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篮球——进间运球 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篮球——进间运球 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3-05-06 17:56: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材 内容:行进间运球
本课任务 知识目标:80%的学生能初步完成行进间运球50%的学生能流畅完成行进间运球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发展灵敏性,协调性 情感目标:在学练中挑战自我,帮助同学,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 重点: 难点:
课的部分 课的时间 教 学 内 容 练习 分 量 组织教法与教学要求
时间 次数
开始部分 集合整队,师生问好 体育委员清点学生人数 检查着装,安排见习生 安全教育!!! 2’ 1 1 1 1 1 教师活动: 指导体委口令 检查着装,核实学生数 学生活动 学生6列横队站好 排队集合的过程中做到快、静、齐,听体育委员指挥 如下:
准备部分 慢跑热身:慢跑两圈热身 牵拉热身:动态牵拉身体各处韧带 a、振臂运动 b、腹背运动 c、体侧运动 d、弓步压腿 e、侧压腿 篮球专项热身: a.高运球:运球时,球反弹的高度在腰、胸之间叫高运球。它是在没有防守队员阻挠情况下,为了加快向前推进的速度或在进攻中调整进攻速度和攻击位置时,所采用的一种运球方法。 运作方法:上体稍前倾,抬头看前方,以肘关节为轴,用手拍按球的后上方,把球的落点控制在身体侧前方。手脚协调配合,使球有节奏地向前运行。 动作关键:手拍按球的部位正确,手脚协调配合。
b.低运球:运球时,球反弹的高度在膝关节以下的运球叫低运球。当受到对手紧逼或接近防守队员时,常采用这种运球方法保护球和摆脱防守。 4’ 2’ 2 教师活动: 1、跟随学生跑步,随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2、监督学生牵拉 3、进行球形球感练习的示范 学生活动: 1、跑步时保持整齐,不推拉打闹,避免发生意外 2、充分牵拉身体,使身体活动开,预防发生肌肉拉伤 3、熟悉球性球感,在热身的同时,保持对于球的熟悉,使一会儿训练时更好上手
基本部分 1、行进间运球 1、身体姿势:
运球时应保持两脚前后自然开立,两膝微屈,上体稍前倾,头抬起,眼睛平视。非运球手臂屈肘平抬,用以保护球。脚步动作的幅度和下肢各关节的屈度随运球速度和高度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2、手臂动作:
运球时,五指张开,用手指和指根以上部位及手掌的外缘触球,掌心不触球。 动作方法:两膝迅速弯曲,重心降低,抬头看前方,上体前倾,靠近防守队员一侧,用上体和腿保护球。同时,用手腕、手指力量短促地拍按球,以便更好地控制球和摆脱防守,继续前进 动作关键:两膝弯曲迅速,降低重心,上体前倾;拍按球短促有力,手脚协调配合。 3、球的落点:
运球时应控制球的落点,使球完全保持在自己所能控制的范围内,以便随时利用自己的上体、臂、腿来保护球;而且也要便于技术运用。 4、手脚协调配合:
运球时既要使移动速度和运球速度协调一致,又要保持合理的动作节奏。能否保持脚步动作和手部动作协调一致,关键在于按拍球的部位、落点的选择和力量大小的运用。脚步移动越快,拍按球的部位越靠后下方,落点越远,拍按球及反弹起来的力量越大。 运球时,手拍按球和脚步动作要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和节奏。直线运球,一般拍一次球跑两步。 23’ 7’ 教师活动: 教师巡视本次训练 教师对学生进行纠错 教师选择优秀学生进行展示 学生活动: 1、四队沿边线和限制区边线散开,自抛自接后,三威胁顺步或交叉步启动 2、2人一球,对向传接球+三威胁+启动+行进间运球 3、听到老师喊左或者右后,迅速做出左侧或右侧启动 4、触底深蹲加侧滑步加加速跑深蹲开合跳加单脚左右跳
器材 篮球:50个
结束部分 集合整队 拉伸放松 安排学生收器材 下课 2’ 1 1 1 教师活动: 1、教师监督学生集合 2、在学生放松活动时总结 3、安排学生收拾器械 4、宣布下课 学生活动: 1、学生快速集合 2、体育委员带领学生放松 3、学生收拾器材
课后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