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15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15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06 15:18: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五)15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说课稿(部编版)
一、说教材
这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六月美景的诗。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赞美,曲折地表达了对友人深深的眷恋。诗人从议论入手,开篇即说“到底是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其他时节相同”,这仿佛是诗人的一声喝彩,一声赞叹,不禁让人心驰神往。接下来两句对仗工整,具体描绘西湖六月“毕竟”不同的风景:满湖的莲叶清新碧绿,一望无垠,一直铺到水天相接的远方,荷花在朝阳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红艳。碧"和"红"突出色彩,对比强烈,碧莲红荷,相映成趣。
二、说教学目标
1、朗读并背诵古诗,理解诗中的主要内容,进一步体会“别样红、无穷碧”等词。
2、通过朗诵想象画面,体会西湖美景的壮美。
3、联系生活,学写古诗,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思。
教学难点:感悟诗情画意,体会诗人对西湖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四、说学情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学习古诗的能力,但还不是太强,他们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感受诗人的情蕴藏于景之后。所以我采用“自主探究、诵读感悟"的学习方式。因为学生在课外阅读和积累中已经背诵过不少古诗,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把诗句的意思大概地连起来表述,通过诵读感悟能够进一步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
五、说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课教学内容,结合本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干学,勤干思考。
六、说教学过程
步骤 一、设疑直奔主题
教师设疑:诗人杨万里对西湖六月的风景赞叹到“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那么西湖六月到底有什么特别的美景呢?我们走近古诗后两句瞧一瞧。
(设计意图:承接上两句诗,带着疑问直奔主题,学习诗歌的后两句。)
步骤二、感悟诗情画意
(一)自由读诗句,圈出诗中描写的景物。出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指名答。板书:莲叶 荷花
(二)体会荷叶之绿,荷叶之多
1.抓住关键词、联系生活理解“无穷碧”。
教师提问:你从诗中看出来这是怎样的莲叶?指名答。(它是什么颜色的?)——无穷碧。无穷碧是一种怎样的绿?——非常绿、一望无际的绿色。板书:无穷碧
2.借助图片理解“接天”。
教师提问:诗人还用了一个什么词来形容莲叶?——接天 接天莲叶是什么样子的呢?指名答。——与天相接。(出示图)像这样,满湖莲叶好像连到了天边就是接天莲叶,这说明莲叶不仅绿,还特别的多。
3.引读:站在西湖边,放眼望去,挨挨挤挤的荷叶铺满整个湖面,一碧千里,这满眼的绿色伸向了天边,于是诗人忍不住吟诵——接天莲叶无穷碧。是啊,这一望无际碧绿的莲叶令人赏心悦目,让我们也忍不住吟诵——接天莲叶无穷碧(齐读)
(三)体会荷花之红
1.借助图片理解“映日荷花”。
教师提问:在这满眼的碧绿中,荷花又是什么样子呢?指名答。——别样红。为什么荷花特别的红?——因为有太阳的照射。“映日”就是在太阳映照下。
2.引读:是啊,这荷花在太阳映射下,红得更加艳丽,红得更加通透,红得更加可爱!怪不得诗人忍不住吟诵——映日荷花别样红。(齐读)
(四)教师小结: 碧绿的莲叶一望无际,一直铺到了水天相接的地方,荷花在朝阳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红艳。这就是诗人笔下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就是西湖六月的特别的美景!
(五)指导朗读:你能读出这种美吗?指名读。教师相机点评。齐读
(六)合作交流。教师提问:再读诗句,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同桌交流,指名答,教师相机点评。
(设计意图:通过抓关键词、借助图片、联系生活实际等理解诗句意思,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同桌合作交流诗句描绘画面,
感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境。)
步骤三、感悟诗情
教师提问:同学们,杨万里把西湖的风景写得如此之美,表达了他对西湖的什么感情呢?指名答。板书:喜爱
(设计意图:在上一环节对文本的层层深入、朗读感悟中自然过渡到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步骤四、古诗新唱
让我们带着这份喜爱唱出西湖之美吧!全班配乐吟唱。
1.听唱。2.跟唱。3.配手势舞表演。
(设计意图:摒弃传统诗歌教学的机械背诵模式,配乐吟唱加深学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领略诗歌的魅力。)
步骤五、课后作业
把这首诗唱给家人听。(设计意图:巩固所学内容,向家长传播传统文化)
七、说板书设计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莲叶 无穷碧
西湖之美 依依惜别
荷花 别样红
八、说教学反思
在教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过程中,每次教学都有一次新的启发与成长。特别是第一次试教,在对“字词环节”留有很大困惑,字词意思“连连看”似乎对于孩子来说过于困难,孩子们较难理解,于是我将采取“随文识字”及“模糊理解”字义的古诗教学方式。依照这样的方式,得到了良好的改善,特别是在字词环节我抓住“晓”“慈”“宋”,进行了重点教学,采用字形演变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字义。这样试教很浪费时间,不能按时完成教学内容。
我心想,“对比味”已比刚试教时浓了,从“对比题目”读好停顿;“对比作者”了解朝代;“对比诗文”学唱吟诵;“对比名句”聚焦画面,想象入境,每一步流程都已鲜明,学生在层层“对比”中链结旧知,加以新的运用:比如233读诗,吟唱等,他们还在想象中化身为河中莲花,在“碧”“红”的对比反衬中,形象地感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的美,体会诗人的赞叹与喜爱。最后“诗对比”体悟送别也是情境引入,化身林子方道别,深情话别,找诗中的离别景象点明了主旨,扣题“送”——回归送别主题。
后来我思考了许久,原来在“对比”与“情境”这两大重点难点我花费太多的话语,后来我稍稍进行调整,简化了教学语言后,都很好的呈现出现。在试教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与波折,但是都慢慢的改进调整,在整堂课下来,孩子们对知识点也掌握的很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