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珍珠鸟
教学目标
1.认识“蔓、幽”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待”。
2.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和珍珠鸟之间的情意。
3.能梳理珍珠鸟与作者之间情感变化的线索。
教学重点
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和珍珠鸟之间的情意。
教学难点
能抓住文章的主要脉络,了解信赖产生的过程,体会人和动物之间和谐共处的情感。
教学策略
认写字词
“待”是多音字,读dāi时为“停留”之意。“蔓”在本文中的读音和“慢”相同,多用于合成词,如“蔓草、枝蔓”等。“雏”的意思是“幼小的鸟”,可以结合“雏鸟、雏鸡、雏燕”等词语记忆。“睑”和“眸”都是目字旁的字,和眼睛有关:“睑”指眼睑,眼皮;“眸”本指瞳仁,泛指眼睛。文中有很多描写雏儿外形、神态的词语,可在阅读时让学生进入情境,通过想象画面来理解。
阅读理解
“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是本单元要落实的语文要素。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运用本单元已有的学习经验,从鸟“好”、人“好”、文“好”三个层次入手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品味,体悟作者在描写客观事物时所融入的浓郁情感,感受作者心中温柔的爱意。继续学习“借物抒情”的方法,为本单元的习作做好铺垫。
朗读指导
初读时要着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此基础上,关注凝聚情感,值得推敲的语句,细细品味语言。“真好!”寥寥二字独立成句,生动地传达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在学习课文时要反复抓住这一关键句,通过一次次的朗读来体会作者对小鸟真诚、细腻的关爱。
迁移运用
作者笔下的小珍珠鸟实在可爱,样子、动作、神情都让人心生怜爱之情。教学时,引导学生关注描写珍珠鸟外形的语句,学习用寥寥数语抓住特征、勾勒形象、表达情感的方法。在教学“人鸟亲近”的场景时,先抓住细腻的动作、神态描写,再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进入情境,体会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巩固内化“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搜集作者的资料,搜集珍珠鸟的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珍珠鸟和作者的资料。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交流:同学们喜欢鸟吗?说说你们都认识什么鸟。(学生畅谈自己认识的鸟。)
2.导入:(多媒体播放珍珠鸟的视频)我们生活在鸟语花香的世界上,鸟儿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人类的存在,使鸟儿有了依托;鸟儿的存在,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很多情趣。今天这节课,让我们共同学习一篇关于人与鸟和睦相处的文章——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的《珍珠鸟》。(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先鼓励学生回想鸟的样子,通过语言描述,勾起学生对小鸟的喜爱,再通过视频展示,指导学生认真观看,说出视觉体会,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及探知兴趣。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活动1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1.教师提出自学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
2.学生交流字词的学习情况。
3.教师多媒体出示重点字,指导学生识记字音、字形。
课件出示 蔓:多音字,在本课读màn。
哟:读yō。
待:多音字,可以根据字义或组词区分读音。
睑:左部是目字旁,读jiǎn。“睑”指眼睑,眼皮。
眸:左部是目字旁,读móu。本指眼中瞳仁,泛指眼睛。
雏:读翘舌音chú。指幼小的鸟,生下不久的。可以结合“雏鸟、雏鸡、雏燕”等记忆。
4.师生交流理解“垂蔓、深幽、索性、眸子、流泻”等词语的意思,教师适当点拨。
活动2检查课文预习情况
1.教师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课件出示 (1)句子读通顺,课文读流利。
(2)给课文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3)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巩固生字读音。
3.同桌交流标明自然段序号。
4.引导学生用比较简洁的话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预设: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我”精心为它们布置了一个巢。这对珍珠鸟生了一只可爱的雏儿。这小家伙在跟“我”相处的过程中越来越大胆,跟“我”越来越亲密了。由此,“我”悟出了一个道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设计意图 先给学生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一步步完成学习内容,然后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发现有不到位的地方,给予恰当的指导和点拨。教师要教会学生概括这样的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式,可以采用抓住主要人物做了什么事情,结果如何的方式进行概括。
板块三 细读课文,感悟“信赖”
活动1交流理解课文的中心句
1.教师引导学生读文,再找一找这篇文章的中心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2.教师多媒体出示上面的中心句,引导学生交流:你们知道这句话的含义和它在全文中的作用吗?
3.小组交流,学生汇报,教师适当点拨。
课件出示 珍珠鸟本是一种“怕人的鸟”,作者家里的珍珠鸟却并不怕它的主人。文章的最后一句话道出了其中的要旨——信赖。这正是文章的立意所在。人鸟相亲相依的情境,是信赖创造的美好境界。这种信任是无价的,也是最感人的。
活动2体会珍珠鸟的可爱
1.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哪里写到了珍珠鸟的外形?找一找,读一读,并说一说这样的珍珠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先以学习小组的形式交流,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交流。
预设:瞧,多么像它的父母: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体现了珍珠鸟的可爱。)
3.多媒体出示重点句,指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珍珠鸟的样子,读出珍珠鸟的可爱、美丽。
4.过渡:这样美丽的小鸟究竟是怎么和“我”一步步产生信赖的呢?我们细品一下文章吧。
活动3体会作者对珍珠鸟真诚、细腻的爱
1.引导学生了解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从害怕到亲近再到信赖的变化过程。
2.教师出示学生活动卡,引导学习小组合作完成。
课件出示
“我”的表现 小珍珠鸟的表现
3.快速默读课文,小组交流合作,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4.全班汇报,教师适时点拨。
课件出示
“我”的表现 小珍珠鸟的表现
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 有一个更小的脑袋从叶间探出来。
我不去伤害它。 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
我不动声色地写……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 嗒嗒地啄着我颤动的笔尖……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 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
…… ……
活动4抓住重点句段,交流感悟信赖的产生过程和缘由
1.多媒体出示重点句段一:
课件出示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1)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再在重点词语旁写下自己的感受。
(2)四人组成一个小组,在小组内把自己圈画的词语及阅读收获与其他组员进行交流。(小珍珠鸟从胆子很小到逐步亲近“我”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作者用“飞来飞去、落、站、啄、撞、逃”等字词写了小珍珠鸟的活动,表现了小珍珠鸟淘气、欢快和自由的特点。)
2.多媒体出示重点句段二:
课件出示 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的响声。
(1)学生默读,边读边想象画面,再画出描写珍珠鸟胆子大了的词语。
(2)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一点点挨近”一词,体会珍珠鸟的变化。
①引导学生说一说:为什么珍珠鸟要“一点点挨近”呢?
②学生交流体会:人与鸟身体距离的逐渐接近,清晰地表现了二者心理距离的不断缩短。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我”的举动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我”用超脱私欲的爱心为珍珠鸟营造了一个宽松、自由的空间,也因此赢得了珍珠鸟的信赖。
3.多媒体出示重点句段三:
课件出示 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1)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文中还有哪些体现珍珠鸟信赖“我”的画面让你感动?你从描写珍珠鸟变化的语句中体会到了什么?
(2)引导学生抓住“陪伴”“再三的呼唤”感悟珍珠鸟对“我”的“信赖”。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多媒体出示重点句段四:
课件出示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1)引导学生抓住“趴”“好熟”“咂咂嘴”“做梦”等字词感受“信赖”带来的甜美、幸福。
(2)引导学生想象:假如你就是这只可爱的小珍珠鸟,趴在作者的肩头睡着了,你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呢?
(3)教师播放配乐朗读。学生边听配乐边想象小珍珠鸟趴在作者的肩头睡着的情景。
5.学生分角色朗读并表演“我”的举动及小珍珠鸟的反应。
活动5体会作者境界,感悟人与动物乃至大自然的密切关系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刚才的交流中,我们看到了“我”与珍珠鸟的互动,请同学们谈谈珍珠鸟对“我”如此信赖缘于什么,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预设:缘于“我”对珍珠鸟的爱和细心呵护。
2.学生交流汇报。
预设:“我”不去伤害它,不去探知它,给它足够的温暖和安定。它从好奇地探出头,到对“我”不断试探和接近,感觉没有了危险,逐渐产生了信赖。
3.过渡:同学们,鸟和人虽然不能进行语言的交流,但是小珍珠鸟通过自己的一举一动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表现出它对作者的友好与信赖。在作者眼中,小珍珠鸟太可爱了,作者和小珍珠鸟都是幸福的,这是多么美好的境界呀!
4.情感体验,感受人与动物间的和谐。
(1)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放飞可爱的珍珠鸟吗?
预设:不会,它没有生存的能力……
(2)如果你是珍珠鸟,你愿意待在作者家中吗?
预设:①我愿意,因为主人是一个对我关怀备至、值得我信赖的人。
②不愿意,因为我想自力更生,把这种美好的信赖建立于生活中的互助,而不是单方面的照顾。
5.过渡:“我”是个有爱心的人,所以才能这么细心地、耐心地照料珍珠鸟,尊重它们的生存习惯,给它们提供宽松、自由的活动场所,不惊扰小珍珠鸟的活动,甚至宽容它的淘气捣蛋,就像许多宠爱孩子的爸爸妈妈迁就他们调皮的孩子一样。所以小珍珠鸟才这样自由自在地到处蹦跳,才可以这样放心大胆地趴在“我”的肩头睡觉。
设计意图 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中心句,体会中心句的作用,以中心句为扩散点实行下面的步骤。然后找出体现珍珠鸟可爱的句子,体会正因为它的稚嫩可爱,才引起“我”的喜爱和关注。接着通过填活动卡,找出对“我”与珍珠鸟互动的画面的描写,让学生认识到产生信赖是有原因的,是一步步形成的,“我”的关爱和保护与珍珠鸟的好奇、试探、大胆和信赖是相辅相成的,这些画面抓住了,再引导学生深思产生这样的信赖的原因是什么,升华主题。感受这样的画面,再次品味人鸟相依的动人画面,透过“信赖”,想象美好的意境。
板块四 再品画面,拓展延伸
1.过渡:这幅画面、这份情感打动了同学们,而身临其境的作者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笔尖一动,便有了这句爱的呼唤。
课件出示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2.学生自由品读,组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1)文中说的是谁信赖谁?(文中说的是小珍珠鸟信赖“我”。)
(2)美好的境界指什么?(美好的境界指作者尊重珍珠鸟,喜欢珍珠鸟,换来了他们之间的和谐相处。)
(3)作者仅仅是想表明生活中人与鸟之间需要信赖吗?他还要告诉我们什么呢?(作者用信赖获得了人与鸟之间的和谐相处,但世间的信赖不仅包括人与动物之间的,还有人与人之间的,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总之,世间离不开信赖。)
3.小结:我们在作家冯骥才的书房中,目睹了一幅人鸟相依的画卷。这是信赖创造出的美好境界。其实,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我们都能在自由的天空下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请同学们仿照作者内心的感受,写一句有关信赖的话。
设计意图 可先引导学生理解“信赖”,深化主题,再伴以优美的旋律,感受人鸟相依的画面,向生活更广阔的空间拓展,升华主题。在情境中让学生动笔写写自己内心的感受,这样学生会更有感触,认识会再次提升,同时也有助于积累一些优美的词句。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学生课堂活动卡
课 题 珍珠鸟 用 时 5~7分钟
活动内容 阅读思考:从哪些语句中可以体会到珍珠鸟对“我”的信赖?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句1
句2
句3
句4
启示
★活动建议
1.快速默读课文,同桌之间互相交流,感悟人与鸟的亲密无间。
2.全班交流,抓住关键词句感悟课文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学生课前预学案
课 题 珍珠鸟 时间建议 10~15分钟
预 学 内 容 熟读课文 带着对珍珠鸟的赞美和喜爱的感情朗读课文三遍。
预习字词 1.读一读本课的生字,给下面的字补全音节。 m____ y____ x____ ____éi ____ā ji____ m____ 蔓 幽 享 陪 趴 睑 眸 2.查字典,给本课出现的多音字注音,再把课文中带多音字的词语圈出来,大声地读两遍。 3.读课文,试着理解下面的词语,并根据意思选择词语。 流泻 不动声色 (1)不让感情、想法从说话声音、语气和脸色上流露出来。形容态度镇静。也形容轻而易举,不费力气。( ) (2)(液体、光线等)迅速地流出、射出、跑过。( )
内容感知 课文主要通过描写“我”对珍珠鸟的悉心照顾和真切关爱,道出全文的核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搜集 搜集冯骥才的资料。
阅读质疑 1.例:“小家伙”这样的称呼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读了课文,我还要在上课时努力弄懂下面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