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3】浙教版科学中考“临门一脚”专题训练(十四):密度的测量【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3】浙教版科学中考“临门一脚”专题训练(十四):密度的测量【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6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5-08 13:52: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全国著名的“油茶之都”邵阳县盛产茶油,小华同学为了测量家中茶油的密度,课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如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取适量茶油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茶油的总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然后将烧杯中部分茶油倒入量筒中,再次测出烧杯和剩余茶油的总质量为27 g,则量筒中茶油的质量是________g.
(3)量筒中茶油的体积如图丙所示.请你计算出茶油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2.学习了密度知识之后,鹏鹏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牛奶的密度.
(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牛奶,如图甲所示,则牛奶的体积为________mL.
(2)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归零后,鹏鹏发现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直到天平平衡.
(3)把量筒中的牛奶全部倒入一个质量为20 g的烧杯中,并用天平测出总质量,如图丙所示,则牛奶的质量为________g,牛奶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kg/m3.
(4)鹏鹏的测量方法,会导致所测牛奶的密度值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
(5)鹏鹏又想知道酸奶的密度.他利用刚测出密度的牛奶(密度用ρ牛表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玻璃杯、小木块和刻度尺,测出了酸奶的密度.请你将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写出酸奶密度的表达式.
①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度为h1;
②在一个圆柱形玻璃杯中倒满牛奶,将小木块放入其中漂浮,待牛奶不再溢出后,将木块取出,测出此时圆柱形玻璃杯中牛奶的高度为h2;
③在另一个圆柱形玻璃杯中倒满酸奶,将小木块放入其中漂浮,待酸奶不再溢出后,将木块取出,测出此时圆柱形玻璃杯中酸奶的高度为h3;
④酸奶的密度表达式ρ酸=________(用字母表示).
3.在做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想知道食用油的密度,于是他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位置如甲图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天平调节平衡后,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8 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烧杯中食用油的质量为________g,食用油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食用油密度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4)小华认为不用量筒也能测量出食用油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②在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把烧杯中的水倒尽,再装满食用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为m2.
则食用油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4. 李琪的妈妈从超市里购买了一瓶芝麻油,李琪想知道这瓶芝麻油的密度,于是带了样品到学校物理实验室进行如下测量: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的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调节,直至天平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8.1 g,然后将芝麻油样品倒入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芝麻油样品的质量为________g.
(3)将烧杯中的芝麻油全部倒入量筒,示数如图乙所示,芝麻油的体积为________mL.
(4)根据李琪测量的数据,求得所测芝麻油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5)按照李琪设计的方案测量的芝麻油密度值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造成该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针对李琪的实验方案,请你提出改进办法,写出主要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小明学习了“探究物质密度”以后,来到实验室测量糖水的密度.
(1)小明将天平放在________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________ 处,此时,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端调节,使天平平衡.
(2)将质量为32 g的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上,取适量的白糖倒入烧杯中,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直至天平平衡,如图乙所示,白糖的质量是________g.
(3)用量筒测出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然后将烧杯中的白糖倒入量筒中,待白糖完全溶解后,量筒中液面的位置如图丁所示,糖水的体积是________cm3,配制糖水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4)实验过程中,天平损坏了不能使用,于是小明找来了一个试管和记号笔,利用原来的量筒和水测出了糖水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将试管放入量筒的水中竖直漂浮,读出量筒内水面所对的刻度V1;
②在试管内倒入适量的水,先在水面上做好标记,然后将试管放入量筒内水中竖直漂浮,读出量筒内水面所对的刻度V2;
③将试管内的水倒净,再向试管中倒入糖水直到标记处,然后再将试管放入量筒内水中竖直漂浮,读出量筒内水面所对的刻度V3.
则糖水的密度表达式为ρ糖水=____________(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6.某同学捡到一个金属螺母,为了测量此螺母的密度,他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平衡,应向________调节平衡螺母.
(2)把金属螺母放在天平________盘中,并用____向另一侧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使天平横梁恢复平衡.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螺母的质量是______ g.
(3)在量筒中装入20 mL水,用细线系住金属螺母并将其轻轻放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则金属螺母的体积是________ cm3.
(4)金属螺母的密度是________ kg/m3.
【拓展应用】
如果金属螺母密度恰好和密度表中某一金属的密度相同,那么这名同学据此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判断该螺母一定是由这种金属制成的.
7.某物理兴趣小组为检测学校附近某条河的水质,需要测量河水的密度.取样后,他们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测量,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步骤】
(1)用已调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8 g;
(2)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河水,测出烧杯和河水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
(3)将烧杯中的河水全部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河水的体积,如图乙所示.
【实验数据处理】
在下表中填入上述实验数据及计算结果.
烧杯的质量m1/g 烧杯与河水的质量m2/g 河水的质量m/g 河水的体积V/cm3 河水的密度ρ/(g·cm-3)
18
【实验评估】
按该实验方案测出的河水密度比实际值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8.小明和小华想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的小矿石的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适量水、不规则小矿石、细线.
【进行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端调,使横梁平衡.
(2)如图乙所示,小矿石的质量为________g.
(3)将小矿石放入盛有50 mL水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情况如图丙所示,则小矿石的密度是______kg/m3.
【实验分析】小明根据所测数据,在图丁中描出一个对应的点A,接着他又换用另一石块重复了上述实验,将所测数据在图中又描出另一个对应的点B,若ρA、ρB分别代表小矿石和另一石块的密度,则ρA________ρB(选填“>”“=”或“<”).
【拓展】小华实验时不小心将量筒碰倒摔碎了,他又选取了大烧杯、小烧杯、水,也完成了实验,他的做法如下,请你将下列步骤补充完整:
a.用天平测出小矿石的质量为m1;
b.用天平测出小烧杯的质量为m2;
c.在大烧杯中装满水,再将矿石轻轻放入大烧杯中,让溢出的水流入小烧杯中;
d.用天平测出小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3;
则小矿石密度的表达式ρ矿石=________(用测量的量的字母表示,水的密度为ρ水).
9.牛奶密度是检验牛乳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小安同学为了比较市场上两种不同品牌牛奶的密度,采用了如下方法:
方案一:分别将两种不同品牌牛奶的密度测出来进行比较.
【实验器材】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牛奶.
【实验步骤】
①调节天平平衡;
②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
③用天平测出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m1;
④把烧杯中的一部分牛奶倒进量筒,记下量筒中牛奶体积V;
⑤用天平测出剩余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m2;
⑥根据ρ=,求出牛奶的密度,其表达式为 ________.
方案二:将一自制密度计先后放入这两种不同品牌的牛奶中,如图,观察比较自制密度计露出液面的体积.
【实验评估】
(1)小梅同学发现在方案一中,有一步骤是多余的,这一步骤是________(填序号).
(2)方案二所用的原理是物体的________条件,密度较大的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
(3)从实验操作角度看,小安同学认为方案二比方案一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与交流】
小平同学对方案一持不同意见,提出了自己的方案三:
①调节天平平衡;
②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m1;
③在筒量中倒入适量的牛奶,体积为V;
④将量筒中的牛奶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m2;
⑤根据ρ=,求出牛奶的密度.
与方案一相比,你认为________更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测量不规则小物块的密度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的实验步骤如下:
(1)将天平放在________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需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天平调好后,测量小物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游码位置和所加砝码如图乙所示,则小物块的质量是________g.
(3)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为40 cm3;再用细钢针将小物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这时的总体积为60 cm3,则小物块的体积为________cm3.
(4)小物块的密度ρ=________g/cm3.
(5)该小组尝试用另一种方法测量该物块的密度,如图丙所示,他们做了如下的操作:

①向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为20 cm3.
②将小物块轻轻放入量筒内,稳定后水面上升至V2为35 cm3.
③再用细钢针将小物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时,水面上升至V3为40 cm3.
由以上测量数据可知:物块的质量m=______g.物块的体积V=______cm3.物块的密度ρ=______g/cm3.
11.小爽同学有一块琥珀吊坠,她想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测量其密度.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当游码调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时,发现左盘比右盘高,她应向______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将吊坠放在天平左盘中,向右盘中加砝码,当加最小是5 g的砝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这时小爽应该先_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直到天平平衡.此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吊坠的质量为________g.
(3)往量筒中倒入50 mL水,将吊坠浸没在水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吊坠的体积是________cm3.密度是________kg/m3.
(4)整理实验器材时发现,使用的砝码有磨损,则测得的密度值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5)小爽同学利用缺少砝码的天平,两个相同的烧杯,量筒和水也测出了吊坠的密度.请将她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①在两个烧杯中倒入等量的水,分别放在已调平衡的天平的左右盘中(图丙);
②将拴着细线的吊坠浸没在左盘烧杯的水中,不碰烧杯底(图丁),用量筒向右盘的烧杯中加水到A处时天平平衡,记下加水的体积为V1;
③将吊坠____________________,用量筒继续向右盘的烧杯中加水,直到天平平衡,并记下再次加入水的体积V2;
④吊坠密度的表达式为ρ=________.
12. 小明和小虎分别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
(1)小明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天平不平衡,于是立刻调节平衡螺母,小虎指出小明遗漏的一个重要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改正后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为32.8 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的砝码、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盐水的质量是________g,再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3)小虎先在烧杯中倒入盐水,然后用天平测出烧杯与盐水的总质量为82 g,再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是40 cm3.再称量烧杯和剩下的盐水总质量为40 g,小虎通过计算可知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4)你认为________(选填“小明”或“小虎”)的测量结果更准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学习了密度知识之后,鹏鹏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牛奶的密度.
(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牛奶,如图甲所示,则牛奶的体积为________mL.
(2)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归零后,鹏鹏发现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调节,直到天平平衡.
(3)把量筒中的牛奶全部倒入一个质量为20 g的烧杯中,并用天平测出总质量,如图丙所示,则牛奶的质量为________g,牛奶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4)鹏鹏的测量方法,会导致所测牛奶的密度值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
(5)鹏鹏又想知道酸奶的密度.他利用刚测出密度的牛奶(密度用ρ牛表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玻璃杯、小木块和刻度尺,测出了酸奶的密度.请你将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写出酸奶密度的表达式.
①测出________高度为h1;
②在一圆柱形玻璃杯中倒满牛奶,将小木块放入其中漂浮,待牛奶不再溢出后,将木块取出,测出此时圆柱形玻璃杯中牛奶的高度为h2;
③在另一个圆柱形玻璃杯中倒满酸奶,将小木块放入其中漂浮,待酸奶不再溢出后,将木块取出,测出此时圆柱形玻璃杯中酸奶的高度为h3;
④酸奶的密度表达式ρ酸=________(用字母表示).
参考答案
1. (1)右 (2)36 (3)0.9×103
2. (1)50 (2)右 (3)57 1.14×103 (4)小
(5)①圆柱形玻璃杯 ④
3. (1)左 (2)33.2 0.83×103 (3)偏大 (4)ρ水
4. (1)左 (2)81.8 (3)46 (4)0.95 (5)大 向量筒中倒芝麻油时,会有少许芝麻油附着在烧杯壁上,使测量的芝麻油体积偏小 (6)将烧杯中的芝麻油部分倒入量筒,测得烧杯中剩余芝麻油的质量,读出量筒中芝麻油的体积
5. (1)水平 零刻度线 左 (2)17 (3)50 1.14×103
(4)ρ水
6. 【实验步骤】(1)左 (2)左 镊子 53.4 (3)6 (4)8.9×103 【拓展应用】不能 
【解析】【实验步骤】(1)分度盘指针右偏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直到横梁平衡;(2)用天平测质量,物体应该放在左盘,为了防止砝码生锈,应该用镊子加减砝码,金属螺母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质量为m=10 g+20 g+20 g+3.4 g=53.4 g;(3)金属螺母的体积V=26 cm3-20 cm3=6 cm3;(4)金属螺母的密度为ρ===8.9 g/cm3=8.9×103 kg/m3;【拓展应用】因为不同物质的密度可能相同,因此不能根据密度判断该螺母一定是某种金属.
7. 【实验数据处理】49 31 30 1.03 【实验评估】偏大
8. 【进行实验】(1)左 (2)31.4 (3)3.14×103 【实验分析】< 【拓展】
【解析】【进行实验】(1)由图甲可知,测量前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左移动,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2)如图乙所示,标尺的分度值是0.2 g,小矿石的质量:m=20 g+10 g+1.4 g=31.4 g;(3)由图丙可知,水和小矿石的总体积V总=60 mL=60 cm3,则小矿石的体积V=V总-V水=60 cm3-50 cm3=10 cm3,小矿石的密度ρ===3.14 g/cm3=3.14×103 kg/m3;【实验分析】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即质量与体积的图像为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根据AB两个点分别作出图像,如解图所示.由图可知,当体积相同时,B的质量大于A的质量,由ρ=可得ρA<ρB;【拓展】根据实验步骤可知,矿石的体积为V矿石=V排==,所以,矿石的密度ρ矿石===.
9. 【实验步骤】⑥ 【实验评估】(1)② (2)浮沉 乙 (3)方案二用到的实验器材更少,操作更简便,误差较小 【分析与交流】方案一 方案三由于量筒中的牛奶会有部分残留不能完全倒入烧杯中,造成所测质量偏小,从而所测密度比实际值偏小,误差较大
【解析】【实验步骤】⑥方案一中②④两个步骤可以求出量筒中牛奶的质量m奶=m1-m2;再利用公式可以求出牛奶的密度ρ==;【实验评估】(1)方案一中不需要测空烧杯的质量,因为量筒中牛奶质量与烧杯质量无关;(2)密度计的原理是物体的浮沉条件,在液体中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物体重力,液体密度越大,露出的体积越多;密度计在乙液体中露出液面体积大,故乙液体密度大于甲液体密度.(3)方案二比方案一用到的实验器材更少,操作更简便,误差较小.【分析与交流】方案三由于量筒中的牛奶会有部分残留不能完全倒入烧杯中,造成所测质量偏小,从而导致所测密度比实际值偏小,误差较大,故方案一优于方案三.
10. (1)水平 右 (2)16.2 (3)20 (4)0.81 (5)15 20 0.75
11. (1)左 (2)取下5 g的砝码 (向右)调节游码 32.2
(3)14 2.3×103 (4)偏大 (5)③直接放在左盘烧杯的水中 ④ρ水
12. (1)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  (2)21.2
1.06×103 (3)1.05×103 (4)小虎  小明操作时,烧杯中的盐水不能全部倒入量筒中,导致体积测量偏小,密度偏大
13. (1)50 (2)右 (3)57 1.14×103 (4)小 (5)①圆柱形玻璃杯 ④
密度的测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