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8 中考作文满分秘籍(复习课件)-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28 中考作文满分秘籍(复习课件)-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64.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05 14:55: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专题28 中考作文满分秘籍
钥匙 漫漫人生路,艰难常在,困苦常在。但在这茫茫风雨中,我时常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只因我手中紧握着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
——坚持。 皑皑冬雪 奋起 寒冬,漫天飞雪。刺骨的寒风掀起桌上那张我不忍直视的试卷,猩红的分数似利剑般直刺向我心中。“别难过,还有机会。”母亲宽慰道。我望向窗外的飞雪,忆起凌霜傲雪的红梅,重绽往日的笑颜。“妈妈放心,下次我一定能考出理想的成绩!” 伴着窗外的皑皑冬雪,我紧握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坚持,开始埋首书案前,誓在这漫天飞雪中奋起。 荫荫佳木 启程 暖春,草木萋萋。吹拂过绿叶的风格外温柔。“哐当!”我又一次从自行车上摔下来,与大地母亲来了个亲密接触。“别练了,歇歇吧。”爷爷疼惜地将我扶起,拍了拍我身上的灰。我看着翻倒在地上的自行车,咬咬牙,再次骑了上去。一米,两米……十米,二十米!我成功了!我停下来骄傲地望向爷爷,又看向身旁的荫荫佳木。 伴着暖暖的春风,我紧握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坚持,再次骑上自行车,誓在这如画的春光里启程。
范文欣赏
炎炎烈日 前行 夏日,骄阳似火。没有一丝云,没有一点儿风。在一千米的跑道上,我挥汗如雨,奈何疲倦终迫使我放慢脚步。“别放弃,加油!快冲刺!”老师的鼓励回荡在耳畔,热切的目光浮现在眼前。是啊,要坚持!三年的努力不能付诸东流!我用力摆动双臂,抬起已经麻木的双腿向终点冲去。当裁判宣布我的成绩后,我兴奋地望向老师,老师也欣慰地对我笑着。 望向空中的炎炎烈日,我知道,我一直紧握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坚持,誓在这酷热如火的日子里奋力前行。 时间似白驹过隙,三年韶光转瞬即逝。我站在岁月的路口,看时光泾渭分明。然无论前行的路是否荆棘密布,我都紧握着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坚持,取星辰之辉来耀四方,豪饮大泽河渭汤汤,用“坚持”这把钥匙打开成功之门,谱写我人生的璀璨华章!
范文欣赏
常言道:天有不测风云。
中考作文考场亦如此。只有掌握方法沉着应对考场作文常见失误及应对方法,才能考出令人满意的作文来。
在考场上那种特定的紧张气氛作用下,写作文时,容易出现不少意外的情况:面对考题,脑子杂乱,思路凌乱,一下子找不到下笔的地方,迟迟无法动笔;或者,文章写了一半时,才发现选材与主题不符,洋略不当,甚至跑题;或者,写着写着,觉得自已没有东西写了,可写好的字数只有三四百字,距离要求的六百字还有一大截呢;或者,写着写着,思路畅通,觉得可以写的东西有很多,可是,写了四五百字了,还没有接触到主题,真正该写的东西还没有写…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你想知道中考作文的满分秘籍吗?
考点梳理
秘籍1
景物描写渲染
自然景物是指自然界的各种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记叙文中景物描写的一般作用:
(1)“烘托”:烘托人物形象(2)“渲染”:渲染氛围
(3)“交”:交代故事背景(4)“推动”:推动情节发展
(5)“深化主题”:深化文本主题
考点梳理
①月色很美,月亮洒下淡淡的一片黄晕,树也像喝了惬意的月光酒,将自己的影子映到墙上,在风中微微摇摆着。门前的小河里,萤火虫飞来飞去,时而为芦苇点一盏亮灯,时而为柳树做一个发夹…… 一切都是那么宁静,只是偶尔传来几声蛙鸣。 
②于是,两个人找了个角落,母亲咯吱咯吱的敲碎蛋壳,又小心翼翼地拂去细碎的蛋壳屑。女儿大口嚼起来,吃得很幸福,母亲站在一旁,笑得很满足。中午的阳光,很好,我在校门旁逗留了很久……。
示例:
方法点拨
以景写情步骤:
一.定感情。
二.选景物。
精选最能表现景物特点、形体、动态、颜色的字。
炊烟:溜、散、飘、撩、浸、轻、荡、绕……
夕阳:染、晕、填、映、泻、绕、漫……
方法点拨
以景写情步骤:
三.加工角度:形容词、修辞手法、感官······
巧用最具特色的、展现环境画面感的四字词、叠词、颜色词、数量词、拟声词等。
炊烟:交织升腾、灵动多姿、洁白柔和、蒸腾飘散、蜿蜒朦胧、氤氲缭绕、素净缥缈、绵延悠长、缥缈如云、朦胧似梦……
夕阳:浑厚圆润、美艳多姿、霞光四溢、肃穆无声、温馨古朴、斑驳光影、剪影绰绰……
方法点拨
以花为景物,请从各种角度(形容词、感官、修辞)进行加工描写,分别表达快乐和悲伤的心情。
一.定情:快乐
形容词:含苞待放、绽放、鲜艳······
一簇簇鲜艳的花朵,缀满在浅绿色的枝叶丛中,散发出淡淡的幽香。一阵清风吹来,宛如一群少女在舞动着妖娆的身姿
方法点拨
二.定情:悲伤
形容词:枯萎、凋零、败落······
偏僻的角落处有几朵花儿垂头丧气地弯着腰,枯黄的
花瓣缓缓凋落,散在地上,晕出一片颓靡。
方法点拨
1. 在文章中,要用合适的环境描写去衬托不同的心情和人物状态。
比如一篇以“关心”为题的中考满分作文中就三次出现了景物描写:
【开头】细雨绵绵,如同那扯不断剪不断的线,我的烦恼就像这绵绵的雨丝,没有尽头。
【中间】放眼望去,那一片片的竹林在雨中显得更加娇美了,那一簇簇的绿叶,经过雨水的洗刷之后,更加绿了,更加亮了。
【结尾】我呆呆地伫立雨中,望着父女俩消失在茫茫的雨雾中。心中忽然静静地淌过一阵热流。雨依然飘洒,不过,雨丝却成了母亲的双手,在轻抚着奔跑的我。
中考作文景物描写技巧
方法点拨
【提示】随着人物情绪的变化,我们需要有选择地去刻画环境,而不是目光所及,有什么写什么。
方法点拨
2.将一两个环境描写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始终。
这种情况,须在开头即涉及这一环境描写,以此形成线索的始端,然后各段或关键段落都要写到这个或这些环境,文字可长可短,位置可在段首,也可在段末,这样使人对这一环境产生深刻印象。
具体又分两种情况:
方法点拨
(1)自然环境在文章事件的发展过程中是变化的。
如有的文章要写某事从不好变到好,便会使用雨过天晴的环境描写,在开头写阴雨连绵,文中雨慢慢变小,文末则变成阳光灿烂。
(2)某一环境在文中反复出现,但环境本身变化不大,只是承载了某种情感或主题。
如一篇满分作文《凝聚》,其中“阳光”作为一个环境描写,在文中反复出现,但内容上并无很大变化,因为阳光承载的是同样一份“亲情”。
方法点拨
3.一切景语皆情语,用“乐景”写“乐情”,用“哀景”写“哀情”。
例如《初三的烦恼》一文中,作者与“枫”初次相识于一个艳阳高照的春日,文中写道:“这是一个太阳特别好的春日,柔柔的轻风、暖暖的阳光,枝头绽放的新绿,无不让人感到一种勃勃的生机,广阔的田野里也如一张浅绿的地毯,一望无垠。”
由于种种原因,后来,作者又不得不与“枫”相别,在这时,作者又用了一段景物描写,不过,已不是春日的美好景色,写出的是秋天的萧条与孤寂。
方法点拨
文章通过春秋景物的不同,鲜明地写出了人物心境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烘托了人物心情。
【提示】随着人物情绪的变化,我们对环境的刻画需要进行调整。不开心的时候天是阴的,开心之后天就逐渐放晴了。
满分范文
翻过那座山
清晨,天空被染成淡淡的蓝色。东边的天空上,鱼鳞似的薄云层层叠叠,远方的楼群边际透出一道淡淡的金红色,朝阳即将喷薄而出。
此时,操场上,八百米“长征”,哀鸿遍野。望着长长的跑道,我无奈地叹了口气,我这个体育“困难户”,该怎样面对这漫漫征途?
东方,天际间的薄云仿佛燃烧起来,橙金色的云朵顺着天际向西绵延。身边的同学们奋力向前。渐渐地,体力不支的我越来越落后,身后只有几位掉队的同学步履维艰地缓慢移动着。我咬了咬牙,尽力迈开沉重得像灌了铅一样的双腿。
咸涩的汗水顺着我的脸颊滑入嘴角,我的腿一软,膝盖重重地磕在跑道上,整个人一下子跪了下来。
唉,不行了。我揉了揉疼痛的膝盖,干脆坐在地上,望着东方的天空发呆。原以为阳光越来越明亮,仔细看,却发现云朵的色彩黯淡了许多。原来天地交界处是一层厚厚的云,刚探出身子的太阳顿时被云层覆盖,但它似乎不甘心,仍努力挥洒光芒,使云层染上一圈淡淡的金红色。
满分范文
向前方望去,发现自己早已被甩到最后。同学们大多已筋疲力尽了,却仍坚持着摆动双臂继续向前冲,有的实在跑不动了,迈着缓慢的步伐一摇一晃地前进。
我又站起来,摆动双臂,将全身力量集中在双腿上,奋力向前追赶。四周的景物模模糊糊地晃动着,我的脑子里只剩一句话:“很快就到终点了!”
的确快了,眼前只剩二十多米了。可这二十多米是那样难以逾越!“加速,加速冲过终点!”远远地,站在终点线旁的老师大声为我加油。
我仰起脸,一道金光猛然闯入我的视线,太阳已有半个身子穿越了厚厚的云层,耀眼的光芒向我传递着喜悦的心情。大家仍旧坚持着,谁愿意比别人落后?
跨过醒目的终点线时,我踉踉跄跄地跪坐在地上,觉得双腿已经不属于自己了。温暖的阳光泼洒在一张张溢满汗水的脸上,同学们的脸上洋溢着胜利后的轻松与喜悦。回望洒满阳光的长长跑道,那里曾洒落多少汗水?
要翻山越岭,莫半途而废。
方法点拨
秘籍2
点题呼应
有些同学的作文语言优美,文笔清秀,但得分不高;还有一部分同学下笔千言,但与主题若即若离或离题万里……说明这些同学不会“点题”。点题,就是在恰当的地方用简明扼要的语句点明文章主旨,深化文章主题,揭示全文的脉络层次。有效的点题可以使文章中心更突出、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范文引领
青春岁月,我与书籍相约 历史的风沙蹉跎了往昔的岁月,掩盖了曾经的荣光,却怎么也掩盖不住经典的辉煌! ——题记 这个夏天的蝉鸣比哪一年都聒噪,教室窗外枝桠疯长,却总也挡不住烈阳,少年人的青春撒野轻狂,岁月如与我长相守,书籍永相约。 闲来无事,站在书架前,小心翼翼地翻开书页,嗅着那馥郁古朴的气息,伴随着轻缓柔曼的旋律,悉心的感受那古老的舟,撩拨文字的海…… 青春岁月,闪烁着隽永的光亮 我翱翔于诗歌的天地,生于长空,长于烈日,从未远去。在这里我邀李白饮美酒,同苏轼游赤壁,与辛弃疾咏祖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好一个热情奔放的李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好一个性情阔达的陶潜。那狂饮的刘伶,醉酒的王维,对月小酌的苏轼,在那美酒佳酿中即兴而作,写出了千古传唱的绝句,让人如痴如醉,不能自已。这才发现书中的生活是幸福的,美好的,在书中的我畅游天地,翱翔天际,千种风光,万般风情。尽收眼底,诗歌——闪烁着隽永的光亮。
范文引领
青春岁月,洋溢着轻松的喜悦 我迈进散文的花园,清新脱俗,与众不同。我随老舍来到北京小胡同,和沈从文来到依山傍水的城镇,与三毛穿过德国,西班牙……尽情游览,用心领略。使心灵在优美的文字中栖息,那字里行间无不是我深深感动,沉浸其中,留连忘返…… 这才发现书中的生活是清新的,质朴的,心浮气躁时,读一篇散文家的文章,让我阔达开朗,脑海里迸出思想的灿烂火花,得到心灵的满足。 青春岁月,飘荡着无边际的想象 我撒野奔跑,撞进了齐花怒放的小说之林。品那一个个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让我爱不释手:一场红楼中的梦写尽人生悲欢;一路斩妖除魔,忠心耿耿;一百零八位好汉同仇敌忾,劫富济穷;一口三足巨鼎,将广阔的中土大川,土地人民烧地熏蒸,沸腾。这才发现书中的生活是充足的,快乐的,在书中,我与文学家交流,激发我对知识的渴求。意志消沉时,一部激昂的小说,让我精神振奋,信心百倍。 正值青春的我,与书长相守,甚至我会发现,我正值青春岁月,这个年纪里,整个世界都是我的,不需要犹豫,也用不着权衡,我要做的只是在书中留下属于我的浓墨重彩。万家灯火,喧嚣人生,尽收眼底!
方法点拨
要写好中考作文,离不开点题与呼应。所谓点题,就是在文章的关键地方用一两句或者一般话点明题意。点题不仅使文章中心突出,主题鲜明,而且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在应试作文中,决定得分的最大因素就是能否切合题意和紧扣中心,所以,学生因扣题不紧造成的分数损失,远比语言表达和结构失误造成的损失惨重。
所谓呼应,指的是在文章的某一个地方提到一个人、一件事、一种东西或一个问题,可以不作详细叙述,只作简单交代。然后,在后面的适当地方,对于前面的伏笔加以点明或详述。这一伏一应,形成了文章的前呼后应,使全文的内在线索伏而不露、明断暗续、结构严谨、脉络贯通,浑然一体。
(2023上海崇明统考二模)按要求写作。
每个人都在成长着,进步着,万事万物都在发展着,变化着。特定的时刻到来,成长和进步顺理成章地开始,特定的情况出现,发展和变化蓬勃地发生。
请以“从那以后”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1)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2)不得抄袭。
例题引领
方法点拨
(一)标题“点题”
标题点题是指在拟标题时巧妙地嵌入与文章主题、材料或话题有关的词语,使得文章题目新颖别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如昆明市盘龙区2022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中的题一∶请以“幸好有 ”为题,写一篇作文。此题为半命题作文,在横线处需补写出能体现文章主旨的词语。如《幸好有那一份简单》《幸好有苏轼》等,反映文章的主旨,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让读者看了题目,就能对文章的主题、主要内容有所了解。
点题的技巧
方法点拨
(二)开篇点题
跟题目相关,又暗示全文脉络的句子,就是点题之笔。在行文过程中,多次使用题目中相同、相近,甚至相反的词语、短语,就是点题。我们常说的“诗眼”“文眼”都是点题之笔。最常见、考生最容易掌握的就是开头和结尾的点题。
考场作文开篇点题有以下几种方法:
1.开门见山,直接点题
开篇直接点题,不绕弯,让读者一看就明白文章写了什么。
例如:“我爱故乡的小河,爱它的清澈见底,爱它的出产丰饶,爱它的娴静沉默……”(题目:我爱故乡的河) 作者开篇第一句话便直抒胸臆:爱故乡的河。开门见山,单刀直入,不绕弯子,这就是直接点题。
方法点拨
2.巧用修辞,优美点题
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引用古诗文或名言等修辞手法点题,则可以增加文采。
例如:“长大的感觉像咖啡,有苦,也有甜。”(题目:长大的感觉)这是用比喻手法增加文章的文采。
再如:“李清照的婉约细腻让我痴迷,辛弃疾的慷慨悲壮让我慨叹,李白的豪放飘逸使我神往。读书,真让我领略到了人生的异彩纷呈……”(题目:书的世界)这是巧用排比,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方法点拨
3.欲扬先抑,反向点题
“想要赞扬他,先贬抑低他”,欲扬先抑的手法可以用到开篇点题中,同时还能为下文的转折进行铺垫。
例如:“曾几何时,我觉得自己的生活就像一汪死水,波澜不惊,泛不起一丝浪花……”(题目:一朵美丽的浪花)
题目是“一朵美丽的浪花”,开篇却说“我的生活就像一汪死水,波澜不惊,泛不起一丝浪花”,从相反的方向出发,既点题,又设置悬念,让人产生一看究竟的欲望。兵法里说“置之死地而后生”,先把文章推到一个“绝境”,再给它“回生”的转机,更能让人眼前一亮。
方法点拨
(三)结尾点题
点题之笔往往还出现在结尾。结尾点题,更是文章成败的关键,有时效果比开篇点题要更好。
结尾点题也有几种常见的形式:
1.简洁有力,直接点题
如果时间紧迫,在考场上一时也想不出好的句子来,那么可以干脆一点,直接以结尾句点题。
例如在回忆美好、难忘的往事的记叙文结尾写一句“这就是我人生中的明媚时刻”等诸如此类的话,干净利落,戛然而止,效果也不错。
方法点拨
2.首尾呼应,再次点题
例如:“(首)都说生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都说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而理想的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光,便是梦想的花季。”“(尾)花季中,我希望自己能永远记住先哲的那句良训:生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摘自中考满分文《把梦想带给花季》)
作者先在开头提出文章的中心,然后在结尾时再次强调,照应开头,从而使文章的中心更鲜明、突出。
方法点拨
3.抒情议论,升华点题
例如:“其实宁静就是那么简单,一个浅浅的微笑,一句贴心的话语,一颗能包含一切的心灵,足以使一张紧绷的脸松弛开来,让笑容在人们脸上轻轻地绽开,那笑容就如徜徉在天边的云朵,轻轻地点缀着那片蔚蓝的天,清新而自然。”(摘自中考满分文《从天空想到的》)
这段结尾,作者用一个排比句式抒发内心真实情感,并配以适当的议论;一个比喻句“那笑容就如徜徉在天边的云朵”顺着作者的抒情和议论,于无声无息中点题,令人回味无穷。
方法点拨
(四)文中点题
一篇文章如果能够做到首尾点题,基本上就能达到考场作文点题的要求。但是,要想在短时间内就给阅卷老师扣住文题的印象,还要能在行文中多次点题。
1.片段式点题
在行文过程中,围绕题目拟出一组小标题,插在文章之中,写成“片段式”“标题式”作文;或是在每段的开头、结尾,用重复或相似的语句对本段内容进行总结或提炼来点题。这样可以使文章中心得到反复强调,具有“视觉冲击力”,能够给阅卷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一篇题为“明媚的时刻”的考场作文,考生分别以“暮色——话的明媚”“酷暑——水的明媚”“暴雨——心的明媚”为小标题写了三个片段,每段结尾又有点题之句“暮色苍茫,我心明媚”“酷热夏日,我心明媚”“茫茫暴雨,我心明媚”,每个句子都是对本小结的总结,不断点题。
这种小标题形式,层次分明,结构整齐;这样反复点题,又避免了离题。
方法点拨
2.利用细节点题
还可以在每个细节处加入一些环境、心理等描写,要跟题目相关,又与内容相联系,或抒情,或议论,或点评,或做“红线”贯穿全文,达到点题的目的。
例如:“我原以为自己是一汪死水,没有一丝波澜,然而我发现自己一直身处在海浪之中,与其他的水滴一起,奔腾,跳跃,掀起朵朵浪花。那次的朗诵就像是一朵美丽的浪花,唤醒了我的心灵。在茫茫的人生长河中,这朵浪花始终伴随着我,灌溉我心中那一片凤凰花海!”
作者运用了一个细节描写——“我”朗诵成功了,赢得了大家的掌声,“我”的心里有了一些感悟。通过这个细节来达到行文中点题的目的,也使得最后结尾处的议论水到渠成。这样的点题设计既能使话题得以逐渐强化,又可以让主旨不断呈现,成就佳作,获得高分。
作文点题技巧多种多样、运用起来也有难易之别。只要考生具有“强烈”的点题意识,在日常写作中主动去用,去练,就一定能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
方法点拨
拼搏,青春最美的样子 有一个词叫“青春”,它的样子有很多,是挥汗如雨地拼搏,是全神贯注地阅读,是一丝不苟地写画,是潇洒畅意地释放…… ——题记 教室后面的文化墙,精彩纷呈。有照片,有书法,有手抄报……每次靠近,我都会驻足观看,勾起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那根弦。 这里记录着我们青春的足迹,珍藏着我们青春的美好。老班说,这是我们青春该有的样子。 挥洒汗水,奋力拼搏 这是一张令人热血沸腾的照片,记录着一场激烈的篮球比赛。我班的篮球健将大卫双手托球,灵活躲过对方球员的堵截,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奔向对方篮筐下。画面定格在精彩瞬间,只见他高高跃起,篮球仿佛听话一般,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直奔球筐。大卫紧紧盯着篮球筐,那眼神,有 紧张,有期盼,更有必胜的把握。那个球是关键一球,接下来我们反超对方,转败为胜。 老班说,这才是你们青春该有的样子。运动场上不服输,挥洒汗水、奋力拼搏的样子,最精彩。
方法点拨
全神贯注,沉浸书海 这张照片定格在午读瞬间,不知老班什么时候拍的,我们沉浸于书海,毫无察觉。画面上,同学们双手轻握书卷,脊背挺得笔直,两眼似乎被书牢牢吸住。靠窗的那个女孩正是我,眉目舒展,眼帘微垂,阳光倾泻在脸上,那么静好。嘴角微微翘起,是与书产生共鸣了吗?再看其他同学,嘴巴呈“O”型的,是看到令人震惊的情节了?嘟起嘴儿的,难道不满意书中主人公的做法? 老班说,这才是你们青春该有的样子。阅读时,全神贯注沉浸书海的样子,最美好。 书写青春,迎难而上 抬头向上,一份份手抄报,一篇篇优秀作文,一张张照片,背后都有一个个故事。那份端午手抄报,屈原的模样,我曾经一丝不苟地勾画;那篇描写大海的作文,我满心欢喜地把阳光、沙滩、海浪搬进文字里,组合成一幅美丽的画面;最喜欢的那张照片,雪花纷飞的校园,我们追赶着,嬉笑着,与老班一起打雪仗,个个笑靥如花…… 用老班的话说,那是你们的心血和汗水,值得回忆和珍藏,那是你们青春该有的样子。 学习时专心致志迎难而上,玩耍时潇洒畅意尽情释放!这就是青春该有的样子,那是我们走过的足迹,是昂扬向上的成长,是岁月的美好馈赠。
例题引领
(2023·广东·模拟预测)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同窗三载,你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挚友;十年后,再次相遇,风华正茂的你们会谈论些什么?之后又会发生什么事情?
请你以“我猛一回头,一张刻在青春记忆中的脸庞映入眼帘”为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2)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写作指导
第一:审题立意。结合题目进行分析,“挚友”指真诚的朋友,这里可以描述朋友往日共同奋斗的美好时光,而“十年”是漫长的一段时间,可以看作是文章发展的背景,十年的时间逝去,人或者事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十年后再次相逢,有着相似的曾经,不同的十年人生经历,会有什么样的变化产生。十年的时间足以发生巨大的变化,或者在这十年有些真挚的东西依旧存在。作文的续写,以相遇的场景作为起点,展开充分的想象,确定中心之后,围绕着中心构想文章。立意上,应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写作指导
第二:选材构思。根据题干分析可了解,文章重在讲述十年之后发生的故事,可以将文章立足于变或不变。如讲述十年后挚友再次重逢,讲述着各自的生活经历,正是意气风发之时,畅谈各自的生活理想;又如十年漫长时光,曾经的朋友久别重逢,虽然容颜改变,但初心不变,友情始终如一。续写文章一定要情节连贯,想象合理,同时应注重对于人物细节的描绘,展现十年后的青春印象。
范文引领
青春记忆
我猛一回头,一张刻在青春记忆中的脸庞映入眼帘。随着那熟悉的一声“嗨”,缓步走来的那个女孩,将我的记忆拉回了十年前。
“喂,丫头,一起去食堂!”一双白白嫩嫩的手用力捶了一下我的肩膀,爽朗好听的声音不温不火,带着她清凉的薄荷音。我知道是她,唇角不觉上扬,毫不犹豫地甩掉手中的笔,豪迈地挎上她的肩膀,“走吧!”两个女孩肩并肩的身影已然成了校园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她是个清秀的女孩子,嘴角总是含着一抹阳光的暖笑,清澈的眸子里仿佛装满了整片星空,幽暗而神秘,像我迷恋了许久的那片海,浩瀚而美丽。
记忆中的她是那样的神采飞扬,那时的我们共同畅游书海,无话不谈,三载同窗,因为父母工作的变动我们各自辗转,随着年龄的增长,脑海的身影渐渐模糊起来,今天的一声轻语,却又将我们带回往日的时光。
与众多的同学们一番寒暄,把酒言欢时,我的眼神却时不时的投向对坐的她。是啊,时光往复,她不再是那样神采飞扬,蓄起了长发,穿起了长长的连衣裙,言语听着也有了客套。十年了,我们之间已经有了十年的距离。
聚会快要接近尾声,陆陆续续有同学告辞。我开始有点着急,不知道她什么时候离开,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见,这十年间,我们各自忙着学习工作,竟然最后断了联系,我心中一阵懊悔,她是我最好的朋友啊。我终于鼓起了勇气,迈着大步向她走去,有点慌乱,还撞到了桌子,等走到她的面前,我的手心竟渗出了汗。
“嗨!”我的语气带点雀跃和试探,“你还记得我吗?”
“你终于过来了,不知道磨磨蹭蹭的干什么?”听着熟悉的埋怨的音调,她回来了!
她把我拉过一旁,拿好我们各自的东西,告别朋友,来到马路边。路灯露着微黄,但依然照亮行人的路。我们俩倚着栏杆站好,相互对视着。就着微风,我们开始讲述离别后的故事,由着灯光迎来日光。
多少笑声是由友谊唤起,多少眼泪都是友谊拭干。
还好,记忆中的那个人没有走远,还在这里,还在身旁。
范文引领
反馈训练
(2023·河南·河南省郑州市第二十一中学校联考模拟预测)按要求作文。
选择看的方向、决定了所看到的事物,选择往哪个方向看,决定于希望看到什么。你有过选择方向的经历吗?对你有什么影响?
请以“我喜欢这个方向”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写作指导】
第一,审题立意。这是一道命题作文,要求以“我喜欢这个方向”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题目的关键词是“喜欢、方向”。一切的选择都是过程,然后确定要走的路,人必须要不停地做出选择,选择正确的方向。“方向”体现在学习、生活、爱好、体育锻炼、做事、思考方式、人际交往等方面。可将自己选择的方向或如何寻找方向作为写作立意点。总之文章应传达给人以积极健康向上的正能量。
【写作指导】
第二,选材构思。选择合适的材料及典型事件来写,围绕以下几点构思:做选择时朝什么目标努力,为什么这样选择,有什么依据,当时的思想斗争或行为准则,确定方向后如何推进,带来什么影响。如这个方向指学习成才之路,为了这个方向,自己拼尽全力,为之奋斗。又如这个方向指归家之路,通过对家乡的回忆,表达对家乡的喜爱与赞美。写记叙文以记叙的表达方式为主,然后在文章的结尾以议论、抒情收尾,使文章的主旨得以升华。
【范文】
我喜欢这个方向
是书、是笔、是我,我把脸深深埋下,想从书中找点气,可不料,呼吸越来越紧,眼前是一片黑暗。
望着窗外的树林,我放下手中的笔,耳旁传来的是一句又一句的低语:“哎,怎么又这么多作业啊,这到底减了什么呀?”旁边那人的声音跟着道:“呵,这不就是负负得正吗?”我心中不由得一紧,用手把脸一捂,不想让人看到我的表情。
下课铃一响,又一段时光从我眼底飞过,我确确实实看见它了,但我不想抓住它,只能由海水拍打躺在岸上的我。我慢吞吞把书放进书包,转身朝门口走去。慢慢抬起头,望着教学楼前那一望无际的黑暗,捏了捏书包带,“天又黑了”。
趴在课桌上,轻轻靠上墙,看着眼前的考卷,我有些无力,又是一阵阵低语,这次我没听,但又感觉心头一紧,于是立马坐起身,抓起笔。迷茫间,完全不知道自己抓着笔在写什么,只觉得背上很热,“才入春,就这么热了吗?”
“沙沙沙”,听着笔尖在书写,不由得安心起来,立马把注意力拉回,专注于笔下,没发现身旁的东西,好像似有似无地飘动着。“呼”的一下,身旁的窗帘朝前方飘去,小光点抓住机会疾风似地冲进来,一窝蜂全都往我的试卷上跑,许是它们都跑得太快了,带来了一阵阵清凉。我忽然僵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只见小光点们一个跟着一个又朝我心中冲去,大块大块的光映照在我身上,我的心都是暖暖的。然而,光点溢出我的心,冲向我的耳朵,我好像已经听不清那些凉言凉语了,因为我整个人都已温暖起来了。
手不再无力,而是越来越大力了,紧紧地抓着笔,比身边的人跑得还要快。
我突然抬头,因为我被那小小光点给吸引住了,朝前一看是一大块的光,对!这才是我喜欢的方向!不是向后的,而是向前的!
我向前越跑越远,不管那些朝后走去的人,走我自己喜欢的方向,就没错!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