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大道之行也》课件(共31页)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课《大道之行也》课件(共31页)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06 19:41:2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30张PPT)
大道之行也
千年不息的“中国梦”
《桃花源记》给我们描绘出一幅理想社会的生活图景。而早在战国末年,《礼记》中就有了相类似的理想社会的画卷。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篇《大道之行也》。
新课导入
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积累“与”“修”等重点文言词语;(重点)
2.理解儒家“大同社会”的理想;(重点)
3.体会文中对偶句和排比句的句式特点和表达效果。(难点)
学习目标
本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的一段,是孔子对学生言偃说的一番话,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背景介绍
原文之前还有一段文字记述了孔子说这番话的来由:
昔者仲尼与于蜡(zhà)宾(参加国君在年终举行的祭典),事毕,出游于观(guàn,宫门外两旁的楼台)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意思是鲁国已经丧失了古礼)。言偃(孔子的学生)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夏商周三代的英贤),丘未之逮也(我因出生晚,未能赶上),而有志焉(内心深怀向往)”。
背景介绍
1.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fèn,女/有归。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活动一:初读课文,正音通意
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借助注释自主疏通文意,将疑难处标记出来,以小组为单位,一人读文,一人解释重点词语,一人翻译,一人点评补充。
活动一:初读课文,正音通意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 与 能,
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 亲,不独 子其 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矜、
寡、 孤、 独、 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同“举”,推举
培养和睦气氛
才干出众
品德高尚
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作动词,以……为亲
同“鳏”,老而无妻
老而无夫
幼而无父
老而无子
职分,职守
女子出嫁
有残疾而不能做事
作名词,父母
作动词,以……为子
作名词,子女
有终老的保障
文意梳理
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力。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 谋 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 外户而不 闭。 是谓大同。
因此
厌恶
从外面把门带上
一定
兴起
这叫作
图谋之心
闭塞
兴起
用门闩插上
文意梳理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因此人们不单敬爱、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疼爱、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人有终老的保障,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人们厌恶财物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但不一定是因为想要据为己有;也厌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但愿意多出力并不一定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作乱害人,家家户户都只是把门从外面带上而不是从里面闩上。这就叫作“大同”社会。
译文
3.文言知识积累
①选贤与能( )
②矜、寡、孤、独( )
通假字
“与”同“举”,推举,选拔
“矜”同“鳏”,老而无妻
①讲信修睦(古义: ;今义: 。)
②女有归(古义: ;今义: 。)
③外户而不闭(古义: ;今义: 。)
④盗窃乱贼而不作(古义: ;今义: 。)
(古义: 。今义: 。)
⑤大道之行也(古义: 。今义: 。)
⑥是谓大同(古义: 。今义: 。)
培养
修改
女子出嫁
归来,归属

户口,门户等
害人
偷东西的人
兴起
做某事,从事某种活动
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宽阔的道路
代词“这”
常用作判断词,或与“非”相对
古今异义
3.文言知识积累
故人不独亲其亲( )
一词多义
①为
天下为公( )
不必为己( )
②亲
故人不独亲其亲( )
名词,指父母。
③子
不独子其子( )
不独子其子( )
使动用法,以……为子
名词,指子女
使动用法,以……为亲
动词,是
介词,为了
3.文言知识积累
1.本文共6句话,请把它分为三层并概括其主要内容。
活动二:再读感知,把握内容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
//
“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大同”社会的美好愿景
2.用自己的话说说我们如何理解“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天下为公
政权(也可以把社会财富包括进来)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而不属于任何个人。
选贤与能
社会的管理者应由社会成员选举产生。选举的标准是“贤”和“能"(即德才兼备)。
讲信修睦
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要讲求诚信以消除欺诈,要崇尚和睦以止息争斗,使社会保持和平安定。
活动二:再读感知,把握内容
3.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满足生存的需要)
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男有分,女有归
(满足发展的需要)
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满足精神的需要)
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活动二:再读感知,把握内容
4.作者理想中的大同社会是什么样子的?
活动二:再读感知,把握内容
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
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路不拾遗
夜不闭户
5.结合以下补充资料,谈谈你的发现。
活动二:再读感知,把握内容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译文】今天大道衰微不显,天下为一家私有,各人只亲近自己的亲人,只慈爱自己的儿子,挣财出力只为自己……将功劳归于自己。所以阴谋由此而生,战争由此而兴。这就叫做“小康”社会。
作者将现实的“小康”社会和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然后顺理成章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黑暗现象,如搞阴谋和作乱等等在“大同”社会里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和平、安定的局面。
活动二:再读感知,把握内容
5.结合以下补充资料,谈谈你的发现。
6.至此,你如何理解“大道”、“大同”和“大道之行也”?
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
【大道】
【大同】
【大道之行也】
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
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活动二:再读感知,把握内容
核心:“天下为公”
内容:
选贤任能、诚信和睦、普遍仁爱;
全体社会成员各有所养、各有所用、各尽其职,行为皆出于公心;
杜绝奸诈之心、害人之事,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7.整个儒家的大同社会理想包括哪些方面?(思考2)
活动二:再读感知,把握内容
8.“大同”社会同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哪些异、同?
【同】 两者都描绘了理想的社会蓝图,“世外桃源”的境界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
【异】 “大同”社会追求的不是局部的富足和谐,而是整个社会的富足和谐。 陶渊明理想中的“世外桃源”则有小国寡民倾向,更多透露出被世事所累时的逃避心理。
活动二:再读感知,把握内容
9.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文中描绘的“大同”社会?
文中描绘的“大同”社会是一个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人人平等的社会。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两千多年以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所向往的目标,例如洪秀全、康有为、谭嗣同、孙中山等都曾受到过它的启发,它是我国社会思想史上一份宝贵的财富。
活动二:再读感知,把握内容
逐梦千年 步履未停
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王夫之:公天下,天下非一家之私。
康有为:大同之世,天下为公,无有阶级,一切平等。
林觉民: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孙中山:国家为人民共有,政治为人民共管,利益为人民共享。真正的三民主义,就是孔子所希望之大同世界。
习近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
活动二:再读感知,把握内容
和《庄子》相比,《礼记二则》多运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试从两篇中各举一例加以分析。
活动三:品味语言,体会效果
《虽有嘉肴》“故曰”之前,全都是对偶句。
第一组,以“虽有……,弗……,不知……”的句式类比论证,导出议题;
第二组,用两个“……然后知”的句式,构成对比,说明“学”与“教”的两种困境;
第三组,用两个“知……然后能……”的句式,进一步论述“学”与“教”的情境。
这种句式,两相对举,结构相同,用词相对,语气一致,相互辉映,明快有力,连用铺排,强化了比喻说理的效果。
活动三:品味语言,体会效果
《大道之行也》中的对偶句: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对偶精严,音韵(平仄)相对,简洁凝练;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句式相同,表意相对,顺承自然;
“男有分,女有归”,对举男女应该得到的“待遇”,简明有力。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为己”,对比面对财货浪费和力气付出的两种无私的态度,加重了推理意味。
“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虽然不是严格的对偶,但句子结构、表意风格仍具有对偶和铺排的特点。
活动三:品味语言,体会效果
本课小结
《大道之行也》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特征的描述,阐明了儒家思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理想社会的向往,同时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大道之行也
大同
社会纲领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基本特征
互相关爱
安居乐业
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理想社会
谋闭不兴
盗乱不作
外户不闭
1.完成《学练优》对应习题;
2.阅读课后《礼记·檀弓》故事二则,谈谈你的感悟和思考。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