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九年级一轮复习质量检测
8.有人把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为宗教构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四个篇
历史试题
章。其中属于“政策筑梦的是
A.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B.太平军攻占南京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C.须布《天朝田亩制度》
D.太平天国领导人争权夺利
9.赫德于1898年10月24日在《致马士函?中说:“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九年吃
1在商代“求求晴求禾”等占卜现象屡见不鲜,甲骨卜辞中多次见到“其受年"(能获得
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作者旨在说明
丰收吗)的问语。据此推测合理的是
A,革命是历史必然选择
B.人们的救亡意识凸显
A商代的天文历法发展完善
B.商朝的中心工作是农业生产
C.改革不适合中国国情
D.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
C.商代统治者重祝农耕生产
D.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高
10,从下列两幅绘画作品可以分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
2西周时期,各诸侯国的国君一般称为“公”、“候”。公元前323年,韩、赵、魏、燕、中山
等国国君同时称“王”。这一变化反映了
A社会衰败
B.经济发展
C民族交融
D.周王室衰败
3.下表为《三国志》和《资治通鉴》关于赤壁之战中曹军战败的记载。据此可知
出处
记载
《三国志吴书》
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通于赤壁,大攻曹公军。
公烧其余船引近,士卒帆疫,死者大半
《资治通鉴》
刘各、周瑜水陆并选,追操至南郡。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大半
引军北还
《南昌起义)
井网山会而
A疫病暴发是曹军战败的主要原因
B.赤壁之战导致了军队疫病流行
A.从领导工人运动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B.从城市武装起义到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C,疫病暴发对战争局势产生了影响
D.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奠定基础
C,从国共十年对峙到国共合作共同抗日D.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公元755年,安禄山伙同部将史思明,打着“诛灭奸臣杨国忠“的旗号,在范阳起兵,反叛
11.“北平城里的文物古迹都完整地保存下来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完全保住了,双方
唐朝,城起了滔天巨浪!这场变乱严重破坏了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大量人口避乱江南。
的军队都保存下来,双方数万发炮弹也都保存下来了。这就是傅将军立的三大功劳。"材
材料所述的历史事件导致了
料中“傅将军的功劳”体现在哪一事件中?
A.东晋江南发展
B.大运河的开通
A,重庆淡判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隋朝走向灭亡
D.唐朝由盛转衰
12.下表是同学整理的中国近代教育事业发展的部分史实。据此可以得出的认识为
5.1288年,元朝统治者根据唐朝时期在宜政殿接待吐蕃使臣之例,将管理西藏军政事务的机
洋务运动期间
兴办京师文馆、福州船政学堂
构更名为宣政院。这体现了元朝统治者
A地方管理采取因地制宜的方法
B施行“治国安民"方略,注重农桑
甲午战争后
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堂(北洋大学堂)、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
C边疆治理采取因俗而治的方式
D.参照中原王朝的政治传统设立机构
百日维新期间
创办京师大学堂
6明太祖时期编成《孟子节文》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书中将《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
君为轻等“非臣子所宜言”的内容尽行刮去,不准学习。这反映了明初
八国联军侵华后
1901年废除八胶文、1905年废除科举制、额布各级学堂章程
A,重视文献整理
B.科举制度完善
A。近代教有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女子获得了受教育的权利
C.君主专制加强
D。重文轻武政策
B,近代教育的发展既受时局的影响又得益于不断的探索
7郑和船队到达各国,先会见当地国王,表达明朝与他们通好的意愿,然后与当地居民和平
C,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废除了传统教育和学制
贸易。郑和航海期间,许多国家的首脑和使臣,搭乘中国宝船来华访问。材料表明郑和远
D.兴西学、废八股文和科举制,不利于近代人才的培养
航
13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1年开始编制,前后共修改五次,吸收了苏联的经验,将工业
A规模浩大
B发展了与各国的友好关系
年平均增长速度由20%下调到14%至15%,这既符合实际,又留有余地。并以“边制定、
C时间跨度大
D.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主体
九年级历史试题第1页共8页
九年级历史试题第2页共8页2023年九年级一轮复习质量检测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D C D D C B C D B C B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B B A C A A B A B B B
26.(18 分)
(1)①儒家②无为而治(4 分)
相同点:背景:在社会动荡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针对社会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内容:文化成果多样;产生了大批思想家。
影响: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东西方文化的源头。(任意 1 点可得 2 分,其他言之有理即可)
(2)原因:政府设西域都护、进行屯田、设驿站作为保障。(任意 1点可得 2分)
影响:成为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欧亚大陆不同文
明的进一步联系。(答出其中 1 条即可,2 分)
(3)特点:双向传播;传播区域广泛;传播路线海陆并举。(任意 1点可得 2分)
影响:指南针为开辟新航路准备了技术条件,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火
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欧洲使得阅读走进大众生活当中,促进文艺
复兴的发展。(2 分,答出其中一条即可,其他言之有理即可)
(4)新航路的开辟。(2 分)影响:提高粮食产量;提供粮食生产的新品种;改变了农
作物结构;增加了耕地面积;促进人口增长;食物种类增加,改变了食物结构。(2 分,答
出其中 1 条即可,其他言之有理即可)
27.(18 分)
(1)汉阳铁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湖北织布局等(2分,答出其中一个即可);中
国落后的根源在于社会制度的腐朽,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技术,不改变政治制度,不能使中
国走上富强的道路。(2 分,言之有理即可)
(2)戊戌变法(百日维新);辛亥革命;(4分)未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分)
(3)评分标准
水平
拟定的观点 材料运用与论述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版权所有 分值
等级
明确,有新意或有 紧扣自己的观点加以论述,运用材料中两个及以上事 7-8
4
思想深度 例,能够做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能够围绕观点论述,运用了材料中的事例,但不够充分 5-6
3 明确
或不够典型,条理是基本清楚
2 不够明确 有论述或说明,但材料不充分,或史论结合不充分 3-4
九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第 1 页 共 3 页
1 没有凝练出观点 观点、论述与材料无关,或仅仅重复材料中的事例 0-2
示例(一):(8分)
观点: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论述:中国近代史上各阶层为挽救中国命运都进行了抗争,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没能挽救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
命道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后中国共产党积极建立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共产党通过三年解放战争,打败
了国民党,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成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中国成为真正独立的国家。
结论:综上所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
取得胜利,建立新中国,使中国人民当家作主。
(示例二)(8 分)
观点: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论述:一战后,战胜国召开的巴黎和会,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严
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引发了 1919 年的五四运动。在全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下,中国代表拒
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1937 年七七事变,日本发
动全面侵华战争,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大旗,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
现。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中国共产党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取得了抗日战
争的伟大胜利。1950 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并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
市,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
朝鲜人民共同抗击美国侵略者。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
位。
结论:综上所述,面对外国对中国侵略和威胁,中国人民不畏强敌,勇于抗争,以鲜血
捍卫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示例三)(8 分)
观点:中国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论述:1911 年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
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
中国行不通。1921 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带领中国人民经过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
人民解放战争的艰苦斗争,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
利,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扫清了主要障碍,创造了政治前提。1953——1956 年,通过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
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
结论:综上所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中国共产党领
导中国人民通过不断探索,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其他言之有理即可)
28.(14 分)
(1)造成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导致欧洲爆发工人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
义的诞生。(4 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即可)
九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第 2 页 共 3 页
(2)国家干预经济;(2 分)成为近半个世纪西方国家巩固垄断资本主义统治的重要手
段。(2分)
(3)目的:摆脱美国控制;提高欧洲的地位;发展欧洲经济。(2 分。答到其中 1 点即
可。)
意义:促进欧洲经济的迅速发展;提高欧洲国际地位;加快欧洲一体化进程;推动世界
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2 分。答出其中 1点即可。)
(4)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国家间要加强交流与合作,国家要走和平发展道路等。(2
分)(答出一方面即可得分,其他答案只要符合题意,表述正确也可得分)
九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第 3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