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专题突破训练
第1练 组成细胞的分子
1.(2021·全国甲,1)已知①酶、②抗体、③激素、④糖原、⑤脂肪、⑥核酸都是人体内有重要作用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都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
B.③④⑤都是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骨架
C.①②⑥都是由含氮的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
D.④⑤⑥都是人体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
答案 C
解析 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激素的化学本质是有机物,如蛋白质、氨基酸的衍生物、脂质等,只有蛋白质才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A错误;糖原是生物大分子,脂肪不是生物大分子,且激素不一定是大分子物质,如甲状腺激素是含碘的氨基酸衍生物,B错误;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连接而成的多聚体,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多聚体,氨基酸和核苷酸都含有氮元素,C正确;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脂肪是机体主要的储能物质,D错误。
2.(2022·浙江6月选考,5)生物体中的有机物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脂肪对植物细胞起保护作用
B.鸟类的羽毛主要由结构蛋白组成
C.糖原是马铃薯重要的储能物质
D.纤维素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
答案 B
解析 脂肪是植物细胞良好的储能物质,A错误;鸟类的羽毛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主要由结构蛋白组成,B正确;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的多糖,淀粉是马铃薯重要的储能物质,C错误;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D错误。
3.(2021·全国乙,3)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不断从环境中吸收水。下列有关植物体内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根系吸收的水有利于植物保持固有姿态
B.结合水是植物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C.细胞的有氧呼吸过程不消耗水但能产生水
D.自由水和结合水比值的改变会影响细胞的代谢活动
答案 C
解析 水是植物细胞液的主要成分,细胞液主要存在于液泡中,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故根系吸收的水有利于植物保持固有姿态,A正确;结合水与细胞内其他物质相结合,是植物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B正确;细胞的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消耗水,第三阶段产生水,C错误;自由水参与细胞代谢活动,故自由水和结合水比值的改变会影响细胞的代谢活动,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反之细胞代谢减弱,D正确。
4.(2020·江苏,2)下列关于细胞中生物大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碳链是各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基础
B.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有机物都是生物大分子
C.细胞利用种类较少的小分子脱水合成种类繁多的生物大分子
D.细胞中生物大分子的合成需要酶来催化
答案 B
解析 碳链是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是各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基础,A项正确;多糖、蛋白质和核酸等有机物都是生物大分子,而单糖、二糖和脂质不是生物大分子,B错误;细胞内的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物质种类繁多,但它们分别是由种类较少的基本单位氨基酸、核苷酸等脱水缩合形成的,C项正确;细胞中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合成都需要酶的催化,D项正确。
5.(2022·湖南,1)胶原蛋白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之一,其非必需氨基酸含量比蛋清蛋白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胶原蛋白的氮元素主要存在于氨基中
B.皮肤表面涂抹的胶原蛋白可被直接吸收
C.胶原蛋白的形成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关
D.胶原蛋白比蛋清蛋白的营养价值高
答案 C
解析 蛋白质的氮元素主要存在于氨基中,A错误;胶原蛋白为生物大分子,涂抹于皮肤表面不能被直接吸收,B错误;由题干信息知,胶原蛋白非必需氨基酸含量比蛋清蛋白高,而人体需要从食物中获取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自身可以合成,因此并不能说明胶原蛋白比蛋清蛋白的营养价值高,D错误。
6.(2022·湖北)水是生命的源泉,节约用水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下列有关水在生命活动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是酶促反应的环境
B.参与血液中缓冲体系的形成
C.可作为维生素D等物质的溶剂
D.可作为反应物参与生物氧化过程
答案 C
解析 参与细胞内酶促反应的许多物质溶解在自由水中,故水是酶促反应的环境,A正确;血液中的缓冲物质是由离子组成的,离子溶解在水中才能形成缓冲体系,B正确;维生素D属于脂质,脂质通常都不溶于水,C错误;水可作为反应物参与生物氧化过程,如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D正确。
7.(2022·陕西宝鸡高三模拟)膜蛋白是生物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下列关于膜蛋白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器官移植时,白细胞细胞膜上的HLA对供者的细胞具有识别作用
B.甲状腺细胞上不仅含有接受来自垂体的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还含有接受神经递质的受体
C.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时,在类囊体上多种酶的催化作用下,光反应顺利进行
D.Na+-K+泵属于载体蛋白,运输物质时其结构会发生改变
答案 A
解析 在器官移植时,供者细胞膜上的HLA能够被病人的免疫系统识别而加以排斥,A错误;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甲状腺细胞上不仅含有接受来自垂体的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还含有接受神经递质的受体,B正确;植物细胞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在叶绿体的类囊体上进行,其上有多种酶催化反应的进行,C正确;Na+-K+泵属于载体蛋白,载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而且每次转运时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D正确。
8.(2022·江苏盐城高三模拟)下列有关水和无机盐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
①水能溶解、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并维持细胞形态 ②细胞中无机盐含量很少且大多数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③哺乳动物的血液中钙离子含量过高,会出现抽搐等症状 ④无机盐可以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⑤休眠种子与萌发种子相比,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更小 ⑥缺碘会引起儿童佝偻病
A.六项 B.五项
C.四项 D.三项
答案 B
解析 自由水能自由流动,能溶解、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可以维持细胞的形态,①正确;细胞中无机盐含量很少且大多数是以离子形式存在,②错误;血液中钙离子含量过低,会出现抽搐等症状,含量过高,会引起肌无力,③错误;无机盐不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糖类,④错误;休眠种子与萌发种子相比,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更大,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与细胞的代谢强度有关,⑤错误;碘是人体很重要的必需的营养元素,当碘缺乏时,就会造成甲状腺肿大,⑥错误。
9.糖类和脂质在细胞的构成和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上的脂质包括磷脂、胆固醇等
B.糖类中的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完全由葡萄糖缩合而成
C.淀粉和脂肪水解的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D.质量相同的糖类和脂肪被彻底分解时,糖类耗氧少
答案 C
解析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A正确;淀粉、纤维素、糖原都是由单体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多聚体,B正确;二氧化碳和水是淀粉和脂肪彻底氧化分解的产物,淀粉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脂肪水解的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C错误;与脂肪相比,相同质量的糖类含氢少,氧化分解消耗的氧气少,释放的能量少,D正确。
10.细胞膜上的信号分子受体多为糖蛋白,糖蛋白是在内质网或高尔基体中,经糖基转移酶催化将糖基团附加到蛋白质上形成的物质。在动物病毒囊膜上也有糖蛋白,某些由病毒基因编码的糖蛋白,通过与宿主细胞膜上受体结合而侵染宿主细胞。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可参与细胞间或细胞与其他大分子间的相互识别
B.在糖基化成为较成熟蛋白质的过程中,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发生改变
C.动物病毒囊膜上的糖蛋白可能在宿主细胞的内质网或高尔基体中形成
D.抑制宿主细胞中糖基转移酶的活性,可治疗某些病毒感染导致的疾病
答案 B
解析 因为某些糖蛋白可作信号分子的受体,所以可参与细胞间、细胞与大分子间的相互识别,A正确;在糖基化的过程中,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会发生改变,从而形成结构和功能成熟的蛋白质,B错误;动物病毒寄生在宿主细胞中,其糖蛋白可能在宿主细胞的内质网或高尔基体中形成,C正确;抑制宿主细胞中糖基转移酶的活性,可能会抑制入侵病毒的糖蛋白合成,导致病毒结构异常,可治疗某些病毒感染导致的疾病,D正确。
11.如图是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干物质和水分的变化,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随着种子的成熟,种子的生命活动由代谢活跃状态转入休眠状态
B.种子的鲜重随着种子的成熟而逐渐减少
C.种子中水分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植物吸收的水分减少
D.种子成熟期间这两种物质的变化与种子萌发时相反
答案 C
解析 由题图可知,在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种子的生命活动由代谢活跃状态转入休眠状态;种子成熟过程中,自由水大量减少,从而增强种子的抗性,这是种子水分减少的主要原因。
12.有关蛋白质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脱水缩合
B.细胞内蛋白质发生水解时需要另一种蛋白质的参与
C.高温能使蛋白质分子的肽键断裂、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变得伸展、松散
D.氨基酸的空间结构和种类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
答案 B
解析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的方式是相同的,即氨基酸的脱水缩合是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A错误;细胞内蛋白质发生水解时需要蛋白酶的催化,而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正确;高温能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变得伸展、松散,而高温下蛋白质中的肽键稳定,没有断裂,C错误;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数目及其空间结构千差万别有关,D错误。
13.人体细胞中的SIRT3(去乙酰化酶)主要存在于线粒体基质中,通过催化一系列反应来调节线粒体中ATP的生成。SIRT3基因位于11号染色体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线粒体增大内膜面积的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催化[H]和O2生成水的酶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SIRT3的合成过程需要在______________中进行转录,然后再将产物转移到_____________进行翻译。
(3)如图是赖氨酸的结构简式,线粒体内某些蛋白质中的赖氨酸来源于______________,由五个不同氨基酸形成的五肽化合物最多有______________种,赖氨酸的R基为______________。
(4)研究发现,在正常情况下线粒体中的SIRT3会发生SUMO化修饰,进而抑制SIRT3的活性。但在饥饿等一些代谢应激情况下,调控因子SENP1转运进入线粒体中,可以去除SIRT3的SUMO化修饰,从而______(填“激活”或“抑制”)SIRT3的活性。
答案 (1)线粒体内膜的某些部位向内折叠形成嵴 线粒体内膜 (2)细胞核 核糖体(细胞质) (3)食物 120 —(CH2)4—NH2 (4)激活
解析 (1)线粒体增大内膜面积的方式为线粒体内膜的某些部位向内折叠形成嵴,催化[H]和O2生成水的酶存在于线粒体内膜。(2)由于SIRT3基因位于11号染色体上,SIRT3的合成过程需要在细胞核中进行转录,然后再将mRNA转移到核糖体(细胞质)中进行翻译。(3)赖氨酸属于必需氨基酸,应从食物中获取。由五个不同氨基酸形成的五肽化合物最多有5×4×3×2×1=120(种),赖氨酸的R基为—(CH2)4—NH2。
14.某油料作物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的含量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测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 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__________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________色的脂肪颗粒。
(2)实验过程中,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________(填“C”“N”或“O”)。
(3)实验第11 d后,如果要使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干重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苏丹Ⅲ(或苏丹Ⅳ) 橘黄(或红) (2)O (3)光照 所需的矿质元素
解析 (2)由题干可知,某油料作物的种子中脂肪占干重的70%。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含量逐渐减少,而前一段时间种子干重却逐渐增加,最可能的原因是脂肪转化为糖类。由于脂肪与糖类相比,其碳、氢含量高,当脂肪转化为糖类时,氧元素增加。(3)实验第11 d时,脂肪减少了90%,因此种子干重的增加不再来源于脂肪的转化,而是来源于光合作用。由于种子处于黑暗环境,并且提供的是蒸馏水,因而欲进行光合作用必须提供的条件是光照和所需的矿质元素。
【练后讲评与反思】
考情分析 1.考查题型:多以选择题呈现。2.呈现形式:多为文字题。主要结合复杂生命活动考查。常考点:蛋白质及核酸的元素组成、种类、结构和功能等。
考向一 蛋白质和核酸
练后反馈
题目 5 7 10 12
正误
错题整理:
核心归纳 蛋白质和核酸的相互关系及6个易失分点
(1)ATP去掉两个磷酸基团后的剩余部分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2)DNA分子两条链之间的碱基、单链上相邻碱基之间和单链上单体之间分别通过氢键、“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和磷酸二酯键相连。
(3)氨基酸脱水缩合的方式只有一种,而其排列方式有多种。
(4)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中核DNA相同,mRNA和蛋白质不完全相同。
(5)1个tRNA中含有1个反密码子,但不能认为其只含有3个碱基。
(6)蛋白质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基因多样性(不同个体间)或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间)。
考向二 糖类和脂质
练后反馈
题目 2 9
正误
错题整理:
核心归纳 糖类和脂质的种类及6个易失分点
(1)并非所有糖类都是能源物质,如核糖、脱氧核糖、纤维素等不参与氧化分解提供能量。
(2)并非所有糖类都是可溶性还原糖,可溶性还原糖有葡萄糖、麦芽糖、果糖、乳糖、半乳糖等。
(3)并非所有糖类都能水解,如二糖和多糖能水解,而单糖不能水解。
(4)二糖并不都是由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的,如蔗糖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乳糖由半乳糖和葡萄糖组成,多糖的单体都是葡萄糖。
(5)等质量的脂肪和糖类相比,脂肪中“C”“H”含量高,“O”的含量低,故脂肪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多,需要的O2多,产生的H2O多。
(6)脂肪不参与构成膜结构,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考向三 水和无机盐
练后反馈
题目 3 6 8
正误
错题整理:
核心归纳
1.理清水和细胞代谢的关系
(1)不同种类的生物、同一生物的不同器官及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细胞的含水量不同。
(2)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与新陈代谢、生物抗逆性有关,比值越大,生物新陈代谢越旺盛,但其抗逆性较弱;反之,生物新陈代谢缓慢,但抗逆性较强。
(3)衰老细胞内的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减小,细胞代谢速率减慢。
2.细胞中的无机盐
(1)存在形式及作用
(2)对照法验证无机盐的生理功能
①对照组:植物+完全培养液→正常生长。
②实验组
考向四 种子形成和萌发
练后反馈
题目 11 14
正误
错题整理:
核心归纳
1.种子形成和萌发时的物质变化
项目 种子形成 种子萌发
有机物种类 可溶性糖→淀粉等;非蛋白质→蛋白质;糖类→脂肪 淀粉→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甘油+脂肪酸
干重 增加 减少(油料作物先增加后减少)
激素变化 脱落酸增加,赤霉素、生长素逐渐减少 脱落酸减少,赤霉素、生长素逐渐增加
2.种子成熟和萌发时细胞呼吸的变化
(1)种子成熟时细胞呼吸速率的变化:有机物积累迅速时,细胞呼吸速率加快,但当种子接近成熟时,呼吸速率逐渐减慢。
(2)种子萌发时细胞呼吸方式的变化
在胚根长出前,种子细胞呼吸产生的CO2大大超过O2的消耗,而当胚根长出后,O2的消耗速率就逐渐高于CO2的释放速率,这说明种子萌发的初期主要进行无氧呼吸,而胚根长出后主要进行有氧呼吸。
【校正提分强化训练】
1.下列有关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人体内血钙含量过低会导致肌无力
B.休眠的种子和越冬的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相对较低
C.合理施肥可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从而提高产量
D.水是植物体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原料,许多有机物的合成与分解均有水的参与
答案 A
解析 在人体内血钙含量过高会导致肌无力,含量过低会导致肌肉抽搐,A错误;休眠的种子和越冬植物体中自由水含量较少,结合水的含量较高,新陈代谢缓慢,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相对较低,B正确;N、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因此,合理施肥可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速率,从而提高产量,C正确;水参与细胞内许多化学反应,是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原料,许多有机物的合成与分解均有水的参与,如蛋白质的合成生成水,蛋白质的水解需要水,D正确。
2.(2022·四川成都高三期末)细胞受到冰冻时,蛋白质分子相互靠近,当接近到一定程度时,蛋白质分子中相邻近的巯基(—SH)氧化形成二硫键(—S—S—)。解冻时,蛋白质中的氢键断裂,二硫键仍保留,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巯基位于氨基酸的R基上
B.结冰和解冻过程不涉及肽键的变化
C.解冻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未发生改变
D.抗冻植物有较强的抗巯基氧化能力
答案 C
解析 巯基(—SH)中含有S,由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巯基位于氨基酸的R基上,A正确;细胞受到冰冻时,蛋白质分子中相邻近的巯基(—SH)会被氧化形成二硫键(—S—S—),“解冻时,蛋白质氢键断裂,二硫键仍保留”,显然,蛋白质结冰和解冻过程不涉及肽键的变化,B正确;解冻后,蛋白质中的二硫键仍保留,但氢键断裂,因此,解冻过程中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C错误;抗冻植物能够适应较冷的环境,根据形态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可推知抗冻植物有较强的抗巯基氧化能力,D正确。
3.(2022·江苏盐城高三模拟)我国考古学家利用现代人的DNA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种类似磁铁的“引子”,成功将极其微量的古人类DNA从提取自土壤沉积物中的多种生物的DNA中识别并分离出来,用于研究人类起源及进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引子”彻底水解的产物有两种
B.设计“引子”能将古人类的DNA识别出来,说明现代人和古人遗传信息完全相同
C.现代人类是由原始祖先与其他生物及环境共同进化而来的
D.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自然选择改变了种群的基因型频率,决定了生物的进化方向
答案 C
解析 利用现代人的DNA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种类似磁铁的“引子”,成功将极其微量的古人类DNA从提取自土壤沉积物中的多种生物的DNA中识别并分离出来,据此可以推测,“引子”是一段单链DNA序列,彻底水解的产物有磷酸、脱氧核糖和四种含氮碱基,共6种产物,A错误;“引子”能将古人类的DNA识别出来,是因为古人类DNA中存在与“引子”的碱基序列互补配对的碱基序列,而非现代人和古人遗传信息完全相同,B错误;现代人类是由原始祖先与其他生物及环境共同进化而来的,即协同进化导致现代人类的诞生,C正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之一是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错误。
4.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承鲁说“阐明生命现象的规律,必须建立在阐明生物大分子结构的基础上。”下列有关细胞中的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脂质分子中氧元素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物质
B.RNA具有传递信息、催化反应、转运物质等功能
C.DNA分子转录过程中,有双链的解开和恢复
D.RNA聚合酶、性激素、抗体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答案 D
解析 性激素属于脂质中的固醇,其合成场所为内质网,D错误。
5.脂滴普遍存在于多数动物细胞中,由磷脂分子包裹脂质组成。脂滴的生成过程是:首先在内质网磷脂双分子层之间合成脂肪,然后脂肪不断累积并最终从内质网上分离成为成熟的脂滴。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脂滴的膜外层具有亲水基团
B.脂肪细胞以脂滴的形式储存脂肪
C.脂滴从内质网上分离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D.脂滴的膜是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基本骨架
答案 D
解析 脂滴分布在水溶液(细胞质基质)中,所以其膜外层具有亲水基团,A正确;根据题干信息“脂肪不断累积并最终从内质网上分离成为成熟的脂滴”,说明脂肪细胞以脂滴的形式储存脂肪,B正确;脂滴和内质网都是由以磷脂分子为基本骨架构成的生物膜结构,脂滴从内质网上分离体现了膜的流动性,C正确;由题意可知,脂滴是储存脂肪的细胞结构,因此脂滴膜最可能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分子的疏水端指向脂滴内部的脂肪,磷脂分子的亲水端指向脂滴外面的水环境),D错误。
6.大豆起源于中国,现种植的栽培大豆是从野生大豆通过长期定向选择、改良驯化而成的。大豆可以将自然界中分子态氮转化为氮素化合物,增加土壤氮素含量。某科研人员利用大豆为材料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吸收土壤中的氮元素可用于合成______________(填两种)。
(2)实验一开始,随着尿素施用量的增加,单株籽粒产量也在增加,但超过240 kg/hm2后,单株籽粒的产量又开始下降,试从光合作用原料方面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豆种子和花生种子都含有大量的脂肪,在农业耕种上,花生等脂肪类种子的播种要浅播(种子表面覆盖土层较薄),而小麦等淀粉类种子则可适当深播,从细胞呼吸的角度分析脂肪类种子浅播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种植土壤的类型和氮肥(尿素)的施用量 蛋白质、磷脂、DNA、RNA等 (2)尿素施用量过多,导致植物体失水增多,植物体内缺水使叶片气孔部分关闭,CO2吸收量减少,暗反应速率降低使光合作用速率降低,产生有机物的量减少 (3)花生等脂肪类种子中脂肪含量高,脂肪中碳和氢的比例较高,有氧呼吸时耗氧量大,浅播时氧气供应充足(或深播时氧气供应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