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探究小说主人公(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探究小说主人公(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05 21:39: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说专题训练--------探究小说主人公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贩梦者
石钟山
林又在讲自己的梦,说的是,一位盲人演唱师傅带着盲人徒弟走街串巷说书唱戏。一日,徒弟问师傅:眼睛如何才能看到光明?师傅应:等拉断第一百根琴弦时,眼睛就会看到光明。小徒弟有了希望,随师傅风里雨里奔走于演出场所。后来师傅离开了他,他又有了自己的徒弟,为了一百根琴弦的目标,他带着徒弟一如师傅带着他在执念中拉琴,一根根被拉断的琴弦都刻在了他的心里,终于在一次演出中,第一百根琴弦断了,然而期盼中的光明并没有如约而至。他病倒了,因为心里那浩大的希望落空。在小徒弟无微不至的照料下,他躲过了这一劫,他一下子明白了师傅的用意。徒弟问他:师傅,我的眼睛什么时候才能看到光明呢?他说:当你拉断一百二十根琴弦时,自然会看到光明。徒弟笑着,心里已经亮了。他看不见徒弟,但他知道徒弟一定是这样的,亦如当年自己的样子。
林讲完这个故事时,宿舍里所有人都沉默着,仿佛自己做了一场梦,醒来久久地思考着什么,却想不到尽头。不久,宿舍的人便各自寻找自己的梦境去了。他却没有睡着,他还要继续想明晚的故事。
此刻,他们已是大四学生了,他讲了四年故事,每天晚上都是如此,就像故事中的徒弟一样,一根琴弦拉断了,又期待下一根。他不是盲人,只是贫困学生,记得自己很小的时候,父母跑运输,车出了事故,再也没有回来,是爷爷靠拾垃圾把他养大,又供他上大学。进入大学,他申请了助学贷款。为了还贷款,他一有时间就出去打工还贷。
四年前刚入学时,住在下铺的赵姓同学一日晚上睡不着,动员大家讲故事,并许诺说:谁的故事讲得好,就把他明天的一日三餐全包下来。赵同学家境殷实,吃穿用度都是全宿舍最好的。于是大家搜肠刮肚地拼凑着故事,但似乎这些故事总不能让赵同学满意,他仍然失眠。直到林开始讲,他讲完后,赵同学很快进入梦乡,甚至有的同学在故事还没讲完便酣然入梦。而赵同学也从不食言,包下了一日三餐,自己吃什么就让林吃什么。有肉有菜,有时还有水果或者酸奶什么的。
林节省了三餐的钱,生活轻松了不少。只是每日的故事,要常新求变才好,不然觉得对不起赵同学的一日三餐。一日,赵同学认真地凝视着他问:你怎么会有这么多故事?他沉吟一下,答:我讲的不是故事,是自己的梦。赵同学哑然,同学们亦哑然。在同学眼里,他便神秘起来,他每日的梦有头有尾,还丝丝入扣,引人入胜,这是什么人才能做的梦呀。他们的梦往往有头无尾,早晨睁开眼睛,梦境早忘光了。他在众同学羡慕的目光中度过了四年。在这四年中,一个宿舍其他五个人,都享受了他的“梦”,也有许多同学轮流请他吃一日三餐:赵同学并不争抢,没有别的同学主动请林时,他才会出现。
一晃四年大学生活结束了,林和赵被双双保研。他俩依然是一间宿舍,赵同学依然听林的故事,直到林听见赵同学的呼吸均匀起来,他的故事才会结束。在这期间,林也曾拒绝赵同学的一日三餐,但总会被赵同学驳回,赵同学感激地冲他说:你的故事治好了我的失眠,没有你的故事,我会睡不着觉的。
研究生毕业,赵同学留校做学术研究,林在家乡的省城联系到一家研究所。临别时,赵同学说:谢谢你每天给我讲的故事。林也感动地说:我吃了你这些年的饭,感谢的应该是我。两个同窗好友在用力拥抱中分别。
几年后,林突然接到赵同学的电话,说要到他所居住的省城出差。两人约好相见,地点是他定的。还没到约定时间,他就站在饭店门口张望了。饭店是五星级的,赵同学见到他吃了一惊,望着他身后的饭店责备道:怎么定在这了?咱们是老同学,就是叙叙旧,何必这么破费。他不说什么,领着老同学往里走。
偌大的包间就他们俩,菜品多,酒也是顶级的。赵同学扫了一眼酒桌上的菜品,正色道:今晚我请。他只是笑一笑,端起酒杯道:老同学,这些年我一直想找机会答谢你,是你让我大学生活有饭吃。说完一口喝光杯中的酒。赵同学凝视着他,半晌才道:我不失眠,不听你的故事也能睡着,但你的故事不是三顿饭能换来的。
那天晚上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谢谢老同学,我永远记着你的一日三餐。也感谢你让我讲故事。赵同学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说:你为什么把研究所的工作辞了,现在靠什么生活?他听了又淡然一笑:我现在是个贩梦者。赵同学似乎不解,怔怔地望着他。他解释道:我现在是个网络作家,每天在网上写故事,笔名就叫“贩梦者”。赵同学如梦初醒,惊叫一声,又一次狠狠地把他抱在怀里,小声地说:其实当年你不讲故事,我也会请你一日三餐,怕你不接受,才让你每日讲故事。他推开老同学,他认真地冲老同学鞠了一躬道:感谢你让我成为现在的贩梦者。
那晚两人走在街上,他又想起多年前讲的故事道:老同学还记得当年那个拉断一百根琴弦的小徒弟么?老同学望着天空悠长地说:当然记得,人得有梦才会好。
(选自《今晚报》,2021年9月7日,有删改)
1.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林同学,还是赵同学?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看不见的珍藏
茨威格
①于是他轻轻地、小心翼翼地,就像人家平时拿一样容易打碎的东西似的,用指尖从画夹子里取出一个硬纸框,里面嵌着一张发黄的空白的纸。他热情洋溢地把这张废纸举到面前,细细地看了几分钟之久,可是实际上什么也没看见。他叉开手指兴高采烈地把这张白纸举到眼前,整个脸上十分迷人地表现出一个看得见的人的那种凝神注视的神情。他那瞳仁僵死、目光发直的眼睛,不知道是由于纸上的反光,还是来自内心的喜悦——突然发亮,闪烁着一种智慧的光芒。
②“怎么样,”他颇为得意地说道,“您曾看见过比这幅更加精美的复印画吗?每个细部的线条印得多么清晰,轮廓多么分明。再看看它的来历!瞧这儿”——他把画页翻了过来,用指甲极为精确地指着这张白纸的某些地方,使我不由自主地望了一眼,看那儿是不是真的还盖着图章——“您看,这儿是那格勒藏画的图章,这儿是收藏家雷米和艾斯代勒的图章。”
③听到这位老人这样热情奔放地夸耀一张空空如也的白纸,我背上起了一阵寒噤。看见他用指甲毫厘不差地指着只在他的想象中存在的看不见的收藏家的图章,真叫人毛骨悚然。由于恐怖,我的嗓子眼堵得厉害,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才好。我在慌乱中抬起眼睛看了看那两个女人,又看见老太太浑身哆嗦,十分激动地举起双手,向我恳求。于是我振作了一下,开始扮演我的角色。
④“简直叫人拍案叫绝!”我终于结结巴巴地说道。老人的脸上马上现出得意的神气,“不过,这还根本算不了什么,”他洋洋得意地说,“您还得先看看《忧愁》。您瞧瞧,”说着他的手指十分轻柔地抚摸着一幅他想象中的画——“瞧瞧这颜色多么新鲜,笔力多么遒劲,色调多么温暖。柏林的老板们和博物馆的专家们见了,都要为之神魂颠倒呢。”
⑤他就这样滔滔不绝、洋洋得意地边说边让我看画夹,足足忙了两个小时。我和他一起共看这一百来张空白的废纸或蹩脚的仿制品,而这些在这个可悲的丝毫没起疑心的盲人的记忆里还是真实存在的,以至于他可以毫无差错、按照准确无误的顺序精确入微地夸奖并且描绘每一幅画。只有一次,他似乎觉察到什么,使他不能热情洋溢地说下去。他拿起一张《安提俄珀》,他那已经训练得十分敏感的触觉神经在这张陌生的纸上没有摸到那些凹纹,于是他突然皱起眉头,声音也慌乱了:“这不是……这不是《安提俄珀》吧?”他喃喃自语,神情有些狼狈。我马上采取行动,急忙从他手里把这幅画取过来,热情洋溢地大事描绘我也熟悉的这幅画刻画的一切可能有的细节。盲人的那张已经变得颇为尴尬的脸松弛了下来。我越赞扬,这个饱经沧桑、老态龙钟的老人身上便越发显出快活的样子,显出一股发自内心的深情。“总算找到了一个识货的行家!”他洋洋得意地掉转脸去冲着他的妻女欢呼起来,“总算找到一个懂行的,你们也听听。”
⑥他说着,用手指温柔地抚摩一下那些早已空空如也的画夹,就像抚摩一些有生命的东西似的。这是一个既可怕又动人的场面,因为在进行大战的这些年里,我还从来没有在一个德国人的脸上看到过这样纯净的幸福的表情。
……
⑦我们开始握别的时候,他的声音变得非常柔和。他握住了我的两只手,他的手指带着一个盲人的全部表达能力,爱抚似的沿着我的手一直抚摸到我的手腕,似乎想多了解我一点,并且向我表达言语所不能表达的感情。“我终于又能和一个行家一起看一遍我心爱的藏画,这对我来说真是个幸福。我让我太太作证,我在这儿答应您,在我的遗嘱里加上一条,您应该得到管理这批不为人所知的宝藏的荣誉,一直管理到它四散到世界各地之日为止。请您答应我一件事:请您印个漂亮的藏画目录,这将成为我的墓碑,我也不需要更好的墓碑了。”
⑧我望了一眼他的妻子和女儿,她们两个紧紧地挨在一起,有时候一阵战栗从一个人的身上传到另一个人身上,仿佛两个人是一个身体,在那儿同受震动,一齐发颤。我的心情庄严肃穆,因为这位令人同情的毫无疑心的老人把他那看不见的、早已散失无存的收藏像个宝贝似的托我保管。我深受感动地答应他去办这件实际上我永远无法照办的事。老人的死沉沉的瞳仁又为之一亮。
⑨两个女人送我到门口。她们一面望着我,一面流泪,她们的眼光是多么温暖,多么富有感激之情。我恍恍惚惚地摸索着走下楼梯,心里其实十分羞愧:我像童话里的天使似的降临到一个穷人家里,使一个瞎子在一小时内重见光明,我用的办法是帮人进行了一次虔诚的欺骗,极为放肆地大撒其谎,而我自己实际上是作为一个卑鄙的商人跑来,想狡猾地从别人手里骗走几件珍贵的东西的。可是我得到的,远远不止这些:在这阴暗迟钝、郁郁寡欢的时代,我又一次生动地感觉到纯粹的热情,一种纯粹是对艺术而发的精神上的快感,这种感情我们这些人似乎早已忘怀了。我心里充满——我不能用别的方法表达——一种敬畏的感情,虽然我不知为什么,又一直感到羞惭。
⑩我已走在大街上了,听见有人在叫我的名字。老人把身子猛伸到窗外,他挥动手绢,叫道:“一路平安!”他的嗓音高高兴兴,像少年人一样清新爽朗。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情景:楼上的窗口上露出一张白发老人的高高兴兴的笑脸,凌驾于大街上愁眉苦脸、熙煕攘攘、忙忙碌碌的人群之上,由一片善意幻觉的白云托着,远远脱离了我们这个严酷的现实世界。我不觉又想起那句含有深意的老话——我记得好像是歌德说的——“收藏家是幸福的人!”
(有删改)
【注】本文节选自茨威格的《看不见的珍藏》。全文叙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财政困难、人民生活艰困的情形。小说中盲眼收藏家的妻女为生活所迫,不得已瞒着收藏家变卖了他珍藏的画作。
2.有人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我”,有人认为是盲人收藏家。你认为是哪一个?为什么?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答题。
高手
帅子跟着大师学了几年后,自己也成了鉴定古玩的高手。帅子出师后,大师要留下他来做帮手,帅子婉言谢绝了。
有个叫李土方的来找他鉴定古玩。此人矮壮结实,十指粗糙,肤色黝黑,农民打扮。
李土方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一个纸包来,恭恭敬敬地交给帅子。一只青铜酒杯。帅子没看两眼,就顺手扔在桌子上。李土方心痛地拿起来,埋怨地说:“我说你干嘛用这么大力?”帅子冷笑道:“什么玩意儿!民间仿造的,十块钱一个!”
李土方愣了愣,不甘心地又掏出一个纸包来。这次是块玉佩,帅子眼就亮了,连连细看,口中赞道:“好东西!好东西!”李土方见他这样,欢喜地问:“值多少钱?”帅子轻轻地把玉佩放下,说:“这是汉代的蓝田玉。上面的八条龙栩栩如生,堪称绝品。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应该是汉代哪位王公的爱物。”
李土方呼吸也急促起来:“卖给你怎么样?”
帅子摇头:“买不起。这是无价之宝!”
“我等钱急用,亏一点卖给你?”
“亏一点也买不起。我劝你还是把它收好了,不到万不得已千万别卖它。”
李土方感激地说:“其实我并不知道这东西的价值,你既然说出这样的话,就证明你心肠好,值得信赖。我还有几件东西,过几天拿来请你鉴定一下。”
有朋友知道了此事,说帅子是在放长线钓大鱼。帅子不置可否,神秘地笑了。
几天后,李土方又来了。他一进门,就神神秘秘地将门窗关上。李土方哆哆嗦嗦地从包里掏出个东西来,帅子一看,脑袋嗡一声响开了,我的老天爷,竟是玉玺!
帅子的手不可抑制地哆嗦起来,接过。玉玺高二十公分,长宽各十五公分。印面阴文刻着“广德王国,永享天恩”八个字。一千三百年前,这一带曾出现过一个少数民族国家,史称“广德王国”。这个玉玺就是广德国的玉玺。这可是一件真正的宝贝,帅子也难以鉴定它真正的价值。
“还有什么东西?”
李土方又掏出一件东西,是个小小的金鼎,看到它,帅子证实了自己的猜测,李土方一定是找到了广德国王的葬地。金鼎上刻着“夏王三年”,也就是这年广德亡国的。
“价钱可以商量嘛,你说清楚,这玉玺到底值多少钱,金鼎可以送给你。”
帅子伸出手掌晃了晃:“你要出这个价,我就收下了,否则,另请高明!”
“五十万?”
“五万!”
李土方犹豫起来,半天才说:“你是个公道人,二十万!如果你不答应,我只好走了。”
帅子就用二十万买回了玉玺。第二天,他就带着玉玺赶了几千里路到了大师那里。大师用放大镜足足端详了半个小时,最后开口说:“这东西你用多少钱弄来的?”
“三十万。”帅子撒了个谎。他想卖给大师。大师完全有能力吃下。
“好眼力!”大师拍着他的肩膀说,“你准备卖多少?”
“您是我的恩人,您看着给!”
大师伸出一个巴掌晃了晃。
“五十万?”大师笑了:“五千元。这假玉玺的手艺倒是不错。”
“什么?”帅子跳了起来。
大师将他按下,说:“鉴定古玩必先要懂赝品。你跟我学了几年,只学会了怎样鉴定真品,而没有学会怎样鉴别赝品。当初我要你留下来,为的就是要教你这一招,只是你太急于自立门户了,学艺不精,吃亏上当是迟早的事。”
李土方,高手?帅子瘫倒在地。
3.小说中的帅子和李土方,你认为哪一位是主人公?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示例一:小说的主人公是林同学。“贩梦者”是林的笔名,以此为题表明林是小说写作的主要对象,林从大学为赵讲故事到后来写网络故事成为作家,故事情节紧紧围绕林展开。小说塑造了一个不屈服于命运,始终不放弃追求的人物形象。并以此揭示了为追求梦想不懈奋斗的人生终将美好的主旨。
示例二:小说的主人公是赵同学。小说写了赵同学以失眠为借口让林每天给他讲故事,默默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的故事。塑造了个巧妙助人实现人生梦想的人物形象。并以此赞美了人性的美好:帮助他人、表达善意要以维护他人的尊严为前提。
2.角度一:我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我”。原因如下:
①“我”是小说的线索性人物,小说的情节都是“我”的见闻感受。
②“我”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因为“我”的行为,使得赏画过程得以顺利进行,使小说的情节得以向前发展。
③通过“我”的敬畏与羞惭之情表现老人对收藏品纯粹的热爱,昭示着人性中善良与高贵。
角度二:我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盲人收藏家。原因如下:
①小说中使用大量笔墨,运用多种手法刻画盲人收藏家的形象,人物形象十分丰满。
②小说中的主要内容,即“善意的欺骗”这一情节,是为表现老人对艺术纯粹的热爱服务的。
③小说是通过表现老人对收藏品纯粹的热爱,来揭示主题,昭示着人性中善良与高贵的品质。
3.(示例一)我认为帅子是主人公。
①人物形象塑造上,作者在塑造帅子形象时,着墨更多,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心理以及正侧面等多种描写手法进行塑造。
②情节内容上,和李土方相比,帅子的人物活动贯穿情节始终,使小说结构更加完整。
③小说主题上,小说开篇就提到帅子“成了鉴定古玩的高手”,照应标题,其后帅子的遭遇赋予了“高手”很强的讽刺寓意,小说旨在讽刺这类学艺不精、投机钻营的小人物,“帅子”更能深化主题。
(示例二)我认为李土方是主人公。
①人物形象塑造上,李土方刚出场时外表老实普通,实则富有心机,有强烈的反差效果,小说运用语言、动作、外貌、神态以及正侧面等多种描写手法将李土方的形象塑造得更加鲜明突出。
②情节内容上,李土方卖古董的人物活动一步步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结尾通过帅子和师父的对话揭示真相,李土方虽没有正面出场,却能使小说情节更加曲折离奇,引人入胜。
③小说主题上,李土方才是真正的幕后高手,标题“高手”所指应是李土方,帅子和李土方买卖古董的故事,以帅子的失败、李土方的成功告终,李土方这一人物使小说的讽刺意味更浓,强烈讽刺了生活中这类阴险狡诈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