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科学下册3.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同步练习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科学下册3.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同步练习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5-06 07:14: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2认识常见的岩石
、选择题
下列( )方法不能用来辨别岩石的种类。
A.观察岩石的颜色 B.观察岩石的大小 C.观察岩石的颗粒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指的是工匠用金刚钻给瓷器钻洞修补,说明金刚石(  )。
A.硬度大 B.光滑 C.金属光泽
下列四种岩石,硬度最大的是(  )。
A.石灰岩 B.大理岩 C.花岗岩 D.砂岩
小伟检查一种矿物的硬度时,发现这种矿物用铜钥匙刻划不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划出痕迹,这种矿物的硬度是(  )。
A.软 B.较软 C.较硬 D.硬
熠熠生辉的钻石就是硬度最大的矿物(  )。
A.石英 B.石墨 C.金刚石
用眼睛观察岩石,不能观察到的特点是( )。
A.颜色 B.颗粒大小 C.轻重
黄铁矿、黄铜矿的条痕是(  )。
A.黄色 B.绿黑色 C.樱红色
某矿物不能用铜钥匙刻画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画出痕迹,这种矿物的硬度是(  )。
A.软 B.较软 C.较硬 D.硬
某矿物不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划出痕迹,这种矿物的硬度属于(  )。
A.软 B.较软 C.较硬 D.硬
明明捡到一种不知名的矿物,它的外面是黄色的。把矿物放在无釉瓷板上摩擦,瓷板上留下的痕迹是绿黑色的。要判断它是什么矿物,可以作为参考依据的是(  )。
A.黄色 B.绿黑色 C.没有可参考的颜色
、填空题
我们给岩石分类,可按   、   以及是否   来分。
石英、云母和长石三种矿物中,硬度最高的是   。
为了认识一块岩石,基本的的步骤是:先观察岩石的______、形状和条痕,再测试岩石的_______,最后观察岩石遇到_______的反映。
、判断题
指甲也可以作为判断岩石硬度的工具。(  )
在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最小的是石墨。 ( )
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中,最硬的是长石。(  )
用相互刻划的方法可以比较两种矿物的硬度。( )
矿物都是非常坚硬的。 (  )
、实验探究题
学习了矿物知识,小明对一种矿物进行了研究,记录如下:
用眼睛看不透明,表面颜色为黑色,有强金属光泽;在白瓷上摩擦后,留下的痕迹是黑色的;用指甲刻画,可以划出痕迹;用手摸较滑,容易染手。
查资料后发现它可以制作电极、铅笔芯、防锈涂料等。
(1)小明用很多方法观察到矿物的很多特点,通过他的观察我们知道:这种矿物条痕的颜色是   ,它的软硬程度是    。
(2)通过研究,我们认为这种矿物可能是 。
A.石英 B.石膏 C.石墨
、连线题
连线题:
(1)软 用铜钥匙、小刀都不能刻划出痕迹
较软 不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划出痕迹
较硬 不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但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
硬 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
(2)碘酒 检验物质是否含有脂肪
棉签 检验物质是否含有蛋白质
酒精灯 面包发霉了
白纸 检验物质是否含有淀粉
、简答题
通过4,5课的学习,请你总结一下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观察、描述矿物呢
说说下面是哪种矿物的“名片”,写上它的名字。
触觉:光滑 颜色:铅灰色 透明度:不透明 条痕:黑灰色 光泽:金属光泽 硬度:柔软,用硬币容易划伤 形状:立方体 矿物名称: 触觉:光滑 颜色:主要为白色或无色 透明度: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 条痕:白色或灰色 光泽:玻璃光泽 硬度:中等柔度,用硬币能划伤 形状:六面体,每个面都是菱形 滴稀盐酸检验:冒气泡 矿物名称:
、综合题
通过这几节课的学习和研究,同学们一定对矿石的研究方法有了深入的了解,请说说你是如何观察矿物的软硬和矿物的条痕的。
(1)观察矿物的软硬,通过用   方法进行比较。
(2)这是哪种矿物的“名片" 写出它的名称。
(3)观察矿物的条痕,我的方法是:
3.2认识常见的岩石答案解析
、选择题
B
A
【解析】考查矿石的硬度,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
C
【解析】考查矿物的硬度,在石灰岩、大理岩、花岗岩、沙岩中花岗岩硬度最大。花岗岩是深成岩,常能形成发育良好、肉眼可辨的矿物颗粒。
C
【解析】可以用小刀画出痕迹,但是铜钥匙划不出痕迹的矿物其硬度是较硬。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在对矿物的硬度进行划分等级时,我们可以借助指甲、铜钥匙和小刀。指甲可以划出痕迹的是软,指甲划不出但铜钥匙可以划出痕迹的是较软,铜钥匙划不出但是小刀可以划出的是较硬,而小刀也划不出痕迹的是硬。
C
【解析】熠熠生辉的钻石就是硬度最大的矿物金刚石。
故答案为C。
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是金刚石。
C
B
【解析】黄铁矿与黄铜矿的条痕都为绿黑色。B选项符合题意。
依据黄铁矿与黄铜矿的性质,不难判断它们的条痕为绿黑色。
C
【解析】某矿物不能用铜钥匙刻画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画出痕迹,这种矿物的硬度是较硬,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我们可以借用指甲、铜钥匙和小刀来划分矿物的硬度,将它们分为软、较软、较硬和硬四个等级。
C
【解析】岩石硬度等级的划分方法:软是指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较软是指不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但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较硬是指不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划出痕迹。硬是指用铜钥匙、小刀都不能刻划出痕迹。根据题意,C答案符合。
故答案为:C
用小刀能划出划痕是较硬的硬度等级。
B
【解析】可以用在无釉瓷板上摩擦,瓷板上留下的痕迹是绿黑色的作为参考依据。
故答案为B。
矿物表面的颜色不一定能够确定属于那种矿物,但是我们可以根据它的条痕的颜色进行判断。
、填空题
颜色;形状;透明
【解析】在给岩石分类时,可按颜 。色、形状以及是否透明来
岩石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比如有颜色、形状以及透明度等多种分类方法。
石英
【解析】石英、云母和长石三种矿物中,硬度最高的是石英。
可以用指甲、铜钥匙、小钢刀粗略地判断矿物的软硬,石英>长石>云母。
颜色 硬度 盐酸
、判断题

【解析】指甲也可以作为判断岩石硬度的工具。手指甲能划动的矿石硬度为软;手指甲刻不动而铜钥匙能刻动的硬度为较软。故题干正确。

【解析】金刚石是硬度最大的矿物,石墨是硬度最小的矿物。所以题目的说法在正确的。
石墨和金刚石都属于碳单质,他们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但金刚石和石墨不是同种物质,它们是由相同元素构成的同素异型体。 所不同的是物理结构特征。
×
【解析】 石英、云母、长石中云母最软,云母硬度2~3,石英硬度7,长石6-6.5,最硬的是石英。

【解析】根据对矿物观察的方法,可以用相互刻划的方法可以比较两种矿物的硬度。
比较矿物的硬度,可以使用将矿物相互刻划的方法来比较,能留下划痕的矿物硬度较小,反之,硬度大。
×
【解析】并不是所有的矿物都是坚硬的。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我们可以将矿物的硬度分为软、较软、较硬和硬四个等级。
、实验探究题
(1)黑色;软
(2)C
【解析】此题考查矿物的辨别
(1)考察观察矿物的方式,可以通过外观颜色、硬度等方式观察,条痕的颜色最能代表矿物的颜色,我们可以用指甲、铜钥匙、小钢刀粗略地把矿物分成几个等级:软-----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
较软--------不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但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较硬-------不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划出痕迹。硬--------用铜钥匙、小刀都不能刻划出痕迹。
(2)该矿物表面颜色为黑色,有金属光泽,在在白瓷上摩擦后,留下的痕迹是黑色的;用指甲刻画,可以划出痕迹;用手摸较滑,容易染手。根据这些性质判断是石墨的可能性大。
、连线题
(1)
(2)
【解析】1、们可以用指甲、铜钥匙、小钢刀粗略地把矿物分成几个等级:软: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较软:不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但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较硬:不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划出痕迹。硬用铜钥匙、小刀都不能刻划出痕迹。
2、淀粉遇到碘酒会变成蓝色,食物在白纸上擦或压后留下油迹,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脂肪。蛋白质燃烧后有一股焦臭味。
掌握物质鉴别的方式方法。
、简答题
解:颜色、条痕、硬度、透明度、光泽、形状。
【解析】根据4、5课的知识,我们学习到了一些可以观察、描述矿物的方法:可以从矿物的颜色、条痕、硬度、透明度、光泽以及形状等。
在描述矿物的特征时,首先是用眼睛来观察,可以观察矿物的颜色、条痕、硬度、透明度、光泽以及形状等,然后再进行其他性质的研究。
方铅矿方解石
【解析】根据图片上显示的该岩石的特点,可知左边的岩石是方铅矿,右边的岩石是方解石。
方铅矿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矿物,它是一种硫化物,其中金属(铅)与硫的比例为1:1。方铅矿常呈立方体的晶形,集合体通常为粒状或致密块状。铅灰色,条痕灰黑色,金属光泽,硬度为2.5,三组极完全解理,具有弱导电性和良检波性;方解石是一种碳酸钙矿物,天然碳酸钙中最常见的就是它。 因此,方解石是一种分布很广的矿物。方解石的晶体形状多种多样,它们的集合体可以是一簇簇的晶体,也可以是粒状、块状、纤维状、钟乳状、土状等等。敲击方解石可以得到很多方形碎块,故名方解石。
、综合题
(1)刻划
(2)石墨
(3)将矿物在白色的无釉瓷板上摩擦,瓷板上留下的痕迹就是矿物的条痕
【解析】(1)根据对矿物知识的掌握,我们知道:观察矿物的软硬,是通过刻画的方法来比较的;
(2)对卡片上矿物的特征进行判断,可知卡片描述的是石墨;
(3)观察矿物的条痕,我的方法是:将矿物在白色的无釉瓷板上摩擦,瓷板上留下的痕迹就是矿物的条痕。
石墨的特征:铁黑色或刚灰色,呈片状或块状,具有金属光泽,质软,触摸具有油腻感,染手染指。可以用来做电极或者铅笔芯。
第 1 页(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