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课时作业(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课时作业(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6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05 21:38: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列宁指出:“凡尔赛体系使世界十分之七的人口陷于被奴役的地位。这些奴隶遍及全世界,受英国、法国和日本等一小撮国家的宰割。”这表明该体系
A.加强了英国殖民帝国的地位
B.带有帝国主义的掠夺性
C.形成了稳定的国际关系秩序
D.解决了法德之间的矛盾
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加速大战进程的事件有
①美国对德宣战
②俄国爆发十月革命
③协约国力量增强,加强对德打击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3.在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各国进行了激烈的争吵,这反映出
A.德国有效地利用了列强之间的矛盾
B.美国和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C.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矛盾重重
D.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仍存在尖锐的矛盾
4.下图是1917年,德国政府的发布有关德国潜艇的宣传画,与之相关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A.为日德兰海战做舆论宣传 B.德国开始实施"无限制的潜艇战"
C.加剧美德两国紧张的关系 D.有利于德国夺回制海权
5.一战后,对欧洲大陆政治版图的重大变化产生极大影响的是
A.《凡尔赛和约》 B.《五国海军协定》
C.《巴黎和约》 D.《九国公约》
6.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促进了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这一局面开始于
A.德奥同盟条约签订
B.意大利加入同盟国
C.法俄缔结军事协定
D.英俄签订军事协约
7.“(1)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完整;……(3)施用各种权势,以期切实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引文所指协定当缔结于
A.中华民国改订新约时期 B.美国开华盛顿会议时期
C.近代日本修约运动时期 D.当代中国改革开放时期
8.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开始了对欧洲霸权的削弱”,下列不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美国主导的华盛顿体系形成
B.俄国退出帝国主义阵营
C.英日同盟被拆散和《五国条约》的签订
D.德国常备军被完全取消
9.一战期间,北洋政府宣布参战,14万华工“以工代兵”,远渡重洋前往欧洲前线,使得协约国免除了人力资源匮乏的后顾之忧,极大地巩固了军事防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官提出从战败国手中收回中国主权的要求。一战华工参战
A.迫使列强放松对华侵略 B.决定中国在战后会议的身份
C.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 D.助力中国收复了山东的主权
10.现代著名法学家亨金曾对现代社会的国际关系做出总结道:“在各国关系中,文明的进步表现为从武力到外交,又从外交到法律的运动。”下列事件中可以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拿破仑建立法兰西帝国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
C.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 D.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1.下图反映的是一战期间协约国和同盟国的生产能力统计数据(单位:百万吨)。造成1917年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长期的战争损耗 B.美国加入协约国
C.协约国重视工业 D.协约国资源丰富
12.某学者在1919年撰文称,“各国战后所耗元气,都要取偿于外。环顾宇内,就剩中国一块大肥肉,自然远客近邻都在那里打我们的主意。若是自己站不起来,单想靠国际联盟当保镖,可是做梦理!虽然如此,我们却不能将国际联盟这件事看得毫无价值,还要尽自己的力量,促他的进步。这回国际联盟总算世界主义和国家主义调和的发轫,把国家相互的观念深入人心,知道国家意志并不是绝对无限,还须受外部多大节制。”该文旨在
A.说明列强环伺的隐患使中国外交依然被动 B.希翼中国应当认清国际时势主动有所作为
C.揭示国联的存在并没有给世界带来真正的和平 D.强调国联盟约为中国争取外交平等提供了契机
13.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法、美等国就大力宣扬民族自决原则,但多是“接受它作为一项原则而非权利”,只在“没有任何复杂程序并从属于实际考虑和政治利益之下重新划分欧洲地图时,才使之大致地反映民族的原则”。材料旨在强调民族自决原则( )
A.重新划分了欧洲政治地图 B.成为大国争夺利益的手段
C.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觉醒 D.得到西方国家的大力支持
14.下图是一幅反映近代国际形势的政治漫画,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普法战争时两方的针锋相对
B.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军事集团的对立
C.瓜分殖民地时各国的利害冲突
D.两大集团形成后,内部完全没有了利害冲突
15.1920-1929年美国工业总产值大约增长53%,工业生产的年增长率为5.4%左右1922-1929年间,美国对外商品输出从39.7亿美元增加到51.6亿美元。导致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的原因有
①一战中大发横财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②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④建立了有利于美国的国际贸易组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6.一个西史学家在论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说:“由于导致战争的外交活动是秘密进行的,最初没有人确知哪些国家是有罪的。”这种观点
A.不正确,它忽视了这场战争的原因是帝国主义掠夺的结果,双方都有责任、有罪
B.不正确,它认为两大军事集团发动战争都是无罪的、正义的
C.正确,这场战争确实没有人知道战争的责任在谁
D.正确,这场战争是秘密外交的结果
17.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战场形成了三条战线(如图),其中有奥匈帝国参战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18.有统计数字表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大约900万人战死,2000多万人受伤,350万人终身残疾。德、俄、法、奥的伤亡人数占全部伤亡人数的66.6%。这些数字表明
A.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其残酷的杀戮为主要特点
B.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
C.中国没有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D.美国没有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19.20世纪初期,伴随一战的结束,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著名的有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和中国的五四运动。这些运动的发生反映出( )
A.战败国对《凡尔赛条约》有不满情绪 B.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
C.凡尔赛体系受到了猛烈的冲击 D.战后出现了新的民族矛盾
20.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政府掌握了重要原料的分配,还征用各类财产,设立国家染织厂,经营了250家军需品工厂,同时实行限定物价、监督铁路、控制矿业与交通运输业等政策。这表明,一战促使英国
A.资本主义转型完成 B.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C.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D.政府职能发生根本性转变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巴黎和会上,美国主张吸收世界各国和战败的德国加入这一国际联盟组织,各会员国应相互保证“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如果发生领土争端,“国联”有权干预,“国联”应负责处理战败国的殖民地问题。
材料二 《国联盟约》规定:“国联”的主要机构是全体代表大会和行政院,每个会员国,包括自治领都拥有一票。
材料三 西方一评论家说:“威尔逊的原则征服了欧洲,《国联盟约》无疑是他努力的一座纪念碑,但是新大陆的政治是否与旧世界一样尚不可知。威尔逊的理想征服了欧洲,他是否能征服美国呢?
材料四 威尔逊签署了和约后,带病在美国作了1万千米的旅游,到处兜售他的国联方案,直到1919年10月中风,半身瘫痪,但参议院就是不买帐,参议院共和党领袖洛奇说:“美国不能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削弱自己,不能使我们的主权从属于别的国家。我们必须首先考虑到美国。”在1920年3月最后表决中,参议院以53:28的多数否决了参加国联的议案。
——以上材料均摘自《国际关系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美国主张建立国联的目的何在?
(2)材料二中有关规定对哪国有利?为什么?
(3)根据材料四,你如何理解材料三的内容?
(4)据上述材料,分析围绕国联产生的矛盾和斗争的实质。
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国际联盟的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为实现这一宗旨提出会员国应尽的主要义务与职责。如盟约规定会员国应当共同保证反对侵略战争威胁;如果发生争端,应将争端提交仲裁、或依司法解决,或交行政院审查,并对破坏盟约而进行战争的国家采取经济、军事、政治上的制裁。……代表大会和行政院的决议需全体大会一致通过才能成立。
材料二 1931年9月18日,九一事变爆发。东北军不战而退,仅三个月东北三省全部被日军占领。
9月23日,国联理事会决议:劝告中日双方退兵。
1932年2月13日,英国代表李顿勋爵率领的国际联盟调查团由美国旧金山出发来华。
10月2日,《国联调查团报告书》在南京、东京、日内瓦同时发表。报告书承认“九一八”为日方“预定精密计划”所造成,但认为满洲问题的解决,必须“遵守现行多方面的条约”“承认日本在满洲利益”“国际共管东三省”、设立“自治政府”。
10月3日,国联当局对报告书表示满意,认为法律事实两者均能兼顾。
——摘编自《远东反战会议大事记》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国联对日本侵华的态度。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国联对侵略行为制约不力的原因。
三、论述题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早期阶段,陈独秀对战争性质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上,这可以从他对协约国参战目的的认识上看出:他把西方国家划分为帝国主义和自由主义两种国家,而自由民主的典范就是法国,他认为欧战是正宗欧洲文明——法兰西文明与欧洲文明的变种德国帝国主义之间即正义与邪恶的较量。陈独秀说:“德意志以帝国主义为厉世界,吾人之所恶也,列国讨之,亦以尊重自由正义与和平,不得不掊此军国主义之怪物。”他还特别指出,法兰西人“嗜和平、博爱、自由,根于天性,成为风俗也”,他们参战是“为平等、博爱、自由”而战。很显然陈独秀把协约国当作了正义的一方,他的这种从欧洲文明的角度出发来分析一战的性质决定了他还不能从根本上弄清欧战的本质。
——蒋红艳《试论陈独秀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性质的认识》
你是否赞同陈独秀对战争性质的看法?请根据材料并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史实论证你的观点或认识。(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严密,表述严谨)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依据材料“凡尔赛体系使世界十分之七的人口陷于被奴役的地位。这些奴隶遍及全世界,受英国、法国和日本等一小撮国家的宰割”可以看出凡尔赛体系具有帝国主义的掠夺性,故B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凡尔赛体系的世界影响,不是强调对英国的作用,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凡尔赛体系具有帝国主义的掠夺性,这就会加剧被奴役地区的反抗,不利于国际关系的稳定,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2.A
【详解】美国对德宣战使协约国力量增强,加强了对德打击,改变了交战双方的力量对比,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使俄国退出了一战,这些事件均加速了一战的进程,所以本题正确答案只有选A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3.C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矛盾重重,围绕分赃进行了激烈的争吵,故C正确;德国等战败国和苏俄被排斥在和会之外,故A错误;巴黎和会上,不仅美国与欧洲列强的矛盾不可调和,欧洲列强内部的矛盾也不可调和,故B说法错误;巴黎和会的争吵体现不出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故D错误。
4.C
【详解】宣传画中的潜艇是U型艇,一战后期,这些潜艇遍布大西洋主航线,击沉数量众多的美国运输货物的船只,加剧了美国和德国之间的紧张关系,C正确;日德兰海战爆发于1916年,排除A;德国宣布实行“无限制潜艇战”时间是在1917年2月,但是通过宣传画无法判断当时是否开始实行这一战法,排除B;德国最终未能夺回制海权,排除D。
5.C
【详解】《巴黎和约》是指一系列在巴黎或凡尔赛签订的战争和约,主要针对欧洲大陆版图规定,C正确;《凡尔赛和约》主要是《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A错误;B和D主要是华盛顿会议内容,涉及海军和远东地区,排除。
6.C
【详解】据所学可知,1879年在德意志宰相比斯麦推动下,德奥签订同盟协定;意大利由于在同法国争夺北非突尼斯的斗争中失败,1882年德奥意三国签订同盟条约,形成三国同盟;三国同盟的建立引起法国和俄国的不安,法国为了摆脱普法战争后的孤立处境,急于寻找同盟者,1892年俄法签订了军事条约草案,矛头指向三国同盟,标志着欧洲出现了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C符合题意;A、B与材料不符;1907年英俄签订军事协约,这意味着三国协约的建立,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的最终形成,D错误。
7.B
【详解】根据引文的内容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引文出自《九国公约》,《九国公约》缔结于在美国召开的华盛顿会议时期,故选B;ACD都与《九国公约》缔结的时间不符,排除。
8.D
【详解】一战后关于德国的制裁并没有完全废除常备军,D错误,符合题意;美国主导华盛顿是对欧洲体系打击,俄国推出帝国主义阵营打击了欧洲帝国主义,英日同盟被拆散和《五国条约》的签订也不利于欧洲霸权,A、B和C是材料证据,排除。
9.B
【详解】一战期间,中国派出14万华工“以工代兵”加入协约国一方,为协约国取胜做出巨大贡献。战后,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了巴黎和会,提升了国际地位,故B正确;尽管如此,列强仍未放松对华侵略,故A错误;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不符合史实,故C错误;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官提出从战败国手中收回山东主权的要求,但失败了,故D错误。
10.B
【详解】根据材料“在各国关系中,文明的进步表现为从武力到外交,又从外交到法律的运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相应的国际会议,以及建立的各类国际体系,体现了从武力到外交,再从外交到法律的发展过程,B项正确;“拿破仑建立法兰西帝国”是单一的历史事件,不能反映变化历程的全貌,排除A项;“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 ”是单一的历史事件,不能反映变化历程的全貌,排除C项;“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是单一的历史事件,不能反映变化历程的全貌,排除D项。故选B项。
11.B
【详解】从一战期间协约国和同盟国的生产能力统计数据可以看出,1917年有一个快速的增长,结合所学可得出,这一年,美国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因此使协约国的生产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故B项正确;数据与损耗不符合,排除A;CD项都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12.B
【详解】据材料“若是自己站不起来,单想靠国际联当保镖,可是做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该学者希望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后应该主动有所作为,力争国权,故B选项正确;列强环伺的隐患,属于中国力争国权的背景,不是材料主旨,故A选项错误;材料“不能将国际联盟这件事看得毫无价值”说明学者也肯定了国联的积极作用,故C选项错误;当时国联受到英法控制,对中国争取外交平等的不利性更大,故D选项错误。故选B。
13.B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西方大国在对民族自决原则的运用与阐释中,存在明显的双重标准,实际上民族自决原则成为大国争夺利益的手段,B项正确;材料只是反映了西方大国对民族自决原则的态度,没有反映其结果和影响,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欧洲民族意识觉醒等相关信息,排除C项;民族自决原则虽得到大国的宣扬和支持,但是建立在不损害其利益的基础上,排除D项。故选B项。
14.B
【详解】漫画反映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两大对立军事集团的形成,B项正确;A项体现的是漫画的表面现象,仅是两大集团对立的一个小方面,排除A项;C项是漫画中形势的背景,排除C项;D项说法错误,集团内部仍有利害冲突,排除D项。故选B项。
15.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导致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的原因有一战中大发横财,使其经济实力增强。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使世界暂时稳定。而美国推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故A①②③正确;当时没有建立有利于美国的国际贸易组织,故④错误。排除BCD。
16.A
【详解】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论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由于导致战争的外交活动是秘密进行的,最初没有人确知哪些国家有罪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的非正义战争,故题干观点不正确,它忽视了这场战争的原因是帝国主义掠夺的结果,双方都有责任、有罪,故答案选A。两大军事集团发动战争都是有罪,故B错误。题干观点不正确,故C错误。题干观点不正确,这与秘密外交无关,故D错误。
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次世界大战·评价
【名师点睛】19世纪末20年代初,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下,帝国主义国家围绕着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双方都是非正义性的,一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17.B
【详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战场形成了三条战线,西线英法同德国作战,东线德奥同俄国作战,南线奥匈对塞尔维亚和俄国作战,因此有奥匈帝国参战的是东线和南线,图中①②③分别是东线、西线、南线,①③正确,②排除。B正确,ACD排除。故选B。
18.A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战死”“受伤”“残疾”人数数额巨大,表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性,故选A;一战是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B项表述符合史实,但是与材料无关,排除;中国和美国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C、D两项表述都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A。
19.C
【详解】凡尔赛体系从整体上对战败国和广大的殖民地实际上是不公平的,那是分赃会议,主要是维护帝国主义战胜国的利益,激起了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凡尔赛体系受到了猛烈的冲击,故选C;中国是战胜国,A错误;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对土耳其没有影响,对印度也没有影响,B错误;中国的五四运动,从根本上讲不是一战以后出现的新的民族矛盾,D错误。
20.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政府进一步控制了经济领域的多个部门,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B项正确;资本主义转型属于政治、经济等多个层面的问题,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A项;产业结构是指产业内部各生产要素之间、产业之间、时间、空间、层次的五维空间关系。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C项;政府职能发生根本性转变,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
21.(1)控制国联,特别是联合各小国与英法抗衡,以达到争霸世界的目的。
(2)英国。因为英国有最多的殖民地(自治领),可因此掌握国联的支配权。
(3)由于美国控制国联的目的未达到,加上美国孤立主义和传统思想,使威尔逊遭到失败。
(4)争夺世界霸权。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世界各国和战败的德国加入这一国际联盟组织”“‘国联’有权干预”等信息可知美国的目的是控制“国联”,特别是联合各小国与英法抗衡以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
(2)由材料中“国联盟约规定,国联的主要机构是会员全体代表大会和行政院。每个会员国,包括自治领都拥有一票。”可以判断出对英国最为有利,因为英国的殖民地(自治领)最多,所以英国在国联全体代表大会和行政院中的权力较大。
(3)联系材料归纳分析材料三的内容,材料四中参议院对威尔逊的建议不买帐,原因在于巴黎和会上美国没有控制国联,国联实际上掌握在英法手中,且加上美国的孤立主义政策,最终出现威尔逊征服了欧洲,却没有征服美国,美国最终退出了国联。
(4)根据所学可从各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实质角度概括。
【详解】
22.(1)国联未明确定义日本为侵略者,并试图将中国东北置于国际共管,充分暴露了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绥靖政策。
(2)盟约对“侵略”的涵义并未做出明确规定,容易给侵略者以可乘之机;没有规定对侵略者制裁的具体措施;全体成员一致同意难以实现:二战初期英美奉行“绥靖“政策。
【详解】(1)根据材料“报告书承认‘九一八’为日方‘预定精密计划’所造成,但认为满洲问题的解决,必须‘遵守现行多方面的条约’‘承认日本在满洲利益’‘国际共管东三省’、设立‘自治政府’。”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联未明确日本为侵略者、并试图国际共管东三省,充分暴露了西方国家对日本侵略行为的绥靖政策。
(2)根据材料“为实现这一宗旨提出会员国应尽的主要义务与职责。如盟约规定会员国应当共同保证反对侵略战争威胁”并结合所学可知,盟约对“侵略”的涵义并未做出明确规定,容易给侵略者以可乘之机;根据材料“对破坏盟约而进行战争的国家采取经济、军事、政治上的制裁”并结合所学可知,没有规定对侵略者制裁的具体措施;根据材料“代表大会和行政院的决议需全体大会一致通过才能成立”并结合所学可知,全体成员一致同意难以实现;此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初期英美奉行“绥靖“政策,也影响了国联对侵略行为的制约。
23.示例观点:我不赞同陈独秀的观点,我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性质的,是非正义的战争
论证:从参战国来看,参战的两大军事集团都是由帝国主义国家构成的,军事集团竞相扩军备战,为创新瓜分世界制定战争计划。从战前的主要矛盾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主要矛盾是英德矛盾。随着第二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德两国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德国为寻求在欧洲乃至世界的领导地位而与英国的矛盾激化。从战争的进程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长达四年,并且以极其残酷的杀戮为主要特点,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从战争的结果来看,战胜国以最大可能的手段严重制裁了战败国,从对世界的分赃中取得了最大的利益,为后来世界战争的爆发买下了隐患。
由此可见,第一次世界大战从始至终都是非正义的,塞尔维亚的斗争虽然具有正义性,但改变不了整场战争的性质。陈独秀的观点也会随着战争的进展以及战后的处理而不断发生变化。
【详解】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可知回答本题首先要阅读材料,从材料中读出陈独秀的观点来,然后根据自己的认识明确的自己的观点,这里要注意一定要回答不赞同,因为陈独秀的观点是不符合史实的,在此之后要运用充分的论据进行论证,论证过程中强调论据的充实性和全面性,强调逻辑的严密性和科学性,还要注意运用学科语言进行表述,例如参战国来看,参战的两大军事集团都是由帝国主义国家构成的,军事集团竞相扩军备战,为创新瓜分世界制定战争计划。从战前的主要矛盾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主要矛盾是英德矛盾。随着第二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德两国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德国为寻求在欧洲乃至世界的领导地位而与英国的矛盾激化。从战争的进程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长达四年,并且以极其残酷的杀戮为主要特点,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从战争的结果来看,战胜国以最大可能的手段严重制裁了战败国,从对世界的分赃中取得了最大的利益,为后来世界战争的爆发买下了隐患。最后总结自己的观点,即第一次世界大战从始至终都是非正义的,塞尔维亚的斗争虽然具有正义性,但改变不了整场战争的性质。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