼吸,植物光合作用
C.铁矿石炼铁,铁铸成锅 D.白磷自燃,食物腐烂
8.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铁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所以钠也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
B.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其溶质的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CO2也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D.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滴入酚酞溶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9.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KNO3
B.NH4HCO3
C.Ca( H2PO4)2
D.K2SO4
10.“中国高铁,世界第一”,高铁列车车体材料使用了含镍不锈钢,工业上火法炼镍的原理是:C+2NiO2Ni+C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生成物镍(Ni)中元素化合价为 0
C.该不锈钢中还含有铁和碳 D.该不锈钢的硬度小于纯铁
11.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A.用熟石灰鉴别氯化铵、氯化钾、磷矿粉
B.用水鉴别氯化钠、氢氧化钙和氧化钙固体
C.用稀盐酸鉴别铁粉、碳粉和氧化铜粉
D.用带火星木条鉴别氧气、空气和二氧化碳
12.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①用食盐水清洗铁制品减缓锈蚀速度②重金属盐中毒,要立即服用含蛋白质丰富的食品 B ①利用甲醛浸泡食品保鲜②利用氮气作食品保护气
C ①利用聚乙烯塑料包装食品②利用熟石灰区别氯化铵和氯化钠 D ①陶瓷、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②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能源
A.A B.B C.C D.D
1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NH4)2SO4固体和Na2SO4固体 取样,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B 将硬水软化 沉淀、过滤、吸附
C 分离CaO和CaCO3 加入足量蒸馏水,过滤烘干
D 验满CO2 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是否熄灭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4.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充分加热20克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固体混合物,若反应前后固体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之比为4:5,则该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为_______
15.2017年党中央对我国的水、大气、土壤污染治理给予了高度关注。
(1)高铁列车车厢是密闭的空间,因此提供清洁的空气、保持车厢的卫生非常重要。高铁酸钠(Na2FeO4)是高铁上常用的一种“绿色环保高效”消毒剂。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
(2)汽车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使用甲醇(CH3OH)作为汽车的燃料,可以减少汽车尾气带来的空气污染。写出甲醇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反应(填“分解” “化合” “置换” “复分解” “氧化” 之一)。
三、推断题
16.2019年初,安徽省大部分地区遭遇了大面积冰雪灾害,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在政府部门组织下,各单位对道路进行除雪工作。在除雪过程中,融雪剂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是可能是由氯化钠、氯化钙、硫酸铜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组成。小华为了探究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根据以上实验,请你推断:
(1)该融雪剂中一定不含有______,一定含有______(填化学式)
(2)写出第②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属于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第③步分离操作的名称是______。
17.下图表示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及部分生成物已省略)。已知甲、乙、丙为单质,其它均为化合物,A、C都是无色液体,且所含元素种类完全相同:D是无色有毒气体。
(1)F的化学式可能为(填一个即可)___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4)反应①-⑤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5)反应⑤的现象为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8.某实验小组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甲同学认为若II装置中装有水,可用于制取并收集氧气,请写出K1、K2的开关顺序________。
(2)乙同学认为可以利用I、Ⅲ装置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若广口瓶B中盛放二氧化碳,A中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烧杯中盛放稀盐酸,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他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最终他看到了Ⅲ中稀盐酸倒流入I中有气泡产生。
(3)丁同学认为将Ⅲ的烧杯换成量筒,Ⅱ中的广口瓶装满水,则可以利用I、Ⅱ、Ⅲ装置测定氢氧化钠样品中含碳酸钠杂质的质量分数,丁同学测定方法利用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你认为此方案是否可行,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
19.下列是常见的实验装置。
(1)①的名称为______。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若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制氧气时选择A装置,可能会导致______。
(3)某同学采用装置F分离CO2和CO的混合气体,涉及的操作步骤如下,正确操作顺序______(操作可重复选用)。实验结束后F中剩余液体的溶质一定有______(填化学式)。
①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 ②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
③通入混合气体 ④从导管c处收集气体
五、计算题
20.工业盐酸中通常因溶有少量的 FeCl3而呈黄色,小红为测定某工业盐酸中 HCl 的含量进 行如下实验:取某工业盐酸 l00g,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 NaOH 溶液,测得加入 NaOH溶液质量与反应生成的沉淀质量关系如图所示,FeCl3与 NaOH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NaOH=Fe(OH)3↓+3NaCl.请回答下列问题:
(1)FeCl3与 NaOH 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是_____ g;
(2)所滴加的 NaOH 溶液质量为 160 克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
(3)该工业盐酸中 HCl 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
参考答案:
1.B 2.D 3.B 4.A 5.C 6.D 7.C 8.D 9.A 10.D 11.D 12.C
13.A
14. 2NaHCO3Na2CO3+CO2↑+H2O 4g
15. +6价 2CH3OH+3O22CO2+4H2O 氧化
16. 硫酸铜 氯化钙 CaCl2+Na2CO3=CaCO3↓+2NaCl 复分解反应 过滤
17. HCl或H2SO4 2H2O2H2↑+O2↑ ①②色 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黑色固体减少
18. 先开K2,关K1,一段时间后再开K1,关K2 关闭K1、K2,打开K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广口瓶中,关闭K,充分反应后打开K2 Na2CO3+2HCl=2NaCl+H2O+CO2↑ 不可行,CO2可溶于水,无法准确测量生成的CO2的体积。
19.(1)水槽
(2) 2KMnO4K2MnO4+MnO2+O2↑ 堵塞导气管
(3) ②③①④
20.(1)2.14g(2)NaCl、FeCl3(3)29.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