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中考易错题 历史(五)(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中考易错题 历史(五)(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4.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06 00:02: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初中 中考易错题 历史(五)
时间:50分钟 满分:60分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被称为(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2.一些杰出人物在历史上创造了卓越的成就。下列人物与其文化成果搭配,正确的是( )
A.司马迁——《资治通鉴》 B.张仲景——《本草纲目》
C.王羲之——《兰亭集序》 D.贾思勰——《天工开物》
3.历史事实是对历史的真实描述,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结论。下列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 B.郑和的船队上满载着中国的优质丝绸
C.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D.郑和下西洋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4.在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推行了一系列变革措施。这段话涉及的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5.下列人物中被孙中山称赞为“反清英雄第一人”的是( )
A.赵登禹 B.洪秀全 C.姚子青 D.谢晋元
6.1992年,深圳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热情高涨。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D.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7.20多年来,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发展迅速,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艘载人飞船是( )
A.东方红一号 B.神舟一号 C.神舟五号 D.神舟七号
8.“他历经十年征战,既将希腊文化灌注到亚洲,又使得东方的影响以席卷一切之势涌入西方”。“他”是( )
A.汉谟拉比 B.伯里克利 C.亚历山大 D.屋大维
9.“此条约的签订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在欧洲的矛盾,但却为20年后世界大战的爆发下了隐患”。“此条约”是( )
A.《凡尔赛条约》 B.《九国公约》 C.《联合国家宣言》 D.《开罗宣言》
10.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当今世界,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努力,共同应对的问题和挑战是( )
①温室效应加剧 ②淡水资源丰富 ③土地荒漠化 ④人口过快增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归纳列举题(共15分)
11.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5分)
(1)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2)李冰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
(3)唐朝时期推广的农业灌溉工具——
(4)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5)吴承恩的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
1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2分)
(1)1924年,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2)1936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
13.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名称。(4分)
(1)1922作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
(2)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3)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4)1955年,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会议——
14.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4分)
(1)大庆油田工人,被誉为“铁人”——
(2)提出“原子论”——
(3)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4)领导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三、材料分析题(共20分)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学历经数世纪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形成了庞大的知识体系和解释体系,为科举制的开科设考提供了必要的现实素材。
材料二:隋朝因其统治时间短暂,它所创建的分科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与方法,没有得到应有的展开。唐朝有许多创新,如殿试制度、武举制度都萌发于唐朝。
材料三:它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内容必须用古人的语气,绝对不允许自由发挥,而句子的长短、字的繁简,声调的高低等也都要相对成文。
(1)材料一中“孔学”所形成的“庞大的知识体系”被称为什么学派?写出西汉时期促进这一学派正统地位确立的措施。(2分)
(2)材料二中隋朝“创建的分科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写出创立“殿试制度”的统治者。(2分)
(3)材料三中的“它”指的是哪一种文体?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这一文体有何局限性? (2分)
(4)以上材料给我们带来哪些感悟? (1 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侵占台湾后、将教育作为殖民统治的重要手段,强制推行日语。在社会生活中也大力推行同化政策、使台湾人民的民俗、生活习惯等全部同化于日本。
材料二: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可以采取独特的模式,社会制度不变,台湾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外国资本不动,台湾可以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它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省一个区,还保持它原有的制度、生活方式。
材料三:1992年,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受权就在两岸事务性商谈中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事宜进行协商。经过会谈及一系列函电往来,达成“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
(1)材料一中“日本侵占台湾”与哪一条约有关?哪场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2分)
(2)材料二中“独特的模式”指的是哪一伟大构想?结合材料及所学分析,现在有哪些因素阻碍“台湾问题”的形成? (一例即可)(2分)
(3)材料三中“共识"的达成有何重要意义? (1分)
(4)谈谈你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认识。(1分)
17.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这次重大变革”时期在位的天皇是谁?写出日本历史上曾学习西方进行的资产阶级改革。(2 分)
(2)材料二中图一人物是美国历史上的哪位著名总统?他带领美国人民扫清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什么障碍? (2分)
(3)材料二中图二人物带领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建设的措施是什么?再写出他领导苏联人民反抗法西斯侵略的著名战役一例。(2分)
(4)两则材料涉及人物具有哪些优秀的精神品质? (1分
四、综合探究题(共15分)
18.某学习小组进行以“近代以来不同阶层对农村问题的探索”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阶层 相关史实
农民阶级 (1)19世纪中期,农民阶级颁布的哪一文献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1分)
资产阶级 “平均地权”是1905年成立的哪个革命组织有关土地问题的主张? (1分)
中国共产党 (3)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是什么?使翻身农民踊跃参战,为解放战争胜利提供重要物质保障的事件是什么?(2分) (4)1950年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的文献是什么?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式是什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的农村改革政策是什么? (3分)
(5)请为农村建设提一条合理化建议。(1分)
19.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雏形出现]
(1)15——16世纪使人类第一次建立起跨越大陆和海洋的全球性联系的事件是什么?写出客观上有助于欧洲国家资本原始积累的事件。(2分)
[初步形成]
(2)使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工厂制代替手工工场的重大变革是什么?这一变革后,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城市规模越来越大,这体现出哪一社会进步现象? (2分)
[最终形成]
(3)交通工具的革新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条件,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飞机应用的发动机是什么?世界市场的迅速扩大为当今世界哪一经济发展趋势的出现提供了现实条件? (2分)
(4)以上探究给我们带来哪些体会? (1分)
参考答案
一、1.A 2.C 3.D 4.B 5.B 6.A 7.C 8.C 9.A 10.D
二、11.(1)甲骨文 (2)都江堰 (3)筒车 (4)交子 (5)《西游记》
12.(1)国民党一大的召开(2)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3.(1)中共二大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3)中共十八大 (4)万隆会议
14. (1)王进喜(2)德谟克利特 (3)拿破仑 (4)甘地
三、15. (1)儒家(学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进士科的创立。武则天。(3)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4)思想学术繁荣推动社会发展;思想文化专制阻碍社会进步;应重视人才,公平选拔人才等。(符合题意即可)
16. (1)(马关条约》。抗日战争。(2)一国两制。台独势力、外国反华势力。(一例即可)(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4)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祖国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等。(符合题意即可)
17. (1)孝德天皇。明治维新。(2)林肯。奴隶制。(3)实施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3)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精神;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等。(符合题意即可)
四、18.(1)(天朝田亩制度》。(2)同盟会。(3)打土豪,分田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科技兴农;加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培育文明乡风;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壮大,加快农村现代化等。(符合题意即可)
19. (1)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掠夺。(2)工业革命。城市化。(3)内燃机。经济全球化。(4)世界市场经历了一个由野蛮无序的殖民战争向文明有序的和平趋势发展的过程;科技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应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促进共同发展等。(符合题意即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