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吴江市汾湖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吴江市汾湖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4-06-27 20:12: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汾湖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试卷分值:120分 考试用时100分钟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P-31
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有关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2H2(g)+O2(g)=2H2O(g); △H1 = -Q1kJ/mol
2H2(g)+O2(g)=2H2O(1); △H2 = -Q2kJ/mol
H2(g)+1/2O2(g)=H2O(1);△H3 = -Q3kJ/mol
A.△H1=△H2 B.△H1<△H2 C. Q1 >2Q3 D.△H1>2△H3
2. 反应3Fe(s)+4H2O(g) Fe3O4(s)+4H2(g)在温度和容积不变的条件下进行。下列叙述能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容器内压强不再改变 B.(H2O)=(H2)
C.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D.反应不再进行
3.一定温度下,满足下列条件的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
A.pH=6的某溶液 B.加酚酞后显无色的溶液
C.能与金属Al反应放出H2的溶液 D.c(H+)>c(OH—)的任意水溶液
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澄清透明溶液中:Cl-、NO3- 、Cu2+ 、NH4+
B.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1mol/L的溶液:Cu 2+、SO42-、NO3-、Cl-
C.中性溶液中:Fe3+、Al3+、NO3-、SO42-
D.能使苯酚变紫色的溶液:K+、Mg2+、S2-、SO42-
5.燃料电池是燃料(例如CO,H2,CH4等)跟氧气或空气起反应,将此反应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电解质通常是KOH溶液。下列关于甲烷燃料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负极反应式为CH4+10OH--8e=CO32-+7H2O B.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C.随着不断放电,电解质溶液碱性不变
D.甲烷燃料电池的能量利用率比甲烷燃烧的能量利用率大
6.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用惰性电极电解MgCl2溶液:2Cl—+H2O通电 2OH—+Cl2↑+H2↑
B.碳酸钠溶液显碱性:CO32—+H2OHCO3—+OH—
C.氯气通入冷水中:Cl2 +H2O Cl- +ClO- +2H+
D.碳酸镁悬浊液中加醋酸:CO32-+2CH3COOH = 2CH3COO-+CO2↑+H2O
7.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5 L 1 mol/L NaHS溶液中,N(Na+)+N(HS—)=NA
B.12.4 g白磷(分子式为P4)中含有P—P共价键0.6 NA
C.常温下,pH=2的醋酸溶液中所含有的H+数为0.01 NA
D.将92 g N2O4晶体放入容器中,恢复到常温常压时,所含气体分子数为NA
8.下列大小关系比较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F-C.氢化物的沸点:NH3Mg(OH)2> Al(OH)3
9.下列事实能说明NH3·H2O一定是弱电解质的是
①常温下,NH3·H2O溶液能使酚酞变红; ②用NH3·H2O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
③常温下,0.1mol / L氯化铵溶液的pH约为5
④常温下,体积相同且pH相同的NH3·H2O溶液和NaOH溶液,与相同浓度的HCl溶液中和时,消耗HCl溶液的体积:前者>后者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②④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H=5的CH3COOH溶液和pH=5的NH4Cl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B.2SO2(g) + O2(g)2SO3(g)的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可用上图表示
C.2NO+2CO2CO2+N2 的ΔH<0,常温下该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D.25°C时,在Mg(OH)2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c(Mg2+)减小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11.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1 mol A和1 mol B进行反应:2A(g)+B(g)2C(g),
经60 s达到平衡,生成0.6 mol 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A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1 mol·L-1·s-1
B.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体积变为5 L,C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2倍
C.其他条件不变,若增大压强,则物质A的转化率减小
D.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百分含量为0.353
12.常温下,用 0.1 mol·L—1HCl溶液滴定10.0 mL浓度为0.1 mol·L—1 Na2CO3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V=0时:c(H+)+c(HCO 3-)+c(H2CO3)=c(OH-)
B.当V=5时:c(CO32—)+c(HCO 3-)+c(H2CO3)=2c(Cl-)
C.当V=10时:c(Na+)>c(HCO 3-)>c(CO32—)>c(H2CO3)
D.当V=a时:c(Na+)>c(Cl-)>c(H+)=c(OH-)
13.由可逆反应绘出图像如图,纵坐标为生成物在平衡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下列对该反应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反应物中一定有气体 B.生成物中一定有气体
C.正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D.正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14.已知Ksp(BaSO4 )= 1.1×10-10,Ksp(BaCO3)=2.5×10-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BaSO4比BaCO3溶解度小,所以,BaCO3可以转化为BaSO4
B.BaCO3 、BaSO4均不溶于水,所以都可以做钡餐试剂
C.向Na2CO3溶液中加入BaCl2和Na2SO4,当两种沉淀共存时,c(SO42—)/ c(CO32—) =4.4×10-2
D.常温下,BaCO3若要在Na2SO4溶液中开始转化为BaSO4,则Na2SO4的浓度必须不低于 2.2×10-6 mol·L-1
15.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①(NH4)2CO3②(NH4)2SO4③(NH4)2Fe(SO4)2三种溶液,
c (NH4+)的大小顺序为:①>②>③
B.pH相等的NaF与CH3COOK溶液:c(Na+)-c(F —)>c(K+)-c(CH3COO—)
C.0.2 mo1·L —1的Na2CO3溶液:c(OH—)=c(HCO3—)+c(H+)+2c(H2CO3)
D.0.2 mo1·L —1 HCl与0.1 mo1·L —1 NaAlO2溶液等体积混合:c(Cl—)> c(Na+)>c(Al3+)>c(H+)>c(OH—)
非 选 择 题 (共80分)
三、非选择题
16.(14分)图a是1 mol NO2和1 mol 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图b (2)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NO2浓度变化表示平均反应速率v(NO2)= ▲ 。
(3)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温度降低,K ▲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若在温度和容积相同的三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测得反应达到平衡吋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容 器



反应物投入量
1 mol NO2
1 mol CO
2 mol NO
2 mol CO2
1 mol NO2、1 mol CO
1 mol NO、1 mol CO2
平衡时c(NO) /mol·L-1
1.5
3
m
能量变化
放出a kJ
吸收b kJ
放出c kJ
CO或NO的转化率
α1
α2
α3
则:α1+α2= ▲ , a+b/2= ▲ ,m= ▲
17.(12分)常温下,将某一元碱BOH和HCl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
实验编号
HCl的物质的量浓度
(mol·L-1)
BOH的物质的量浓度
(mol·L-1)
混合溶液的pH

0.1
0.1
pH=5

c
0.2
pH=7

0.1
0.2
pH>7
请回答:
(1)从第①组情况分析,BOH是 ▲ (选填“强碱”或“弱碱”)。该组所得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OH—)= ▲ mol·L-1。
(2)第②组情况表明,c ▲ 0.2。该混合液中离子浓度c(B+)▲ c(Cl—)(选填“<”、“>”或“=”)。
(3)从第③组实验结果分析,混合溶液中 (选填“<”、“>”或“=”)
甲:BOH的电离程度 ▲ BCl的水解程度
乙:c(B+)—2 c (OH—) ▲ c(BOH)—2 c(H+)
18.(12分)(1)已知在25℃时,醋酸、碳酸和亚硫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分别为:
醋酸 Ki = 1.75×10-5
碳酸 Ki 1= 4.30×10-7 Ki 2 = 5.61×10-11
亚硫酸 Ki 1= 1.54×10-2 Ki 2 = 1.02×10-7
写出碳酸的第一级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Ki = _ ▲ __
在相同条件下,试比较H2CO3、HCO3-和HSO3-的酸性最强的是 ▲
③ 若保持温度不变,在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下列量会变小的是 ▲ (填序号)
A. c(CH3COO-) B. c(H+) C. w醋酸电离平衡常数 D. 醋酸的电离度
(2)一定温度下的难溶电解质AmBn在水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其平衡常数
Ksp=cm(An+)×cn(Bm-),称为难溶电解质的离子积。在25℃时,AgCl的白色悬浊液中,依次加入等浓度的KI溶液和Na2S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先出现黄色沉淀,最后生成黑色沉淀。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溶度积小的沉淀可以转化为溶度积更小的沉淀
B.若先加入Na2S溶液,再加入KCl溶液,则无白色沉淀产生
C.25℃时,饱和AgCl、AgI、Ag2S溶液中所含Ag+的浓度相同
D.25℃时,AgCl固体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CaCl2溶液中的溶度积相同
(3)常温下,取pH=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各100mL,向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Zn粒,反应过程中两溶液的pH变化如右图所示。则图中表示醋酸溶液中pH变化
曲线的是 ▲ (填“A”或“B”)。
设盐酸中加入的Zn质量为m1, 醋酸溶液中加入的Zn质量为m2。
则m1 ▲ m2(选填“<”、“=”、“>”)
19.(14分)碘溶于碘化钾溶液中形成I3—,并建立如下平衡:I3— I—+ I2。实验室可以通过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平衡时I3—的浓度
实验原理:
为了测定平衡时的c(I3—) ,可用过量的碘与碘化钾溶液一起摇动,达平衡后取上层清液用标准的Na2S2O3滴定:2 Na2S2O3 + I2 = 2NaI + Na2S4O6。
由于溶液中存在I3— I— + I2的平衡,所以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最终测得的是I2和I3—的总浓度,设为c1,c1 = c(I2)+c(I3—);c(I2) 的浓度可用相同温度下,测过量碘与水平衡时溶液中碘的浓度代替,设为c2,则c(I2)= c2,c(I3—)=c1 —c2;
实验内容:
1.用一只干燥的100 mL 碘量瓶和一只250 mL碘量瓶,分别标上1、2号,用量筒取80 mL 0.0100 mol.L-1 KI于1号瓶,取200 mL 蒸馏水于2号瓶,并分别加入0.5 g过量的碘。
2.将两只碘量瓶塞好塞子,振荡30分钟,静置。
3.分别取上层清液20 mL用浓度为c mol/L标准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1号瓶消耗V1 mL Na2S2O3溶液,2号瓶消耗V2 mL Na2S2O3溶液。
4.带入数据计算c(I3—)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标准Na2S2O3溶液应装入 ▲ (填“酸式滴定管”或“碱式滴定管”),原因是 ▲ 。
(2)碘量瓶在震荡静置时要塞紧塞子,可能的原因是 ▲
(3)滴定时向待测液中加入的指示剂是 ▲ ,到达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 ▲ 。
(4)用c 、V1 和V2 表示c(I3—)为 ▲ mol·L-1。
(5)若在测定1号瓶时,取上层清液时不小心吸入了少量的I2固体,则测定的c(I3—) ▲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0.(14分)我国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以天然气为原料合成尿素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图中某些转化
步骤及生成物未列出):
(1)“造合成气”发生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H4(g)+H2O(g) CO(g)+3H2(g);△H>0
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欲提高CH4的反应速率和转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
A、增大压强 B、升高温度 C、充入He气 D、增大水蒸气浓度
温度/℃
400
500
800
平衡常数K
9.94
9
1
(2)“转化一氧化碳”发生的方程式是H2O(g) +CO(g) H2(g)+CO2(g),该反应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下:
提高氢碳比[ n(H2O)/n(CO)],K值 ▲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该反应在400℃时进行,起始通入等物质的量的H2O和CO,反应进行到某一时刻时CO和CO2的浓度比为1∶3,此时v(正) ▲ v(逆)(填“>”、“=”或“<”)。
(3)有关合成氨工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属于人工固氮
B、合成氨工业中使用催化剂能提高反应物的利用率
C、合成氨反应温度控制在500℃左右,目的是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合成氨工业采用循环操作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
(4)生产尿素过程中,理论上n(NH3)∶n(CO2)的最佳配比为▲ ,而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使n(NH3)∶n(CO2)≥3,这是因为 ▲ 。
(5)当甲烷合成氨气的转化率为60%时,以3.0×108 L甲烷为原料能够合成 ▲ L 氨气。(假设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21.(14分)铜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很多领域有重要的用途,如超细铜粉可应用于导电材料、催化剂等领域中。超细铜粉的某制备方法如下:
(1)[Cu(NH3)4]SO4中,N、O、S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 。
(2) SO42-中硫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 :写出一种与SO4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 ▲ 。
(3)某反应在超细铜粉做催化剂作用下生成,则分子中 σ 键与 π 键之比为 ▲
(4)该化合物[Cu(NH3)4]SO4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 ▲ 。(填字母)
A.离子键 B.金属键 C.配位键 D.非极性键 E.极性键
(5)NH4CuSO3中的金属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
(6)铜的某氯化物的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

2013~2014学年度高二化学期中考试
参考答案与评分建议
2014.4
(3) 9 ; 变大
(4) 1 ; 234 ; 3
17.(12分)(每空2分)
(1) 弱碱; 1×10—5
(2)<; =
(3) >; =
18.(1)① ② H2CO3 > HSO3- > HCO3-
③ A D
(2)C (3)B,<
19.(14分)(每空2分)
(1) 碱式滴定管;Na2S2O3溶液呈碱性 (2)防止I—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3) 淀粉 ; 溶液恰好由蓝色变成无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4) (cV1-cV2)/40 (5)偏大
20.(16分)(每空2分)
(1)B D (选对1个得1分,只要选错得0分)
(2)不变;> (3)A
(4)2:1;有利于提高CO2的转化率,因为NH3极易溶于水,便于分离、回收利用
(5)4.8×108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