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核心知识复习背诵 NO.5
选必3 第1章 发酵工程 核心必备知识
第1节 传统发酵技术
1.发酵和传统发酵技术的概念是什么?
1.①发酵:指人们利用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原料通过微生物的代谢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的过程。
②传统发酵技术:直接利用原材料中天然存在的微生物,或利用前一次发酵保存下来的面团、卤汁等发酵物中的微生物进行发酵、制作食品的技术一般称为传统发酵技术。
2.制作腐乳的菌种有哪些?它们是真核还是原核生物?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哪种?制作的原理是什么?
2.酵母、曲霉和毛霉 真核 毛霉 豆腐中的蛋白质经毛霉等微生物发酵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
3.制作泡菜:
①制作泡菜时,用的菌种是什么?常见的有哪些?传统制作泡菜时乳酸菌的来源是?制作的原理是什么?
①乳酸菌 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 利用植物体表面天然的乳酸菌
②配制盐水时,用清水和食盐配制质量百分比为多少的盐水?盐水煮沸的目的?盐水冷却的原因?盐的作用是什么?盐的浓度要适宜的原因?
②5%-20% a.杀灭盐水中的微生物;b.去除水中的溶解氧 防止高温杀死菜料表面的乳酸菌
调味;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 过高:乳酸发酵将受抑制;过低:杂菌易繁殖,导致泡菜变质
③蔬菜装八成满的原因?
③a.防止由于产生CO2而导致发酵液溢出坛外;
b.防止因装太满使盐水未完全淹没菜料而导致菜料变质腐烂
④加盐水时,没过菜料的原因是?加陈泡菜水的原因?
④抑菌、无氧环境
增加乳酸菌的含量, 使其在短时间内形成菌种优势
⑤向坛盖边缘的水槽中注满水的目的是什么?
⑤给泡菜坛内创造无氧环境,严格控制厌氧条件
⑥泡菜腌制过程中会有亚硝酸盐产生,发酵中期达到最多后开始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⑥硝酸盐还原菌受抑制,部分亚硝酸盐被分解(解析:硝酸盐还原菌受抑制--乳酸菌大量繁殖,抑制硝酸盐还原菌繁殖;部分亚硝酸盐被分解--乳酸菌本身具有亚硝酸盐还原酶,但在一般环境中处于较低的水平,随着亚硝酸盐的含量增加,可以诱导亚硝酸盐还原酶的合成,使亚硝酸盐得以分解。)
⑦哪些因素可以影响亚硝酸盐的含量?
⑦腌制方法、时间长短、温度高低等
⑧泡菜制作中,哪些操作制造的“无氧环境”
⑧a.选择的泡菜坛要有很好的气密性;b.盐水煮沸后冷却待用;
c.加入蔬菜后要注入盐水并没过全部菜料;d.盖上坛盖后要在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清水。
⑨发酵初期泡菜坛的水槽内会有间歇性的气泡冒出,分析产生气泡的原因。
⑨酵母菌等微生物进行细胞呼吸产生CO2
4.制作果酒:
①制果酒时,用的菌种是什么?菌种的来源是什么?该菌种的最适生长温度是多少?发酵时将温度控制在哪个范围内?
①酵母菌 果皮表面附着的野生酵母菌 28℃ 18~30℃
②为什么先用清水冲洗再去除枝梗?为什么不能反复冲洗?
②避免除去枝梗引起葡萄破损而被杂菌污染 避免洗去果皮表面附着的野生酵母菌
③榨汁装瓶时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原因是什么?
③a.为酵母菌提供氧气,使其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b.防止发酵液溢出
④每隔12小时拧松一次的原因是什么?拧松而不是拧开的原因是?
④排出发酵过程中产生的CO2,防止瓶内气压过高引起爆裂 防止杂菌污染
⑤酒精发酵后,从发酵瓶口取样从哪几个方面对发酵的情况进行检测?
⑤a.嗅味、品尝 b.重铬酸钾 c.镜检酵母菌数量
5.制作果醋:
①制作果醋时用的菌种是什么?该菌种的最适生长温度是多少?发酵时将温度控制在哪个范围内?
①醋酸菌 30~35℃ 30~35℃
②制作果醋的原理是什么?
a.当O2、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能将糖分解成醋酸。
b.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则将乙醇转化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③醋酸发酵后,从哪几个方面对发酵的情况进行检测?
③a.观察液面白色菌膜;嗅味、品尝 b.检测醋酸发酵前后PH c.镜检醋酸菌数量
6.酒精发酵、醋酸发酵的区别?
6.酒精发酵:酵母菌;无氧;18~30℃;10—12天 醋酸发酵:醋酸菌;有氧;30~35℃;7—8天
7.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中,通过长而弯曲的胶管与排气管连接的目的?
7.防止空气中杂菌的污染
8.果酒果醋制作过程中,应该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了解)
8.①先冲洗葡萄,再除去枝梗 ②榨汁机、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并酒精消毒
③装入葡萄汁后,要封闭充气口 ④排气管要用长而弯曲的胶管(曲颈管);排气只拧松瓶盖,不打开瓶盖。
9.为什么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为酸奶?
9.牛奶发酵为酸奶主要依靠乳酸菌的作用,抗生素能够杀死或抑制乳酸菌。
10.泡菜发酵表面、醋酸发酵表面的白色菌膜分别指什么?
10.泡菜发酵表面有白色菌膜--产膜酵母;醋酸发酵表面的白色菌膜--醋酸菌。
11.生活中即使没有经过严格的灭菌过程,也可以获得果酒、果醋,原因是什么?
11.酵母菌、醋酸菌的发酵产物会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第2节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
1.培养基的基本成分是?有些微生物对培养基有特殊要求,在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什么?在培养霉菌时,需要将pH调至?在培养细菌时,需要将培养基pH调至?在培养厌氧微生物时,需要提供什么条件?
1.碳源、氮源、水、无机盐 维生素 酸性 中性或弱碱性 无氧条件
2.牛肉膏、蛋白胨提供的主要营养分别是什么?Na2HPO4·7H2O、KH2PO4的作用是什么?培养基中葡萄糖的作用?在有氧条件下,中间产物丙酮酸为微生物提供什么?
2.牛肉膏提供:碳源、磷酸盐和维生素等(也可提供氮源);
蛋白胨提供:氮源和维生素等(也可提供碳源)
作用:作为缓冲剂,维持pH相对稳定;为微生物生长提供无机盐;调节渗透压
葡萄糖的作用:①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②为其他有机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合成其他物质的原料和能量
3.认识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
3.①选择培养基:
a.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P18:分离尿素分解菌;
b.添加某种抗生素的培养基:分离筛选某抗生素抗性菌株;
c.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P20:分离纤维素分解菌;
d:不含有机碳源的培养基:分离自养微生物;
e不加氮源的无氮培养基:分离固氮菌;
f.加入青霉素的培养基:分离酵母菌、霉菌等真菌
②鉴别培养基:
a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刚果红染色-出现透明圈;
b鉴别大肠杆菌P30:伊红-亚甲蓝琼脂培养基-菌落深紫色,有金属光泽;
c鉴别醋酸菌:配制培养基时加碳酸钙粉末,醋酸菌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
d:鉴别尿素分解菌:培养基中加入酚红试剂--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
注意:选择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目的菌。原则上选择培养基只能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但实际上,微生物的培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有些微生物可以利用其他微生物的代谢物生长繁殖,因此能在选择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不一定都是所需的微生物,还需进一步鉴定。
4.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的关键是什么?无菌技术包括?
4.防止杂菌污染 消毒和灭菌
5.消毒主要针对哪方面?方法有哪些?灭菌主要针对什么?方法有哪些?
5.消毒主要针对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消毒方法: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化学药物消毒(如酒精擦拭双手、氯气消毒水源)、紫外线消毒(照射前适量喷洒石炭酸或煤酚皂溶液等消毒液,加强消毒效果)
灭菌主要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灭菌方法:湿热灭菌(如高压蒸汽灭菌:压力100kpa,温度为121℃,维持15~30分钟)、干热灭菌、灼烧灭菌
6.纯培养物的概念?
6.由单一个体繁殖所获得的微生物群体称为纯培养物
7.制备培养基包括配制培养基、灭菌、倒平板,若要调节培养基的pH,应在哪一步操作之前进行?
7.灭菌之前
8. 倒平板的要求?倒平板时为什么需要使锥形瓶的瓶口通过火焰?平板冷凝后,为什么要将平板倒置?在倒平板的过程中,如果不小心将培养基溅在皿盖与皿底之间的部位,这个平板还能用来培养微生物吗?为什么?怎么确定所倒平板未被杂菌污染?
8. 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
灼烧灭菌,防止瓶口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
既可以防止培养基表面的水分过快挥发;又可以防止冷凝形成的水滴污染培养基
最好不用 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可能在皿盖与皿底之间的培养基上滋生
将所倒平板放入(培养温度因微生物种类的不同而有差异)恒温箱中培养12h~24h,观察是否有菌落存在以确定是否被污染或灭菌是否彻底。
9.平板划线法:
①为什么在操作的第一步以及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在划线操作结束时,仍然需要灼烧接种环吗?为什么?
①取菌种前:杀死接种环上原有微生物
每次划线前:杀死上次划线时残留菌种,使下一次划线的菌种直接来源上次划线的末端,从而使每次划线时菌种数目逐渐减少,直至得到单个细胞
接种结束后: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
②在灼烧接种环之后,为什么要等其冷却后再进行划线?在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为什么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
②以免接种环温度太高,杀死菌种
划线后,线条末端细菌的数目比线条起始处要少,每次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能使细菌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步减少,最终能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
③平板划线法操作注意事项:
a.接种环只蘸一次菌液,但要在培养基不同位置连续划线多次。
b.划线首尾不能相接。
c.每次划线前接种环进行灭菌。
d.划线后,培养皿倒置培养
10.微生物培养时,不同的微生物往往需要不同的培养温度和时间,酵母菌和细菌分别是多少?
10.酵母菌:一般28℃左右(培养温度因酵母菌种类的不同而稍有差异)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48 h。
细菌:一般30~37℃的温度下培养1~2d
11.选择培养基的概念?
11.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
12.测定微生物数量的方法有?缺点分别是什么?
12.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缺点: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不适于对运动细菌的计数);
稀释涂布平板法(缺点:统计的菌落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
13.稀释涂布平板法是给活菌计数还是菌落计数?统计的菌落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的原因是什么?
13.菌落计数
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
14.显微镜直接计数时,通常利用什么分别对较大的细胞和较小的细胞计数?
14.血细胞计数板用于相对较大的酵母细胞、霉菌孢子等的技术;
细菌计数板可对细菌等较小的细胞进行观察和计数。
15.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的原理是什么?计数问题?
15.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
计数问题:
a.选择30-300个菌落的平板进行计数;
b.每个稀释度至少取3个平板取其平均值;(分析实验结果时,要考虑重复组结果是否接近,如果相差太大,意味着操作有误,需重新实验。)
c.统计的菌落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
d.统计的结果一般用菌落数而不是活菌数;
e.恰当的稀释度、涂布是否均匀是成功统计菌落数目的关键。(稀释操作成功:得到2个或者以上菌落数为30-300的平板。(课本P19))
16.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需要从土壤中取样,要求是什么?取样后一般要选择培养后再进行梯度稀释,选择培养的目的是什么?
16.要求:富含纤维素的环境,如树林中多年落叶形成的腐殖土上;埋在土壤中腐烂的滤纸。
目的: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以确保能从样品中分离到所需要的微生物(或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并富集培养)
17.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实验中,①如何验证选择培养基有选择作用?说明实验设计思路②如何判断培养基是否被污染?③选择哪一个稀释度下的菌液进行涂布?为什么?④培养温度?菌落计数时选取什么记录作为结果?为什么?
①将菌种涂布到选择培养基和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形成对照,若选择培养基菌落数明显少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的菌落数,说明有选择作用
②接种的培养基和不接种的培养基倒置放入恒温培养箱中,以验证培养基中是否有杂菌
③测细菌时,一般选用104、105、106倍稀释的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 保证获得菌落数为30 300、适于计数的平板
④30-37℃ 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防止因培养时间不足而导致遗漏菌落的数目。
第3节 发酵工程及其应用
1.发酵工程的基本环节?
1.菌种的选育,扩大培养,培养基的配制、灭菌,接种,发酵,产品的分离、提纯等
2.选育菌种的方法?
2.自然界筛选、诱变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获得(如生产柠檬酸需要筛选产酸量高的黑曲霉;啤酒生产中可以使用基因工程改造的啤酒酵母等)
3.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是?需要随时检测什么内容?严格控制哪些发酵条件?
3.发酵罐内的发酵
在发酵过程中药随时检测培养液中的微生物数量、产物浓度等,以了解发酵进程。还要及时添加必需的营养组分,要严格控制温度、pH和溶解氧等发酵条件。(注意:环境条件不仅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而且会影响微生物代谢物的形成,例如,谷氨酸的发酵生产:在中性和弱碱性条件下会积累谷氨酸,在酸性条件下会……,看课本)
4.啤酒的工业化生产流程包括哪两个阶段?第二个阶段的条件是?
4.主发酵和后发酵 低温、密闭
5什么是单细胞蛋白?
5.通过发酵获得的大量的微生物菌体,即单细胞蛋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脂质、维生素等)
6.如何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有选择作用?如何判断培养基是否被污染?
6.将菌种涂布到选择培养基和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形成对照,若选择培养基菌落数明显少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的菌落数,说明有选择作用
接种的培养基和不接种的培养基倒置放入恒温培养箱中,以验证培养基中是否有杂菌
7.菌落计数时选取什么记录作为结果?为什么?
7.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防止因培养时间不足而导致遗漏菌落的数目。
选必3 第1章 发酵工程 核心必备知识 达标验收
第1节 传统发酵技术
1.发酵和传统发酵技术的概念是什么?
2.制作腐乳的菌种有哪些?它们是真核还是原核生物?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哪种?制作的原理是什么?
3.制作泡菜:
①制作泡菜时,用的菌种是什么?常见的有哪些?传统制作泡菜时乳酸菌的来源是?制作的原理是什么?
②配制盐水时,用清水和食盐配制质量百分比为多少的盐水?盐水煮沸的目的?盐水冷却的原因?盐的作用是什么?盐的浓度要适宜的原因?
③蔬菜装八成满的原因?
④加盐水时,没过菜料的原因是?加陈泡菜水的原因?
⑤向坛盖边缘的水槽中注满水的目的是什么?
⑥泡菜腌制过程中会有亚硝酸盐产生,发酵中期达到最多后开始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⑦哪些因素可以影响亚硝酸盐的含量?
⑧泡菜制作中,哪些操作制造的“无氧环境”
⑨发酵初期泡菜坛的水槽内会有间歇性的气泡冒出,分析产生气泡的原因。
4.制作果酒:
①制果酒时,用的菌种是什么?菌种的来源是什么?该菌种的最适生长温度是多少?发酵时将温度控制在哪个范围内?
②为什么先用清水冲洗再去除枝梗?为什么不能反复冲洗?
③榨汁装瓶时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原因是什么?
④每隔12小时拧松一次的原因是什么?拧松而不是拧开的原因是?
⑤酒精发酵后,从发酵瓶口取样从哪几个方面对发酵的情况进行检测?
5.制作果醋:
①制作果醋时用的菌种是什么?该菌种的最适生长温度是多少?发酵时将温度控制在哪个范围内?
②制作果醋的原理是什么?
③醋酸发酵后,从哪几个方面对发酵的情况进行检测?
6.酒精发酵、醋酸发酵的区别?
7.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中,通过长而弯曲的胶管与排气管连接的目的?
8.果酒果醋制作过程中,应该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了解)
9.为什么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为酸奶?
10.泡菜发酵表面、醋酸发酵表面的白色菌膜分别指什么?
11.生活中即使没有经过严格的灭菌过程,也可以获得果酒、果醋,原因是什么?
第2节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
1.培养基的基本成分是?有些微生物对培养基有特殊要求,在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什么?在培养霉菌时,需要将pH调至?在培养细菌时,需要将培养基pH调至?在培养厌氧微生物时,需要提供什么条件?
2.牛肉膏、蛋白胨提供的主要营养分别是什么?Na2HPO4·7H2O、KH2PO4的作用是什么?培养基中葡萄糖的作用?在有氧条件下,中间产物丙酮酸为微生物提供什么?
3.认识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
4.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的关键是什么?无菌技术包括?
5.消毒主要针对哪方面?方法有哪些?灭菌主要针对什么?方法有哪些?
6.纯培养物的概念?
7.制备培养基包括配制培养基、灭菌、倒平板,若要调节培养基的pH,应在哪一步操作之前进行?
8. 倒平板的要求?倒平板时为什么需要使锥形瓶的瓶口通过火焰?平板冷凝后,为什么要将平板倒置?在倒平板的过程中,如果不小心将培养基溅在皿盖与皿底之间的部位,这个平板还能用来培养微生物吗?为什么?怎么确定所倒平板未被杂菌污染?
9.平板划线法:
①为什么在操作的第一步以及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在划线操作结束时,仍然需要灼烧接种环吗?为什么?
②在灼烧接种环之后,为什么要等其冷却后再进行划线?在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为什么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
③平板划线法操作注意事项:
10.微生物培养时,不同的微生物往往需要不同的培养温度和时间,酵母菌和细菌分别是多少?
11.选择培养基的概念?
12.测定微生物数量的方法有?缺点分别是什么?
13.稀释涂布平板法是给活菌计数还是菌落计数?统计的菌落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的原因是什么?
14.显微镜直接计数时,通常利用什么分别对较大的细胞和较小的细胞计数?
15.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的原理是什么?计数问题?
16.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需要从土壤中取样,要求是什么?取样后一般要选择培养后再进行梯度稀释,选择培养的目的是什么?
17.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实验中,①如何验证选择培养基有选择作用?说明实验设计思路②如何判断培养基是否被污染?③选择哪一个稀释度下的菌液进行涂布?为什么?④培养温度?菌落计数时选取什么记录作为结果?为什么?
第3节 发酵工程及其应用
1.发酵工程的基本环节?
2.选育菌种的方法?
3.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是?需要随时检测什么内容?严格控制哪些发酵条件?
4.啤酒的工业化生产流程包括哪两个阶段?第二个阶段的条件是?
5什么是单细胞蛋白?
6.如何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有选择作用?如何判断培养基是否被污染?
7.菌落计数时选取什么记录作为结果?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