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平均数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B
1.通过记数字的游戏,帮助我们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并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初步感知“移多补少”“对应”等数学思想。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认识平均数,体会平均数的必要性。
3.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培养我们的自主探究、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怎样分才能使每个杯子里的水一样多?
400克
600克
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可以将多的水的杯子向少的水的杯子倒水,直到两杯水一样多……
还可以将两杯水倒入一个容器里,在向两个杯子倒入一样多的水。
大家的方法都很好!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朋友——平均数。
新课引入
例题解读
知识点1
平均数的意义及求法
你们小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环保小队的同学们利用周末收集了很多废旧的饮料瓶。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每人收集了多少个饮料瓶。
应该怎样想呢?
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可以看出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
例题解读
小红
小兰
小亮
小明
姓名
数量 / 个
0
2
1
6
3
4
5
7
8
11
10
9
12
13
14
15
例题解读
他们说的对吗?
还有其他方法吗?
再平均分成4份,求1份是多少。
要使每人收集的矿泉水瓶数量同样多,可以先把该小队收集的矿泉水瓶的总数量求出来。
例题解读
总份数
总数量
平均数
÷
=
(14+12+11+15)
4
13
÷
=
答: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矿泉水瓶。
(14+12+11+15)÷4
= 52÷4
= 13(个)
小结归纳
平均数的含义: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叫做平均数。
平均数的求法
“移多补少”法:把收集的矿泉水瓶子多的移给收集的矿泉水瓶子个数少的人。
公式法:就是先求出4个人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子,再除以总份数,求每一份是多少。
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随堂练习
1. 下面是6位同学为灾区小朋友捐书的情况。
姓名 陈晓 王 波 刘存根 马 丽 唐莉佳 肖读
本数 7 8 5 9 14 11
平均每人捐了几本?
(7+8+5+9+14+11)÷6
=54÷6
=9(本)
答:平均每人捐了9本。
这道题应该怎
样解决呢?
随堂练习
2. 下面说法正确吗?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陈冰4次跳高的总成绩是2m,他每次的跳远成绩肯定都是2m。
( )
(2)学校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90cm,有的队员身高会超过190cm,有的队员身高不到190cm。 ( )
(3)四(2)班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9kg,)四(1)班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4kg,四(2)班同学一定比四(1)班同学重。( )
×
√
×
随堂练习
3.哪个小组的成绩好些?
第一小组4人,一共做了100个。
第二小组5人,一共做了110个。
100÷4=25(个)
110÷5=22(个)
答:第一小组成绩好些。
25个>22个
随堂练习
4.两个小组进行折千纸鹤比赛,在规定的时间内,平均每人折的个数越多的那个小组的成绩越好。A 小组有 5 人,一共折了 100 个;B 小组有 6 人,一共折了 114 个。哪个小组的成绩好些?
A 小组:100÷5=20(个)
B 小组:114÷6=19(个)
19<20,
A 小组的成绩好些。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1. 平均数的含义: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叫做平均数。
2. 求平均数的方法:
(1)移多补少法。
(2)计算公式求平均数法(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3.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可以用平均数来比较两组或几组同类数据的 总体情况。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