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02 实验探究-冲刺中考生物重点难点热点突破精讲课件(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热点02 实验探究-冲刺中考生物重点难点热点突破精讲课件(共3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5-08 19:51: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热点
实验探究
考试知识内容
目标层次
解释: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考试要求
考试知识内容
目标层次
考试要求
(1)识记能力:再认知识;辨识事实性证据;描述事物特征。
(2)理解能力:举例说明知识;对相关知识进行解释、推断、分类、比较。
(3)实验与探究能力:正确使用显微镜等常用实验仪器和工具,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初步掌握实验探究的一般方法。
(4)信息处理能力:能从图文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初步进行分析和处理。
(5)应用能力: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评价能力:能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所涉及的事物进行检查与评判。
对考试能力的要求
实践经验不足
实验原理没有掌握
缺乏方法性知识
审题能力弱
解读数据能力不足
表达能力不强
《探究实验》专题复习
步骤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得出结论
三大原则
判断变量
判断实验组和对照组
区别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科学探究
的过程
实验设计的原则
对照性原则
单一变量原则
等量性原则
重复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空白对照
相互对照
自身对照
条件对照
知识梳理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科学探究
的过程
实验设计的原则
对照性原则
单一变量原则
等量性原则
重复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实验器具要相同
实验试剂要相同
处理方法要相同
生物材料要相同
物质等量
条件相同
知识梳理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科学探究
的过程
实验设计的原则
对照性原则
单一变量原则
等量性原则
重复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任何实验必须有足够的实验次数,才能避免结果的偶然性,使得出的结论准确、科学
实验中选材时也要注意选取足够多的相同的材料;记录数据时应该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
知识梳理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科学探究
的过程
实验设计的原则
对照性原则
单一变量原则
等量性原则
重复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实验原理的正确
实验条件的科学
材料选择的恰当
表达方式的科学
文字描述、
表格、
坐标曲线图画图像
知识梳理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背景:细细咀嚼淡馒头,会感觉有些甜味
解题技巧
探究过程
《探究实验》专题复习
不具体
表述不对
学生提出的问题
《探究实验》专题复习
提出问题
一般用疑问句来表述 。
问题要具体、可行。
问题要合理:据已有知识、
经验判断。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背景:细细咀嚼淡馒头,会感觉有些甜味
解题技巧
探究过程
《探究实验》专题复习
1疑问句表述; 2 问题具体可行
3问题合理:据已有知识、 经验判断。
馒头变甜与唾液有关吗?
馒头变甜与唾液有关。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背景:细细咀嚼淡馒头,会感觉有些甜味
解题技巧
探究过程
《探究实验》专题复习
1疑问句表述; 2 问题具体可行
3问题合理:据已有知识、 经验判断。
馒头变甜与唾液有关吗?
馒头变甜与唾液有关。
1肯定或否定的陈述句表述;2假设要与问题符合,3已知结论的,最好能与结论一致。
制定计划
没有设置对照实验
没有根据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背景:细细咀嚼淡馒头,会感觉有些甜味
解题技巧
探究过程
《探究实验》专题复习
1疑问句表述; 2 问题具体可行
3问题合理:据已有知识、 经验判断。
馒头变甜与唾液有关吗?
馒头变甜与唾液有关。
1肯定或否定的陈述句表述;2假设要与问题符合,3已知结论的,最好能与结论一致。
2.设置对照实验
1.确定实验变量
设计实验的思路:
细细咀嚼淡馒头,会感觉到有些甜味。
口腔
牙齿的咀嚼
舌的搅拌
唾液
37℃
探究:馒头变甜与唾液有关。
制定计划
淀粉
麦芽糖
目的:避免其它因素对实验的干扰
滴加碘液验证淀粉是否转化
控制单一变量
制定计划
2
1
1
2
放入37℃的 温水中10分钟
各加2滴碘液, 摇匀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馒头变甜与唾液有关。
唾液
充分搅拌
馒头碎屑
2毫升
2毫升
清水
变蓝
不变蓝
一次实验,能得出可信的结论吗?
重复实验或多组实验
目的:避免偶然性, 减少实验误差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背景:细细咀嚼淡馒头,会感觉有些甜味
解题技巧
探究过程
《探究实验》专题复习
1疑问句表述; 2 问题具体可行
3问题合理:据已有知识、 经验判断。
馒头变甜与唾液有关吗?
馒头变甜与唾液有关。
1肯定或否定的陈述句表述;2假设要与问题符合,3已知结论的,最好能与结论一致。
2.设置对照实验
1.确定实验变量
设计实验的思路:
3.控制单一变量
4.进行重复实验
不变蓝
变蓝
馒头变甜与唾液有关。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据实验结果得结论
与实验目的相呼应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或记录的实验数据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背景:细细咀嚼淡馒头,会感觉有些甜味
解题技巧
探究过程
《探究实验》专题复习
1疑问句表述; 2 问题具体可行
3问题合理:据已有知识、 经验判断。
馒头变甜与唾液有关吗?
馒头变甜与唾液有关。
1肯定或否定的陈述句表述;2假设要与问题符合,3已知结论的,最好能与结论一致。
2.设置对照实验
1.确定实验变量
设计实验的思路:
3.控制单一变量
4.进行重复实验
不变蓝
变蓝
馒头变甜与唾液有关。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据实验结果得结论
与实验目的相呼应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或记录的实验数据
如何评价一个实验方案?
对照实验
单一变量
等量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重复实验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背景:细细咀嚼淡馒头,会感觉有些甜味
解题技巧
探究过程
《探究实验》专题复习
1疑问句表述; 2 问题具体可行
3问题合理:据已有知识、 经验判断。
馒头变甜与唾液有关吗?
馒头变甜与唾液有关。
1肯定或否定的陈述句表述;2假设要与问题符合,3已知结论的,最好能与结论一致。
2.设置对照实验
1.确定实验变量
设计实验的思路:
3.控制单一变量
4.进行重复实验
不变蓝
变蓝
馒头变甜与唾液有关。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据实验结果得结论
与实验目的相呼应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或记录的实验数据
对照实验
单一变量
重复实验
遮光罩
某实验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是否只在光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设置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请分析回答:
该实验的变量是  ,
变量指特定的某个条件,

描述中一般不带定语或疑问。
证明“细菌对植物的遗体是否有分解作用”
验证“果皮对果实内部有保护作用”
判断变量
将四份一定量的水稻种子分别放在纱布上,置于培养皿中,给予不同的条件,数天后记录种子发芽情况如下表:
装置 场所 温度 纱布状态 数日后种子发芽情况
甲 日光下 250C 潮 湿 全部发芽
乙 日光下 250C 干 燥 没有发芽
丙 黑暗下 250C 潮 湿 全部发芽
丁 黑暗下 250C 干 燥 没有发芽
本实验共做了 组对照实验, 变量分别是 和 。


水分








水分
4
水分

两两对照
判断变量
判断变量
遮光罩
某实验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是否只在光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设置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请分析回答:
该实验的变量是  ,
变量指某个特定的条件,

描述中一般不带定语或疑问。
证明“细菌对植物的遗体是否有分解作用”
验证“果皮对果实内部有保护作用”
可从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图、表中找出变量。
变量指某个条件,描述不带定语或疑问
可从实验目的、实验方案、图表中找出变量。
判断变量
误区分析:
从表面上看:变量是瓶口形状的不同,但根据实验目的“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我们知道食品腐败是由微生物引起的,所以变量是细菌,而玻璃管的直或弯是控制变量的方法。
某生物小组为“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将如图中2个烧瓶内的肉汤同时煮沸放凉后观察.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
A、空气
B、细菌
C、玻璃管
D、温度
B
遮光罩
某实验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是否只在光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设置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请分析回答:
该实验的变量是  ,

《探究实验》专题复习
甲和乙形成对照实验,甲为 。
实验组
实验组
对照组
判断实验组和对照组
“探究光对鼠妇的生活”
从背景资料中了解到,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环境中,
阴暗环境相当于鼠妇所处于的自然状态,那么:
放置在暗处的一组为对照组,明处为实验组。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2号(种子萌发的那组)是对照组,其他三组是实验组;
“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
无菌条件下是对照组,有细菌条件下是实验组
根据实验目的来区分
对照组(作为衬托)
1、处于自然状态
2、不接受变量处理
3、已知结果的
实验组:
1、接受变量处理
2、未知结果的
“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作用”
没喂激素的是对照组,喂了激素的是实验组。
“馒头变甜与唾液有关”
清水一组是对照组,唾液一组是实验组。
判断实验组和对照组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背景:细细咀嚼淡馒头,会感觉有些甜味
解题技巧
探究过程
《探究实验》专题复习
1疑问句表述; 2 问题具体可行
3问题合理:据已有知识、 经验判断。
馒头变甜与唾液有关吗?
馒头变甜与唾液有关。
1肯定或否定的陈述句表述;2假设要与问题符合,3已知结论的,最好能与结论一致。
2.设置对照实验
1.确定实验变量
设计实验的思路:
3.控制单一变量
4.进行重复实验
不变蓝
变蓝
馒头变甜与唾液有关。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据实验结果得结论
与实验目的相呼应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或记录的实验数据
对照实验
单一变量
重复实验
变量指某个条件,
描述不带定语或疑问
可从实验目的、实验方案、图、表中找出变量。
对照组:不处理;自然状态
实验组:接受变量处理
将四份一定量的水稻种子分别放在纱布上,置于培养皿中,给予不同的条件,数天后记录种子发芽情况如下表:
装置 场所 温度 纱布状态 数日后种子发芽情况
甲 日光下 250C 潮 湿 全部发芽
乙 日光下 250C 干 燥 没有发芽
丙 黑暗下 250C 潮 湿 全部发芽
丁 黑暗下 250C 干 燥 没有发芽
(1)本实验共做了 组对照实验, 变量分别是 和 。
4
水分

(2)由上表可知,种子发芽时需要 。
一定的水分
据现象得结论,结论中一般要有变量。
得出结论
某同学在探究蚯蚓的运动中,作出的假设是“蚯蚓在玻璃板上比糙纸上运动的速度更快”,结果却相反,对此该同学应( )
A.放弃自己的实验结果
B.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假设、进行实验
C.修改实验结果以保持与原有假设一致
D.不管实验结果,直接按假设得出结论。
若现象与假设不符,如何得出结论?
当实验数据与假设不相符时,可以修改假设或实验方案重新进行实验,不能为符合假设而修改实验数据。
得出结论
福寿螺会影响水质吗
福寿螺养殖水
逐渐增多
逐渐升高
福寿螺会降低水质
根据实验结果,
逻辑推理相关结论
明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
找出相关变量
判断对照实验
理清实验步骤
解题的基本思路
分析实验现象和数据
强化应试技巧训练
避免偶然,减少误差
设置对照组
0.3
当汞离子/(Hg 2+ )浓度不超过 0.3mmol/L 时,对淀粉酶活性影响抑制不显著;
当汞离子/(Hg 2+ )浓度超过 0.3mmol/L 时,对淀粉酶活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杀死原有杂菌,避免其他杂菌对实验的干扰
紫外线浓度
紫外线能杀死细菌
不同意
B组的数据表明在有光(但没有紫外线)条件下,细菌能正常生活。
识标
看线
解答
【解读曲线】
【解读表格】
理解横坐标、纵坐标分别代表的生物学意义
查找曲线上的关键点如起点、拐点等,分析曲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
结合实验目的,解释曲线变化的原因和含义
审表格
读数据
答问题
理解表格横向、纵向分别代表的生物学意义
对图表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发现变化找出差距
把握表格内容和实验目的的因果关系,分析答题
温度对海带生长率有影响吗?
当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低于700ppm时,海带生长率会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当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于700ppm时,海带生长率会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对照
负氧离子
随机多点检测,求平均值
降低

负氧离子能改善空气质量
谢谢聆听!
敬请斧正!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