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历史第二单元基础知识默写填空 试卷(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下历史第二单元基础知识默写填空 试卷(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05 23:59:0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建设)
1.原因:建国初期,我国还是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门类不全。
2.起止时间:1953年—1957年。
3.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4.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5.成就: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绝大部分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取得很大成就。
(1)工业方面: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
(2)交通运输业方面:新建宝成、鹰夏等铁路30余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不是铁路)相继通车;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6.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民主政治建设)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1)时间:1954年9月。
(2)制定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宪法性质: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4)选举主要领导人: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确立: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地位: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第5课 三大改造
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化)
1.原因: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形式:农业生产合作社。
3.目的: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4.高潮: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5.完成: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二、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时间:1953年—1956年。
2.形式: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
1.起止时间:1954年~1956年。
2.形式:公私合营。
3.政策:赎买政策。
4. 例子:天津盛锡福帽厂挂上了公私合营后的新厂牌
5.赎买政策意义: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四、三大改造完成的结果:
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五、三大改造的积极意义:
国家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知识联系】近现代中国社会性质的三次转变:
历史事件 社会性质变化
鸦片战争 从封建社会开始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内容、意义
(1)时间:1956年。
(2)内容: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意义:标着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有了良好开端。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2.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提出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与调整国民经济
①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全国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加上当时自然灾害等因素,1959年至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1961年,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②1962年,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对推动国民经济全面调整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文化大革命”
1.原因: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2.起止时间:1966年—1976年。
3.最大冤案: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也是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践踏的典型。
4.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毛泽东、周恩来机智地粉碎了林彪反革命政变。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慌忙外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机毁人亡。这就是“九一三事件”。
5. “四五运动”:1976年1月周恩来逝世后,全国各地群众纷纷举行悼念活动,声讨四人帮。“四五运动”为后来的废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
6.结束: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三、建设成就(注意区别这两个时期的成就,不要张冠李戴)
1.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年——1966年)时期:
①建成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建设起来。
②修建了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
③1964年,我国在国防尖端技术取得的巨大进展是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④1965年,我国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⑤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大庆石油工人“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1976年):
①1967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②1970年4月,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③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
【知识联系】
注意区别“农业合作化运动(农业生产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
农业合作化运动(农业生产合作社) 按自愿互利的原则,将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即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
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 农民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被公社收归公有,损害了群众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业生产发展
单元小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建设)
1.原因:建国初期,我国还是个落后的 国, 水平很低,基础薄弱,门类不全。
2.起止时间: 年— 年。
3.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 。
4.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建立 和 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 、 、 和 ;相应地培养 。
5.成就: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绝大部分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取得很大成就。
(1)工业方面: 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 第一汽车制造厂、 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
(2)交通运输业方面:新建 、鹰夏等铁路30余条; 、 、 公路(不是铁路)相继通车;1957年, 建成(“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6.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 迈进。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民主政治建设)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1)时间: 年9月。
(2)制定宪法:《 》。
(3)宪法性质:是我国第一部 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 的宪法。
(4)选举主要领导人:大会选举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为副主席, 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决定 为国务院总理。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确立: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 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以 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地位:是我国的 ,为社会主义 奠定了基础。
第5课 三大改造
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化)
1.原因: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 的。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 的需要。
2.形式: 。
3.目的:走 和 的社会主义道路。
4.高潮: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 。
5.完成: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 。
二、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时间: 年— 年。
2.形式: 。
3.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 。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
1.起止时间:1954年~1956年。
2.形式: 。
3.政策: 。
4. 例子:天津 厂挂上了 后的新厂牌
5.赎买政策意义:实现了 ,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 。
四、三大改造完成的结果:
到 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 、 和 的社会主义改造。
五、三大改造的积极意义:
国家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 向社会主义 的转变。
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 。我国从此进入 。
【知识联系】近现代中国社会性质的三次转变:
历史事件 社会性质变化
从封建社会开始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
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内容、意义
(1)时间: 年。
(2)内容: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 ,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 变为 。
(3)意义:标着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有了 。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 。
2.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提出
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的总路线。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与调整国民经济
①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但 ,忽视了 。全国掀起了“ ”和 ,加上当时 等因素, 年至 年,我国的 发生严重困难。1961年,中共中央开始 国民经济,提出了“ 、 、 、 ”的八字方针。到 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② 年,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即“ ”,对推动国民经济全面调整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文化大革命”
1.原因: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 的危险。
2.起止时间: 年— 年。
3.最大冤案:国家主席 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也是 和 遭到严重践踏的典型。
4.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毛泽东、周恩来机智地粉碎了林彪反革命政变。 年9月13日,
等人慌忙外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机毁人亡。这就是“ ”。
5. “四五运动”:1976年1月 逝世后,全国各地群众纷纷举行悼念活动,声讨四人帮。“四五运动”为后来的废碎“四人帮”奠定了 基础。
6.结束:1976年10月, 、 一举粉碎 。
三、建设成就(注意区别这两个时期的成就,不要张冠李戴)
1.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年—— 年)时期:
①建成 、 两大钢铁基地, 油田、胜利油田和 油田建设起来。
②修建了 、 、 等铁路。
③1964年,我国在国防尖端技术取得的巨大进展是 ;
④1965年,我国首先完成了 。
⑤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大庆石油工人“铁人” 、党的好干部 、解放军好战士 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 “文化大革命”时期( 年—— 年):
①1967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 ;
②1970年4月,成功发射了第一颗 ;
③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 。
【知识联系】
注意区别“农业合作化运动(农业生产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
(农业生产合作社) 按自愿互利的原则,将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即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
(人民公社) 农民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被公社收归公有,损害了群众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业生产发展
单元小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