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9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05 22:47: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六单元
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课标要求
知道古代历史上疫病的流行于影响;了解中医药的主要成就和西医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过程。
学习目标
1.通过梳理古代的疫病与相关诊治措施,知道历史上疫病的流行与影响。
2.以唯物史观的视角了解西医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过程,认识西医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了解中医药的成就,认知中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作用,理解中医在当今社会的巨大影响。
4.通过对几个典型问题的探究,引领学生认识本课的基本史实,逐渐掌握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方法和能力,培养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落实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育。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
知道古代历史上疫病的流行与危害,了解中医药的主要成就和西医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学习难点
理解疫病对历史的影响。
教学流程
板块一 激趣导新
利用“《瘟疫论》书影”图片结合课前提示语导入。
板块二 自主学习 夯实基础(当堂自学,掌握必备知识,增强时空观念,培养分析能力)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基于六方面的认识:一曰秉持学为中心,教为学服务的基本理念,“以学生深度学习为本,以学生素养发展为本。”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的最高原则在于促进学生发展。二曰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三曰依循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课程改革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是教材编写、教学开展、考试命题和教学评价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是检验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优劣的基本依据;是国家对教学质和量上的最低要求;四曰依据教材,教材是中学历史教学最主要、最基本的材料,是学生学习的核心材料。五曰历史基础知识具有永恒的“生命力”认识,是培养学科关键能力的基础。六曰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本质体现。出于三方面的考量:一是从高二学情出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实质就是自身能动性、选择性和创造性共同作用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教师需在充分考虑高中二年级学生心理特点、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等具体情况的前提下,通过提供学习材料等多种途径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和指导者。二是让学生通读本课文本,掌握基础的知识,感悟历史知识的重要性,在时空框架下把握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理解历史进程中的变化与延续、继承与发展、原因与结果,建构历史发展的前后联系,认识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三是为后续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奠定基础,达成学业质量水平和核心素养水平。
板块二 互学探究 培育素养(依托材料,开展问题导学,培养史证意识、历史解释能力)
探究1 历史上疫病的传播
材料一 中国古代疫病主要包括急性传染病(如鼠疫、霍乱、猩红热、白喉、天花等)、慢性传染病(如麻风、梅毒等)、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钩虫病、丝虫病、黑热病等)和地方病(如克山病)。
——摘编自范行准著,伊广谦等整理《中国病史新义》,中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思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教科书第一子目相关内容,指出历史上急性传染病有哪些?概括这些疫病的爆发与传播的共同特点。
(1)历史上,人类曾遭受过众多急性传染病的袭击:比如天花、鼠疫都是致死率非常高的疫病;近代以来,还有黄热病、斑疹伤寒和西班牙流感曾经肆虐。
(2)特点:急性传染病大多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致死率高,具有一定的突发性,时空分布不平衡,持续周期长的特点。
材料二 天花是一种由天花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传染性强,病死率高。3000多年前,古埃及的木乃伊身上已见到天花的疤痕。公元前6世纪,印度天花流行。天花在欧洲中世纪也留下阴影,平均每5人中就有一位“麻脸”,整个18世纪,欧洲死于天花的人数达1.5亿。1872年天花在美国流行,仅费城一个城市就有近2600人死于天花。侥幸生存下来的病人,因脸上丰富的皮脂腺遭天花病毒侵害,常常留下永久性疤痕,俗称“麻脸”。
——摘编自《“天花”是如何被人类彻底消灭的 》
思考2:据材料二,概括天花的传播有何特点。
特点:(1)传染性强、病死率高;(2)出现时间早;(3)对欧美社会影响很大;(4)感染者身体特征明显。
材料三 黑死病,这一恐怖的名字就是被现代医学称为“鼠疫”的传染病。在缺乏科学的卫生防疫观念的中世纪,黑死病的传播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死亡人数之多是空前的。当时在欧洲人们还没有洗澡观念,街道上也没有专门的排水设施,污水横流,卫生条件极差,这样的环境很适合老鼠的生存及其 病菌的传播。
——摘编自《“黑死病”对欧洲意味着什么 》
思考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黑死病在欧洲流行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
(1)原因:①缺乏科学的卫生防疫观念;②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③没有专门的排水设施,卫生条件差。
(2)影响:①经济:“黑死病”给欧洲人口带来了巨大损失。在许多人口密度较大的城市,死亡率超过50%。人口的大量死亡造成劳动力的严重缺乏。②政治:“黑死病”带来的社会动荡和政治变革,直接导致了贵族领主地位的下降和资产阶级地位的提高。③文化:“黑死病”削弱了欧洲文化的稳定性,持续的高死亡率减少了学者、知识阶层的人数。对教育机构特别是大学造成了明显的影响,黑死病造成生源严重不足,在校学生人数大幅度下降。④宗教信仰:这场疫病给人们带来巨大痛苦和恐惧,极大地冲击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许多人的信仰发生了动摇和变化,禁欲主义逐渐退出,人文主义逐渐兴起,人们把目光从对天国的期许转向了对现世的关注。人们逐渐冲破基督教神学的桎梏,进行一场思想的大解放,使人文主义、世俗主义大行其道,使欧洲迎来了文艺复兴,为宗教改革铺平了道路,促使近现代欧洲文化的形成。⑤医学:医疗体系受到很大的冲击,医学开始走向职业化。⑥社会影响:人们在同疫病进行抗争的过程中也在不断总结防疫经验,开始有意识地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和个人卫生状况,促进了教育和卫生防疫制度的发展。
思考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古代社会疫病流行的会的影响因素。
(1)社会的政治局势:一般情况下,政局稳定,经济繁荣,人们的生活水平相对较高,疫病流行会有所缓解;反之,则加剧。
(2)战争:纵观历史,战争对疫病流行往往都有推波助澜的作用,疫病的流行可直接发生在人口密集、精神紧张、卫生条件极差的征战军营中,极大地影响军队的战斗力甚至战争的结局。
(3)地理环境:一般情况下,干旱而寒冷的地区较少发生大规模疫病;湿润而温暖的地区,为多种病原菌、中间宿主、媒介生物提供了较好的生长环境。
(4)交通条件:古代社会早期,因为交通不便,疫病流行地区往往比较局限。随着交通的发展,流行地区也趋于广泛;交通发达地区疫病流传速度更快,感染人群更多。
(5)自然灾害:水涝、干旱、风灾、蝗灾、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往往可增加疫病流行的机会,比如继之于灾荒之后的疫病流行屡见不鲜。
(6)落后的社会习俗:古代各种落后的社会习俗,如尝便问疾、送葬及求神逐鬼使疫病流行中缺乏必要的隔离措施。水葬、浅埋、弃尸荒野等不正确的尸体处理造成了传染源的扩散,促进了疫病的传播。
探究2 中国古代的中医学
材料一 《黄帝内经》……把人的身体看成一个整体,重视人体内部五脏六腑、十二经络、奇经八脉以及气血、津液的有机联系。在对病源的诊断方面,它不仅注意身体内部机能的变化,还强调自然界的风、寒、暑、湿、燥、火等反常现象对疾病的影响。它还吸收了阴阳五行学说中所包含的合理内核,强调阴阳的相互依存、相互对立,互为根本、此消彼长关系,认为施治的终极目的就是达到阴阳关系的协调平衡。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思考1:材料一体现出《黄帝内经》有何特点
特点:(1)注重整体治疗,把人看成一个整体;(2)强调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3)吸收了阴阳五行学说中的合理部分。
材料二 作为一名医生,李时珍非常注重药物名实的考证。鉴于历代本草虽屡经修订,仍有不少错误,于是他立志重修本草,经过多年寻访,三易其稿,终于完成了举世闻名的《本草纲目》……生姜是味常用药,可历代药书都强调生姜不可多食、久食,但未提及生姜的害处。李时珍便天天食之,结果“眼发热”,后他在《本草纲目》中写道:“食姜久,积热患目疾,珍屡试有准。”
——摘编自卢嘉锡总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等
思考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李时珍从事药物研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本草纲目》的
优点。
(1)特点:①药物研究与行医相结合;②重视亲身实践;③具有精益求精的态度。
(2)优点:①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教训;②涉及多门学科(分类细致);③收集的药物品种丰富(内容丰富);④图文并茂。
材料三 《本草纲目》成书于1578年,但已谈到接种疫苗以防治天花及今天仍在应用的一些医药用品。欧洲学者普里高津在论及《本草纲目》等中国古代医药学著作时曾高度评价:“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是首重于研究整体性和自然性,研究协调与协和。现代新科学的发展更符合中国的哲学思想。”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思考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本草纲目》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特点和地位。
(1)特点:①注重解决实际问题;②注重整体性。(2)地位: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材料四 旧本玉石水土混同,诸虫鳞介不别,或虫入木部,或木入草部。今各列为部,首以水火,次之以土,水火为万物之先,土为万物母也;次之以金石,从土也;次之以草谷菜果木,从微至巨也;次之以服器,从草木也;次之以虫鳞介禽兽,终之以人,从贱至贵也。
——李时珍《本草纲目》
思考4:根据材料四概括李时珍《本草纲目》的创新之处。
创新之处:(1)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2)动植物都有从低至高的发展演变过程,体现了进化论的原理。
思考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中国古代中医学的特征。
(1)历史悠久,理论成熟。随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中医学开始形成相对系统的理论体系。
(2)体系完整,内容丰富。中医学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临床医学等多方面,还有中医养生和中医保健等内容。
(3)整体观念,辨证施治。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环境密切关联,即天人合一,同时主张辨证施治,根据辨证结果确定治疗方法。
(4)典籍浩繁,数量众多。自秦汉到明清,中医典籍数不胜数、汗牛充栋,其中既有民间个人著述,也包括官修药典。
(5)成就巨大,影响深远。中国古代中医学取得的成果是百姓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后来中国中医走向世界,受到许多国家的青睐和重视。
探究3 科学看待中西方医学得关系
材料一 生理解剖,取样分析,这是西医的方法。辨证施治,阴阳五行,上病治下,左病治右,这是中医的方法。西医将人体视为可分解为许多部件的机器。每个部件可以拆开、修理、更换。中医将人体视为一个彼此联系、互相影响的整体,表里一体,虚实相通。西医最得西方古典科学重具体、讲实证的精神,中医最得中国传统文重整体、讲联系的神韵。
——牛秋实《近代文化视野下中医与西医的比较研究》,载《中医学报》2010年第2期
材料二 应该学外国的近代的东西,学了以后来研究中国的东西。如果先学了西医,先学了解剖学、药物学等等,再来研究中医、中药,是可以快一点把中国的东西搞好的。……就医学来说,要以西方的近代科学来研究中国的传统医学的规律,发展中国的新医学。……要把外国的好东西都学到。比如学医,细菌学、生物化学、解剖学、病理学,这些都要学。也要把中国的好东西都学到。
——毛泽东《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1956年8月24日
思考: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传统医学和西方医学的不同特征,说明应。
特征:(1)西方医学,理论上重视取样、实验和实证;临床治疗上注重解剖学、生理学、疾病的局部定位与各种治疗。(2)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上注重整体联系,即追求环境与人的和谐统一,人体内部的相互影响;临床上注重辨证施治、整体性调理与治疗。
(2)看待:中西医的理论和诊疗存在巨大差异,二者关系或竞争或共存,不能一概而论。中医药是古代中国科技的瑰宝,我们要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实现其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代健康理念相融相通,推动其走向世界。我们应该遵循规律,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共同促进中国医学科技的进步,服务于人民健康。
板块三 提纲挈领 升华认识
设计意图:总结是课堂教学整体优化的重要环节,它用时虽短,却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步骤。“言有尽而意无穷,余言尽在不言中”的总结,既可使一节课诸多的教学内容, 扩大视野、形成方法,构建起清晰完整、系统调理的认知结构,便于学生理解,构建历史发展的前后联系,探寻历史发展变化的原因及规律;又能使课堂教学的结构严密、紧凑、融为一体,显现出课堂教学的和谐与完美;从而诱发学生的求知的欲望和积极的思维,使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探究,并获得丰硕质佳的认识成果,以得到精神上的满足;通过学习、了解到人类的重大疫病以及医学尤其是中医药的成就,疫病影响历史,人类在抗争过程中摸索医学规律,积累经验。中医药诞生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对中国人的健康格外重要,在医学史上独具特色。
板块四 达标检测,固本养能(略)
板块五 学习评价,培育素养
评价方式:以多元评价为原则,促进核心素养发展。对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认真完成小组合作探究以及高质量完成作业的情况分别赋分。
评价目标:介于本节课是高二选择性必修之教学内容之一,应达到学业质量水平1、2、3、4和学科核心素养水平1、2、3、4的程度。能够利用历史年表、历史材料、历史地图描述史实,能够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性。能够从多渠道获取理解材料,提取相关信息。通过培养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学科能力,培育学科核心素养。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