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 营养的消化和吸收-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复习必备精品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05 营养的消化和吸收-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复习必备精品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5-07 23:17: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首页
复习目标
知识框架
中考要点
典型题例
下一页
返回
课堂练习
第五课
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复习目标
第5课 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序号 内容 目标要求 了解 知道 掌握 理解
1 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 √
2 无机盐、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意义 √
3 人体的消化系统 √
4 营养物质消化过程 √
5 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
6 小肠的结构对于消化和吸收的意义 √
7 合理营养,健康生活 √
复习目标
复习目标
知识框架
中考要点
典型题例
下一页
返回
课堂练习
知识框架
复习目标
知识框架
中考要点
典型题例
下一页
返回
课堂练习
第5课 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中考要点
中考要点
复习目标
知识框架
中考要点
典型题例
下一页
返回
课堂练习
考点1.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
第5课 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糖类
脂肪
蛋白质
主要的功能物质
备用能源物质
建造和修复身体的原料
生长发育 细胞的修复和更新

无机盐
维生素
身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需求量少,但是必要
身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不供能
供能
中考要点
复习目标
知识框架
中考要点
典型题例
下一页
返回
课堂练习
考点2.无机盐缺乏症
无机盐 对应缺乏症 食物来源
钙 佝偻病 中老年骨质疏松症 豆类、牛奶、肉类
铁 缺铁性贫血 豆类、动物内脏(猪肝)
碘 地方性甲状腺肿 海带、紫菜
磷 贫血、厌食、肌无力等 鱼类、奶粉、豆类
锌 生长发育不良、味觉障碍 牛羊肉
第5课 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中考要点
复习目标
知识框架
中考要点
典型题例
下一页
返回
课堂练习
考点3.维生素缺乏症
无机盐 对应缺乏症 食物来源
A 夜盲症、干眼症 动物内脏(猪肝)
B1 神经炎、消化不良 谷类、豆类
C 坏血病、抵抗力低下 蔬菜、水果
D 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鱼肝油
第5课 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中考要点
复习目标
知识框架
中考要点
典型题例
下一页
返回
课堂练习
考点4.消化系统
唾液腺
肝脏
胰腺
肠腺
口腔

食道

小肠
大肠
肛门
胃腺
消化腺
消化道
消化系统
唾液
胃液
胆汁
胰液
肠液
分泌
消化液
第5课 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中考要点
复习目标
知识框架
中考要点
典型题例
下一页
返回
课堂练习
考点5.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
第5课 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器官 消化液 消化酶 消化现象
口腔 唾液 唾液淀粉酶
胃 胃液 胃蛋白酶
小肠 胆汁 胰液 肠液 分解糖类、蛋白质、脂肪的多种消化酶
消化终产物:
淀粉(葡萄糖) 蛋白质(氨基酸) 脂肪(脂肪酸和甘油)
注意:
胆汁不含消化酶,胆汁只是将脂肪分解成小分子脂肪微粒,这属于物理消化
小肠中含有消化酶种类最多,能分解的营养物质最多,长度5-6米,进行消化活动的时间也最长,所以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器官。
中考要点
复习目标
知识框架
中考要点
典型题例
下一页
返回
课堂练习
考点6.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第5课 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1.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场所
② 小肠内壁有皱襞,皱襞上有突起(小肠绒毛),使小肠内表面积可达200平方米
① 小肠长5-6米
③ 小肠肠壁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组成,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中考要点
复习目标
知识框架
中考要点
典型题例
下一页
返回
课堂练习
考点6.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第5课 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2.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
消化道
组织细胞
淋巴细胞
血液循环
葡萄糖
氨基酸
血管
甘油
脂肪酸
提供物质和能量
中考要点
复习目标
知识框架
中考要点
典型题例
下一页
返回
课堂练习
考点7.合理营养
第5课 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1.合理营养 :全面(种类要齐全) 平衡(量要合适)
2.平衡膳食宝塔
3.每日三餐,按时就餐,早中晚比343
4.食品安全
5.膳食纤维
中考要点
复习目标
知识框架
中考要点
典型题例
下一页
返回
课堂练习
考点8.探究实验
第5课 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1.淀粉的消化
碎屑:牙齿的咀嚼
搅拌:舌头的搅拌
(1)环境模拟
(2)对照
① 清水与唾液
②碎屑与整块
③ 搅拌与不搅拌
(3)现象
滴加清水的变蓝,滴加唾液的不变蓝
(4)结论
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中考要点
复习目标
知识框架
中考要点
典型题例
下一页
返回
课堂练习
考点8.探究实验
第5课 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2.胆汁对脂肪的消化
现象
结论
滴加清水的,植物油和水分层;滴加胆汁的,植物油转变成一种乳白色的悬浮剂
胆汁能将大分子的脂肪分解成小分子脂肪微粒,这种现象叫做脂肪的乳化。
例题1.《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下列饮食建议与可预防的疾病对应不合理的是( )
A.适当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坏血病
B.适当多吃猪肉、鸡肉——白化病
C.适当多吃胡萝卜、猪肝——夜盲症
D.适当多吃海带、紫菜——地方性甲状腺肿
典型题例
典型题例
复习目标
知识框架
中考要点
典型题例
下一页
返回
课堂练习
B
第5课 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典型题例
复习目标
知识框架
中考要点
典型题例
下一页
返回
课堂练习
B
第5课 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例题2.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的部分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消化的起始部位是①,在④处逐步分解成氨基酸B.②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消化酶,能使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C.在消化酶的作用下,脂肪在④处逐步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D.④的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例题3.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已成为人们的健康生活方式,下图甲为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图,图乙是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典型题例
复习目标
知识框架
中考要点
典型题例
下一页
返回
课堂练习
C
第5课 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A.青少年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关键期,每天需多吃些图甲中c、d层食物B.图甲中c层物质在图乙h部位开始消化C.图甲中e层物质的消化过程可用图乙中X曲线来表示D.图乙中i处有肠液、胰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因此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
(1)[①]中的 能将淀粉初步分解为 。(2)食物中的蛋白质被消化成 ,才能被人体吸收。
(3)[③] 分泌的胆汁能够乳化脂肪,属于 (填“物理性”或“化学性”)消化。(4)当血液流经[⑥]小肠后,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含量 ,氧气含量 。(5)[⑤]除了分泌胰液外,还能分泌 ,能够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
典型题例
复习目标
知识框架
中考要点
典型题例
下一页
返回
课堂练习
唾液淀粉酶
第5课 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例题4.下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组成模式图,请据此分析回答问题。
麦芽糖
氨基酸
肝脏
物理
增加
减少
胰岛素
分析回答问题。(1)你对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 。(2)为了证明你的假设,选取甲试管和乙试管进行实验,在表中乙试管的A处应加入 。本实验的变量是 。(3)将试管放到37℃水浴中保温是为了与人体 温度接近,使唾液发挥最佳作用。
典型题例
复习目标
知识框架
中考要点
典型题例
下一页
返回
课堂练习
唾液对淀粉具有消化作用
第5课 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例题5.某校生物学实验小组,针对唾液对淀粉是否有消化作用,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实验材料:馒头、唾液、碘液、清水。实验用具:烧杯、试管、量筒、玻璃棒、温度计、酒精灯等。实验方案:如下表。
试管编号 甲 乙 丙
馒头碎屑 等量碎屑 等量碎屑 等量碎屑
加入的液体 2mL唾液 A B
搅拌程度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保温 37℃水浴保温10min 0℃水浴保温10min
加入碘液 每支试管中各加入2滴 2ml清水
唾液
口腔
典型题例
复习目标
知识框架
中考要点
典型题例
下一页
返回
课堂练习
B
第5课 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例题5.某校生物学实验小组,针对唾液对淀粉是否有消化作用,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实验材料:馒头、唾液、碘液、清水。实验用具:烧杯、试管、量筒、玻璃棒、温度计、酒精灯等。实验方案:如下表。
试管编号 甲 乙 丙
馒头碎屑 等量碎屑 等量碎屑 等量碎屑
加入的液体 2mL唾液 A B
搅拌程度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保温 37℃水浴保温10min 0℃水浴保温10min
加入碘液 每支试管中各加入2滴 (4)向甲、乙试管中分别滴加2滴碘液,不变蓝的是 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 。(5)为进一步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作用的影响”,可选取 试管和丙试管进行实验。表中丙试管的B处加入的物质是 。(6)实验中,将馒头切成碎屑模拟了 ,充分搅拌模拟了 。
甲试管
淀粉被消化了

2ml唾液
牙齿的咀嚼
舌头的搅拌
1.中国“端午节已被列“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粽子主要原料是糯米,也有加入红豆、猪肉、红枣等。下列关于人体对粽子消化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淀粉在胃内开始初步消化B.脂肪在小肠内被胆汁中的消化酶初步消化C.蛋白质在胃内被初步分解为氨基酸D.消化后的营养成分主要在小肠内被吸收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复习目标
知识框架
中考要点
典型题例
下一页
返回
课堂练习
B
D
第5课 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2.下图为“探究唾液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过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课堂练习
复习目标
知识框架
中考要点
典型题例
下一页
返回
课堂练习
C
A.进行实验前可根据所学知识和经验做出相应的假设B.滴加碘液后①号、②号和⑤号试管溶液变蓝,③号试管溶液不变蓝C.该实验中,④号试管是重复实验,可减少实验误差D.本实验结论是唾液可以催化淀粉的分解,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
第5课 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3.图中A、B、C、D依次表示消化道相邻的器官,曲线X、Y、Z表示三大类有机物质在上述器官中被消化的程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课堂练习
复习目标
知识框架
中考要点
典型题例
下一页
返回
课堂练习
D
A. X为蛋白质,消化器官是A和DB. Y为脂肪,消化器官是CC. Z为淀粉,消化器官是DD. X、Y、Z都能在D内进行消化
第5课 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4.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某生物兴趣小组打算办一期“人体消化与吸收”黑板报。同学们准备的资料中描述错误的是( )
A.馒头咀嚼变甜是因为淀粉被分解为麦芽糖B.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能分解蛋白质的酶C.维生素、无机盐主要在小肠内被消化吸收D.肝脏分泌的胆汁通过胆管送入到小肠腔内
●课堂练习
复习目标
知识框架
中考要点
典型题例
下一页
返回
课堂练习
C
第5课 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5.下列有关人体消化和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在胃里被分解成氨基酸 B.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糖 C.肝脏分泌的胆汁含脂肪酶 D.小肠是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器官
●课堂练习
复习目标
知识框架
中考要点
典型题例
下一页
返回
课堂练习
D
第5课 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1)身体发胖,一方面与缺少运动有关,另一方面是因为摄入的糖类和脂肪过多。图甲“平衡膳食宝塔”中的谷类富含 ,食用油富含 。(2)钟南山院士在疫情期间分享了他的养生之道,其中一点就是从小养成喝牛奶的习惯。同学们正处于青少年生长发育阶段,每天应该多吃图中的 (填标号)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富含的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原料。(3)图乙是淀粉、蛋白质、脂肪三类营养物质的消化曲线。由曲线可以看出,三类营养物质消化的主要场所是图中[D] 。
●课堂练习
复习目标
知识框架
中考要点
典型题例
下一页
返回
课堂练习
糖类物质
6.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肥胖的情况日趋严重。下图分别是“平衡膳食宝塔”和人体食物消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脂肪
③④
小肠
第5课 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课堂练习
复习目标
知识框架
中考要点
典型题例
下一页
返回
课堂练习
D
6.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肥胖的情况日趋严重。下图分别是“平衡膳食宝塔”和人体食物消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4)“复合多酶片”是治疗消化不良的常用药。说明书注明成分为每片含脂肪酶3.3mg和蛋白酶10mg。该药品相当于 (填“肠液”或“唾液”)的作用。(5)某同学为自己的中考午餐设计了含有“米饭、鸡蛋、牛肉、鱼”的食谱。从合理营养的角度分析,你认为该食谱还应补充图甲中的 (填标号)类食物。
肠液

第5课 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课堂练习
复习目标
知识框架
中考要点
典型题例
下一页
返回
课堂练习
D
7.小肠盘曲于腹腔内,上连胃,下接大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图一是小肠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图二是糖类、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化学性消化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肠内表面有许多 ,它的表面又有很多突起,称为 ,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小肠的表面积,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2)小肠中除 分泌的肠液之外,还有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的 和胰液等多种消化液。(3)图二中,代表蛋白质的曲线是 ,代表小肠的一段是 。(4)某人为达到减肥目的,去医院切除一段小肠,以降低小肠的 能力,但这样做会影响人体健康。所以,《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给出建议:平时应注意 和合理运动。
皱襞
小肠绒毛
肠腺
胆汁
II
D
吸收
合理膳食
第5课 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课堂练习
复习目标
知识框架
中考要点
典型题例
下一页
返回
课堂练习
D
8.图1是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午餐食谱,图2是淀粉、蛋白质在人体内消化吸收过程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1中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食谱,较合理的是 ,其中富含淀粉的食物是 。
(2)图2中过程①表示 ,其进行的主要场所是 。
(3)图2中淀粉、蛋白质的消化终产物a、b分别是 、 。

米饭
食物的消化
小肠
葡萄糖 氨基酸
第5课 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课堂练习
复习目标
知识框架
中考要点
典型题例
下一页
返回
课堂练习
D
9.每年的5月20日“中国学生营养日”,了解消化系统结构与合理营养的知识,有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请根据人体消化系统结构模式图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回答问题:
(1)“平衡膳食宝塔”第一层的食物,主要营养物质是 。(2)在消化系统中,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⑦] 。(3)青少年处于长身体的的关键阶段,在保证摄入足够的第一、第二层食物的同时,应多吃些处于第三层和第四层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可以提供丰富的 。
糖类
小肠
蛋白质
第5课 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课堂练习
复习目标
知识框架
中考要点
典型题例
下一页
返回
课堂练习
D
9.每年的5月20日“中国学生营养日”,了解消化系统结构与合理营养的知识,有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请根据人体消化系统结构模式图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回答问题:
((4)图1中标号 所示器官的分泌物能促进第五层食物的消化。(5)小彬同学午餐常吃两份炸鸡翅、一份薯条、2根肉串、一杯牛奶。根据膳食宝塔的提示,小彬同学的这份食谱明显缺少第 层和第 层的食物。
唾液腺
一 二
第5课 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课堂练习
复习目标
知识框架
中考要点
典型题例
下一页
返回
课堂练习
D
10.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②号试管的“ ”处应加入 。(2)三支试管都要放在 ℃的温水中5~10 min,以保证唾液淀粉酶的最大活性。(3)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有作用,应选用 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4)实验结果是 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为蓝色,原因是馒头碎屑中的 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了。
2ml清水
37
①③

淀粉
第5课 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课堂练习
复习目标
知识框架
中考要点
典型题例
下一页
返回
课堂练习
D
11.济宁—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文化灿烂,食营神州;据研究乾隆帝七次下江南,每次在济宁用膳时,对文家水饺(如图)都情有独钟。
(1)你认为该盘羊肉胡萝卜水饺能为其提供 种营养物质。(2)水饺皮(小麦面粉)被消化的主要部位是 。(3)馅中的瘦羊肉最初被消化部位是 ,最后以 的形式被吸收。(4)乾隆帝饭毕后在“龙行路”上散步,若能量由这盘水饺提供,你认为主要供能的是 。A.水饺皮B.瘦羊肉C.胡萝卜D.肥羊肉(5)下图是御医根据乾隆帝饭前、饭后血糖含量变化绘制的曲线图,你认为促使C~D段血糖含量下降的激素是 。血糖含量(毫克/分升)A.胰岛素B.甲状腺激素C.生长激素D.雄性激素
6
小肠
A

氨基酸
A
A
第5课 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课堂练习
复习目标
知识框架
中考要点
典型题例
下一页
返回
课堂练习
D
12.食物的消化从口腔开始。食物入口,首先要经过牙齿切断、撕裂、磨碎,同时舌把食物与唾液搅拌混合,形成食团容易下咽。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可促使淀粉分解。为了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请分析回答:
(注:馒头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遇碘会呈现蓝色,可用此颜色反应来鉴别淀粉。)(1)若将1号和2号试管进行对照,这两组实验的自变量是 。根据唾液淀粉酶的作用推测,1号和2号试管中加入碘液后,呈现蓝色的是 号试管。(2)要探究牙齿的研磨液用对淀粉分解的影响,应该选用 号和 号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组别 1 2 3 4 5
馒头碎屑或馒头块 适量馒头碎屑 适量馒头碎屑 适量馒头块 ① 适量馒头碎屑
唾液或清水 2mL唾液 2mL清水 2mL唾液 2mL唾液 ②
温度 37℃ 0℃ 100℃
加入碘液 5滴
唾液
2
1 3
第5课 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课堂练习
复习目标
知识框架
中考要点
典型题例
下一页
返回
课堂练习
D
12.食物的消化从口腔开始。食物入口,首先要经过牙齿切断、撕裂、磨碎,同时舌把食物与唾液搅拌混合,形成食团容易下咽。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可促使淀粉分解。为了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请分析回答:
(3)若要利用1号、4号和5号试管进行对照,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的影响,请对上表实验方案中的①②两处进行补充完善:① ;② 。(4)每组实验都严格规范操作,实验结果符合预期。滴加碘液后,1号试管不呈现蓝色,4号5号试管都呈现蓝色,比较这三组实验结果能得出的结论是 。
组别 1 2 3 4 5
馒头碎屑或馒头块 适量馒头碎屑 适量馒头碎屑 适量馒头块 ① 适量馒头碎屑
唾液或清水 2mL唾液 2mL清水 2mL唾液 2mL唾液 ②
温度 37℃ 0℃ 100℃
加入碘液 5滴
适量面头碎屑
2ml唾液
温度会影响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第5课 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