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册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
尊敬的先生:
对您的问题回答如下:
(1)我们视之为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经济关系,是指一定社会的人们生产生活资料和彼此交换产品(在有分工的条件下)的方式。因此,这里包括生产和运输的全部技术。这种技术,照我们的观点看来,也决定着产品的交换方式以及分配方式,从而在氏族社会解体后也决定着阶级的划分,决定着统治关系和奴役关系,决定着国家、政治,法等等。此外,在经济关系中还包括这些关系赖以发展的地理基础和事实上由过去沿袭下来的先前各经济发展阶段的残余(这些残余往往只是由于传统或惰性才继续保存着),当然还包括围绕着这一社会形式的外部环境。
如果像您所说的,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状况,那么,科学则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状况和需要。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整个流体静力学(托里拆利等)是由于16世纪和17世纪意大利治理山区河流的需要而产生的。关于电,只是在发现它在技术上的实用价值以后,我们才知道了一些理性的东西。可惜在德国,人们撰写科学史时习惯于把科学看作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2)我们把经济条件看作归根到底制约着历史发展的东西。而种族本身就是一种经济因素。不过这里有两点不应当忽视:
(a)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这并不是说,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而是说,这是在归根到底不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相互作用。例如,国家就是通过保护关税,自由贸易、好的或者坏的财政制度发生作用的,甚至德国庸人的那种从1648—1830年德国经济的可怜状况中产生的致命的疲惫和软弱(最初表现为虔诚主义,而后表现为多愁善感和对诸侯贵族的奴颜婢膝),也不是没有对经济起过作用。这曾是重新振兴的最大障碍之一,而这一障碍只是由于革命战争和拿破仑战争把慢性的穷困变成了急性的穷困才动摇了。所以,并不像人们有时不加思考地想象的那样是经济状况自动发生作用,而是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是在既定的、制约着他们的环境中,是在现有的现实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的,在这些现实关系中,经济关系不管受到其他关系――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多大影响,归根到底还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它构成一条贯穿始终的、唯一有助于理解的红线。
(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到现在为止,他们并不是按照共同的意志,根据一个共同的计划,甚至不是在一个有明确界限的既定社会内来创造自己的历史。他们的意向是相互交错的,正因为如此,在所有这样的社会里,都是那种以偶然性为其补充和表现形式的必然性占统治地位。在这里通过各种偶然性来为自己开辟道路的必然性,归根到底仍然是经济的必然性。这里我们就来谈谈所谓伟大人物问题。恰巧某个伟大人物在一定时间出现于某一国家,这当然纯粹是一种偶然现象。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人去掉,那时就会需要有另外一个人来代替他,并且这个代替者是会出现的,不论好一些或差一些,但是最终总是会出现的。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本身的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假如没有拿破仑这个人,他的角色就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这一点可以由下面的事实来证明:每当需要有这样一个人的时候,他就会出现,如凯撒、奥古斯都、克伦威尔等等。如果说马克思发现了唯物史观,那么梯叶里、米涅、基佐以及1850年以前英国所有的历史编纂学家则表明,人们已经在这方面作过努力,而摩尔根对于同一观点的发现表明,发现这一观点的时机已经成熟了,这一观点必定被发现。
历史上所有其他的偶然现象和表面的偶然现象都是如此。我们所研究的领域越是远离经济,越是接近于纯粹抽象的意识形态,我们就越是发现它在自己的发展中表现为偶然现象,它的曲线就越是曲折。如果您画出曲线的中轴线,您就会发现,所考察的时期越长,所考察的范围越广。这个轴线就越是接近经济发展的轴线,就越是同后者平行而进。
在德国,达到正确理解的最大障碍,就是著作界对于经济史的不负责任的忽视。不仅很难抛掉学校里濯输的那些历史观,而且更难搜集为此所必需的材料。例如,老古·冯·居利希在自己的枯燥的材料汇集中的确收集了能够说明无数政治事实的大量材料,可是他的著作又有谁读过呢!
此外,我认为马克思在《雾月十八日》一书中所作出的光辉范例,能对您的问题给予颇为圆满的回答,正是因为那是一个实际的例子。我还认为,大多数问题都已经在《反杜林论》第一编第九至十一章、第二编第二至四章和第三编第一章或导言里,后来又在《费尔巴哈》最后一章里谈到了。
请您不要过分推敲上面所说的每一句话,而要把握总的联系;
可惜我没有时间能像给报刊写文章那样字斟句酌地向您阐述这一切。
请代我……先生问好并代我感谢送来……,它使我十分高兴。
致以崇高的敬意。
您的弗·恩格斯
1.以下哪一项可能不属于第一部分加点词“理性的东西”所指涉的内容( )
A.电荷性质 B.电磁感应 C.电力运用 D.电流成因
2.对第二部分a小节的理解符合文意的是( )
A.国家的全部意义在于发展经济。
B.经济状况恶化动摇了德国封建统治。
C.宗教艺术对经济难以施加影响。
D.改造社会可以无视当时的经济关系。
3.能够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
A.如果费迪南大公未被刺杀,一战便可以避免。
B.王朝的兴衰主要由统治者的能力素质所决定。
C.研究文学史应着眼于文学自身的演化规律。
D.历史上伟大人物的出现有其必然的先决条件。
4.以下做法不是文中恩格斯向博尔吉乌斯所建议的一项是( )
A.参与革命实践 B.把握总体关联 C.研读经济史 D.多读马恩原著
5.本文论证手法多样、有效,试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各题。
我们视之为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经济关系,是指一定社会的人们生产生活资料和彼此交换产品(在有分工的条件下)的方式。因此,这里包括生产和运输的全部技术。这种技术,照我们的观点看来,也决定着产品的交换方式以及分配方式,从而在氏族社会解体后也决定着阶级的划分,决定着统治关系和奴役关系,决定着国家、政治、法等等。此外,在经济关系中还包括这些关系赖以发展的地理基础和事实上由过去沿袭下来的先前各经济发展阶段的残余(这些残余往往只是由于传统或惰性才继续保存着),当然还包括围绕着这一社会形式的外部环境。
我们把经济条件看作归根到底制约着历史发展的东西。而种族本身就是一种经济因素。不过这里有两点不应当忽视:
(a)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这并不是说,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而是说,这是在归根到底不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相互作用。例如,国家就是通过保护关税、自由贸易、好的或者坏的财政制度发生作用的,甚至德国庸人的那种从1648—1830年德国经济的可怜状况中产生的致命的疲惫和软弱(最初表现为虔诚主义,而后表现为多愁善感和对诸侯贵族的奴颜婢膝),也不是没有对经济起过作用。这曾是重新振兴的最大障碍之一,而这一障碍只是由于革命战争和拿破仑战争把慢性的穷困变成了急性的穷困才动摇了。所以,并不像人们有时不加思考地想象的那样是经济状况自动发生作用,而是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是在既定的、制约着他们的环境中,是在现有的现实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的,在这些现实关系中,经济关系不管受到其他关系——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多大影响,归根到底还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它构成一条贯穿始终的、唯一有助于理解的红线。
(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到现在为止,他们并不是按照共同的意志,根据一个共同的计划,甚至不是在一个有明确界限的既定社会内来创造自己的历史。他们的意向是相互交错的,正因为如此,在所有这样的社会里,都是那种以偶然性为其补充和表现形式的必然性占统治地位。在这里通过各种偶然性来为自己开辟道路的必然性,归根到底仍然是经济的必然性。这里我们就来谈谈所谓伟大人物问题。恰巧某个伟大人物在一定时间出现于某一国家,这当然纯粹是一种偶然现象。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人去掉,那时就会需要有另外一个人来代替他,并且这个代替者是会出现的,不论好一些或差一些,但是最终总是会出现的。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本身的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假如没有拿破仑这个人,他的角色就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这一点可以由下面的事实来证明:每当需要有这样一个人的时候,他就会出现,如凯撒、奥古斯都、克伦威尔等等。
6.下面对经济关系的分析和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济关系是社会历史的基础,是指一定社会的人们生产生活资料和彼此交换产品(在有分工的条件下)的方式。
B.经济关系包括生产和运输的全部技术,科学技术也包括在内。
C.经济关系决定着产品的交换方式以及分配方式,也决定着社会阶级的划分。
D.在经济关系中还包括它赖以发展的地理基础和由历史沿袭下来的各经济发展阶段的残余,以及围绕着这一社会形式的外部环境。
7.下面分析和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恩格斯强调经济因素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批判了把马克思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当作“经济唯物主义”的谬论。
B.为了说清楚“反作用”是一种什么样的作用,恩格斯举例指出了上层建筑诸因素产生的方式和方法。
C.恩格斯从广义上考察经济关系,把“一定社会的人们生产生活资料和彼此交换产品(在有分工的条件下)的方式”都看作是经济关系,这样地理环境、种族和一定社会的外部环境等都属于经济关系的范畴。
D.恩格斯强调要把历史唯物主义当作研究社会历史问题的指南,不能简单化、教条化、庸俗化。
8.恩格斯为何要“谈谈所谓伟大人物问题”?
二、选择题
9.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特别是党章的总纲中,就是_________ 着群众路线的精神的。
②他多次到这一带农村地区_________,研究这里的风土人情。
③因为一次_________的机缘,他俩一见如故,结为至交。
A.贯串 考察 偶然 B.贯穿 考察 偶尔
C.贯穿 考查 偶然 D.贯串 考查 偶尔
三、选择 简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落后生产力被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以文明取代蒙昧、从隔绝到联通、由封闭到开放。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和发展,就是中国人民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趋势、解答时代之问的必然结果。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回顾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站在时代前列,把握历史规律,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辉煌成就彪炳史册,伟大使命任重道远。
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机遇总是垂青有理想、有担当,敢于拼搏、乐于奉献的人。今天,我们要继续保持“赶者”的清醒和奋进的姿态、把握历史脉搏,与时代共命运。惟其如此,才能赢得现在,赢得未来。
1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11.请以“我们共产党人”为开头,用一个表示因果关系的句子概括整个语段的主要内容,不超过60个字。
四、小阅读-课内
12.根据课文《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经济关系是“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归根到底制约着历史发展。
B.经济是制约历史发展和上层建筑的唯一因素。
C.上层建筑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
D.伟大人物在一定时间出现于某一个国家,这是一种偶然现象。
阅读课文《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完成题目。
13.《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重点2:根据恩格斯在信中阐述的观点,怎样理解伟大人物出现的偶然性?
14.常言道,时势造英雄。所谓时势,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各种社会条件的总和所造成的社会发展的具体态势。那么,时势是怎样“造”出英雄的呢?
15.《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重点1:恩格斯是如何强调经济因素“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的?
16.如何理解《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中“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句话的含意?
17.《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中难点②:在“在所有这样的社会里,都是那种以偶然性为其补充和表现形式的必然性占统治地位”一句中,“偶然性”和“必然性”分别指什么?
18.文章是怎样论证历史发展的经济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的?
19.《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针对瓦·博尔吉乌斯的来信,恩格斯首先解决了来信的什么问题?
20.请理解句子“可惜在德国,人们撰写科学史时习惯于把科学看作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的含意。
21.《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请点出句子“在这些现实关系中,经济关系不管受到其他关系——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多大影响,归根到底还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它构成一条贯穿始终的、唯一有助于理解的红线”中的重要词语,并说说这些词语的作用。
22.《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重点2 根据恩格斯在信中阐述的观点,怎样理解伟大人物出现的偶然性?
23.《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重点1 恩格斯是如何强调经济因素“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的?
24.难点2 按照本文中的唯物史观,社会发展中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具有什么样的关系?其本质是什么?
25.难点1 恩格斯是怎样分析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复杂关系的?
26.常言道,时势造英雄。所谓时势,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各种社会条件的总和所造成的社会发展的具体态势。那么,时势是怎样“造”出英雄的呢?
27.请阐释《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中“种族本身就是一种经济因素”这句话的含意。
28.《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中难点②:在“在所有这样的社会里,都是那种以偶然性为其补充和表现形式的必然性占统治地位”一句中,“偶然性”和“必然性”分别指什么?
五、微写作
29.马克思早就说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恩格斯在《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中再次阐释,经济关系是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读过本文,你有什么看法呢?请写一段文字,表达你的看法。不少于200字。
30.恩格斯在谈到“必然性”与“偶然性”时,提到了拿破仑,说这个“伟大人物”的出现也是“偶然”的。请你仿照课文中相关语句另举历史上的“伟大人物”,用“恰巧……所需要的……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假如……就……。因为……所以……”的句式写一段先叙后议的文字,并将议论的结论归结到“偶然性”或“时势造英雄”上,不超过200字。
试卷第6页,共7页
试卷第7页,共7页
参考答案:
1.C 2.B 3.D 4.A 5.①举例论证。举拿破仑、凯撒、奥古斯都等人的例子,证明伟大人物的出现有其偶然性。
②比喻论证。把偶然性比作“曲线”,把必然性比作“曲线的中轴线”,强调曲线始终围绕着中轴线上下摆动,偶然性总是表现着必然性。
③假设论证。假设没有拿破仑这个人,也会有别人发动法国大革命,来论证伟人出现的必然性。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结合原文“只是在发现它在技术上的实用价值以后,我们才知道了一些理性的东西”可知,实用价值即非理性的东西。“电力运用”是实用价值,所以是非理性的东西。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国家的全部意义在于发展经济”于文无据,文中只说“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这不意味着发展经济是国家的全部意义。
C. “宗教艺术对经济难以施加影响”错误,结合“这并不是说,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可推知,宗教艺术对经济会有影响。
D.“可以无视当时的经济关系”错误,原文有“经济关系不管受到其他关系――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多大影响,归根到底还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可见应当考虑经济关系。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依据文意做出判断推理的能力。
文中观点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通过各种偶然性来为自己开辟道路的必然性,归根到底仍然是经济的必然性”,即偶然性的基础是经济的必然性。
A. 偶然性决定了必然性,不合文意;
B.上层建筑由个人决定,不合文意;
C.忽略了文学存在的社会经济关系,不合文意;
D. 历史上伟大人物的出现是偶然的,必然有当时社会经济的必然性。符合文意。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和信息的能力。
A.“参与革命实践”文中没有提到。“达到正确理解的最大障碍,就是著作界对于经济史的不负责任的忽视”是建议要研读经济史;“马克思在《雾月十八日》一书……大多数问题都已经在《反杜林论》第一编第九至十一章、第二编第二至四章和第三编第一章或导言里,后来又在《费尔巴哈》”是建议多读马恩原著;“请您不要过分推敲上面所说的每一句话,而要把握总的联系”是建议把握总体关联。
故选A。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①举例论证。“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如凯撒、奥古斯都、克伦威尔等等”,这里使用了举例论证,证明伟大人物的出现有其偶然性。
②比喻论证。“如果您画出曲线的中轴线,您就会发现,所考察的时期越长,所考察的范围越广。这个轴线就越是接近经济发展的轴线,越是同后者平行而进”,这里使用了比喻论证,把偶然性比作“曲线”,把必然性比作“曲线的中轴线”,强调曲线始终围绕着中轴线上下摆动,偶然性总是表现着必然性。
③假设论证。如“假如没有拿破仑这个人,他的角色就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拿破仑的出现是由当时法国的社会经济背景决定的,没有拿破仑,也会有别人,依次来论证伟人出现的必然性。
6.C 7.D 8.是为了举例论证历史发展的偶然性本质上离不开经济的必然性,即经济最终决定社会历史的发展。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
C.“经济关系决定着产品的交换方式以及分配方式,也决定……”错误,偷换概念,第一段说的是“我们视之为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经济关系,是指一定社会的人们生产生活资料和彼此交换产品(在有分工的条件下)的方式。因此,这里包括生产和运输的全部技术。这种技术,照我们的观点看来,也决定着产品的交换方式以及分配方式,从而在氏族社会解体后也决定着阶级的划分”,是“技术”决定“产品的交换方式以及分配方式……”。
故选C。
7.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D.“恩格斯强调要把历史唯物主义当作研究社会历史问题的指南,不能简单化、教条化、庸俗化”无中生有,原文没有这方面的表述,文章论述的是“经济因素”和历史发展、上层建筑的关系,并没有提到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
故选D。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先到文中找到“谈谈所谓伟大人物问题”所涉及的内容,明确论证的方法,然后结合所在段落分析谈“所谓伟大人物问题”的用意。
选文最后一段中先提到“这里我们就来谈谈所谓伟大人物问题”,之后说“恰巧某个伟大人物在一定时间出现于某一国家……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本身的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假如没有拿破仑这个人,他的角色就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这一点可以由下面的事实来证明:每当需要有这样一个人的时候,他就会出现,如凯撒、奥古斯都、克伦威尔等等”,这使用举例论证,使用事实论据,而论据是为论点服务的;事例前面提到“通过各种偶然性来为自己开辟道路的必然性,归根到底仍然是经济的必然性”,这是说历史发展的偶然性离不开经济的必然性,此处列举伟大人物出现的事例就是证明了这一观点,某一个伟大人物的出现可能是偶然,但某一个历史时间段出现某些角色则是必然,这说明历史发展的偶然性本质上离不开经济的必然性,也就是经济最终决定了社会历史的发展。
9.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第一组,“贯穿”除指“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还指“连贯、穿过、通过”,既可用于抽象的事物,也可用于具体的事物。“贯串”一般只指“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一般用于较抽象的事物。语境形容党章的总纲,应选“贯串”。
第二组,“考察”指到现场实地进行观察了解,也指深入细致地进行观察研究,以弄清真相或本质。“考查”指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衡量或评定,以作出判断。从“研究这里的风土人情”推知,应选“考察”。
第三组,“偶然”指突然的,不是经常的;意想不到的,表示超出一般规律的。“偶尔”指很少出现,不是经常的,侧重于出现次数少。语境形容意想不到的“机缘”,应选“偶然”。
故选A。
10.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以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以文明取代蒙昧、从隔绝到联通、由封闭到开放的历史。 11.我们共产党人只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并与历史同步、与时代同步才能赢得未来,因为人民创造历史,而历史总要不断前进。
【分析】10.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横线句存在两处语病:
一是成分残缺,最后少了与“一部”对应的中心语,可在“开放”后加上“的历史”;
二是语序不当,从后面的“以文明取代蒙昧、从隔绝到联通、由封闭到开放”来看,前面的“落后生产力被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可改为“以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
1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概括以及运用句式的能力。
选文总共有三段:
第一段主要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和发展”有着理论依据“就是中国人民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趋势、解答时代之问的必然结果”,并符合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第二段强调人民之于历史的作用以及中国共产党对人民主体地位的认识;
第三段强调中国共产党在历史进程中应该持有的态度。
这三段整体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人民”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在具体作答时还要注意题目中的要求,即“以‘我们共产党人’为开头”“表示因果关系的句子”。从三段内容来看,因为人民创造历史,历史前进是趋势,所以共产党人要想赢得未来需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要与历史同步。最后根据题干要求表述即可。
12.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偶然现象”错误,文中说的是“恰巧某个伟大人物在一定时期出现于某一国家,这当然纯粹是一种偶然现象。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人去掉,那时就会需要有另一个来代替他,并且这个代替者是会出现的,不论好一些或差一些,但是最终总是会出现的”,一定的时代一定会出现这一时代的伟大人物,“最终总是会出现的”,因此,伟大人物的产生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但是由谁来体现时代发展的要求,恰巧是某个人而不是别人,伟大人物出现的具体时间、地点、方式,则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因此,伟大人物的出现体现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
故选D。
13.偶然性是相对的,它作为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只能在各个必然过程的交叉点上出现,而不是脱离必然性的。也就是说,不是任何人在任何条件下都能成为伟大人物,某人恰恰被社会选择为完成一定历史任务的伟大人物,是有条件的。从主观条件看,他所具备的才能、素质使他比别人更加适合时代的需要,更能胜任时代的重任;从客观条件看,社会恰恰能为他提供诸多施展才能的条件和机遇。可见,只有从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中,才能正确阐明某一特定的伟大人物的出现。 14.第一,时势呼唤英雄。
时代提出了成熟的历史任务,它像磁铁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它像鼓角激励着人们的斗争,时势好像是招贤榜,它呼唤着有能力实现特定历史任务的人们去勇挑历史重担。如秦末中国社会,矛盾激化,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形势呼唤着像陈胜、吴广这样的勇士“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使他们以农民起义的英雄的身份而名留青史。在汉民族的历史上,每当异族统治者袭扰和民众奋起抗击的形势到来时,总要出现象“尽忠报国”的岳飞、“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的文天祥这样的英雄。总之,每个时代都发出自己时代的呼唤,而在这方面有才能的人就可能成为英雄。
第二,时势锻炼英雄。
时势有如大熔炉、大学校,万千英雄豪杰都由它铸造、培养出来。特定的历史条件形成的时势,把平时默默无闻的人锻炼成时代的英雄。如我国波澜壮阔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锻炼出无数的人民英雄。昔日的店员、帮工、放牛娃……在斗争的烽火中成长为将军和领袖,堪称一代英豪。英雄并非天然生就,而是时势提供了这种锻炼条件,他们通过自己长期的艰苦奋斗逐渐成长起来。正如恩格斯在谈到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英雄辈出的情形时所指出的:“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第三,时势筛选英雄。
时势又如大浪淘沙,将真正杰出的人推到历史舞台前面,逐步淘汰那些落伍者、投机者、变质者等。时势的筛选作用,对于保障站在历史潮流前面的人物的质量以及历史任务的完成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15.恩格斯把经济因素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精确地表述为“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一方面强调了经济因素的决定性作用是所有其他因素中终极性、根源性的因素,坚持了唯物史观;另一方面强调经济因素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经济的决定性作用是通过许多中介和环节间接性实现的,批判了把马克思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当作经济唯物主义的谬论。 16.这句话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技术上的需要对科学发展巨大的促进作用。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对某种技术产生了迫切的需要,这就会使得人们对它进行科学研究,于是促进了科学的进步。恩格斯以此说明技术上的需要是科学进步的重要原因,也就是说,经济关系是科学进步的重要原因。 17.“偶然性”指看似偶然发生的某种历史现象,如某个历史人物的出现等;“必然性”指产生这种历史现象的经济基础。某种历史现象的产生看似偶然,实则是经济基础在发挥作用,从这个角度而言,历史现象的产生又具有必然性。 18.采用了例证法。为证明这个关系,作者以伟人的出现为例,并列举了拿破仑、凯撒、克伦威尔等伟人,这些伟人的出现有其历史的偶然性,但没有他们还会出现其他伟人,可见“在这里通过各种偶然性来为自己开辟道路的必然性,归根到底仍然是经济的必然性”。 19.作者对“经济关系”做了阐释,特别是对于瓦·博尔吉乌斯所认为的“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状况”的观点,作者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并耐心地做了讲解,从而解决了来信者的疑惑。 20.句子表明一些德国人不认为科学和技术与经济因素有联系,认为科学是独立的。“从天上掉下来的”形象地嘲笑了这些人的无知,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写这封信的必要性。 21.句子中的重要词语是“归根到底”“决定意义”“贯穿始终”“唯一”,这些词语是对经济因素是政治、法、哲学等上层建筑的基础的具体、深入的阐释。
【解析】1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文章说“如果我们把这个人去掉,那时就会需要有另外一个人来代替他,并且这个代替者是会出现的”,说明偶然性是相对的,它作为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只能在各个必然过程的交叉点上出现,而不是脱离必然性的。当然,不是任何人在任何条件下都能成为伟大人物。如文章说“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本身的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说明一个人成为伟大人物,首先他本人要“被需要”,即他所具备的才能、素质使他比别人更加适合时代的需要,更能胜任时代的重任。文章还说“但是,假如没有拿破仑这个人,他的角色就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说明伟大人物的出现是时代、社会所需。可见,只有从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中,才能正确阐明某一特定的伟大人物的出现。
14.本题考查学生个性化解读的能力。
第一,时势呼唤英雄。所谓时势,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各种社会条件的总和所造成的社会发展的具体态势,当这个态势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代就会给人们提出成熟的历史任务,这个任务像磁铁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它像鼓角激励着人们的斗争,时势好像是招贤榜,它呼唤着有能力实现特定历史任务的人们去勇挑历史重担。也就是说,英雄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必然产物。当历史的发展把迫切需要解决的矛盾摆在世人面前,当历史的发展为这个矛盾提供了解决的舞台和条件,就必然会产生英雄人物来组织和带领群众去解决这个矛盾。如春秋战国时期,战乱纷争,形势呼唤着天下统一,于是秦始皇统一六合;再如,秦末中国社会,矛盾激化,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形势呼唤着像陈胜、吴广这样的勇士“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使他们以农民起义的英雄的身份而名留青史。总之,每个时代都发出自己时代的呼唤,而在这方面有才能的人就可能成为英雄。
第二,时势锻炼英雄。时势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有很多人站出来,去面对它,去适应它,这个时候的时势有如大熔炉、大学校,万千英雄豪杰都由它铸造、培养出来,而那些不敢面对新的时势、一味绥靖妥协的人注定成不了英雄。所以说,特定的历史条件形成的时势,把平时默默无闻的人锻炼成时代的英雄,比如,放牛娃王二小,在放牛的过程中遇到敌人,面前的境遇发生了改变,王二小选择勇敢去面对眼前的境遇,时势让王二小成长为英雄;如果王二小没有遇到敌人,如果王二小选择不与敌人对抗,他都成不了英雄。再如,如我国波澜壮阔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锻炼出无数的人民英雄;昔日的店员、帮工等普通人在斗争的烽火中成长为将军和领袖,堪称一代英豪。可见,英雄并非天然生就,而是时势提供了这种锻炼条件,他们通过自己长期的艰苦奋斗逐渐成长起来。
第三,时势筛选英雄。时势又如大浪淘沙,将真正杰出的人推到历史舞台前面,逐步淘汰那些落伍者、投机者、变质者等。例如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先是陈独秀,接着是王明、李立三,他们都没有把中国革命搞成功,最终革命的需要把毛泽东推到了历史的前台,从此中国革命的形势才向利好方向发展,革命的步伐才大大加快。时势的筛选作用,对于保障站在历史潮流前面的人物的质量以及历史任务的完成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1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由文中“我们把经济条件看作归根到底制约着历史发展的东西”可知,恩格斯把经济因素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精确地表述为“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
由文中“不过这里有两点不应当忽视”“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是在既定的、制约着他们的环境中,是在现有的现实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的,在这些现实关系中,经济关系不管受到其他关系――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多大影响,归根到底还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它构成一条贯穿始终的、唯一有助于理解的红线”“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到现在为止,他们并不是按照共同的意志,根据一个共同的计划,甚至不是在一个有明确界限的既定社会内来创造自己的历史。他们的意向是相互交错的,正因为如此,在所有这样的社会里,都是那种以偶然性为其补充和表现形式的必然性占统治地位。在这里通过各种偶然性来为自己开辟道路的必然性,归根到底仍然是经济的必然性”可知,作者从两个方面加以分析,一方面强调了经济因素的决定性作用是所有其他因素中终极性、根源性的因素,坚持了唯物史观;另一方面强调经济因素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经济的决定性作用是通过许多中介和环节间接性实现的,批判了把马克思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当作经济唯物主义的谬论。
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这句话将技术对科学的推动作用于十所大学对科学的作用进行对比,“更能”一词说明对比的结果是技术上的需要对科学发展巨大的促进作用,超出了大学对科学的影响力。原文中,恩格斯列举了流体静力学的例子,说明了流体静力学是由于当时意大利治理山区河流的需要产生的,以此说明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对某种技术产生了迫切的需要,这就会使得人们对它进行科学研究,于是促进了科学的进步。综合上下文,这句话恩格斯想要说明技术上的需要是科学进步的重要原因,即作为社会历史决定性基础的经济关系是科学进步的重要原因。
1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中重要词语的能力。
由原文“这里我们就来谈谈所谓伟大人物问题。恰巧某个伟大人物在一定时间出现于某一国家,这当然纯粹是一种偶然现象”可知,恰巧某个伟大人物在一定时间出现于某一国家,这当然纯粹是一种偶然现象,所以“偶然性”指看似偶然发生的某种历史现象。
由原文“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人除掉,那时就会需要有另外一个人来代替他,并且这个代替者是会出现的,或好或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总是会出现的。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可知,如果我们把这个人除掉,那时就会需要有另外一个人来代替他,例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由此可知,“必然性”指产生这种历史现象的经济基础。某种历史现象的产生看似偶然,实则是经济基础在发挥作用,从这个角度而言,历史现象的产生又具有必然性。
18.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论证方法的分析能力。
本文作者恩格斯在论证历史发展的经济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时,首先谈到自己的观点“在这里通过各种偶然性而得到实现的必然性,归根到底仍然是经济的必然性”。接着作者谈伟人的问题,“恰巧某个伟大人物在一定时间出现于某一国家,这当然纯粹是一种偶然现象。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人去掉,那时就会需要有另外一个人来代替他,并且这个代替者是会出现的,不论好一些或差一些,但是最终总是会出现的”,然后用例子“但是,假如没有拿破仑这个人,他的角色就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这一点可以由下面的事实来证明:每当需要有这样一个人的时候,他就会出现,如凯撒、奥古斯都、克伦威尔等等”证明自己的观点。可见,作者是运用例证法论证历史发展的经济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的。
1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
针对博尔吉乌斯来信提出的关于“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状况”的观点问题,恩格斯回答了作为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经济关系指的是什么,论述了以技术装备为标准的生产力,对于交换方式和分配方式对于阶级的划分统治和从属的关系以及国家政治,法律等决定作用,指出经济条件归根到底具有决定意义,“它构成一条贯穿于全部发展进程中,唯一能使我们理解这个发展进程的红线”。
2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句子“可惜在德国,人们撰写科学史时习惯于把科学看作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我们要抓关键词“从天上掉下来的”,这实际上作者的一种形象生动的讽刺人们的愚昧,从表层含义来看,这句话表明德国人对科学的态度,他们认为科学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从深层含义上来说,这句话实际上是表明作者写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重要文句语言特点的能力。
具体分析,题干所给文句的含义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句中“归根到底”“决定意义”“贯穿始终”“唯一”,这些词语是对经济因素是政治、法、哲学等上层建筑的基础的具体、深入的阐释。从而使“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更加鲜明和集中。
22.偶然性是相对的,它作为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只能在各个必然过程的交叉点上出现,而不是脱离必然性的。也就是说,不是任何人在任何条件下都能成为伟大人物,某人恰恰被社会选择为完成一定历史任务的伟大人物,是有条件的。从主观条件看,他所具备的才能、素质使他比别人更加适合时代的需要,更能胜任时代的重任;从客观条件看,社会恰恰能为他提供诸多施展才能的条件和机遇。可见,只有从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中,才能正确阐明某一特定的伟大人物的出现。
【详解】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文章说“如果我们把这个人去掉,那时就会需要有另外一个人来代替他,并且这个代替者是会出现的”,说明偶然性是相对的,它作为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只能在各个必然过程的交叉点上出现,而不是脱离必然性的。当然,不是任何人在任何条件下都能成为伟大人物。如文章说“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本身的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说明一个人成为伟大人物,首先他本人要“被需要”,即他所具备的才能、素质使他比别人更加适合时代的需要,更能胜任时代的重任。文章还说“但是,假如没有拿破仑这个人,他的角色就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说明伟大人物的出现是时代、社会所需。可见,只有从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中,才能正确阐明某一特定的伟大人物的出现。
23.恩格斯把经济因素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精确地表述为“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一方面强调了经济因素的决定性作用是所有其他因素中终极性、根源性的因素,坚持了唯物史观;另一方面强调经济因素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经济的决定性作用是通过许多中介和环节间接性实现的,批判了把马克思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当作经济唯物主义的谬论。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由文中“我们把经济条件看作归根到底制约着历史发展的东西”可知,恩格斯把经济因素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精确地表述为“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
由文中“不过这里有两点不应当忽视”“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是在既定的、制约着他们的环境中,是在现有的现实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的,在这些现实关系中,经济关系不管受到其他关系――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多大影响,归根到底还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它构成一条贯穿始终的、唯一有助于理解的红线”“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到现在为止,他们并不是按照共同的意志,根据一个共同的计划,甚至不是在一个有明确界限的既定社会内来创造自己的历史。他们的意向是相互交错的,正因为如此,在所有这样的社会里,都是那种以偶然性为其补充和表现形式的必然性占统治地位。在这里通过各种偶然性来为自己开辟道路的必然性,归根到底仍然是经济的必然性”可知,作者从两个方面加以分析,一方面强调了经济因素的决定性作用是所有其他因素中终极性、根源性的因素,坚持了唯物史观;另一方面强调经济因素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经济的决定性作用是通过许多中介和环节间接性实现的,批判了把马克思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当作经济唯物主义的谬论。
24.①必然性和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必然性是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中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在事物发展中居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偶然性是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在事物发展中不居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只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至多也只能决定事物的局部特征。
②必然性和偶然性是相互依存的。
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的必然性,必然性只有通过偶然性才能表现出来,偶然性是它的表现形式和补充;也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的偶然性,偶然性的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因而服从于必然性,受必然性支配。
③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必然性指的是经济的必然性,主要指物质资料生产方式运行的客观必然性。它表现为:经济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有其固有的规律性。尽管在社会发展中,各种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出现,呈现出种种偶然因素,但这些偶然因素始终受着必然性的支配,表现在: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人们的意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命运,归根到底取决于它反映客观经济必然性的程度,即在多大程度上符合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这已为千百年来的历史发展所证实。
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及其相互关系问题,本质上是经济和政治、思想之间的关系问题,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这个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详解】本题考查筛选概括并分析文中信息的能力。
根据文章2(b)中内容,“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到现在为止。他们并不是按照共同的意志,根据一个共同的计划,甚至不是在一一个有明确界限的既定社会内来创造自己的历史。他们的意向是相互交错的,正因为如此,在所有这样的社会里,都是那种以偶然性为其补充和表现形式的必然性占统治地位。在这里通过各种偶然性来为自己开辟道路的必然性,归根到底仍然是经济的必然性。”可知,必然性和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相互联系的、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由“历史上所有其他的偶然现象和表面的偶然现象都是如此。我们所研究的领域越是远离经济,越是接近于纯粹抽象的意识形态,我们就越是发现它在自己的发展中表现为偶然现象”可知,必然性指的是经济的必然性。联系2 (a) 部分开头一句写到“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上层建筑)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可知,本质上是经济和政治、思想之间的关系问题。
25.①恩格斯把“一定社会的人们生产生活资料和彼此交换产品(在有分工的条件下)的方式”都看作是经济关系,这样,技术、地理基础、一定社会形式的外部环境和先前经济发展状况等都属于经济关系的范畴。
②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都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作为复杂系统的经济关系各因素之间、上层建筑各领域之间、经济关系各因素与上层建筑各领域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一个交互作用的复杂巨系统。
③恩格斯还进一步用这些众多因素的相互作用来说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历史发展中的诸多因素相互作用,使得历史事件只能以偶然的形式发生,但这些偶然性背后又隐藏着必然性,经济运动是这众多因素中“归根到底”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力又是经济因素中“归根到底”的决定性因素。恩格斯用两个“归根到底”,既坚持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又阐明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复杂关系。
【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论证思路的能力。
首先,文章明确了经济关系的范畴“我们视之为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经济关系,是指一定社会的人们生产生活资料和彼此交换产品(在有分工的条件下)的方式。因此,这里包括生产和运输的全部技术”“此外,在经济关系中还包括这些关系赖以发展的地理基础和事实上由过去沿袭下来的先前各经济发展阶段的残余(这些残余往往只是由于传统或惰性才继续保存着),当然还包括围绕着这一社会形式的外部环境”;接着文章提出的两个不应当忽视的问题是:(1)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即:经济关系决定着其他,其他反过来又影响着经济关系。作为复杂系统的经济关系各因素之间、上层建筑各领域之间、经济关系各因素与上层建筑各领域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一个交互作用的复杂巨系统。(2)貌似偶然性的人类历史,归根到底仍然是由经济的必然性决定的。“这并不是说,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而是说,这是在归根到底不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相互作用”“在这些现实关系中,经济关系不管受到其他关系一一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多大影响,归根到底还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它构成一条贯穿始终的、唯一有助于理解的红线”。既坚持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又阐明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复杂关系。
26.第一,时势呼唤英雄。
时代提出了成熟的历史任务,它像磁铁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它像鼓角激励着人们的斗争,时势好像是招贤榜,它呼唤着有能力实现特定历史任务的人们去勇挑历史重担。如秦末中国社会,矛盾激化,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形势呼唤着像陈胜、吴广这样的勇士“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使他们以农民起义的英雄的身份而名留青史。在汉民族的历史上,每当异族统治者袭扰和民众奋起抗击的形势到来时,总要出现象“尽忠报国”的岳飞、“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的文天祥这样的英雄。总之,每个时代都发出自己时代的呼唤,而在这方面有才能的人就可能成为英雄。
第二,时势锻炼英雄。
时势有如大熔炉、大学校,万千英雄豪杰都由它铸造、培养出来。特定的历史条件形成的时势,把平时默默无闻的人锻炼成时代的英雄。如我国波澜壮阔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锻炼出无数的人民英雄。昔日的店员、帮工、放牛娃……在斗争的烽火中成长为将军和领袖,堪称一代英豪。英雄并非天然生就,而是时势提供了这种锻炼条件,他们通过自己长期的艰苦奋斗逐渐成长起来。正如恩格斯在谈到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英雄辈出的情形时所指出的:“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第三,时势筛选英雄。
时势又如大浪淘沙,将真正杰出的人推到历史舞台前面,逐步淘汰那些落伍者、投机者、变质者等。时势的筛选作用,对于保障站在历史潮流前面的人物的质量以及历史任务的完成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个性化解读的能力。
第一,时势呼唤英雄。所谓时势,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各种社会条件的总和所造成的社会发展的具体态势,当这个态势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代就会给人们提出成熟的历史任务,这个任务像磁铁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它像鼓角激励着人们的斗争,时势好像是招贤榜,它呼唤着有能力实现特定历史任务的人们去勇挑历史重担。也就是说,英雄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必然产物。当历史的发展把迫切需要解决的矛盾摆在世人面前,当历史的发展为这个矛盾提供了解决的舞台和条件,就必然会产生英雄人物来组织和带领群众去解决这个矛盾。如春秋战国时期,战乱纷争,形势呼唤着天下统一,于是秦始皇统一六合;再如,秦末中国社会,矛盾激化,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形势呼唤着像陈胜、吴广这样的勇士“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使他们以农民起义的英雄的身份而名留青史。总之,每个时代都发出自己时代的呼唤,而在这方面有才能的人就可能成为英雄。
第二,时势锻炼英雄。时势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有很多人站出来,去面对它,去适应它,这个时候的时势有如大熔炉、大学校,万千英雄豪杰都由它铸造、培养出来,而那些不敢面对新的时势、一味绥靖妥协的人注定成不了英雄。所以说,特定的历史条件形成的时势,把平时默默无闻的人锻炼成时代的英雄,比如,放牛娃王二小,在放牛的过程中遇到敌人,面前的境遇发生了改变,王二小选择勇敢去面对眼前的境遇,时势让王二小成长为英雄;如果王二小没有遇到敌人,如果王二小选择不与敌人对抗,他都成不了英雄。再如,如我国波澜壮阔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锻炼出无数的人民英雄;昔日的店员、帮工等普通人在斗争的烽火中成长为将军和领袖,堪称一代英豪。可见,英雄并非天然生就,而是时势提供了这种锻炼条件,他们通过自己长期的艰苦奋斗逐渐成长起来。
第三,时势筛选英雄。时势又如大浪淘沙,将真正杰出的人推到历史舞台前面,逐步淘汰那些落伍者、投机者、变质者等。例如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先是陈独秀,接着是王明、李立三,他们都没有把中国革命搞成功,最终革命的需要把毛泽东推到了历史的前台,从此中国革命的形势才向利好方向发展,革命的步伐才大大加快。时势的筛选作用,对于保障站在历史潮流前面的人物的质量以及历史任务的完成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27.这句话强调了经济因素对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种族又称人种,是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种族的形成和人类的物质文明息息相关。正是基于这一点,恩格斯才说“种族本身就是一种经济因素”。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
根据前文“我们把经济条件看作归根结底制约着历史发展的东西”,说明,恩格斯说这句话的目的是要强调经济条件对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种族是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种族是客观存在的,自然发生的人类分类,种族和其他人类现象(如行为、文化、智力、道德水平)等有很深的联系,因此也造成了不同文化之间物质文明丰富与否的区别,即种族的形成和人类的物质文明息息相关。正是基于这一点,恩格斯才说“种族本身就是一种经济因素”。
28.“偶然性”指看似偶然发生的某种历史现象,如某个历史人物的出现等;“必然性”指产生这种历史现象的经济基础。某种历史现象的产生看似偶然,实则是经济基础在发挥作用,从这个角度而言,历史现象的产生又具有必然性。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句中重要词语的能力。
由原文“这里我们就来谈谈所谓伟大人物问题。恰巧某个伟大人物在一定时间出现于某一国家,这当然纯粹是一种偶然现象”可知,恰巧某个伟大人物在一定时间出现于某一国家,这当然纯粹是一种偶然现象,所以“偶然性”指看似偶然发生的某种历史现象。
由原文“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人除掉,那时就会需要有另外一个人来代替他,并且这个代替者是会出现的,或好或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总是会出现的。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可知,如果我们把这个人除掉,那时就会需要有另外一个人来代替他,例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由此可知,“必然性”指产生这种历史现象的经济基础。某种历史现象的产生看似偶然,实则是经济基础在发挥作用,从这个角度而言,历史现象的产生又具有必然性。
29.恩格斯的这封信,给我以深刻的启发。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决定,历史的发展主要受经济因素制约。由此可见,经济的持续发展,是社会稳定的基石,是历史发展的推动力。小到个人和家庭,大到集体和国家,都应该把经济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只有把经济建设搞好,才能有充足的资源支持其他事业的发展,人们才能过上理想而幸福的生活。这也与马斯洛需求理论不谋而合,物质生活是人类最基础的生理需求,没有这一基础的满足,其他层次的需求都是奢望。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基于马克思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四十多年的社会发展证明,这一理论是正确的,是无可辩驳的真理。可以想见,未来的中国,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因为我们确信,我们找到了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之写读后感的能力。
审读题干可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关系是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
围绕经济基础的决定性作用,从理论上阐述经济基础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然后,结合实例进行论证,可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得的成绩证明这一理论的正确性。
最后小结,可重申观点,也可立足中国实际,展望未来中国坚持这一理论,将实现的美好愿景。
30.恰巧李渊这个出身贵族家庭的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没落隋朝需要的大丞相,加封唐王,后成为唐朝开国皇帝,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假如不曾有李渊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就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李渊成为伟大人物,体现了隋朝历史发展中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因为李渊从一介小官成为大唐开国皇帝,是隋朝各地农民起义后各种社会矛盾发展的产物,所以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但这个角色可以由李渊来扮演,也可以由别人来充当。所以李渊登上历史舞台,扮演了当时隋唐社会演变的主要角色,又是个偶然现象。
【详解】本题考查微写作能力。
先确定一个符合要求的“伟大人物”,再按题干要求的句式“恰巧……所需要的……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假如……就……。因为……所以……”进行写作。说理部分要讲出这个伟大人物成为主要角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社会基础,可参考恩格斯关于拿破仑的议论“拿破仑成为伟大人物,体现了法兰西历史发展中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拿破仑从一个军官成为一个军事独省者,是法国大革命后各种社会矛盾发展的产物,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对此,恩格斯深刻指可见,在当时法国的历史条件下,客观上需要有军事独裁者这样的历史人物出现,这种人物是迟早要出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拿破仑充当军事独裁者,是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他本人已具备了必要的条件。但这个角色可以由拿破仑来扮演,也可以由别人来充当。从这个意义上说,拿破仑登上历史舞台,扮演了当时法兰西社会发展的主要角色,又是个偶然现象”。
答案第12页,共15页
答案第13页,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