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重点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PDF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重点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PDF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06 17:03:07

文档简介

永昌县重点高级中学2022一2023一2期中试卷
高一历史
(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毫
米及以上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如图为某一农作物物种传播示意图。该物种是
A.玉米
B.小麦
C.水稻
D.葡萄
2.据苏美尔神话记载,由苏美尔主要神祇组成的议事会讨论城邦统治者的人选,并授权该人代替
城邦神管理城邦事务;当神祇议事会认为该统治者已经无力掌控城邦时,他们在讨论后也有权
废黜该人,另立新人。这一神话记载
()
A.折射出对原始民主制的缅怀
B.印证了希腊文化在西亚的传播
C.表明苏美尔城邦的规模较小
D.说明苏美尔存在严格的等级制
3.在中世纪的西欧,封君封臣制度的建立需要履行一套特定的仪式,解除关系封君也要正式地归
还象征骑士领的木棍、羊茅植物等物品,同时宣布“我自愿废除你对我的臣服,我使你我平等起
来”。这说明当时的西欧
A.封君封臣之间存在契约关系
B.封君权力至高无上
C.封君封臣社会地位基本平等
D.王权逐步得到强化
高一历史试卷第1页,共8页
4.如图为古印度犍陀罗艺术(又称希腊式佛教艺术)的典型代表,图中佛像面容呈
椭圆形,眉目端庄,鼻梁高而长,头发呈波形并有顶髻,身披希腊式大褂。这体现
了古代世界
A,民族的交融
B.文化的冲突
C.宗教的传播
D.文明的交流
5.下表是古代东亚地区使臣往来统计表。这表明,在明代
中朝使臣往来
中日使臣往来
朝日使臣往来
中国→朝鲜
朝鲜·中国
中国→日本
日本→中国
朝鲜→日本
日本→朝鲜
明代以前
208
882
4
68
14
24
共计1343年
0.15
0.66
0.003
0.05
0.01
0.02
年平均次数
明代
161
1299
16
37
22
70
共计277年
0.58
4.69
0.06
0.13
0.08
0.25
年平均次数
A.中国在东亚国际交流中有强大影响力
B.儒家文化有利于东亚国际秩序的稳定
C.东亚地区政治一体化的趋势有所加强
D.东亚国家间的平等友好关系更加密切
6.1324一1325年,马里帝国第九位国王曼萨·穆萨前往麦加朝圣。他在开罗大肆采购,竞致黄金
充斥于市,金价大跌,12年后仍不能恢复原价。在14世纪上半叶欧洲人绘制的地图上,标示出
了马里之名,并绘有曼萨·穆萨的形象。这反映出此时马里
A.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B.统治阶层腐化堕落
C.原始资本积累加速
D.对外交往较为活跃
7,玛雅人在天文知识、历法知识、农事安排上都表现出一种复杂高妙而又井然有序的智慧,多种历
法并用,丝毫不乱。同时又能充分掌握天气变化规律,准确计算出雨季、旱季的始终。这表明玛
雅文明
A.是非洲文明的代表
B.具有独特的宗教信仰
C.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D.蕴含强烈的神秘色彩
高一历史试卷第2页,共8页永昌县重点高级中学2022一2023一2期中试卷
高一历史答案
1.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小麦起源于西亚,传入亚洲、欧洲和非洲,之后由欧洲移民带到美洲,并逐渐引种到
世界各地,B项正确;玉米发源于美洲,与材料路线不符合,排徐A项;水稻起源于中国,与材料路线不符合,排
除C项;葡萄原产于欧洲、西亚和北非一带,与材料路线不符合,排除D项。]
2.A[题干内容说明议事会对城邦统治者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据此可知,这一神话记载折射出苏美尔人对原始
民主制的缅怀,故选A项:神祗议事会是苏美尔地区的文明,与希腊文化没有关系,排除B项:题干内容并没
有述及苏美尔地区的城邦规模,排除C项:题干内容仅是述及苏美尔议事会的权力(讨论产生及废黜城邦统
治者),这与“等级制度”无关,排除D项。]
3.A[结合题中关键信息“封君封臣制度的建立需要履行一套特定的仪式”和“我自愿废除你对我的臣服”可知
这属于封君封臣过程中的签约与解约,因此两者之间具有契约关系,A项正确。封君具有一定的权力,但其
权力并不是至高无上的,排徐B项;封君的权力解除后封君封臣地位平等,排除C项;D项与材料无关,
排除。]
4.D[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古代印度犍陀罗艺术带有明显的古希腊艺术的特征,反映出古代印度文明和古希腊
文明之间有一定的交流,故选D项;材料反映的是古代文明的交流融合,不是民族的交融,故排除A项;材料
体现不出文化的冲突,故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艺术的交流,而不是宗教的传播,故排除C项。]
5.A[根据表格数据信息可知,朝鲜、日本派往中国的使臣远远大于中国派出的使臣的人效,也大于朝鲜日本
的互相往来,这说明中国在东亚地区的影响力较大,A项正确。」
6.D[马里帝国作为西非国家,其国王前往麦加朝圣,说明其已与阿拉伯国家建立联系,朝圣之旅进一步活跃
了马里的对外交往,以至于让欧洲也了解到了它的存在,故选D项;曼萨·穆萨挥金如土是因为马里黄金资
源丰富,与经济发展水平、统治阶层腐化堕落无关,排除A、B两项;马里帝国当时并未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不能将其财富称作原始资本,排除C项。]
7.C[由“复杂高妙而又井然有序”“多种历法并用,丝毫不乱”等信息可得,玛雅文明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故选
C项;玛雅文明属于美洲文明,排除A项;题干与宗教信仰无关,排除B项:题千体现了玛雅人的智慧在天文
历法与农业方面的表现,并没有体现出神秘色彩,排除D项。」
8.C[题千材料显示中世纪欧洲,香料价格昂贵,成为财富和地位的象征,而16世纪以来,香料成为寻常百姓
的大众化商品,这都得盏于新航路开辟后对外贸易的发展,故C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贸易方式变化的信息,
故排除A项;“彻底改变”说法绝对,故排除B项;商业贸易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D项中“精神生活”和题干
主旨不符,故排除。]
9.D[据所学新航路开辟相关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打破了各地区孤立发展的状态,推动世界日益密切联系为
一个整体,推动了世界格局演变,故选D项:全球新航路开辟推动了各地文明之间的交流碰撞而非多元文明
覆灭,排除A项;殖民体系完全确立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B项;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也是在19世纪
末20世纪初,排除C项。]
10.A[材料说明太平洋航线的开通使大量白银流入中国,这反映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大量白银流
入中国又刺激了经济发展,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太平洋航线的开通对中国的影响,排除B项;大量白银流
入中国,促进东南沿海地区对外贸易发展,但与整个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能等同,排除C项;1519年麦哲
伦船队开始环球航行,时间不符,排除D项。」
11.D[材料提及该时间阶段发生了“光荣革命”,“光荣革命”发生于1688年,可知是17世纪,故选D项;光荣
革命和科学苹命的高潮均发生于17世纪,排除A、B、C项。」
高一历史试卷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