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二单元
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课标要求
认识人工智能技术等对人类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影响;理解劳动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以及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学习目标
1.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同阶段科技发展的概况,感知现代科技进步不仅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飞跃,也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2.全面认识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响,以唯物史观充分认识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3.通过对几个典型问题的探究,引领学生认识本课的基本史实,逐渐掌握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方法和能力,培养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落实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育。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
认识人工智能技术对改变人们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意义。
学习难点
理解人工智能技术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学流程
板块一 激趣导新
播放“中国科技高光时刻”视频。
板块二 自主学习 互学探究
一、现代科技的发展
(一)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成就:根据教科书P.29-32梳理,完成《同步解析与测评·自主学习》填空。
(二)现代科技进步的原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二战以来现代科技进步的原因。
材料一
(1)理论基础: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提供理论基础。
材料二
(2)国际时势:战争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刺激;
材料三
(3)原子能等开发与利用;
原子能给人类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
①积极:可以服务于人类的和平事业,应用于生产生活:A.可以应用于医学研究与诊断治疗,造福人类健康;B.可以服务于很多生产领域,提供新能源;C.可以为新的交通工具提供动力等。
②消极:原子能的滥用会给人类带来危害甚至灾难:核武器扩散、核泄漏对人类造成巨大威胁。
材料四
(4)政策鼓励:各国政府对高科技的大力支持;
材料五 那些高风险、高投资的高新技术产业几乎都是由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来兴建的。这种做法部分地克服了社会化大生产与私人垄断资本占有之间的矛盾,有力地推动了科学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换代。
——贵玉君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6)二战后经济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7)无数科研工作者辛勤付出。
(三)现代科技进步的特点
材料 新的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三次科技革命又有新的变化,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科学技术各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摘编自《世界现代史》资料汇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现代科技革命的特点。
(1)规模大、范围广;(2)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紧密结合;(3)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大量兴起,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4)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5)尖端科技的发展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
阅读教科书P.32梳理,完成《同步解析与测评·自主学习》填空。
(一)积极意义
1.对经济
(1)对生产力: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使劳作方式由粗放型转化为集约型。
(2)企业管理方式:以市场为导向、重视创新意识和发挥技术优势、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逐步发展。
(3)产业结构:第三产业比重大幅提升并逐渐占据主导,物流运输、互联网等迅速发展。
产业结构:是指产业内部各生产要素之间、产业之间、时间、空间、层次的五维空间关系。
第一产业:农、林、牧、副、渔业。
第二产业: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服务业、商业、运输业、通讯业以及文化教育事业(传统说法)+与信息工业相关的部门。
2.社会方面
社会阶层结构:中产阶级形成并壮大,劳动者地位受到挑战。
3.对人类生活:出现了新的模式
(1)人类文化生活:出现新的模式,信息检索;通信交流;文化传播;认知视野等产生新的变化。
(2)人类物质生活:衣、食、住、行、用等取得长足进步,生活质量水平提升。
4.人类视野产生新的变化
材料 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现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拓展了国家治理新领域,极大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相隔万里的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可以说,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
——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2015年12月16日)
(1)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使地球成为“地球村”。
(2)网络的普及促进了信息交流,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知识,拓展了人类认知的范围,促进了人类视野的新变化,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二)负面影响
1.网络黑客的侵扰,网络犯罪和网络游戏的社会危害。
2.航天方面巨大的投资并未带来足够的回报;不断产生太空垃圾。
3.生物工程方面的伦理问题。
4.带来社会问题,如个人信息泄露。
5.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和能源的过度消耗以及核灾难的威胁。
(三)启示
科学在带来福音的同时,也造就了危害人类的魔鬼。科学的未来如何,人类的未来如何,这是一个引起现代人深思的问题。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高度重视:科技尤其是尖端科技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最为重要的标志之一;
2.科学应用: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开发获取其效益的同时也需要防范技术缺陷或利用不当带来的危害;
3.坚持创新:科技发明的关键在于创新型思维的培养与训练,它需要我们在扎实学习的同时坚持创新思维。
板块三 提纲挈领 升华认识
设计意图:总结是课堂教学整体优化的重要环节,它用时虽短,却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步骤。“言有尽而意无穷,余言尽在不言中”的总结,既可使一节课诸多的教学内容, 扩大视野、形成方法,构建起清晰完整、系统调理的认知结构,便于学生理解,构建历史发展的前后联系,探寻历史发展变化的原因及规律;又能使课堂教学的结构严密、紧凑、融为一体,显现出课堂教学的和谐与完美;从而诱发学生的求知的欲望和积极的思维,使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探究,并获得丰硕质佳的认识成果,以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学生理清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两子目之间的逻辑关系:第一子目介绍科技在各领域的具体成果,第二子目阐述的是现代科技进步的意义;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经济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进而明确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革命性意义。
板块五 达标检测,固本养能(《同步解析与测评》课时练及课后评价——略)
板块六 学习评价,培育素养
评价方式:以多元评价为原则,促进核心素养发展。对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认真完成小组合作探究以及高质量完成作业的情况分别赋分。
评价目标:介于本节课是高二选择性必修之教学内容之一,应达到学业质量水平1、2、3、4和学科核心素养水平1、2、3、4的程度。能够利用历史年表、历史材料、历史地图描述史实,能够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性。能够从多渠道获取理解材料,提取相关信息。通过培养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学科能力,培育学科核心素养。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