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0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05 22:45: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四单元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课标要求
了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及各地民居的差异及其特征;了解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学习目标
1.识记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认识古代民居和自然条件的关系。
2.感知古代社会不同地区的民居特征,了解古代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3.通过对几个典型问题的探究,引领学生认识本课的基本史实,逐渐掌握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方法和能力,培养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落实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育。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
古代村落、集镇和城市的形成和影响;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学习难点
古代村落、集镇和城市发展的时空关联。
教学流程
板块一 激趣导新
引导学生观看《兴隆洼遗址》视频、阅读教科书课前提示语导入。
板块二 自主学习 互学探究
一、村落的产生、集镇的出现和城市的产生
1.根据教科书P.54-56梳理,完成《同步解析与测评·自主学习》填空。
2.问题探究 古代的村落和集镇
材料一 半坡遗址的房屋有圆形,也有方形,房屋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是一种土木合筑的建筑。每间房屋的面积多在二十平方米左右。房屋周围的墙壁下部是用坑壁作墙基,上部是用草拌泥筑成的。墙壁中间立有木柱支撑屋顶。屋顶用排列整齐的木椽架起来,外表盖着拌泥的草,以便抵御风雨。
思考1:半坡遗址的房屋属于何种建筑 为什么采用“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的样式?
(1)半穴居、土木合筑式建筑。(2)冬暖夏凉而且能抵御野兽的侵袭。
材料二 生产力的发展使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便于手工业品与农产品交换的农村聚落逐步发展成为了集市……
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使商业成为与手工业和农业并列的独立经济部门,适应手工业生产相对集中的需要和商人务商的便利,集市就演化成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共同定居的具有多种功能的集镇。
——据张虎林《农村经济学》
思考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集镇的出现有哪些原因?
原因:(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社会分工、商业发展;(3)地理位置重要和优越;(4)防御需要。
材料三 清乾隆《嘉定县志》记:“布商盛于南翔,花商盛于罗店。至新泾镇凉鞋,安亭、黄渡镇蓝靛,亦为商贾所集。”据统计,明清江南地区有蚕桑与丝织专业市镇25个;有棉花与棉纺织专业市镇52个;有米粮专业市镇13个;还有以冶铁著称的嘉兴炉镇、吴江屯村市,以陶业著称的嘉兴千家窑、杭州瓶窑镇等。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
思考3:概括指出材料三反映出的明清时期集镇发展特征。
特征:(1)具有区域化、专业化特征;(2)商品种类繁多,商人云集。
材料四 中国古代的过行政命令兴建并发展起来的。中国封闭的地理环境,稳定的小农经济使中国很早进入封建社会,又很晚进入工业社会。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封建社会中,城市不仅缺少促使发展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积极因素,甚至还是封建保守势力的核心堡垒,因为封建帝王、官僚、世家大族、富商豪绅等特权阶层几乎都集中在城市。城市中的居民由上至下,各司其职,各行其是,与广大村庄中的农民依存共处,使中国封建制度异常稳固。所以中国传统城市的格局变化小,没有大的变迁,从中几乎找不到现代文明的因素。
思考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古代城市的特点及其原因。
(1)特点:中国的传统城市注重政治职能,主要是贵族富商的聚居地,是封建专制统治的堡垒。
(2)原因:①中国小农经济占主导;②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和思想文化专制。
材料五 西方的城市起源于古希腊城邦文明。无论是古希腊、罗马时代还是中世纪后期的复兴,西方的城市几乎都是商品经济的载体。因此城市的兴起标志着封建经济结构分解的开始,这不仅使具有商业精神的新兴的市民阶级代表了一种进步的、革命的社会力量,而且使以市场为中心、以契约为纽带的商品生产和交换也代表着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城市中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本身的繁荣并开拓了市民阶级从卑微地位上升为资产阶级的道路,商业精神孕育了政治意义上的平等自由观念。从这个意义上讲,西方的城市就是现代民权的摇篮,是引领西方由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桥头堡和主要阵地。
——唐巍人《统治堡垒与民权摇篮——浅析中西方古代城市文化的异同》
思考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西方城市的特点及其原因。
(1)特点:西方的传统城市与商品经济联系密切,主要是市民和商人的聚居地,孕育了自由平等观念,是近现代民权的摇篮。
(2)原因:西方商品经济发达、市民阶层力量强大、崇尚自由平等的理念。
思考6:归纳古代民居和集镇的特征。
(1)早期人类生产力水平低下,基本依靠采集和狩猎获得食物,民居主要受自然环境条件制约,大多都是挖穴而居。
(2)进入农业社会之后,因为农业生产需要水源,所以民居多靠近水源之地,分布于大江、大河附近,便于生产和生活,同时民居样式逐步走向地面建筑。
(3)早期民居分布范围广泛,散布于亚非各处,往往是农业文明的起源地,民居和农业活动密切相关,建筑材料多为木、土和石块。
(4)集镇往往是伴随手工业者和商人的聚集而兴起的,以便于商品的交换。早期集镇还伴有浓厚的政治、军事色彩,后来出现专业化市镇。
二、世界各地的民居
1.根据教科书P.57-60梳理,完成《同步解析与测评·自主学习》填空。
2.问题探究 世界各地的民居
材料一 尼罗河沿岸缺少良好的建筑木材,这就注定了在古埃及的民居中无法大量使用木材作为建筑材料。所以泥土、芦苇等是比较理想的建筑材料。古埃及平民的民居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以木结构作为框架,用芦苇编制成墙和屋顶,上面涂泥土。另一种是以卵石为墙基,用土坯砌墙,密排圆木成屋顶, 再铺上一层泥土。无论哪种建筑形式,其结构都是相当简单的,规模不大,建筑难度很小。
——摘编自黄道旋《古埃及和古希腊民居之比较》
思考1:根据材料一分析古埃及民居有哪些建筑特点。
特点:(1)建筑材料多为泥土和芦苇,木材应用较少;(2)民居形式主要分为两种,结构简单,规模不大,建筑难度小。
材料二
思考2:材料二福建土楼体现了哪些生活特点?
特点:(1)聚族而居,体现了闽南人强烈的家族伦理观念;(2)土楼建筑就地取材,或依山就势组成了适宜的人居环境,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思考3:根据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民居的特点。
(1)绝大多数是因地而建、因势而成,建筑材料多是就地取材,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点。
(2)深受礼制思想的影响。设计严格遵循礼仪制度,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尊卑长幼有序,住宅布局主次分明,院落有序,讲究对称。
(3)中轴对称,方正严整的群体组合和布局。中国古代建筑多以众多的单体建筑组合而成为一组建筑群体,布局形式有严格的方向性,常为坐北朝南。
(4)中国古代民居建筑文化有着丰富深远的文化哲理。例如重情知礼、以人为本,创作思维上崇尚“天人合一”的精神,注意环境与建筑交融等。
材料三
随着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木构架建筑的墙壁逐步以砖代替……
——《中国古代建筑史》
房屋面阔九间为皇帝专用,七间为王以上用,五间限贵族、显宦用,小官及庶人只能建三间之屋;……在油漆彩画上,只有皇宫、寺观、贵邸方可用朱,一般官可用土红,庶民只用黑色……
——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十论》
思考4:根据材料三,概括影响民居的因素。
因素:(1)自然环境;(2)经济水平;(3)文化、习俗。
思考5:概述世界各地的民居概况及成因。
(1)概况
①两河流域以黏土和芦苇作为主要建筑材料,房屋邻舍相连,建筑结构雷同,分区有序。
②古埃及大多数房屋用泥和木材修建。房屋有防晒保温措施,庭院是家庭活动的场所,个别房屋开始出现窗户。
③中国早期民居地理分区明显,南北特色不同,巢居和穴居是两大类型。自先秦以来,民居设计具有明显等级特征,普遍采用木构抬梁结构,明朝后为砖木结构。
④古希腊罗马民居带有列柱围廊,混凝土、拱券和希腊柱式相结合是古罗马建筑的最主要特征,后来出现了集体住宅,复合式公寓这种建筑形态对后世影响深远。
⑤北美大平原和亚马孙雨林的印第安人因为环境不同,民居各有千秋。平原地区的印第安人过着游猎生活,住圆锥形帐篷;雨林地区的印第安人过着耕作迁徙的生活,住在圆形的公共居所中。
(2)成因
世界各地民居特点不一,是由当地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习俗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导致的。
板块三 提纲挈领 升华认识
设计意图:总结是课堂教学整体优化的重要环节,它用时虽短,却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步骤。“言有尽而意无穷,余言尽在不言中”的总结,既可使一节课诸多的教学内容, 扩大视野、形成方法,构建起清晰完整、系统调理的认知结构,便于学生理解,构建历史发展的前后联系,探寻历史发展变化的原因及规律;又能使课堂教学的结构严密、紧凑、融为一体,显现出课堂教学的和谐与完美;从而诱发学生的求知的欲望和积极的思维,使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探究,并获得丰硕质佳的认识成果,以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学生理清了“村落的产生”“集镇的出现”“城市的产生”“世界各地的民居”四子目之间的逻辑关系:人类筑屋定居后,最先形成的是村落,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出集镇或城市。无论居住在村落还是居住在城市,人们的居住条件与自然环境、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组织形态等密切相关,世界各地的民居各具特色。
板块四 达标检测,固本养能(《同步解析与测评》课时练及课后评价——略)
板块五 学习评价,培育素养
评价方式:以多元评价为原则,促进核心素养发展。对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认真完成小组合作探究以及高质量完成作业的情况分别赋分。
评价目标:介于本节课是高二选择性必修之教学内容之一,应达到学业质量水平1、2、3、4和学科核心素养水平1、2、3、4的程度。能够利用历史年表、历史材料、历史地图描述史实,能够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性。能够从多渠道获取理解材料,提取相关信息。通过培养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学科能力,培育学科核心素养。
图1
图2
图3:巢居 中国南方潮湿多雨
中国南方潮湿多雨
图4:穴居 中国北方干燥少雨
中国南方潮湿多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