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语
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題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
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
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
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三单元《陈情表》《兰亭集序》《归去
来兮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新时代中国正在进行的伟大实践,赋予我们自信与底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建“一带一
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我们充分、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
精神力量。贵州草海护鸟员、甘肃沙漠护林员,在帮助玫善当地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自身脱贫;
北京冬奥会国家速滑馆8500吨的钢结构,通过智慧制造完成精准设计和装配;菌草技术不断
走出国门,在很多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得到推广…一个个鲜活的故事,生动展现今日中国的卓
越成绩和造福世界的壮美画卷。今天,越来越多来自中国的好故事正在被国际社会熟识,开放
而自信的中国在世界舞台绽放出别样光彩。
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是一种责任。匠心独运的场馆“冰丝带”“雪如意”,活泼
敦厚的“冰墩墩”和喜庆祥和的“雪容融”,开闭幕式上的二十四节气、黄河之水、中国结…每一
处充满“中国味”的细节,都彰显了2022年北京冬奥的人文之美。这背后,凝结着无数人的智慧
与汗水。中国形象体现在每个中华儿女的日常言行中,人人都是国家形象的代言人。我们应当
增强志气、骨气、底气,争做精彩中国故事的主人公和讲述者。
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是一种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
的事情,还没有本事讲好中国的故事?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我们应当进一步增强
国际传播能力,在构建对外传播话语体系上下功夫,在乐于接受和易于理解上下功夫,让世界了
解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积极主动发声,将真实信息、真实故事源源不断地注入国际信息库,
让正确的声音响亮起来。
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是一种情感。展现国家形象,是爱国主义情感的真情流
露。“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方志敏曾如此憧憬一个可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第1页(共8页)】
232668D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B(“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关键要讲好中国故事”错,曲解文意。原文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
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是“重要任务”,不是“关键”。)
2.D(“使各个具体国家和地区在尊重自身文化的同时认同中华文明”错。原文是“以精准了解、精准传递的方
式增强中华文明在各个具体国家和地区的认同度”。)
3.B(A,C,D三项,都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的具体做法。B项,讲的是中国“和”文
化,没有讲到展示中国形象,不能证明材料一观点。)
4.①论证思路:先列举一系列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引出讲述中国好故事的话题,接着从责任、能力、情感三个方面
阐述中国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最后重申要充满自信和底气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②运
用举例论证,如文章开头列举一系列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引出讲述中国好故事的话题;运用引用论证,如引用
习近平的话,论证了我们要自信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
有理可酌情给分)
5.①材料一侧重论述为何要展现和如何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②材料二侧重论述增强中华文明传
播力影响力对文明交流的意义以及具体方法。(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的情给分》
6.B(“他想用黄三爷的名头来刺激蓝眼,以期蓝眼能够花高价买下画作”错误,卖画人说此话确实是故意为之,
但并非是刺激蓝眼,让他高价买画,而是刻意提醒,为后文假画的出现作铺垫。)
7.D(“此处的三道光与最初买画时的一道光形成对比”错误,并没有对比,从一道蓝光、两道蓝光到三道蓝光,
是故事情节的层层递进。)
8.①明线是蓝眼的一系列活动:买真画,被流言闲语困扰、买假画、发现上当、离开裕成公。暗线是黄三爷精心
策划使蓝眼上当:卖真画、散布谣言,卖假画。②明暗两条线索互相交织,使小说情节更加紧凑,也使小说内
容更加丰富。同时两条线索形成对照,突出了蓝眼和黄三爷不同的形象特征,能引起读者对人物的思考。
(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9.①使用方言词汇,符合小说故事背景。如“听赛没听”“嘛能耐”“转天”“打眼”等天津方言的运用,符合小说故
事发生于天津卫的背景。②运用修辞,富有表现力。如“捏若这造假的家伙没藏好的尾巴尖儿”,运用比喻手
法,把造假的人的破绽比喻为没藏好的尾巴尖儿,生动形象,具体可感。③内涵丰富,语言有意蕴。如“可就
是神气不同一瞧,这幅真的是神气”,写出当时的蓝眼被流言闲语所扰,已然失去了自我判断,以致误把假
画当真画,引人深思。(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0.A(原文标点为:退屏鼓琴而歌,欲令曾皙听其歌声,令知其平也。孔子闻之,告门人曰:“参来勿内也!”曾子
自以无耶,使人谢孔子。)
11.C(“今子委身以待暴怒”中的“委”是舍弃,“如土委地”的“委”是散落。)
12.C(“但喜欢长剑并不能帮助他提高才能”错,孔子并没有对子路“好长剑”提出反驳,只是说子路回答的“好长
剑”,不是他问的问题。)
13.(1)舜侍奉父亲时,凡是父亲想找他来使唤的时候,从来没有不在身边的,但是父亲想找他来杀掉时,从来没
有找到过。(“事”“素”“侧”各1分,句意1分)
(2)现在你想要放弃古代的学问而随自己的心意行动,谁知你是把错误的当成正确的,还是把正确的当成错
误的呢?(“释”“庸”各1分,句意2分)》
14.①以国君缺少谏臣、读书人缺少益友的危害和狂奔的马离不开马鞭,弓弩离不开校正器来说明人接受规劝
就会圣明的道理;②指出学习并注重请教便会获得成功,不学习不读书将会濑临刑罚的边缘来证明学习的
重要性;③即使天资很好,也要通过学习才会变得更加优秀。(每点1分,意对即可)
文言文参考译文:
曾参在瓜地除草时不小心新断了瓜根。(他的父亲)曾皙非常生气,拿起大棒就打他,曾参扑倒在地,过一
会才苏醒,他很快就爬起来,上前对父亲说:“刚才我得罪了父亲,您费力教训我,有没有受伤?”(于是)退到屏
风后面边弹琴边唱歌,想让父亲听见他的歌声,让父亲知道他身体平安无恙。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告诉门下弟
子说:“曾参来了,不要让他进来。”曾参自认为没有犯错,便托人向扎子谢罪。孔子说:“你没有听说普叟有个儿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232668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