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华池县第一中学2022一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B2.A3.A4.A5.C6.A7.A8.A9.D10.A11.C12.A13.B14.D15.C16.B
17.(1)内容:高度重视,认为粮食问题事关国家的稳定与存亡:强调国家必须保持足够的粮食储备;突出政府的
主导作用:注意保护农民利益。(6分,答出三点即可)
(2)主要挑战:人地矛盾突出;可耕地资源高度退化;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增加;等等。(4分,答出两点即可)
(3)认识:粮食问题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政府要重视对农业的资金和科技投人:粮食安全是个系统
工程,要注意各个环节的协调与配合。(2分,答出一点即可)
18.(1)历史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交通日益复杂。(6分)
(2)积极影响:解决了城市化进程中日益突出的交通问题,改善了城市生活环境: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
管理水平;提高了城市文明程度。(6分)
19.[示例]
角度
信息提取
史料价值
材料
材料选自帕赫里墓壁上的象形文字,属于考古
这种考古发掘的资料,可以作为研究古埃及文
来源
遗存。(1分)
化的一手史料。(1分)
可用于研究古埃及文化
“驱打那群公牛”“给自己打谷”“搬运大麦和小
中大河文明的特点及劳
麦”“仓库已经装得满满”等,反映了古埃及农
动人民生产生活的方式
耕文明的特征。(1分)
等。(2分)
该歌谣反映了古埃
可用于研究古埃及商业
材料
“大船上也已经装得满满”“谷子也滚到了外
及生产生活的方
贸易、手工业发展的历
式,映射了公元前
内容
面”“用青铜铸成”等,反映了交通运输进步、谷
史,了解其对外交流的概
物跨地区交易和青铜出现的社会现实。(1分)
16世纪古埃及的社
况。(2分)
会面貌。(2分)
“王爷站在那儿”“谷子都要交给你们的主人
可用于研究古埃及阶级
家”“逼着我们搬运”等,反映了古埃及阶级压
社会的状况。(2分)
迫和剥削的社会情况。(1分)
(“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20.(1)“两大内涵”:以人为本;天人合一。(4分)》
根源:农耕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2分,言之有理即可)
(2)当代价值:“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注重人的个体发展和社会价值,这对于
推动人与社会的共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天人合一”思想既对当今社会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等有一定促进
作用,也对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7分,言之有理即
可)
【高二期中·历史参考答案】
8120B甘肃省华池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
2023.4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題卡上
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宇笔在答题卡上各题
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
无效。
3.本试卷命题范国:部编版选择性必修②,选择性必修③1一2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曾经有部分学者认为农业先是起源于中东,再传播到世界各地的,现在他们则认为农业是同
时在世界各地独自发展而开花结果的。这里所说的“各地”还包括
A.南非、大洋洲
B.东亚、中美洲
C.南非、中美洲
D.东亚、大洋洲
2.有学者认为,“现代渔业就是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装备来武装渔业,用渔业机械化、电气
化、水利化、化学化、信息化、生物遗传工程等,替代以人力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和传统的投饲
方式及捕捞方式,大幅度地提高渔业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这说明现代渔业的突出特征是
A.应用先进科技
B.政府大力支持
C.行业分工细化
D.市场联系紧密
3.正是出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营养健康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
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要加快发展绿色农业”,积极构建支撑绿色农业发展的技术体系。这
表明我国
A.重视科技在农业转型中的作用
B.农业科技现代化水平后来居上
C.积极提升农业国际市场竞争力
D.走出一条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4.《国语·鲁语上》记载,古代有“烈山氏”及其子“柱”,作农官“能殖百谷百蔬”。有人解释,“烈
山”应理解为放火烧荒;“柱”应理解为火耕后用尖头木棒一一“耒”挖穴点种。这一记载所反
映的耕作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精耕细作
C.铁犁牛耕
D.抱火卧薪
5.随着陆地资源因加速开发而日渐枯竭,海洋资源的开发、海洋环境的保护与利用等已成为世
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国际上围绕海洋的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实际上体现了
【高二期中·历史第1页(共6页)】
8120B
A,意识形态的冲突
B.国际格局的调整
C.海洋技术的竞争
D.国际局势的紧张
6.在西周,王室和各诸侯国拥有各种手工业作坊,占有大量手工业者即“百工”,并设工官管理。
作坊内设有监工,督促众工劳动;生产用料及食宿皆由官府提供,按工师设计的官方“图程”生
产各种器物。这说明当时
A.官府控制了手工业
B.国家法制较为严苛
C.商业活动受到限制
D.手工业技术水平高
7.孟加拉国《每日太阳报》2021年2月10日报道,世界银行将为孟加拉国提供2亿美元贷款,
用于改善孟加拉国360万人口用水健康和卫生设施,帮助60万乡村人口获得清洁用水。这
反映出世界银行
A.积极促进卫生事业发展
B.积极履行联合国扶贫部门职责
C,推动各国政治经济发展
D.仅对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帮助
8.嘉庆时期的《黟县志·风俗志》中记载:“族居者日村,其系属于村者曰庄。”村落这一结构映
射出
A.宗法观念影响广泛
B.古代等级关系森严
C.小农经济的分散性
D.村落社会属性增强
9.右图是北京门头沟爨(cuǎn)底下村的四合院,其布局讲究对称,主
次分明,错落有致,是我国古代民居建筑的突出代表。影响四合院
风格的主要是
A.人文情怀
B.自然因素
C.生产方式
D.儒家思想
10.人们在狩猎采集活动中的足迹形成了原始的路;定居后随着以物易物活动的开展、掠夺战争
的发生,以驻地为中心的道路进一步扩展,人工铺设的道路增多,并逐步向车行道路发展。
这说明路的出现
A.是社会发展的结果
B.体现农耕文明的开放性
C.受到政治因素主导
D.有利于人类的经济活动
11.到2020年,中国国内高速公路总里程达15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高铁规模达到3.9万公
里,继续领跑世界。到2030年,中国将实现省会城市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通达、区际之间高
效便捷相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道路修建技术领先世界
B.各省会城市已实现交通通达
C.基础设施建设利于加强区域联系
D.高铁是人们最主要的出行工具
12.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应通过何种途径加强自我保健,这在事
实上放弃了“只有求助于医生或医疗机构才能得到健康”的传统认识。这表明,医疗卫生事
业的发展
A.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反映了医疗技术的革命
C.改善了人们的健康状况
D.削弱了医生的社会地位
13.有学者指出: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有“多元聚为一体,一体容纳多元”的特点,而其中的“一
体”是指逐步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华文化“一体”的内涵在于
A.地区文化的多样性
B.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C.儒家思想的主导性
D.封建经济的开放度
【高二期中·历史第2页(共6页)】
812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