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 检测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章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 检测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5-07 08:02: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章《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检测题
一、单选题(共13题)
1.A、B、C、D、E是同周期的五种元素,A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呈碱性,且碱性B>A,C和D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D,得失电子后所形成简单离子中E的离子半径最小,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A.C、D、E、A、B B.E、C、D、A、B
C.B、A、E、D、C D.B、A、D、C、E
2.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b的M层上有1个电子,a与c同主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氢化物的沸点:a>c 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a>c
C.简单阴离子还原性:d>c D.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
3.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B.元素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C.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D.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4.某些建筑材料含有放射性元素氡(),会对人体产生一定危害。研究表明氡的α射线会致癌,WHO认定的19种致癌因素中,氡为其中之一,仅次于吸烟。该原子中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差是
A.136 B.50 C.86 D.222
5.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二氧化氯泡腾片和75%酒精均可杀灭COVID-19,二者消毒时均表现为强氧化性
B.台积电断供华为5G手机麒麟9000芯片(HUAWEI Kirin),此芯片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C.土耳其彩瓷和泰国银饰,其主要成分均为金属材料
D.《周易参同契》:“胡粉[2PbCO3·Pb(OH)2]投火中,色坏还为铅(Pb)。”其中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有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
6.探究氢氧化铝的两性,是适宜的试剂是
A.Al、氨水、稀盐酸
B.、氨水、稀盐酸
C.溶液、NaOH溶液、稀盐酸
D.溶液、氨水、稀盐酸
7.短周期主族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 在大气中有两种同素异形体且均能支持燃烧,X 单质能在 Z2气体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Y 在同周期非金属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Y 单质的熔点低于 X 单质
B.Z 的含氧酸均为弱酸
C.Y、Z 的单质都能在 W2气体中燃烧
D.中 W 和 Y 都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
8.下列排列顺序中,不正确的是
A.酸性:HClOC.电负性:P9.R、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主族元素,位于三个不同短周期。其中X、Y、Z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如表所示,其中X与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比Y的核电荷数少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
Y Z
A.简单离子的还原性:W>Z
B.R、X、W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化合物
C.工业上用电解熔融的YW3制备Y单质
D.Z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
10.X、Y、Z、R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的一种核素无中子,Z、R为同主族元素,X、Y、Z、R可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一种可表示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RB.R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VI族
C.Y元素的气态氢化物能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
D.Z与R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只有一种
11.设是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足量的反应完全后可生成个分子
B.标准状况下,所含分子数目为
C.常温常压下,由和CO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
D.中含有的质子数为
12.下列实验操作与实验目的不相符的是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A. 一定温度下测定NH3、PH3的稳定性 比较N、P的非金属性强弱
B. 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 比较C、Si非金属性强弱
C. 将盐酸滴入石灰石中 比较Cl、C的非金属性强弱
D. 观察Na2S溶液在空气中放置是否变浑浊 比较O、S的非金属性强弱
A.A B.B C.C D.D
13.2021年我国取得让世界瞩目的科技成果,化学学科功不可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嫦娥五号”运载火箭用液氧液氢推进剂,产物对环境无污染
B.“奋斗者”号潜水器外壳材料为钛合金,22号钛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C.“天和核心舱”电推进系统中的霍尔推力器腔体,使用的氮化硼陶瓷基复合材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D.“北斗系统”组网成功,北斗芯片中的半导体材料为二氧化硅
二、非选择题(共10题)
14.下表是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根据①--⑩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族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1 ①
2 ④ ⑦ ⑧ ⑩
3 ② ③ ⑤ ⑥ ⑨
(1)表中元素,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__,还原性最强的单质是______,可用于制半导体材料的元素是______;
(2)在②、③、④、⑤、⑥、⑦、⑧、⑨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
(3)比较⑥、⑦、⑨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最弱的是______;
(4)铍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第ⅡA族。相同条件下,单质铍与酸反应比单质锂与酸反应更加______(填“剧烈”或“缓慢”),写出铍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15.(1)原子序数11-17的元素,自钠到氯,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从_______增加到_______,随着核电荷数依次递增,原子半径依次_______,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_______,失电子能力逐渐_______,得电子能力逐渐_______,因此,金属性逐渐_______,非金属性逐渐_______。
(2)元素金属性的强弱,可以从它的单质及水或酸反应置换氢的_______程度,以及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_______强弱来判断。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可以从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_______强弱,或它的单质跟H2生成气态氢化物的_______及氢化物的_______来判断。
16.在生产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化学反应。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焊接钢铁时常用的焊药为氯化铵,其作用是消除焊接处的铁锈。发生的反应体系中共有六种物质:NH4Cl、N2、Fe2O3、Fe、FeCl3和X。
①根据题意,可判断出X是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②写出并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
(2)铝元素是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的金属元素,应用广泛。金属铝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请写出铝与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2O2可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玻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这是因为“水玻璃”与空气中少量二氧化碳接触,生成了乳白色的凝胶状沉淀的缘故。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苏打可作胃药,请写出其中和胃酸时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反应3BrF3+5H2O=HBrO3+Br2+9HF+O2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__,当有5mol水反应时,由H2O还原的BrF3为______________mol。
三、实验题
17.利用海洋资源可以获得很多物质如从海水中可以得到食盐等许多化工原料,可以通过蒸馏获得淡水,从海洋植物中提取碘等.
一从海水得到的粗盐中常含有杂质需要分离提纯,在除去悬浮物和泥沙之后,要用以下试剂①盐酸、②Na2CO3、③NaOH、④BaCl2来除去食盐水中的、、.
(1)为有效除去Ca2+、Mg2+、SO42-,加入试剂的合理顺序为______
a.先加NaOH,后加Na2CO3,再加BaCl2
b.先加NaOH,后加BaCl2,再加Na2CO3
C.先加BaCl2,后加NaOH,再加Na2CO3
(2)判断试剂BaCl2已经足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里从海带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
(1)实验时灼烧海带应在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内进行
(2)步骤④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⑤的实验操作为____________,应选用的一种溶剂X可以是_____________。
a.苯、酒精b.四氯化碳、苯c.汽油、酒精
(4)步骤⑥的实验操作应选用如图中的______。
18.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从从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
(1)指出从海藻中提取I2的实验操作③的名称:____________;
(2)写出氧化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3)提取碘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有机溶剂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酒精 B.四氯化碳 C.醋酸 D.甘油
(4)为使海藻中I-转化为碘的有机溶液,实验室里有烧杯、漏斗、集气瓶、酒精灯、导管、圆底烧瓶、石棉网、泥三角、三脚架以及必要的夹持仪器,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19.填空题
(1)含6.02×1023个中子的的质量是________g。
(2)4 g D2和20 g 18O2的单质化合时最多能生成__________________g D218O。
(3)若12.4 g Na2X中含有0.4 mol钠离子,Na2X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X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
20.某元素的核素X,用XCl 2 1.11 g 配成溶液,在溶液中加入1 mol·L -1 的AgNO 3 溶液20 mL恰好完全反应生成AgCl沉淀。已知该核素的原子核中含有20个中子。求:
(1)X的质量数______;
(2)指出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
(3)把X的单质放入水中,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1.将一定质量的镁和铝的固体混合物投入200mL稀盐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为0~20mL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2)写出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为200~240mL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3)在反应过程中放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
(4)原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为_____。
(5)所用NaOH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
22.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T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
(2)元素的非金属性为(原子的得电子能力):Q______W(填“强于”或“弱于”)。
(3)W的单质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浓溶液共热能发生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其中一种是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原子序数比R多1的元素的一种氢化物能分解为它的另一种氢化物,此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R有多种氧化物,其中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在一定条件下,2L的甲气体与0.5L的氧气相混合,若该混合气体被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没有气体残留,所生成的R的含氧酸盐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23.现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Ⅰ.原子半径:A < C < B < D 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A + C =" B" + D = 8
Ⅲ.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B =" C" = 2A Ⅳ.B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最高正价 + 最低负价 = 2
请回答:
(1)由A、B两种元素组成的常见气体,其电子式为_____;只有A和B两种元素组成的属于离子晶体的化合物可能为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由D元素形成的氢氧化物,与强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由B、C元素组成的化合物BC3,该化合物具有强氧化性,与水反应生成两种酸和一种无色气体,该气体常温下遇空气变红棕色,写出该化合物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由A、B和C三种元素组成的盐,常温下其水溶液显酸性,则0.1 mol·L-1该盐溶液中浓度最大的离子为___(写离子符号)。
(5)由A、B、C和D四种元素组成的配位化合物己,写出己的化学式______;写出检验化合物己中所含阳离子的实验方法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C 3.D 4.B 5.D 6.C 7.D 8.D 9.B 10.C 11.C 12.C 13.D
14. Ne Na Si Na PH3 缓慢
15. 1 7 减小 增大 减弱 增强 减弱 增强 难易 碱性 酸性 难易 稳定性
16.(1) H2O
(2)2Al+2OH-+2H2O=2+3H2↑
(3)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
(4)
(5)
(6) O、Br
17. bc 静置,在上层清液中滴加BaCl2溶液,若不再产生白色沉淀,则BaCl2己足量 坩埚 2I +H2O2+2H+=I2+2H2O )萃取分液 b C
18. 萃取分液 2I-+H2O2+2H+=I2+2H2O B 坩埚 玻璃棒 分液漏斗
19. 1.75 22 62 g/mol 16
20.(1)40
(2)该元素位于第4周期第ⅡA族
(3)Ca+2H 2 O =Ca(OH) 2 +H 2 ↑
21.(1)
(2)
(3)10.08L
(4)9.0g
(5)
22. 弱于 S + 2H2SO4(浓) 3SO2↑+ 2H2O 2H2O2 2H2O + O2↑ NaNO2
23. NH4H(或(NH4)3N、NH4N3) Al(OH)3+OH-=AlO2-+H2O 3NF3+5H2O=HNO3+2NO↑+9HF F- (NH4)3AlF6 取少量己固体于一支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若变蓝,则有NH4+,反之,无NH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