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友谊县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友谊县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5-06 20:15:25

文档简介

友谊县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答案
1.D
【详解】胚胎移植最常用的是桑椹胚或囊胚,有的动物在更早的时期移植,如卵裂期,但是一般不能用原肠胚期,因为原肠胚已经开始与母体建立生理与组织上的联系,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2.D
【分析】1、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2、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和植物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细胞增殖;
4、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详解】A、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的过程中,都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A错误;
B、动物细胞培养没有利用细胞的全能性(利用了细胞增殖的原理),B错误;
C、细胞壁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利用酶的专一性,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能够去细胞壁,动物细胞培养时用胰蛋白酶处理,C错误;
D、紫草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都利用了细胞分裂的原理,D正确。
故选D。
3.C
【分析】植物体细胞杂交具体过程:
【详解】植物体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融合的原生质体形成新的细胞壁,进而成为杂种细胞,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4.C
【分析】微生物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等.有些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还需要添加生长因子等物质。
【详解】牛肉膏富含碳源、氮源、无机盐(磷酸盐)等各种微生物成长必须的营养物质,还含有维生素。
故选C。
【点睛】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等。
5.C
【分析】果酒发酵、果醋发酵、腐乳制作有关的微生物分别是酵母菌、醋酸杆菌、乳酸菌。果酒发酵的温度是18℃~25℃,果醋发酵的温度是30℃~35℃,腐乳制作前期发酵的温度是15℃~18℃。
【详解】A、都可以使用自然界微生物作为菌种,水果表面或空气中都有天然的菌种,A正确;
B、不同的菌种有不同的营养要求,控制的发酵温度有所不同,B正确;
C、果醋发酵是微生物的有氧呼吸,果酒发酵为无氧呼吸,C错误;
D、发酵过程中必须尽可能防止杂菌污染,以免发酵失败,D正确。
故选C。
6.A
【分析】1、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
2、果醋制作的原理:醋酸菌是一种好氧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1)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2)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详解】A、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A正确;
B、当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B错误;
C、醋酸菌是好氧性细菌,缺少氧气时,醋酸菌不能进行发酵,C错误;
D、醋酸菌是好氧性细菌,缺少氧气时,醋酸菌不能进行发酵,D错误。
故选A。
7.D
【分析】1、常用的运载体:质粒、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质粒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独立于细菌拟核DNA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分子。)2、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④是安全的,对受体细胞无害,而且要易从供体细胞分离出来。3、天然的质粒不能直接作为载体,基因工程中用到的质粒都是在天然质粒的基础上进行过人工改造的。
【详解】A、在进行基因工程操作中,被用作运载体的质粒是在天然质粒的基础上进行过人工改造的,A错误;
B、质粒是环状DNA分子,其上碱基之间数量存在A+G=T+C,B错误;
C、质粒是一种独立于细菌拟核DNA或真核细胞染色体DNA之外的双链环状DNA分子,C错误;
D、作为载体的质粒DNA分子上应有标记基因,便于对重组DNA进行鉴定和选择,D正确。
故选D。
8.A
【分析】1、蛋白质工程是指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求。
2、蛋白质工程的过程:预期蛋白质功能→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氨基酸序列→找到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
3、根据中心法则分析题图:图中①表示转录过程,②表示翻译过程。
【详解】A、蛋白质工程并不是直接对蛋白质进行加工修饰的,A错误;
B、由概念可知,蛋白质工程是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等方法,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B正确;
C、干扰素结构中改变某个氨基酸提高了它的保存时间是蛋白质工程应用的体现,C正确;
D、蛋白质工程是从预期蛋白质功能开始的,即④,D正确。
故选A。
9.C
【分析】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四步:①目的基因的获取;②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④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农杆菌特点:易感染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对单子叶植物没有感染力;Ti质粒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上。
【详解】A、用携带目的基因的农杆菌侵染植物细胞属于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的导入步骤,A正确;
B、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需要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B正确;
C、农杆菌侵染植物叶片获得转基因植株的过程不需要诱导原生质体融合,C错误;
D、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即可用Ca2+处理法获得含重组质粒的农杆菌,D正确。
故选C。
10.B
【分析】PCR技术:(1)概念: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2)原理:DNA复制。(3)前提条件: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以便合成一对引物。(4)条件:模板DNA、四种脱氧核苷酸、一对引物、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5)过程:①高温变性:DNA解旋过程(PCR扩增中双链DNA解开不需要解旋酶,高温条件下氢键可自动解开);②低温复性:引物结合到互补链DNA上;③中温延伸:合成子链。
【详解】①PCR需要一对引物,即一对单链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引物,①正确;
②PCR需要模板,即目的基因所在的DNA片段,②正确;
③PCR需要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③正确;
④核糖核苷酸是合成RNA的原料,而PCR合成的是DNA,④错误;
⑤⑥采用PCR合成DNA时,不需要DNA连接酶,但需要热稳定DNA聚合酶,⑤错误,⑥正确;
⑦体外合成DNA时,不需要限制性内切酶,⑦错误。
因此,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1.B
【分析】基因工程的工具:“剪刀”——限制性内切核酸酶;“针线”——DNA连接酶;“分子运输车”——载体,包括质粒、动植物病毒、噬菌体等。
【详解】实施基因工程,需用限制酶获取目的基因,然后用DNA连接酶连接目的基因与载体,并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即需要目的基因、工具酶、载体、受体细胞四个条件。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2.A
【分析】图示为囊胚期的胚胎。
①卵裂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数量增加,胚胎总体积不增加;
②桑椹胚:32个细胞左右的胚胎;
③囊胚:细胞开始分化,其中个体较大的细胞叫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而滋养层细胞将来发育成胎膜和胎盘;胚胎内部逐渐出现囊胚腔(注:囊胚的扩大会导致透明带的破裂,胚胎伸展出来,这一过程叫孵化);
④原肠胚:内细胞团表层形成外胚层,下方细胞形成内胚层,由内胚层包围的囊腔叫原肠腔。
【详解】A、滋养层细胞将来发育成胎膜胎盘,胚胎移植前,可取滋养层细胞进行性别鉴定,A正确;
B、高等哺乳动物胚胎发育经历的时期是受精卵→卵裂期→桑椹胚→囊胚期→原肠胚期→幼体,图示为囊胚期,胚层分化发生在原肠胚期,B错误;
C、对囊胚期的胚胎进行分割时,要特别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否则会影响分割后的胚胎恢复和进一步发育,C错误;
D、由图可知,透明袋已经破裂,胚胎从其中伸展出来,此过程为孵化,为正常现象,D错误。
故选A。
13.B
【分析】1、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①对供、受体的选择和处理(选择遗传特性和生产性能优秀的供体,有健康的体质和正常繁殖能力的受体。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用促性腺激素对供体母牛做超数排卵处理);②配种或人工授精;③对胚胎的收集、检查、培养或保存(对胚胎进行质量检查,此时的胚胎应发育到桑椹或胚囊胚阶段);④对胚胎进行移植;⑤移植后的检查。
2、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①动物发情排卵后,同种动物的供、受体生殖器官的生理变化是相同的。这就为供体的胚胎移入受体提供了相同的生理环境。②早期胚胎在一定时间内处于游离状态。这就为胚胎的收集提供了可能。③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这为胚胎在受体的存活提供了可能。④供体胚胎可与受体子宫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组织联系,但供体胚胎的遗传特性在孕育过程中不受影响。
【详解】A、胚胎移植前须对供体和受体使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以保证胚胎移植到相同的生理环境,A正确;
B、受体对移植的外来胚胎基本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不需要让受体服用免疫抑制剂,B错误;
C、胚胎移植前须对胚胎进行遗传学检查,以确保移植的胚胎为正常胚胎,C正确;
D、胚胎移植后仍须对代孕母畜进行定期检查,以确保胚胎的正常发育,D正确。
故选B。
14.C
【分析】防止多精子入卵的两道屏障:①透明带反应:顶体酶可将透明带溶出孔道,精子穿入,在精子触及卵黄膜的瞬问阳止后来精子进入透明带的生理反应。2卵黄膜的封闭作用:精子外膜和卵黄膜融合,精子入卵后,卵黄膜会拒绝其他精子再进入卵内的过程。
【详解】A、卵子从卵泡中排出后遇到获能的精子要经过识别成熟后才可受精,A错误;
B、受精的标志是在透明带和卵细胞膜之间观察到两个极体;而受精过程完成的标志是雌、雄原核的融合,B错误;
C、胚胎发育过程中开始分化的阶段是囊胚,可以移植或分割的阶段为桑椹胚和囊胚,C正确;
D、“透明带反应”(第一道屏障)和“卵黄膜封闭作用”构成了防止多精入卵受精的两道屏障,D错误。
故选C。
15.A
【分析】单倍体由配子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几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即为几倍体。
普通小麦的卵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所以体细胞中含有六个染色体组,单倍体的发育起点是配子,多倍体的发育起点是受精卵。
【详解】小麦体细胞中含有六个染色体组,用小麦的根尖细胞离体培养获得的植株是六倍体;花粉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培养成的植株含有三个染色体组,但发育起点是配子,所以是单倍体,即A正确。
故选A。
【点睛】
16.BD
【分析】动物细胞培养过程:
取动物组织块→剪碎组织→用胰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中(原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用酶分散为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传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
①动物细胞培养液的成分有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
②动物细胞培养时的气体环境是95%的空气+5%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CO2 起到调节 PH值作用;
③使用胰蛋白酶处理使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
④动物组织处理使细胞分散后的初次培养称为原代培养;
⑤贴满瓶壁的细胞需要重新用胰蛋白酶等处理,然后分瓶继续培养,让细胞继续增殖。
【详解】A、动物细胞培养时,用于培养的细胞大都取自胚胎,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是因为这部分细胞的分化程度较低,细胞分裂能力较强,A正确;
B、将所取的组织先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等进行处理,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B错误;
C、正常体细胞在培养过程中会出现接触抑制和贴壁生长现象,C正确;
D、动物细胞培养至50代左右时大部分细胞不会再分裂,少数细胞会突破细胞寿命的自然极限,进行无限增殖,D错误。
故选BD。
【点睛】
17.ACD
【分析】如图为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过程,①纤维素酶、果胶酶去壁、②原生质体融合、③细胞壁的再生、④脱分化、⑤再分化。
【详解】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涉及原生质体的融合和植物组织培养,前者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后者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A正确;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法,不能用灭活的病毒处理,B错误;④脱分化、⑤再分化需要营养成分和激素等条件,C正确;e中发生脱分化,f中再分化出根芽,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所需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不同,D正确。故选ACD。
18.ABC
【分析】基因工程中需根据标记基因等筛选出含有重组DNA的受体细胞;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因此诱变育种过程中,需要对诱变处理后的植株进行筛选;动物细胞融合后,存在未融合的亲本细胞、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融合的杂种细胞;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进行了两次筛选,第一次是使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第二次是通过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以筛选出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详解】A、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成功率不是100%,因此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需要进行筛选,以确保目的基因已经成功导入,A正确;
B、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而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所以体细胞诱变育种过程中需要筛选诱变处理后的植株,以获得新品种,B正确;
C、动物细胞融合后,会存在未融合的亲本细胞、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融合的杂种细胞,因此动物细胞融合后需要筛选出杂种细胞,以便进行细胞培养,C正确;
D、单克隆抗体制备的第一次筛选是要选择出杂交瘤细胞,D错误。
故选ABC。
19.CD
【分析】1、动物核移植是指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动物个体(克隆动物)。
2、图中A猴提供了细胞核,B猴提供了去核的卵细胞,形成融合细胞,将其移植到C猴中产下了2个个体。
【详解】A、图示过程包括核移植技术和胚胎切割移植技术,没有干细胞移植技术,A错误;
B、这两只克隆猕猴是同一个个体提供的细胞核发育而来的,所以不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B错误;
C、融合细胞的培养过程需要无菌无毒的环境和营养等条件,C正确;
D、胚胎干细胞的全能性比体细胞的全能性高,所以利用A猴的胚胎干细胞核移植获得克隆猕猴的难度要小些,D正确。
故选CD。
20.BCD
【分析】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在有氧的情况下酵母菌生长繁殖速度快,把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的环境中酵母菌把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详解】A、制作果酒所用的菌种是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属于兼性厌氧型;制作果醋所用菌种是醋酸菌,是原核生物,呼吸类型为有氧呼吸,A错误;
B、酒精发酵前加入的白砂糖主要是为酵母菌提供碳源,有利于提高酒精的生成量,B正确;
C、酒精发酵后得到的果酒浓度过高,对醋酸菌的生长不利,会抑制醋酸菌的发酵,因此醋酸发酵前需要加入纯净水对山楂果酒进行稀释,C正确;
D、将发酵好的山楂果醋在80°C左右的温度下热处理8 10min,可以杀死醋酸菌,防止醋酸菌继续发酵,破坏果醋的营养物质,同时也可以防止杂菌污染,D正确。
故选BCD。
21.(10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
(1)逆转录, DNA聚合酶,氨基酸, 脱氧核苷酸序列
(2)变性、 复性、 延伸,
DNA半保留复制 。
(3)______基因表达载体__________(2分)
22.(10分)(除特殊标记外,每空1分)
(1)__灭活病毒__。_____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____。(2分)
(2) 3 , 杂交瘤细胞 。 既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又能无限增殖 。(2分)
(3)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抗原-抗体杂交)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2分)
(10分)(每空1分)
_目的基因的筛选与获取__ _原核细胞__
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系列,并在特定的点位切割。 __。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_ _终止子____ 便于重组DNA分子的筛选_ __。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花粉管通道法、农杆菌转化法 显微注射法 Ca2+。
24.(11分)(除特殊标记外,每空1分)
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皮破损,造成污染(防止杂菌污染) 。(2分)
不能 原因是 醋酸菌是好氧细菌,果酒发酵时的缺氧环境能抑制醋酸菌生长 。(2分)
氧气、糖源充足 , C2H5OH+O2→CH3COOH+H2O(写出反应式)。(2分)
重铬酸钾 , 灰绿 , 发酵液前后PH
25.(14分)(除特殊标记外,每空1分)
(1)维持培养液的pH ,定期更换培养液;对培养皿和所有培养用具进行无菌处理;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答出2点)。(2分)
(2) MⅡ期(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接将猫“大蒜”的体细胞注入去核卵母细胞 。(2分)
(3)核移植 , Ca2+ 载体 、 乙醇 、早期胚胎培养 ,
胚胎移植 , 性激素(或孕激素) (激素)
使供、受体生殖器官的生理变化相同,为供体的胚胎移入受体提供相同的生理环境。(2分)友谊县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卷
考试范围:选择性必修三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动物的胚胎移植技术中,移植的胚胎一般不会处于下列哪个时期
A.卵裂期 B.桑椹胚期 C.囊胚期 D.原肠胚期
2.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工程中所用技术与原理相符的是( )
A.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B.动物细胞培养——细胞的全能性
C.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和胰蛋白酶处理——酶的高效性
D.紫草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细胞分裂
3.下列各项中,属于植物体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 )
A.细胞膜发生融合
B.细胞质发生融合
C.产生新的细胞壁
D.细胞核发生融合
4.牛肉膏可以为微生物提供 ( )
A.碳源、氮源和维生素 B.氢元素和氧元素
C.碳源、氮源、磷酸盐和维生素 D.碳源、氮源和无机盐
5.下列有关果酒发酵、果醋发酵、腐乳制作前期发酵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都可以使用自然界微生物作为菌种
B.控制的发酵温度有所不同
C.发酵的实质都是微生物的无氧呼吸
D.发酵过程中必须尽可能防止杂菌污染
6.下列哪种条件下,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
A.氧气、糖源充足 B.氧气充足、缺少糖源
C.缺少氧气、糖源充足 D.氧气、糖源都缺少
7.下列有关质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进行基因工程操作中,被用作载体的质粒都是天然质粒
B.质粒上碱基之间数量存在A+G=U+C
C.质粒是一种独立于细菌拟核DNA之外的链状DNA分子
D.质粒DNA分子上应有对重组DNA进行鉴定和选择的标记基因
8.蛋白质工程是新崛起的一项生物工程,又称第二代基因工程。下图为蛋白质工程流程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工程就是根据人们需要,直接对蛋白质进行加工改造
B.蛋白质工程是通过基因改造或基因合成等方法,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
C.干扰素结构中改变某个氨基酸提高了它的保存时间是蛋白质工程应用的体现
D.蛋白质工程是从④开始的
9.在应用农杆菌侵染植物叶片获得转基因植株的常规实验步骤中,不需要的是(  )
A.用携带目的基因的农杆菌侵染植物细胞
B.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导入目的基因的细胞
C.用聚乙二醇诱导转基因细胞的原生质体融合
D.用Ca2+处理法获得含重组质粒的农杆菌
10.下列属于PCR技术的条件的是( )
①单链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引物 ②目的基因所在的DNA片段 ③脱氧核苷酸 ④核糖核苷酸 ⑤DNA连接酶 ⑥DNA聚合酶 ⑦限制性内切核酸酶
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⑥
C.①②③⑤⑦ D.①②④⑤⑦
11.基因工程技术也称为DNA重组技术,其实施必须具备的四个必要条件是( )
A.目的基因、DNA聚合酶、载体、受体细胞
B.目的基因、工具酶、载体、受体细胞
C.重组DNA、RNA聚合酶、限制酶、连接酶
D.模板DNA、mRNA、质粒、受体细胞
12.如图为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某一时期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分离图中的滋养层细胞进行性别鉴定
B.图示胚胎已经出现胚层分化,为原肠胚
C.从任意角度分割图示胚胎均不影响胚胎的后续发育
D.该图表示透明带已破裂,胚胎发育也开始出现异常
13.胚胎移植是胚胎工程的最后一道工序。下列有关胚胎移植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胚胎移植前须对供体进行激素处理
B.为避免出现免疫排斥,须让受体服用免疫抑制剂
C.胚胎移植前须对胚胎进行遗传学检查
D.胚胎移植后仍须对代孕母畜进行定期检查
14.下列有关胚胎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卵子从卵泡中排出后遇到获能的精子即可受精
B.受精过程完成的标志是在透明带和卵细胞膜之间观察到两个极体
C.胚胎在囊胚阶段开始分化,在桑葚胚和囊胚阶段可以移植或分割
D.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是先发生“卵细胞膜反应”,接着发生“透明带反应”
15.普通小麦的卵细胞中有3个染色体组。用这种小麦的根尖细胞、花粉分别进行离体培养,发育成的植株分别是(  )
A.六倍体、单倍体
B.六倍体、三倍体
C.二倍体、三倍体
D.三倍体、单倍体
二、多选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对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于培养的细胞大都取自胚胎,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
B.将所取的组织先用胃蛋白酶等进行处理,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
C.大部分种类的体细胞在培养过程中会出现接触抑制和贴壁生长现象
D.体外培养的细胞可以无限增殖
17.科学家将番茄和马铃薯细胞利用图示技术获得了“番茄—马铃薯”植株。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技术涉及的原理有细胞膜的流动性、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等
B.过程②可用电激、聚乙二醇或灭活的病毒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C.过程④⑤需提供无机营养成分、有机营养成分和植物激素等
D.f培养基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配比与e培养基中的不同
18.很多生物工程技术都需要进行“筛选”,下列与之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需要筛选,以确保目的基因已经成功导入
B.体细胞诱变育种过程中需要筛选诱变处理后的植株,以获得新品种
C.动物细胞融合后要进行筛选,选择出杂种细胞进行细胞培养
D.单克隆抗体制备的第一次筛选,要选择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19.“中中”和“华华”是两只在我国出生的克隆猕猴,它们也是国际上首例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获得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如图表示培育“中中”和“华华”的流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过程中利用的技术有核移植和干细胞移植技术等
B.这两只克隆猕猴是由同一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双胞胎
C.融合细胞的培养过程需要无菌、无毒的环境和营养等条件
D.利用A猴的胚胎干细胞核移植获得克隆猕猴的难度要小些
20.利用山楂制作果酒和果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制作果酒和果醋菌种细胞结构不同,但进行细胞呼吸的方式相同
B.酒精发酵前通常加入白砂糖,其主要目的是为酵母菌提供碳源
C.若果醋发酵前加入无菌水,可防止酒精浓度过高抑制醋酸菌的发酵
D.若果醋发酵后将发酵液在80℃温度下处理10min,可防止醋酸菌继续发酵及杂菌污染
非选择题:本题共5道大题,共55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
21.(10分)下面是将某细菌的基因A导入大肠杆菌内,制备“工程菌”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1)获得A有两条途径:一是以A的mRNA为模板,在__________酶的催化下,合成互补的单链DNA,然后在__________作用下合成双链DNA,从而获得所需基因;二是根据目标蛋白质的__________序列,推测出相应的mRNA序列,然后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推测其DNA的__________序列,再通过化学方法合成所需基因。
(2)在基因工程中常用PCR特异性的快速扩增目的基因,PCR反应过程包括
、 、 ,所依据的原理是 。
(3)由A和载体B拼接形成的C通常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2.(10分)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如图所示:
(1)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都应用了细胞融合技术,电激和聚乙二醇都可以诱导相应的细胞融合,在诱导动物细胞融合时,还可以用______________。细胞融合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融合后的细胞,仅由 2 个细胞互相融合的类型有__________种,其中符合要求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_,其特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由单克隆抗体研制成的“生物导弹”由两部分构成,其中一部分被称为“瞄准装置”,它作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3.(10分)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玉米改良中心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从A生物分离出的抗虫基因导入玉米细胞,培育出的抗虫玉米ND207能够抗玉米螟、黏虫、棉铃虫等玉米主要鳞翅目害虫,并能有效减轻草地贪夜蛾带来的危害。回答下列问题:
I.基因工程的操作程序主要包括四个步骤:
(1)第一步: 。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切割抗虫基因所用的工具是限制性内切核酸酶,主要存在于 中,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步: 。一个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启动子、_____________以及标记基因。标记基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第三步: 。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的方法是 ;将目的基因导人动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以大肠杆菌应用最为广泛,大肠杆菌细胞最常用的转化方法是:先用___________处理细胞,使细胞处于一种能吸收环境中DNA的生理状态,这种状态的细胞被称作感受态细胞。
第四步: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24.(11分)蓝莓果实中富含花青素等营养成分,具有保护视力、防止脑神经老化、强心、抗癌、软化血管、增强人机体免疫等功能。蓝莓酒和蓝莓醋被称为“液体黄金”“口服化妆品”等。如图是以鲜蓝莓为原料发酵制作蓝莓酒和蓝莓醋的过程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过程①中,去除蓝莓枝梗应在冲洗之后,目的是_
。(2分)
(2)蓝莓酒发酵旺盛时,醋酸菌_____(填“能”或“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过程③在_________条件下可直接发酵为蓝莓醋。过程⑤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反应式)。(2分)
(4)鉴定蓝莓酒的方法是在酸性条件下用_________检测样液,如果颜色由橙色变为_________色,则说明产生了酒精;鉴定蓝莓醋除了观察菌膜、尝、嗅之外,还可以通过检测_____________变化。
25.(14分)2019年7月21日代孕猫在胚胎移植66天后顺利分娩,我国首例完全自主培育的克隆猫“大蒜”诞生。“大蒜”是一只非常可爱的短毛猫,小猫现在健康状况良好。这次成功培育克隆猫是世界为数不多的成功案例之一,标志着我国在克隆领域又迈进了一大步。下图为克隆猫“大蒜”培育过程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进行过程①和③时,通常将细胞置于含95%空气加5%CO2 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CO2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需要为培养细胞提供无菌、无毒的环境,其具体操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2分)
(2)核移植前需将采集到的卵母细胞培养至_______期。为了避免取核过程对细胞核造成损伤,在核移植过程中通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2分)的做法。
(3)图中过程②称为______________,为了激活重构胚,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进程,常用物理法或化学法(如电刺激、 、 、蛋白酶合成抑制剂等)过程③称为_____________,过程④称为__________,进行过程④前,应用_____________(激素)对代孕猫和供体猫做同期发情处理,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第1页共10页 第2页共10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