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共4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2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共4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5-06 06:43: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第四章
中国区域发展战略
第二节
China's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教学分析
课程标准
1
学习目标
2
核心素养
3
以国家某项重大发展战略为例,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说明其地理背景。
结合案例,理解我国宏观发展格局。
结合案例,重点分析我国四大板块和三大战略国家发展战略。
综合思维:结合地理热点材料,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说明区域发展战略的地理背景。
人地协调:通过对区域发展战略的分析,理解党和国家提出的新的发展理念,形成人地协调观。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中国宏观发展格局
长江经济带
01
02
目录
Content
GO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京津冀协同发展
03
课堂检测
04
探究导入--中国与欧洲铁路大联运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地区,以丘陵、山地为主,有“山城”之称。重庆是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就是指重庆利用新亚欧大陆桥这条国际铁路通道,从重庆出发,经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向西过北疆铁路,到达边境口岸阿拉山口,进入哈萨克斯坦,再经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至德国杜伊斯堡,由沿途六个国家铁路、海关部门共同协调建立的铁路运输通道。重庆出发的货物,通过“渝新欧”铁路线运输,沿途通关监管互认,信息共享,运输全程只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探究导入--中国与欧洲铁路大联运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途经重庆、西安、兰州、乌鲁木齐、阿拉山口等国内段和哈萨克斯坦(努尔苏丹)、俄罗斯(莫斯科)、白俄罗斯(明斯克)、波兰(华沙)等国际段,最后成功到达目的地——德国(杜伊斯堡),全程经过了6个国家。
探究一:在图中找出“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经过的国家及主要城市?
探究导入--中国与欧洲铁路大联运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促进重庆经济总量的增长;促进西南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西南地区贸易的发展;为西南地区提供了新的进出口通道;缩短了重庆乃至中国内陆货物出口欧洲的时间;增强了重庆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
探究二:“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给重庆乃至我国西南地区带来怎样的影响?
探究导入--中国与欧洲铁路大联运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我国对外贸易需求增多;产品特征对运输时效性要求高,运输瓶颈出现;其他国家企业对西南地区的关注;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需求。
探究三:议一议,重庆开通“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的地理背景有哪些?
区域发展战略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含义:是指对一定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的整体谋划。
特点:战略性、长期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制定要求:需要尊重自然规律,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因地制宜,扬长补短,生态环境优先,谋求共同富裕。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四大板块(东部沿海,中部,西部,东北);三大战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Part 1
中国宏观发展格局
GO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探究导入--我国区域发展的基本国情
从图中可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巨大,东部地区发展水平高,中西部地区差异明显。区域经济差异对于我国协调发展带来巨大挑战性。且我国人口数量大,对实现共同富裕也提出的严峻的挑战
探究一:上图是我国2022年全国各省上半年度的GDP核算数据,据图结合所学,分析我国在区域发展中面临的国情?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我国区域发展面临的基本国情
人口数量大
区域差异大
发展不平衡
基本国情影响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经历了从均衡发展到非均衡发展,再到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演变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探究导入--我国不同时期的区域发展战略
探究二:左图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战略示意,结合课本知识概况我国不同时期区域发展战略的差异性?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我国不同时期的区域发展战略
时间 战略 措施 目的
改革开放前 区域均衡发展 优惠政策和大量投资 加快内地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改革开放后 非均衡发展 利用沿海工业基础和区位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大力发展外向型产业 。 促进东部沿海地区 的快速发展
新时期 区域协调发展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四大板块,三大战略,老少边穷地区发展,海陆统筹等) 形成新的区域发展战略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课外延展--我国空间开发战略格局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课堂互动--我国四大板块发展
活动一:对照我国地形图和气候图,说出四大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东部:地处沿海,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或温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地处地势第三阶梯,以低山,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
中部:地处中部,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或温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地处二三阶梯,地形较为平坦;
东北:位于我国东北部,纬度高,热量低,冬季严寒,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降水较多
西部:深居内陆,气候偏向干旱,盆地,高原典型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课堂互动--我国四大板块发展
活动二:对照我国人口分布图和交通分布图,说出四大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差异?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课堂互动--我国四大板块发展
地区 东北 东部 中部 西部
农业 重要的农林生产基地 北部为重要的旱作农业区;南部为季风水田农业,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林产品丰富 北部为旱作农业,南部为季风水田农业 北部为畜牧业、绿洲农业和灌溉农业;南部为季风水田农业;青藏高原地区发展高寒畜牧业和河谷农业
工业 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东北三省已基本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煤炭、化学等重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 拥有我国综合性工业基地京津唐和沪宁杭,工业体系完善,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能源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能源工业、重工业、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
交通 以铁路运输为主,交通线路密度大 交通运输方式多样,海陆运输兼备,形成立体交通运输网 交通运输方式多样,形成立体交通运输网 以陆路交通运输为主,线路密度较小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课堂互动--我国四大板块发展
活动三:议一议,我国四大地区各有哪些优势和哪些限制性因素?这四大区域应当如何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统筹谋划科学发展?
东部:优势:交通,科技,对外开放;劣势:资源短缺;发展方向:构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高地,重点发展新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中部:优势:资源,交通,农业;劣势:资源,生态,环境;发展方向:构建产业创新、现代服务、综合交通和现代物流体系;
东北:优势:农林基地,工业基础;劣势:资源,生态,环境,产业结构;发展方向:体制机制创新,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增强发展活力、内生动力和整体竞争力
西部:优势:资源;劣势:科技,交通,生态;发展方向:加强交通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培育优势产业、新型产业和特色产业,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课堂互动--我国四大板块发展
活动四:为什么说西部大开发的目标与东、中部和东北是不同的,不能以东部的标准来衡量西部的发展,而应结合西部实际有的放矢?
为了缩小地区差距,加速西部地区发展,1999 年,国家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陆地面积 686.7 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的1.6%;2016 年人口 3.74 亿,占全国总人口的 27.1%;同年地区生产总值 15.68 万亿元,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 20.1%。
西部地区矿产资源、油气资源、水能资源、土地资源等优势突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脆弱,人才、技术、资金匮乏,正处于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时期。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不仅可以缩小我国东西发展差距,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而且对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扩大国内市场需求,都有着重要意义。通过西部大开发,可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将潜在优势转为现实优势。
因为西部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基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有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西部地区矿产资源、油气资源、水能资源、土地资源等优势突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脆弱,人才、技术、资金匮乏,正处于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时期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课堂互动--我国四大板块发展
活动五:议一议,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地理背景主要有哪些?
为了缩小地区差距,加速西部地区发展,1999 年,国家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陆地面积 686.7 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的1.6%;2016 年人口 3.74 亿,占全国总人口的 27.1%;同年地区生产总值 15.68 万亿元,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 20.1%。
西部地区矿产资源、油气资源、水能资源、土地资源等优势突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脆弱,人才、技术、资金匮乏,正处于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时期。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不仅可以缩小我国东西发展差距,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而且对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扩大国内市场需求,都有着重要意义。通过西部大开发,可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将潜在优势转为现实优势。
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战略位置重要。但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迫切需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Part 2
长江经济带
发 展 战 略
GO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长江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
覆盖11个省级行政区
面积占全国的21%
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课堂活动--长江经济带分析
位置和交通优势:承东启西,接南济北,通江达海;资源优势:丰沛的淡水资源,储量大、种类多的矿产资源,众多旅游资源和丰富的农业生物资源;产业优势:重要的工业走廊,农业基础地位高;人力资源优势:人才荟萃,科教事业发达,技术与管理先进;市场优势:人口密集,收入水平高,具有各种消费需求,对国内外投资者有很强的吸引力。
活动一:上图为长江流域航道和矿产资源分布图,说出长江经济带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课堂活动--长江经济带分析
环境污染严重;沿江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同质化;上、中、下游之间经济联系薄弱;能源资源不足
活动二:左图为我国降水酸碱分布图,结合所学分析影响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有哪些?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定位
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独特作用,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推动沿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使长江经济带成为充分体现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内河经济带
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定位
立足长江上游、中游、下游地区各自优势,统筹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辐射引领作用,促进中上游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示范带
发挥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定位
用好海陆双向开放的区位资源,创新开放模式,促进优势互补,培育内陆开放高地,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加强与“丝绸之路经带”“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衔接互动,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横贯东中西、连接南北方的开放合作走廊
立足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定位
统筹江河湖泊丰富多样的生态要素,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以长江干支流为经脉、以山水林田湖为有机整体,江湖关系和谐、流域水质优良、生态流量充足、水土保持有效、生物种类多样的生态安全格局,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水清地绿天蓝的生态廊道
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区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课堂活动--长江经济带分析
活动一:归纳我国制定长江经济带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地理背景?
区域重大发展战略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区域资源环境条件、社会经济基础、内部空间结构、对外空间联系等地理背景。据此完成下列相关任务。
地理背景 资源环境条件 社会经济基础 内部空间结构 对外空间联系
优势 淡水,矿产,旅游,生物资源丰富 位置,交通,经济发展水平,工农业基础,劳动力,腹地 区域内城市联系紧密,沿海向沿江内陆拓展,形成上中下游优势互补,协作互动格局 长三角具有辐射引领作用,长江经济带拥有海陆双向开放的区位优势,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与丝绸之路衔接,对外联系便捷
限制性因素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能源短缺,灾害频发 沿江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 产业同质化,经济联系薄弱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课堂活动--长江经济带分析
活动二:针对长江经济带发展面临的限制性因素,分析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区域重大发展战略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区域资源环境条件、社会经济基础、内部空间结构、对外空间联系等地理背景。据此完成下列相关任务。
对长江沿岸的污染型工业企业进行整治;对长江岸线进行生态恢复;统筹岸上水上,正确处理防洪、通航、发电的矛盾;打破行政分割和市场壁垒,推动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统一融合,避免产业同质化,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Part 2
京津冀协同发展
GO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课外延展--环京津贫困带
改革开放初期,河北省的32个环京津贫困带的县域经济与京津二市的远郊15县基本处于同一发展水平,但是在20多年后的今天,两者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形成了巨大的落差。2004年,环京津贫困带31个县的县均GDP仅为京津远郊15县区的16.3%,而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GDP、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仅分别为北京市的30.2%、16.0%、1.9%,为天津市33.1 %、18.7%、2.3%。2005年,亚洲开发银行资助的一份调查报告首次提出“环京津贫困带”概念。在这一区域,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就占了10个 。截至2020年2月底,包括阜平在内的河北省27个环京津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数百万贫困人口脱贫,环京津地区历史上第一次摆脱了区域性绝对贫困。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课外延展--环京津贫困带
思考&:分析环京津贫困带产生的原因,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对于该地区的协调发展产生哪些作用?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
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国家重大战略,三地推行“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一体化”发展,建立行政管理协同机制、生态环保联动机制、产业和科技创新协同机制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核心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之一。战略的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领域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被确定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要率先取得突破的重点领域.以生态型都市圈建设为载体,以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为重点,以资源要素空间统筹规划利用为主线,以构建长效体制机制为抓手,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扩大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京津冀协同发展--整体定位
京津冀整体定位是“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和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三省市各有侧重。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课堂活动--雄安新区
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地理位置优越;立体化的交通便捷通畅;坐落于华北最大的湿地白洋淀周围,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土地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
活动一:说明雄安新区的区位优势?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课堂活动--雄安新区
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利于区域的分工和合作;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污染严重等问题
活动二:议一议,设立雄安新区,对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课堂活动--雄安新区
雄安新区的建设要创新发展理念,发展生态、绿色、环保、高端高新产业;加强与周边城市的融合,实现错位发展;依托白洋淀湿地,发展生态观光旅游;因地制宜,进行城市规划
活动三:根据《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在雄安新区重点营造优美的亲水生态环境,实施白洋淀生态修复工程,构建绿色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数字城市和智慧新城。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Part 4
课堂检测
GO
On-the-spot inspection
课堂检测
1.下图为“京津冀产业联系图”。京、津、冀各自优势产业对应正确的是( )
①采掘业、重加工工业②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③高新技术、文化产业、先进服务业
A.③①②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②③①
B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三章第一节
On-the-spot inspection
课堂检测
有效转变城市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举措。下图示意2019年长江经济带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三章第一节
On-the-spot inspection
课堂检测
有效转变城市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举措。下图示意2019年长江经济带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下列关于长江经济带中各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下游地区到上游地区逐渐增强
B.中游地区的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优于下游地区
C.高水平城市在中游分布最为密集
D.区域内部的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较为显著
3.上游地区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显著,中心城市水平高,其他城市水平低,呈典型的“中心—外围”现象。这种现象反映了( )
A.中心城市的集聚作用 B.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
C.外围城市的引导作用 D.外围城市的支撑作用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三章第一节
D
A
On-the-spot inspection
课堂检测
4.2017年9月,涉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发布。下图为京津冀区域空间格局示意图。在京津冀区域空间格局下,张家口经济发展应当更加侧重( )
①为京津提供水源和水电的保障②发展特色旅游休闲项目
③控制耕地规模,发展绿色农业④发展木材生产和加工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第三章第一节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C
On-the-spot inspection
课堂检测
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o
材料一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长江开发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以沿江主要城镇为节点,构建沿江绿色发展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材料二下图为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示意图。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三章第一节
On-the-spot inspection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三章第一节
(1)简析长江在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中所发挥的主要作用
(2)从区域空间组织的视角,简述上海对长江经济带的辐射功能。
(3)目前长江流域水环境压力较大,简述成渝城市群为实现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通过众多的南北支流使经济技术优势向南北辐射;通航里程长,为经济带提供便利水运交通;流域内水能资源丰富,为经济带工农业发展提供电能;径流总量大,水资源丰富,为经济带发展提供水资源等。
课堂检测
上游植树造林,保护植被,保持水土;促进流域产业结构优化,减少对流域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加强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增强环保意识
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是全国的最大港口,是最大的商业中心,拥有浦东国家级经济开发区,能够带动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所以上海对长江经济带有辐射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