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县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调研
高一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6页,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答题卡上密封线内的各项目填写清楚;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
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
第 I 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古代印度的《摩奴法典》规定:“假若任何出生低级的人,因贪欲而以高级的职业为生,则国
王剥夺其财产后,应立即放逐之。”此规定
A.保证了高级种姓血统的纯正 B.强化了刹帝利与吠舍的差别
C.体现出种姓职业世袭化特征 D.说明印度的政治受宗教控制
2.有学者说:“在古代雅典, 一个公民是一个兵士、 一个法官,并且还是政府会议中的一分子,
雅典公民拥有平等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司法权、监督权。”该学者意在强调古代雅典
A.民主选举具有很大随意性 B.公民广泛参与国家管理
C.直接民主的弊端逐渐显现 D.民众行使权利不受干扰
3.公元前6世纪,波斯国王大流士进行改革,主要内容涉及:建立完备的军政分权的地方行政 制度;统一货币铸造制度,规定只有波斯国王有权铸造金币;修筑道路,设置驿站;以琐罗亚
斯德教为国教。他的改革意在
A.增强军事力量 B.巩固帝国统一 C.扩大贵族特权 D.发展奴隶经济
4.中世纪的西欧“如果有革命思想,公开反对教会和封建统治,则会被教会扣上异端的罪名,
送进宗教法庭接受审判,甚至被钉在火刑柱上活活烧死”。据此可知,中世纪的西欧
A.基督教会控制着人们思想 B.革命思想得到了蓬勃发展
C.封建势力依附于基督教会 D.宗教法庭取代了世俗法庭
5.古代阿拉伯人的天文学著作传到欧洲,被哥白尼等西方天文学家奉为权威著作。欧洲语言 中有不少天文学术语,星座和星辰的名称都源自阿拉伯语,阿拉伯的物理学、光学、化学等也
都对欧洲产生较大的影响。据此可知,阿拉伯文化
A.推动了人文精神的复兴 B.催生了欧洲自然科学的建立
C.融合了东西方文明精华 D.引领了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
6.哥伦布曾熟读拉丁文版《马可波罗 ·行纪》,并在书中做了45处标记,他对书中描述的中国
和印度文明的富庶极为艳羡。由此可知,哥伦布航海探险的动力之一是
A.证明地圆学说 B.传播天主教 C.追求物质财富 D.开辟殖民地
7.路德认为“众信徒皆为教士”“教士与俗人的不同仅仅在于他们是被推举出来执行一定的任
务,但是职司并没有使它的担当者比别人更加神圣”。这一主张意在
A.追求灵魂升天 B.倡导信仰得救 C.否定教会特权 D.批判教皇专制
8.法国大革命中,由于等级制度和专制制度被摧毁,人们形成了“我们的生命和才能并不属于
我们,所有的一切都属于民族、属于祖国”的认识。材料表明,法国大革命
A.增强了法国人民的民族国家意识 B.促进了法国实现国家的统一
C.沉重地打击了欧洲国家的封建制度 D.淡化了人民对个人价值的追求
9.1701年“嗣位法”规定:英国人不能由于一个外国国王的利益而卷入一场战争去包围不属于英
国的领土。且最终导致在外交政策上,如果得不到议会的同意,国王也一筹莫展。这反映了
A.英国放弃了殖民外交的政策 B.国王逐渐丧失了外交权
C.议会采取了限制王权的措施 D.内阁制使国王孤立无援
10.美国独立后与其说是一个主权国家,不如说是13个主权实体。国家无力偿还大笔债务,不 能有效地促进国内外贸易,不能有效地保护人民和国家的安全。这说明美国独立后的当务
之急是
A.赋予人民民主权利 B.强化中央政府权力
C.颁布一部法律文件 D.增强国家经济实力
11.18世纪中叶,在英国手工工场内,生产过程被分解成一系列简单的操作,金属加工已有500 种以上不同形状的锤;针的制作分工为计抽线者一人,直者一人,截者一人,磋锋一人,钻鼻
者又一人。这一现象
A.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 B.为机器发明创造了条件
C.源于工业文明的开展 D.反映出英国科技的发达
12. “目前,无可争辩的和容易解释的事实是,‘美好的旧时代’人数众多的小中间阶级已经被 工业摧毁,从他们当中一方面分化出富有的资本家,另一方面又分化出贫穷的工人”。这
反映了工业革命
A.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B.推动了垄断组织产生
C.致使贫富矛盾激化 D.改变了社会阶级结构
13.恩格斯曾说:“我们决不想把新的科学成就写成厚厚的书,只向学术界吐露。正相反,我们
两人已经深入到政治运动中。”这说明马克思主义
A.揭示了社会发展规律 B.开创了新的学术流派
C.重视与工人运动结合 D.以论战形式广泛传播
14.荷兰东印度公司享有从好望角到麦哲伦海峡之间的贸易垄断权,还被授予开战或讲和、夺
取外国船、建立殖民地、修筑城堡和铸币的权力。材料表明荷兰东印度公司
A.具有商业公司和殖民机构双重性质 B.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C.垄断了世界贸易并掠夺了发展中国家 D.促成荷兰在18世纪建立了商业帝国
15.印度国大党的某决议案谴责了英国殖民当局对印度征收的巨额军费,坚持保护印度关税,
而且要求英国承认缅甸的独立。由此可知,国大党追求的主要目标是
A.以非暴力实现民族独立 B.追求不同国家间的平等
C.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D.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解放
16.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美国总统威尔逊曾说:“深深植根于整个历史的阴暗土壤之
中,渊源于人类的本性,渊源于人类领导者的弱点,自负、唯利是图和优柔寡断。”这一观点
A.深刻揭示了战争爆发的根源 B.委婉地批评了欧洲的绥靖政策
C.力图为美国开脱战争的罪责 D.有利于全面分析战争爆发原因
17.历史学家德 · 阿宁说:“在革命之前的几个月就已经感觉到充满大革命的气氛,随时都有 发生动乱的可能,这种感觉却不是从布尔什维克、马克思主义者和革命家那里显露出来
的。”这说明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A.国内种种不可调和的矛盾 B.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领导
C.沙皇专制统治的极端腐朽 D.一战激化了国内阶级矛盾
18.1926-1927年苏联所需要的机器设备超过1/3依赖进口,到1932年进口机器设备的比重
下降至13%,1937年则只占0.9%并开始向国外出口机器设备。这说明
A.经济危机阻滞西方对外贸易 B.新经济政策推动工业化进程
C.西方加强对苏联的经济封锁 D.经济政策调整取得显著成效
19.1941年6月24日,罗斯福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美国准备给予苏联一切力所能及的援助。 接着,美国政府宣布停止冻结苏联在美国的存款,允许苏联购买美国的战略物资。这些
举措
A.缓解了太平洋战场的压力 B.壮大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C.增强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 D.消除了不同制度国家间的矛盾
20.二战后期,通过雅尔塔会议,美苏达成妥协,确定了战争结束时美苏的实际军事控制线。这 样,双方实际上划分了势力范围,而这些控制线基本上是战后美苏对峙的分界线。这说明
雅尔塔体系
A.巩固了反法西斯战争成果 B.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
C.体现了大国合作的重要性 D.直接引发了美苏“冷战”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3小题,共40分)
21. (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主要的环球贸易路线(1400~1800年)
——摘自(德)贡德 · 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
材料二:地理大发现后,新的商品开始在欧洲市场上出现。美洲的烟草、可可,中国的茶叶、瓷 器,印度的蔗糖、香水,北亚和北美的毛皮,都成了国际贸易的重要商品。咖啡、大米、香料、布匹等 的交易量也大增。欧洲人还取得了许多新的渔场、林场。由地理大发现带来的舶来品还使一些新 的工业行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廉价金银的大量流入使欧洲人能够消费至少1/5的金银用于装饰, 生产金银质的花边、布料、刺绣品、首饰,金银加工工业得到发展。 ……欧洲的各种商品,主要是手 工业产品也大量倾销到东方沿海国家、东非、美洲,流入北亚。在商业利益的刺激下,三角贸易(奴
隶贸易)也得到了发展。
摘编自萧国亮《世界经济史》
材料三: 1870年、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
英国 美国 德国 法国 俄国
1870年 22% 89% 13% 10% 一
1913年 15% 11% 13% 8% 4%
——根据(德)库钦斯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史研究》编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400~1800年间世界贸易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影
响。(8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贸易格局的变化,并分析其原
因。(6分)
22. (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文艺复兴滥觞于意大利,这并非偶然,因为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但是也 必须看到:意大利之所以成为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还有其他原因。 ……定居于这些富裕城市中的 有不少博学多识的学者,对古代罗马文化深感兴趣。这些城市共和国的统治者和豪商巨贾,对来自 各方的诗人、学者、艺术家,竞相延纳,加以庇护。 ……意大利有一个独特的文化环境,在这里留下
了不少古代罗马的建筑遗迹,足以引人抒发思古之幽情。继承罗马帝国东半壁的拜占庭这时在唤
醒意大利人鉴赏古典希腊文化方面也起了独特的作用。 ……对希腊古典著作及艺术的研究与鉴
赏,在意大利更蔚然成风。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近代卷》
材料二:18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在政治上为法国大革命做好了充分的舆论准备。在经济上, 大多数启蒙思想家反对特权垄断,主张发展工商业,进行自由贸易。他们还强调政府应该狠抓文化 教育,实行政教分离。而且,启蒙运动中自始至终都有人致力于使知识摆脱宗教迷信窒息,使其科
学化和大众化。可见,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是意识形态现代化的肇始。
——摘编自孙静、刘书珍《法国启蒙运动是意识形态现代化的开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首先发生于意大利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8分)
23.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永远地改变了欧洲,对大多数欧洲人来说,世界变得更大,但欧洲在世界
上的作用本质上没有改变。在帝国主义国家仍然统治着它们旧的殖民地和新的保护国的情况下, 欧洲的全球霸权看起来更加安全。然而,这与现实不符。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国家造成的无法 弥补的损失使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其后发生的非殖民化进程成为可能。1914~1918年,战
争加速了欧洲控制地区的民族主义的发展,为独立和民族自决提供了动力。
——摘编自(美)杰里 ·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
表述清晰)
武功县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调研
高一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C 2.B 3.B 4.A 5.B 6.C 7.C 8.A 9.C 10.B
11.B 12.D 13.C 14.A 15.D 16.D 17.A 18.D 19.C 20.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3小题,共40分)
21. (14分)(1)特点:贸易路线多;交往范围广,建立起全球联系;商品种类多;交易数量大。 (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影响:推动了新兴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奴隶贸易和 殖民扩张;在欧洲引发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亚洲尤 其是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的交往和联系。(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
可得4分)
(2)变化:英国、法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下降,美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上升。(2分)原 因:第二次工业革命英法技术更新缓慢;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德国技术革新成果显著; 19世纪中后期,美国通过南北战争,德国通过武力实现统一,建立起德意志帝国,为本国资
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
22. (14分)(1)原因:意大利首先出现资本主义萌芽;(2分)保留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遗存;
(2分)聚集一大批新思想的学者文人成为文艺复兴的中坚力量。(2分)
(2)影响:为法国大革命准备了思想基础,推动法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刺激法国资本主义
工商业的发展;有利于教育的世俗化(或推动教育发展);进一步冲击教权统治;促进知识的科
学化、大众化;推动法国意识形态的现代化。(每点2分,答出任意四点即可得8分)
23. (12分)示例:论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2分)
论述: 一战改变了资本主义阵营内部的力量对比,英法等国虽然赢得了战争,但在四年战争 中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代价,元气大伤,而美国大发战争横财,成为一战后最大 的债权国。 一战后,亚、非、拉美地区爆发了民族民主运动,冲击了欧洲殖民霸权;同时,欧 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使欧洲中东部地区出现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如捷克斯洛伐克、南
斯拉夫等国。(8分)
总之,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洲传统优势受到挑战,欧洲在世界上的中心地位发生动摇。
(2分)(示例仅供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