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Na、Mg、Al的未成对电子数依次增多
B.价电子排布式为4s24p3的元素位于第5周期ⅤA族,是p区元素
C.2p和3p轨道形状均为哑铃形,能量不相等
D.氮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2.下列对共价键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成键原子只能是非金属原子 B.杂化轨道不一定全部参与形成化学键
C.σ键和π键均可以绕键轴旋转 D.键长等于成键两原子的半径之和
3.价电子排布图,表示下列哪种微粒
A.Mn B.Co C.Fe3+ D.Cu2+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以非极性键结合的双原子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
B.以极性键结合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C.非极性分子只能是双原子单质分子
D.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5.下列不能说明BCl3分子中的4个原子位于同一平面的是
A.3个B—Cl键的键角均为120°
B.BCl3分子中B采用sp2杂化
C.BCl3分子中B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
D.BCl3分子中含有3个B—Clσ键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多电子原子中,原子轨道能量:3s<3p<3d
B.基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2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均位于第ⅡA族
C.基态Cl原子中,存在17个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
D.基态O原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的电子云的形状为哑铃形
7.《天工开物》记载:“凡火药以硝石、硫黄为主,草木灰为辅……而后火药成声”。其中涉及的主要反应为S+2KNO3+3C=K2S+3CO2↑+N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硝石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钾 B.CO2和N2分子中均含有2个σ键
C.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N>O>S>K D.NO中心原子采取sp2杂化
8.有机物(如图)中下方标有数字“1”“2”“3”的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依次为
A.sp、sp2、sp3 B.sp2、sp、sp3 C.sp3、sp2、sp D.sp、sp、sp3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和碘晶体中相互作用力相同
B.在所有的元素中,氟的第一电离能最大
C.共价键的成键原子只能是非金属原子
D.元素“氦、铷、铯”等是通过原子光谱发现的
10.下列现象与氢键有关的是
①NH3的熔、沸点比ⅤA族其他元素的氢化物高
②丙三醇的黏度强于乙醇
③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
④尿素的熔、沸点比醋酸的高
⑤邻羟基苯甲酸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酸的低
⑥蛋白质分子形成二级,三级结构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11.X、Y、Z、R、M、Q为六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和最外层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Y的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B.的中心原子采取杂化
C.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
D.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的原因之一是与水之间能形成氢键
12.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一组化合物是
A.CCl4和NH4Cl B.CaCl2和Na2S
C.H2O2和Na2O2 D.CO2和CaO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的分子空间构型为V形,可推知的分子空间构型也为V形
B.与反应的剧烈程度弱于与反应的剧烈程度,可知烃基为推电子基团,减小了的极性
C.的熔点低于,可推知的熔点低于
D.为两性氧化物,可推知也为两性氧化物
14.下列物质中,难溶于CCl4的是 ( )
A.碘单质 B.苯 C.水 D.甲烷
15.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有原子任一能层的s电子云轮廓图都是球形,但球的半径大小不同
B.镁原子由1s22s22p63s2→1s22s22p63p2时,原子释放能量,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
C.24Cr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44s2
D.价电子排布为5s25p1的元素位于第五周期第ⅠA族,是s区元素
二、填空题
16.O3是V形分子,其空间结构不对称,故O3为___________分子。H2O2分子不是直线形,两个H原子犹如在半展开的书的两面上,即结构不对称,为___________分子。
17.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下列粒子的立体结构。
(1)H2Se____________;
(2)BCl3____________;
(3)PCl3____________;
(4)CO2____________;
(5)SO2____________;
(6)SO42-________________。
18.(1) X-射线衍射测定等发现,I3AsF6中存在离子。离子的几何构型为_____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为_________。
(2) CO2和CH3OH分子中C原子的杂化形式分别为_________和__________。
(3)丙酮()分子中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9.肼(N2H4) 是一种重要的工业产品,实验室用NH3与Cl2合成肼(N2H4) 并探究肼的性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相关物质的性质如下:
性状 熔点/℃ 沸点/℃ 性质
N2H4 无色液体 1.4 113 与水混溶、强还原性
N2H6SO4 无色晶体 254 / 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试管中的试剂为_______(填化学式)。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2)N2H4是______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3)装置B中制备肼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该装置中通入NH3必须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
(4)上述装置存在一处缺陷,会导致肼的产率降低,改进方法是_______。
(5)①探究N2H4的性质。取装置B中溶液,加入适量稀硫酸振荡,置于冰水浴冷却,试管底部得到无色晶体。肼是一种二元弱碱,肼与硫酸反应除能生成N2H6SO4外,还可能生成的盐为_______。(填化学式)。
②测定肼的质量分数。取装置B中的溶液3.2g,调节溶液pH为6.5左右,加水配成250mL溶液,移取25.00mL置于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淀粉溶液,用c mol·L-1的碘溶液滴定(杂质不参与反应),滴定过程中有无色、无味、无毒气体产生。滴定终点平均消耗标准溶液20.00mL,产品中肼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20.某课外活动小组学生模拟呼吸面具中的原理(过氧化钠与潮湿二氧化碳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①2Na2O2+2CO2=2Na2CO3+O2
②2Na2O2+2H2O=4NaOH+O2
(1)反应①中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反应②中含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
(2)常温下,CO2为气体但CS2却为液体,请用物质结构知识说明原因_____。
(3)实验中,用大理石、稀盐酸制取所需CO2,装置如图。简述检验气密性的操作方法_____,将气体通过Na2O2前必须除去的杂质是____,该除杂剂是_______。
(4)确认实验中生成O2的操作方法是_____。
试卷第2页,共5页
参考答案:
1.C
【来源】(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第1章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第2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详解】A.、、三种元素的电子排布式分别为、、,未成对电子数分别为1、0、1,并没有依次增多,A项错误;
B.根据价电子排布式可知,该元素共有4个电子层,位于第4周期,最外层有5个电子,位于ⅤA族,在周期表中处于p区,B项错误;
C.和轨道形状均为哑铃形,离原子核越远,能量越高,因此轨道能量小于轨道能量,C项正确;
D.氮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违背了洪特规则,正确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D项错误。
故选:C。
2.B
【来源】福建省龙岩市长汀、连城、上杭、武平、漳平、永定六校(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详解】A.金属和非金属之间也能形成共价键,A错误;
B.杂化轨道不一定全部参与形成化学键,如氨气中的氮原子,B正确;
C.π键不能旋转,C错误;
D.键长指的是两个成键原子的平均核距离,D错误;
故选B。
3.B
【来源】山西省太原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理科化学试题
【分析】价电子排布图,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74s2。
【详解】A. Mn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54s2,故A不符;
B. Co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74s2,故B符合;
C. Fe3+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5,故C不符;
D. Cu2+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9,故D不符;
故选B。
4.A
【来源】(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三节分子结构与物质的性质
【详解】A.若双原子分子中化学键为非极性键,则该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如、等,故A项正确;
B.以极性键结合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若分子中极性键的极性的向量和等于0,分子的正、负电中心重合,则该分子是非极性分子,如、、等,故B项错误;
C.某些分子的正、负电中心重合,则该分子是非极性分子,如、、等,故C项错误;
D.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分子可能是极性分子,如等,也可能是非极性分子,如等,D项错误;
故选A。
5.D
【来源】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检化学试题
【详解】A.3个B—Cl键的键角均为120°,说明构型为平面三角形结构,A不符合题意;
B.BCl3分子中B采用sp2杂化,则构型为平面三角形结构,B不符合题意;
C.BCl3分子中B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则无孤电子对,构型为平面三角形结构,C不符合题意;
D.BCl3分子中含有3个B—Clσ键,不能体现其分子构型,D符合题意;
故选D。
6.B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验收考试化学试题
【详解】A.多电子原子中,同一能层中原子轨道能量:nsB.基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2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不一定位于第ⅡA族,例如氦元素在0族,B错误;
C.基态Cl原子中,含有17个电子,存在17个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C正确;
D.基态O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能量最高的电子再2p,电子云的形状为哑铃形,D正确;
答案选B。
7.B
【来源】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
【详解】A.由题给信息可知,主要反应中的反应物为硝酸钾,说明硝石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钾,故A正确;
B.CO2分子的结构式为O=C=O,N2分子的结构式为NN,双键和三键中都有一个σ键,所以CO2分子中含有2个σ键,N2分子中含有1个σ键,故B错误;
C.同一周期的元素,第一电离能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由于第IIA、VA元素处于全满、半满的稳定状态,电离能大于同一周期相邻元素,且非金属元素的电离能大于金属元素,所以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N>O>S>K,故C正确;
D.NO的中心原子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3+=3,中心原子采取sp2杂化,故D正确;
答案选B。
8.B
【来源】山西省临汾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详解】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碳原子杂化方式,价层电子对个数=键个数+孤电子对个数,如果价层电子对个数是4,则碳原子采用sp3杂化,如果价层电子对数是3,则碳原子采用sp2杂化,如果价层电子对个数是2,则碳原子采用sp杂化;苯环上碳原子依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解释为:VSEPR(价层电子对数)=(4+2)/2=3,根据理论即sp2杂化,中心原子碳的分子构型为平面三角形,所以键角为120度,此时每个碳原子还剩一个单电子,就形成一个大键,就是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的特殊键;“1”苯环上碳原子杂化方式是sp2;“2”碳碳三键两端的C原子含有2个键,则碳原子采用sp杂化;“3”甲基含有4个键,则碳原子采用sp3杂化,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三个碳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别为:sp2、sp、sp3,故答案为:B。
9.D
【来源】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详解】A.冰晶体中存在分子间氢键和范德华力,碘晶体中只有范德华力,A错误;
B.稀有气体的原子结构是稳定结构,同周期稀有气体的第一电离能最大,同族自上而下第一电离能降低,故在所有的元素中,氦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B错误;
C.共价键的成键原子也可以是金属原子,如AlCl3中Al原子和Cl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C错误;
D.1860年通过原子光谱发现铯元素,1861年通过原子光谱发现铷元素,1868年分析太阳光谱发现氦元素,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0.A
【来源】宁夏银川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详解】①第ⅤA族中N的非金属性最强,NH3分子间存在氢键,NH3的熔、沸点比ⅤA族其他元素的氢化物高,故①符合题意;
②醇分子中羟基越多,形成的氢键越多,黏度越大,故丙三醇的黏度强于乙醇,故②符合题意;
③在液态水中,通常是几个水分子通过氢键结合,而固态冰中水大范围地以氢键结合,成为疏松的晶体,在冰的结构中有许多空隙,造成体积膨胀,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故③符合题意;
④尿素分子间形成的氢键比醋酸分子间形成的氢键多,所以尿素的熔、沸点比醋酸的高,故④符合题意;
⑤邻羟基苯甲酸形成分子内氢键,对羟基苯甲酸形成分子间氢键,所以邻羟基苯甲酸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酸的低,故⑤符合题意;
⑥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各种形式的化学键是氢键,故⑥符合题意;
故①②③④⑤⑥都符合题意,答案为A。
11.D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题
【分析】X、Y、Z、R、M、Q为六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和最外层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R为Na,X为H,Y为Si,Z为N,Q为O,M为S。
【详解】A.Y为Si,其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故A错误;
B.即亚硫酸根,其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采取杂化,故B错误;
C.为过氧化钠,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故C错误;
D.氨气与水之间能形成氢键,硅烷不与水形成分子间氢键,因此(氨气)比(硅烷)在水中的溶解度大的原因之一,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2.B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详解】A. CCl4中只有共价键,NH4Cl中含有共价键和离子键,A不符合;
B. CaCl2和Na2S中均含有离子键,B符合;
C. H2O2中只有共价键,Na2O2中含有共价键和离子键,C不符合;
D. CO2中只有共价键,CaO中只有离子键,D不符合;答案选B。
13.C
【来源】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详解】A.的分子空间构型为V形,可推知的分子空间构型也为V形,O、S为同主族,成键电子对数均为2,孤电子对数均为2,A正确;
B.与反应的剧烈程度弱于与反应的剧烈程度,说明水中的羟基氢比乙醇中的羟基氢活泼,可知烷基为推电子基团,减小了的极性,B正确;
C.、都是分子晶体,硅烷分子量大,熔点高,所以甲烷的熔沸点低于硅烷,但是分子间存在氢键,熔点高于,C错误;
D.Al与Be为对角线金属,为两性氧化物,可推知也为两性氧化物,D正确;
答案选C。
14.C
【来源】新疆喀什巴楚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B卷)试题
【分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易溶于非极性分子来解题。
【详解】A.CCl4属于非极性分子,碘单质属于非极性分子,所以碘单质易溶于CCl4,A项错误;
B.CCl4属于非极性分子,苯属于非极性分子,所以苯易溶于CCl4,B项错误;
C.CCl4属于非极性分子,水属于极性分子,所以水难易溶于CCl4,C项正确;
D.CCl4属于非极性分子,甲烷属于非极性分子,所以甲烷易溶于CCl4,D项错误;
答案选C。
【点睛】该题的难点在于判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15.A
【来源】【全国校级联考】辽宁省抚顺市六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详解】A.所有原子任一能层的S电子云轮廓图都是球形,能层越大,球的半径越大,故A正确;
B.基态Mg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能量处于最低状态,当变为1s22s22p63p2时,电子发生跃迁,需要吸收能量,变为激发态,故B错误;
C.24Cr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54s1,半充满轨道能量较低,故C错误;
D.价电子排布为5s25p1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3,电子层数是5,最后一个电子排在p轨道,所以该元素位于第五周期第ⅢA族,是p区元素,故D错误;
故选A。
16. 极性 极性
【来源】课前-2.3.1共价键的极性-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详解】O3是V形分子,其空间结构不对称,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故O3为极性分子;H2O2分子不是直线形,两个H原子犹如在半展开的书的两面上,即结构不对称,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为极性分子。
17. V形 平面三角形 三角锥形 直线形 V形 正四面体形
【来源】云南省华宁二中2018-2019学年下学期开学考试高二化学试题
【分析】先计算出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数与孤对电子对数,然后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空间构型。
【详解】(1)H2Se分子中Se原子价层电子对数=2+(6-1×2)/2=4,Se原子采取sp3杂化,Se原子孤对电子对数为2,空间构型为V形;
(2)BCl3分子的中心原子B原子上含有3个σ键,中心原子上的价电子对数=3+(3-1×3)/2=3,中心原子上没有孤对电子,所以其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3)PCl3分子的中心原子P原子上含有3个σ键,中心原子上的价电子对数=3+(5-1×3)/2=4,P原子采取sp3杂化,中心原子上含有1对孤对电子,所以其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4)CO2分子中碳原子价层电子对数=2+(4-2×2)/2=2,C原子采取sp杂化,C原子不含孤电子对,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知,空间构型是直线形;
(5)SO2分子中硫原子价层电子对数=2+(6-2×2)/2=3,S原子采取sp2杂化,S原子孤对电子对数为1,空间构型为V形;
(6)SO42-价层电子对个数=4+(6+2-4×2)/2=4,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其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
【点睛】本题考查判断分子或离子构型,正确判断价层电子对个数为解答关键,由价层电子特征判断分子立体构型时需注意: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说明的是价层电子对的立体构型,而分子的立体构型指的是成键电子对的立体构型,不包括孤电子对。①当中心原子无孤电子对时,两者的构型一致;②当中心原子有孤电子对时,两者的构型不一致。
18. V形 sp3 sp sp3 sp2、sp3
【来源】第36讲分子结构与性质(精讲)-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
【详解】(1)I中I原子为中心原子,则其孤电子对数为1/2×(7-1-2)=2,且其形成了2个σ键,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空间构型为V形,故答案为:V形;sp3;
(2)CO2中C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故为sp杂化,CH3OH分子中C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故为sp3杂化,故答案为:sp;sp3;
(3)甲基上的碳原子形成4个σ键,故采用sp3杂化,羰基上的碳原子形成3个σ键,故采用sp2杂化,故答案为:sp2、sp3。
19.(1) Ca(OH)2、NH4Cl 长颈漏斗
(2)极性
(3) 2NH3+2OH +Cl2=N2H4+2Cl +2H2O 防止N2H4被氧化
(4)B、C之间增加盛有饱和食盐水的装置
(5) (N2H5)2SO4 100c
【来源】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卷(三)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分析】装置A生成氨气,装置C生成氯气,氨气和氯气在B中生成肼,尾气通过烧杯中溶液吸收;
【详解】(1)装置A生成氨气,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加入生成氨气,故试管中的试剂为Ca(OH)2、NH4Cl。氨气极易溶于水,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可以防止倒吸;
(2)N2H4中N原子采用sp3杂化,不是平面结构,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属于极性分子。
(3)氯气和氢氧化钠生成次氯酸钠:Cl2+2OH =Cl +ClO +H2O,次氯酸钠和氨气反应生成肼和氯化钠:2NH3 + ClO- =N2H4+H2O+Cl-;总反应为:2NH3+2OH +Cl2=N2H4+2Cl +2H2O;已知肼具有强还原性,次氯酸钠、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肼会与其反应;该装置中通入NH3 必须过量的原因是因为N2H4具有强还原性易被Cl2氧化,NH3 必须过量,促进氯气、次氯酸钠和氨气反应,以利于肼的生成;
(4)Cl2中含有挥发产生的HCl,会和装置B中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导致肼的产率降低,改进方法是在装置B、C之间加装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除去氯化氢气体。
(5)①肼是二元弱碱,与强酸反应,可产生正盐和碱式盐,故还可能生成(N2H5)2SO4。
②滴定过程中有无色无味无毒气体产生,碘具有氧化性,则碘和肼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离子和氮气,根据电子守恒可知,2I2~4e ~N2H4,则产品中N2H4的质量分数为
。
20. 两者分子结构相似,CS2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分子间作用力较大,沸点较高 关闭止水夹,从U形管右端注入水,直至左右形成液面差,静置一段时间,液面差无变化,说明气密性良好 HCl 水 用带火星的木条置于管口,木条复燃则有O2生成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分析】(1)反应①中二氧化碳为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反应②中氢氧化钠为含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
(2)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随着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
(3)检查题给装置的气密性,应该用液差法;
(4)氧气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详解】(1)反应①中二氧化碳为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电子式为;反应②中氢氧化钠为含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故答案为:;
(2)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随着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二氧化碳和二硫化碳为分子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二硫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二氧化碳,分子间作用力大于二氧化碳,沸点高于二氧化碳,故答案为:两者分子结构相似,CS2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分子间作用力较大,沸点较高;
(3)检查题给装置的气密性,应该用液差法,具体操作为关闭止水夹,从U形管右端注入水,直至左右形成液面差,静置一段时间,液面差无变化,说明气密性良好;盐酸具有挥发性,实验制得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为防止氯化氢与过氧化钠反应,干扰实验,应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水的洗气瓶除去氯化氢气体,故答案为:关闭止水夹,从U形管右端注入水,直至左右形成液面差,静置一段时间,液面差无变化,说明气密性良好;HCl;水;
(4)氧气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确认实验中生成O2的操作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置于管口,木条复燃则有氧气生成,故答案为:用带火星的木条置于管口,木条复燃则有O2生成。
【点睛】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随着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二氧化碳和二硫化碳为分子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二硫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二氧化碳是解答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