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9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06 08:46: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临淄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2023.05
单项选择题(1-25题为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开罗埃及博物馆保存了一尊男性石像。该雕像出土于埃及卡纳克地区,其头部为希腊式样,但站立姿势和衣服却是埃及式样。该雕像(  )
A.是埃及文化领先世界的最佳证明 B.体现了古代战争对埃及文化的破坏
C.是研究东西文化交融的一手史料 D.是研究塞琉古王国文化的原始资料
2.下列两则史料反映了中古中后期(  )
A.王权强化 B.法律革新 C.宗教改革 D.国家统一
3.“帝国建立后,消灭了中亚和西亚几乎全部国家,在东西方之间建立了持久稳固的直接联系渠道,帝国因此成为东西方世界交流的可靠‘中间人’……这是帝国所扮演的成功角色,无论在商业交流和文化交流上都是如此。”这里的“帝国”是指(  )
A.罗马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奥斯曼帝国 D.波斯帝国
4.“他们的城市建筑精美……城内有300多座用于祭祀的金字塔庙宇……发明独特的文字,用复杂的立法纪年,并采用20进位制,也知道‘零’的概念。”“他们”是(  )
A.班图人 B.玛雅人 C.印度人 D.埃及人
5.图2是某同学总结的15世纪末印加人统治庞大帝国的措施。横线处应正确填写的是(  )
(1)将全国划分为四大政区 (2)编制详细的人口调查表 (3)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征服地区的居民移到新地区
图2
A.发明浮动园地 B.建立大批城市国家
C.修建道路系统 D.颁布最早成文法典
6.从15世纪80年代起,西欧就渲染土耳其人的暴行,夸大土耳其人的野蛮,制造反抗土耳其的舆论。而事实上西欧人对奥斯曼帝国统治下人民的生活了解很少。西欧人对土耳其的敌意是由于(  )
A.社会制度的对立 B.人文精神的发展
C.海外扩张的需要 D.宗教改革的推动
7.下图节选自一位航海家日记。该材料(  )
彼等非常顺从,……于此,仰祈二位陛下尽早圣断,将彼等变成基督徒。臣以为,一旦发韧,……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领土和财产,这里所有人皆成为西班牙臣民。 毫无疑问,当地黄金甚丰……此外,这里还盛产宝石、珍珠以及无数香料……
A.强调了人们认识世界能力的变化 B.反映了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C.表明了西班牙成为全球性大帝国 D.揭示了欧洲人远洋航行的动机
8.16世纪以后,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马、牛、猪、羊、鸡等家畜,小麦、燕麦、大麦、裸麦等农作物,橄榄和葡萄等水果引入美洲;美洲的特产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南瓜和可可等也流向世界各地。据此可知(  )
A.各大洲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 B.动植物交流具有单向性
C.人口迁移促进了物种大交流 D.世界各地人口迅速增长
9.下表是英国皇家学会课题研究项目的统计表(部分)由此可知,这一时期英国(  )
项目 数量 年份 1661年 1662年 1687年 1688年 合计(个)
海上运输 17 41 39 32 129
采矿 63 48 38 32 166
军事技术 18 23 32 14 87
纺织工业 8 5 9 4 26
一般技术和农业技术 9 23 20 13 65
A.科技水平领先世界 B.工业革命促进技术发展
C.产业结构逐步失衡 D.社会需求影响科研方向
10.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货币贬值,物价相应上涨,出现了“价格革命”。价格革命(  )
A.提高了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 B.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C.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 D.增加了封建贵族的收入
11.西方学者对近代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作了如下描述:“它相信在物质世界中存在着自然法则,万物都受自然法则支配,人类社会也受其支配。”这场运动是(  )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科学革命
12.1689年的英国《权利法案》规定,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这一规定旨在(  )
A.剥夺国王的行政权 B.实现权力制衡
C.完善责任内阁制 D.保障议会的权力
13.美国内战后形成了一种观念:美国不是由各成员州组成的,而是由一个不可改变的团结在一起的人民组成的民族国家。该史学家意在说明美国内战(  )
A.解决了社会矛盾 B.巩固了国家统一
C.废除了奴隶制度 D.促进了经济发展
14.据统计,1786年英国棉纱价格为每磅38先令,1790年为30先令,1800年为9.5先令,1830年为3先令。促使英国棉纱价格下降的关键因素是(  )
A.圈地运动的影响 B.交通工具的改进
C.国内市场的形成 D.蒸汽机的使用
15.1846年,英国政府宣布立即完全废除玉米的进口税,降低小麦、燕麦、大麦、黑麦的关税税率。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
A.已无力主导世界市场 B.经济思想发生变化
C.政府加强对经济干预 D.国内粮食价格低迷
16.17、18世纪,红茶和砂糖是欧洲贵族的奢侈消费品,到19世纪时成为英国城市工人普遍的早餐食品。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贫富分化的减小 B.世界贸易的发展
C.饮食习惯的改变 D.等级观念的淡化
17.1884年的柏林会议规定,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各国可以先在地图上划定彼此的势力范围,然后再去占领。这次会议(  )
A.加快了列强瓜分非洲的步伐 B.消除了列强之间的矛盾冲突
C.标志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D.导致奴隶贸易问题更为严重
18.以下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1823年美国门罗总统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 美国意在实现美洲独立
B 1896年埃塞俄比亚抗击意大利入侵 埃塞俄比亚为反法西斯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C 1908年印度孟买爆发10万工人反英总罢工 印度民族意识高涨
D 1905年伊朗颁布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伊朗确立了民主共和制
19.1899年,德国外交部长皮洛夫在演讲中说:“如果英国人谈论建造大不列颠帝国,法国人谈论建造新法兰西帝国,俄国人谈论占领亚洲领土,那么,我们要求建造大德意志帝国。”这表明德国外长主张(  )
A.实现德意志的统一 B.限制扩军备战
C.恢复欧洲政治版图 D.重新瓜分世界
20.1914年一战开始时,美国总统威尔逊曾呼吁美国人民“从思想到行动都应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1916年,威尔逊却说:“我们对全世界提供相当大的款项,而对全世界提供款项的人,应该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这反映了美国旨在(  )
A.维持世界和平 B.维护国家形象
C.放弃“孤立政策” D.攫取世界霸权
21.“它毁灭了数世纪之久的哈布斯堡、霍亨索伦、罗曼诺夫和奥斯曼等王朝,代之而起的是新的领袖、新的制度、新的意识形态。”中的“它”指的是(  )
A.十月革命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二月革命 D.第二次世界大战
22.某历史著作中的下列章节涉及的“国际新秩序”(  )
第一章 德国对欧洲统治的追求(1914—1918) 第二章 巴黎和平与国际新秩序 第三章 西方世界20年:幻觉时期 第四章 30年代的西方世界:幻想破灭
A.埋下了新的世界大战的隐患 B.确立了美国世界霸主地位
C.使欧洲丧失了世界中心地位 D.确立了“大国一致”的原则
23.苏联的工业产量在世界工业总产量中的比重由1929年的3.7%攀升到了1937年的13.7%。该变化得益于(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新经济政策的落实
C.斯大林体制的大力推行 D.勃列日涅夫改革
24.“衰落的英、法帝国主义,面临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挑战。为了保存自己的既得利益,采取了一种以牺牲其他国家利益为手段换取与对手妥协的政策。”材料中“政策”的实施(  )
A.促进了欧洲国家合作 B.反映了欧洲经济的急剧下滑
C.延缓了世界大战爆发 D.助长了法西斯国家侵略野心
25.表5所示的是英、法、美、德四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相对份额(单位:%)。其中,④代表的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自治城市是罗马帝国与中世纪西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相对独立的政治共同体,而且都是政治体制不完善的产物。罗马帝国的自治城市大多数是通过军事征服而形成的,这些城市的自由民一开始就是强者、征服者。因此,当罗马帝国征服地中海世界以后,帝国行政制度的基础依然是自治城市。中世纪西欧的自治城市则不然,他们绝大多数是经济发展和武装斗争的结果。生产力的发展是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基础,但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却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因手工业发展、商业发展或军事原因而产生。如果说西方城市的政治制度与传统诞生于罗马帝国的自治城市,那么它的经济属性与商业属性则产生于中世纪的西欧自治城市。掌握货币使城市具有了经济实力,他们用金钱赎买的方式向封建主购得自治权,因此可以说,货币是市民阶级巨大的政治平衡器。
——摘编自杨婉嘉、王振霞《罗马帝国与中世纪西欧的自治城市比较研究》
材料二
11世纪起,西欧开始了旧城复苏和新城产生的历史过程。一些商人、工匠以及从庄园里逃亡出来的农奴,聚集在港湾、城堡、教堂以及交通要道周围,进行生产和交易。这些地方逐渐演变为中世纪的城市。中世纪的西欧城市中诞生了一种新的政治文明,主要表现在:第一,法律上,城市居民拥有人身自由;第二,城市土地属于自由财产,不归封建王国或领主管辖;第三,市民只要向其所属领主缴纳一部分税款,那么在城市范围内就可以拥有非常多的自由。
——摘编自[比利时]亨利·皮雷《中世纪的城市》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自治城市与中世纪西欧自治城市的异同。(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世纪欧洲城市兴起的原因。(8分)
27.(15分)图3、图4、图5是世界历史上三个历史时期(公元2世纪前后、8世纪中期、19世纪后期)的商贸活动路线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分别提取图3、图4、图5的商贸活动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15分)
27.(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校历史研究小组的同学以《18世纪的欧洲——扩张的时代》为题,研究欧洲百年的整体特征,试图从全局的视角理解社会各元素之间的关系。研究目录如下:
(1)根据材料,简述本小组的研究思路。(5分)
请参照上述研究思路,任选世界近现代史上的一个世纪,另拟标题,设计目录,并简要阐释设计理由。(要求:标题明确,设计合理,阐释充分,逻辑严密)(10分)
临淄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评分参考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B B C C D C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B D B B A C D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A C D B
二、非选择题
26.【答案】
(1)异:罗马帝国自治城市主要是军事征服的产物,中世纪西欧自治城市主要是经济发展的结果;罗马帝国自治城市对近现代西方城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政治方面,中世纪西欧自治城市对近现代西方城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方面;罗马帝国的城市自治权源于自身的历史传统,中世纪西欧的城市自治权通过金钱赎买或武装暴动而获得。(6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同:都是相对独立的政治共同体;都是政治体制不完善的产物;都对西方城市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6分)
(2)原因:西欧政治体制的不完善;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大量农奴的逃亡与非农业人口的聚集;封建王权发展的需要。(8分)
27.【答案】(15分)
信息及说明:图3:该帝国以阿拉伯半岛为中心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帝国商人活动范围在东到东亚、西到西欧、南至非洲的广大地区,从事陆上和海上贸易,帝国境内有很多城市,而巴格达是这一交通网络的中心城市。这与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鼎盛时期的史实相吻合,据此判定图3为8世纪中期阿拉伯商人活动路线图。(5分。提取信息准确2分,说明正确2分,时间判断对1分。)
图4:商路由陆上和海上两条路线组成,陆路东起中国的长安和洛阳,西到拜占庭、罗马;海路由中国南海沿海岸线经印度洋到红海,再经地中海到达罗马。这与汉朝、罗马帝国分别兴起于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两大强国之间通过丝绸之路,双方有间接的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史实相吻合。据此判定图4为公元2世纪前后汉朝与罗马帝国交往的主要路线图。(5分。提取信息准确2分,说明正确2分,时间判断对1分。)
图5:这一时期的世界贸易以英国为中心,贸易遍布南北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等,这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也体现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这与19世纪后期英国的世界贸易中心地位、世界贸易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5为19世纪后期英国的海外贸易路线图。(5分。提取信息准确2分,说明正确2分,时间判断对1分。)
28.【答案】(15分)
小组首先确定了本次研究主题《18世纪的欧洲——扩张的时代》,从整体出发进行研究。研究目录从多条主线(副主题)出发,由浅入深,涉及思想发展、制度扩张、殖民扩张。形成对18世纪以“扩张”为主要特征欧洲社会的研究思路。(5分)
示例:《20世纪的世界——动荡与调整的时代》
(一)资本主义世界的危机与调整: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发展:十月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三)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崩溃: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
设计理由:该目录紧扣“动荡与调整”进行设计,分类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殖民体系三大部分,有利于把握20世纪不同国家的探索与发展,从不同视角审视20世纪的历史,从而对百年世界的整体特征绘出准确而生动的画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