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3】浙教版科学中考“临门一脚”专题训练(六):生物实验探究【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3】浙教版科学中考“临门一脚”专题训练(六):生物实验探究【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2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5-08 14:17: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小乐在探究“环境因素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时,设计了如下实验:
步骤1:取生长旺盛的某植物绿叶,用打孔器打出直径为6mm的叶圆片40片,并除去叶圆片内的气体;
步骤2:取4只相同规格的烧杯编号甲乙丙丁,先向4只烧杯中各加入20 mL0.50% 的NaHCO3溶液(可缓慢释放CO2);再向4只烧杯中各放入10片叶圆片(叶圆片均沉底);
步骤3:取4盏相同规格的LED灯作为光源,在其前方放置4只盛有50mL清水的相同规格的柱形容器;再将盛叶圆片的4只烧杯置于距光源不同远近的位置,如图所示;
组别 叶圆片浮起数目的均值(片)
甲 6.5
乙 5.2
丙 3.0
丁 0.5
步骤4:10 min后统计4只烧杯中叶圆片浮起的数目。
小乐进行了多次重复试验,其结果如表所示。回答问题:
(1)本实验的目的是 。
(2)实验中,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是通过 来体现的。
(3)步骤2中“向4只烧杯中各加入20 mL0.50% 的NaHCO3溶液”目的是控制 (填写影响因素)相同;步骤3中“在光源前放置盛有50mL清水的柱形容器”目的是减少由于光源产生的热量使烧杯中溶液的 发生变化,从而减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4)据实验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写出1条)。
2.如图所示为某兴趣小组的同学验证动物呼吸作用的装置,装置中放入等质量的碱石灰,A组放入若干健康、生命力旺盛的昆虫,实验前标记红色水滴位置。将A、B两组装置放在同一适宜的环境中,10分钟后观察并记录现象。(装置内空气足以供给昆虫呼吸)
(1)设置B组实验的目的是 。
(2)10分钟后,观察到A组中红色水滴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原因是.
(3)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选填字母)。
A,适当增加昆虫数量 B.换用更细的玻璃管 C.将碱石灰向铁丝网靠近
3.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敏对植物产生氧气的条件和场所进行了研究。
【实验一】取两个相同的密闭玻璃罩,甲中放入点燃的蜡烛乙中放入与甲相同的点燃蜡烛和植物,并置于充足的光照下。观察并记录现象,得出结论:植物可以产生氧气。
【实验二】在图甲、乙实验基础上,进一步实验得出:植物在光照条件下才能产生氧气。
【实验三】用水绵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里,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一侧,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好氧细菌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如图丙)
②将上述临时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细菌则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围(如图丁)根据实验回答:
(1)小敏得出实验一的结论依据是 .
(2)要得出实验二的结论,请设计“进一步实验”的必要步骤是: .
(3)实验三中使用好氧细菌的目的是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俗称。010号是一种新品种水稻,对其进行如下研究:
(一)育种研究人员为了更好的了解“环境对010号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设计实验条件如下表:
(1)连续管理10天,1号与3、4、5号形成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 ,如要根据编号2号和3号两组来探究光照对010号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应如何处理 。(写出需要调整的量和控制的量即可)
(2)表格中“ ▲ ”处可填写的说明信息是 。
(二)研究人员在水稻苗棚内安装了可调节光照的装置,并且将水稻育苗棚连接气体传感器,能够准确测量棚内的二氧化碳含量,记录一天中二氧化碳变化数据如图。
(3)c-f段,虽然植物始终进行着呼吸作用,但是二氧化碳浓度持续下降,请说明原因: 。
5.为研究花生根茎水煮液(简称水煮液)对糖尿病小鼠是否具有降糖效果,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
(1)选取 的小鼠30只,平均分成Ⅰ、I、II三组。
(2)如图I,向Ⅱ组和Ⅲ组小鼠注射四氧嘧啶溶液破坏胰岛,其目的是 。
(3)向I组小鼠注射适量用生理盐水配制的花生根茎水煮液,II组小鼠注射 。
(4)一段时间后测量每组小鼠的血糖含量相对值;
(5)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如图⒉所示,推测一定浓度的花生根茎水煮液对患糖尿病的小鼠具有降糖作用,但无法降至正常水平,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
6.为研究甲状腺激素对人体新陈代谢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甲状腺激素对成年鼠耗氧量影响”的研究。
【建立猜想】甲状腺激素的增加会增大成年鼠耗氧量。
【实验步骤】①选取健康状况相同、体形相似的成年鼠3只,分成甲、乙、丙三组;
②对各组实验处理如下表,并按适宜的实验条件正常饲养:
③每隔一定时间测定耗氧量(单位时间内单位体重的氧消耗量),记录数据。注:本实验中灌胃是指将液体直接注入胃中。
【实验结论】甲状腺激素的增加会增大成年鼠耗氧量。
(1)本实验中乙组空白处如何处理 ,本实验设计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
(2)若要得出上述结论,则甲乙丙组老鼠的耗氧量从大到小排列顺序是 .
(3)根据实验结论,可进一步推测甲状腺激素能 (选填“促进”或“抑制”)成年鼠的新陈代谢。
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奶粉罐将书本中“探究食物所含能量”的实验装置图甲改成图乙,并按如下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步骤一:取出试管,注入蒸馏水,塞上带温度计的胶塞,固定在圆筒形奶粉罐上。
步骤二:将1克花生仁放在燃烧匙上用酒精灯点燃后移入样品架上。
步骤三:换1克核桃仁做上述实验进行对比。重复上述实验3次。
(1)从实验的准确性来考虑,乙装置相比甲装置的优点主要是    。
(2)该奶粉罐内置样品架由网状细铁丝构成,悬空固定在支架上,食物燃烧更加充分。请从可燃物的条件分析若奶粉罐上方的通气孔堵塞对实验造成的影响是    。
(3)小科同学在实验中发现,1克花生仁充分燃烧后温度计的温度升高,最高温度都低于1克核桃仁燃烧后温度计的最高温度,于是他就得出结论:1克花生仁燃烧放出的能量比1克核桃仁要少。小雪同学认为要对该实验的主要变量进行控制才能得出上述结论,请分析花生仁和核桃仁燃烧实验对试管中注入蒸馏水的要求是    (写出2点)。
8.某科学兴趣小组为研究植物呼吸作用,进行了以下实验:
I .选取两份等量且生长状况相同、具有完整根茎叶的新鲜菠菜,编号为甲组和乙组。甲组菠菜用开水烫2-3分钟,乙组不作处理。然后将两份菠菜分别放入两个不透光且密闭的相同恒温箱中,将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探头置于箱内(如图1)。
II.连接计算机、数据釆集器和传感器探头,釆集24小时装置内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数据,并自动生成两种气体浓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2(不考虑微生物呼吸作用对本实验的影响)。
实验分析与评价:
(1)实验中釆用的箱子是不透光的,目的是 。
(2)植物体内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是通过图3中的 (填字母)进岀植物体。
(3)根据图2可知,乙组氧气浓度先降低得快后降低得慢,二氧化碳浓度先升高得快后升高得慢,原因是
(4)该兴趣小组欲探究“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现提供:新鲜的菠菜叶,两个带有橡皮塞的大锥形瓶,计算机、数据釆集器和传感器探头等。请你帮助写出简要的实验设计思路 。
9.为研究某种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小刘查阅资料得:用少量的NaHCO3和BTB酸碱指示剂加水配制成的蓝色溶液,可随溶液中CO2浓度的增高而由蓝变绿再变黄。小徐根据资料配制了蓝色溶液,并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使溶液变成绿色,之后将等量的绿色溶液分别加入到5支试管中,其中4支加入生长状况一致的等量水草,另一支不加水草,密闭所有试管。各试管的实验处理和结果如表:
试管编号 1 2 3 4 5
水草 无 有 有 有 有
据日光灯的距离/cm 20 遮光 100 60 20
50min 后试管中溶液的颜色 绿色 黄色 黄色 绿色 蓝色
若不考虑其他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 50分钟后2号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为黄色,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
(2)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写2条)。
(3)除上表所示因素外,列举2个影响水草光合作用反应速率的因素。 。
10.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以验证“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必需的
原料”(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小金老师此方案设计不严谨,还应增设对照组。小金老师认为只要将玻璃钟罩中的氢
氧化钠溶液应换成 ,其他保持不变就可以了。
(2)“暗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 。
(3)实验过程中,步骤③的装置中,小烧杯内的溶液是 。
(4)实验过程中,步骤④中叶片的颜色为什么没有变蓝。请解释缘由: 。
11.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可以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制造的有机物质量来表示。某同学按下列步骤测量樟树叶光合作用速率:
①选取n张对称性良好的樟树叶片,将每张叶片标记为如图的A、B两部分;
②将叶片的A部分作遮光处理,B部分不作处理;
③光照t小时后,在所选的每张叶片A、B的对应部位各截取面积为S的小方片,分别烘干,称得A部分小方片总质量为mA,B部分小方片总质量mB;
④计算出樟树叶光合作用速率;
(1)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步骤①中选取的樟树叶片在数量上有什么要求?______。
(2)另一同学认为,上述方法在测量时没有考虑光合作用产物会运出叶片,这样会使测量结果存在较大的偏差。为了减小偏差。在步骤②之前对叶片最好的处理方法是______。
A.摘下叶片以切断叶柄B.环剥叶柄以切断筛管C.破坏叶柄木质部以切断导管
(3)樟树叶光合作用速率可表示为______。(用字母表示)
(4)影响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有很多,小滨在一次给植物施以较多肥料后,发现植物光合作用速率有所下降,可能的原因是 。
12.花生的种子具有休眠性,科研人员拟用沙藏法打破花生种子的休眠,并通过实验找到最适宜的沙藏条件。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沙藏处理方式及实验结果如表所示,回答问题:
(1)花生种子是由子房里的 发育而来的。
(2)比较4组实验的结果,可得到的结论是 。(写出2点)
(3)若要利用上述实验装置与材料,进一步探究沙子含水量是否为打破花生种子休眠的因素;请简要写出实验的思路 。
(4)有观点认为:如果沙子含水量是打破花生种子休眠的因素之一,沙子含水量也不能太高。判断此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参考答案
1.(1)探究光照强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2)叶圆片浮起数目。(3)二氧化碳浓度;温度。(4)在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越强,此植物光合作用强度越大。
2.(1)对照;(2)左;呼吸作用消耗O2产生的CO2被碱石灰吸收,管内压强减小;
(3)AB;
3.(1)乙图中蜡烛燃烧时间更长
(2)增加一组实验,与乙相同(相同的玻璃罩放入相同的点燃的蜡烛和植物),进行遮光处
理,观察蜡烛燃烧时间
(3)指示氧气产生位置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4.(1)土壤盐碱度对010号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控制水的盐碱度、水的质量都相同,温度不同。(2)种子萌发的数量 (3)水稻的光合作用强度(速率)大于呼吸作用强度(速率)
5.(1)健康状况相同;(2)为了减少胰岛素分泌,创造患糖尿病的小鼠;(3)等量生理盐水;(5)Ⅲ组的血糖含量高于Ⅰ组低于Ⅱ组;
6.(1)不做处理 每组只用一只小鼠做实验,导致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
(2)丙>乙>甲
(3)促进
7.(1)减少热量散失(保湿作用)。
(2)不能形成对流,氧气无法及时补充,造成食物燃烧不充分。
(3)质量相同,初温相同。
8.(1)防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对实验产生干扰
(2)A
(3) 刚开始时氧气浓度高,植物进行有氧呼吸,下降的快,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快;后面氧气浓度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抑制了植物的有氧呼吸,下降的慢,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慢。
(4)选取两份等量且生长状况相同的菠菜叶,放入锥形瓶中,编号为甲乙。甲瓶中遮光处理,乙瓶不做处理。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探头置于箱内,将两个瓶子放在阳光下,连接计算机、数据釆集器和传感器探头,釆集24小时装置内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数据,并自动生成两种气体浓度随时间变化图像,通过观察氧气浓度来判断
9.(1)在遮光情况下,水草只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浓度增高。
(2)在现有光照强度范围内(或“一定光照范围内”),光照强度越大,该种水草光合作用速率越快;距日光灯60cm时,该种水草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合理即可)。
(3) 温度、水分 (时间以及叶绿体等)
【解析】(1)本实验中,50min后若2号试管的溶液是黄色,是因为遮光的情况下,水草只能进行呼吸作用,产生CO2,导致试管内溶液CO2浓度上升。
(2)2号管遮光条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不消耗二氧化碳,其二氧化碳浓度高于3号试管,黄色应该比3号管更深,故2号管的颜色应为黄色。说明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由(1)说明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3、4、5号试管的颜色对比可知,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强光合作用强。
(3)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使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且是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从概念中可以看出,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除上表所示因素外,影响水草光合作用反应速率的因素二氧化碳和水,光照强度和时间以及叶绿体。
10.(1)等量清水 (2) 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合理即可)
(3)酒精 (4)绿色植物无二氧化碳不能制造有机物
11.(1)尽可能多 (2)B(3)
施加较多肥料后,土壤液浓度高于根部细胞液浓度,影响植物的根的吸水。从而阻碍了植物的光合作用。
12.(1)胚珠。(2)①温度和沙藏天数(时间)是打破花生种子休眠的影响因素。②其他条件适宜且相同时,打破花生种子休眠的适宜沙藏天数是15天。③其他条件适宜且相同时,打破花生种子休眠的适宜温度是15℃(合理即可)。(3)设置4组实验,每组花生种子数为100枚;第1组用含水量5%的沙子沙藏,第2组用含水量10%的沙子沙藏,第3组用含水量15%的沙子沙藏,第4组用含水量20%的沙子沙藏;温度均为15℃,沙藏天数均为15天;冲洗后在常温下培育,一段时间后计算各组种子萌发率。(4)正确,沙子含水量太高会影响种子的呼吸作用。
生物实验探究
LED灯
盛50mL清水的柱形容器
盛叶圆片的烧杯
甲组
乙组
丙组
丁组
13.4cm
17.8cm
21.2cm
9.0cm
将种子进行
沙藏处理
冲洗后进行
常温培养
计算各组
种子萌发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