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西省高二年级联合调研考试·生物学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B2.B3.D4.C5.A6.C7.B8.D9.C10.D11.C12.C13.B
14.D15.A16.B17.B18.C19.D20.C
21.(每空2分,共16分)
(1)收支平衡
(2)行为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3)建立自然保护区能改善川金丝猴的生存环境,提高环境容纳量(答出“提高环境
容纳量或K值”即可给分)出生率和死亡率(1分)、迁人率和迁出率(1分)
(4)增大栖息地破碎化会导致每块栖息地面积变小(或栖息地总边界长度变长,1
分),被捕食高风险区占比变大(或相对安全区占比变小,1分),种群被捕食的压力
变大遗传
22.(18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
(1)大风将不同区域的绿藻集中到某一区域,达到某一特定区域的K/2,种群增长速
率大温度、光照强度等(答对1个1分,共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答生物因素
不给分)
(2)吸收水体中的无机盐,遮挡光照(答对1点得1分,共2分)不合理(1分),水体
中重金属盐被蔬菜吸收后会随食物链富集,进而危害人体健康(2分)(答出“生物富
集危害人体健康”给分)
(3)①物质循环分解者
②水平次生不利于(1分)
【高二年级联合调研考试·生物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23.(14分,每空2分)
(1)①45②底部③1.8×105
④菌落
(2)实验组A处菌落直径最小(或实验组A处菌落的直径与对照组A处菌落的直径
之比最小)
(3)①无菌水(“蒸馏水”“清水”等答案不给分)②目的菌株在平板上和实际生产中
(或苹果树枝上)的抑菌效果可能有差异,需进一步检验其实际抑菌效果
24.(12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
(1)灭菌(或“高压蒸汽灭菌”或“湿热灭菌”)细胞分化程度低,容易诱导形成愈伤
组织
(2)电融合法或离心法(答出一种即可)
(3)①红豆杉细胞一个染色体组(或基因组)的染色体数为12条(3分)
②3、4、5、6(3分,漏答扣1分,错答不给分)
【高二年级联合调研考试·生物学参考答案第2页(共2页)】机密★启用前
2023年江西省高二年级联合调研考试
生物学试卷
本试卷共8页,24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
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
卷、草稿纸和答题卡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几十年前,采伐林木、垦荒种地、建设铁路等人类活动是导致东北豹从长白山迁出和
消失的主要原因。1986年国家建立长白山自然保护区,2015年,我国科学家基于长
期的野外观测查明:在我国东北长白山脉北部地区,共检测到东北豹42只,其中,幼
体2只,雄性和雌性的成体分别为21只和17只,未能判断性别的成体2只。对上述
资料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东北豹种群数量过少,种群可能会由于近亲繁殖等而衰退、消亡
B.东北豹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种群数量在未来一段时间一定会减少
C.标记重捕法不适用于对该地区东北豹种群密度的调查
D.采集粪便并检测DNA分子的方法也可监测东北豹等大型动物的种群数量变化
2.某小岛植被丰富,科研人员将数量较少的野兔引人该岛,两年后通过开展每月一次、
为期一年的标记重捕,进行其种群特征的研究,发现种群数量每月增加30%。在此
期间,研究人员还对小岛上某些植物种群的特征进行了研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研究期间野兔种群数量的增长受到种群密度的制约
B.研究期间野兔的数量增长模型可构建为N,=N。·入',其中λ为1.3
C.野兔的引人一定会使小岛的物种多样性增加
D.小岛上植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天敌、干旱属于非密度制约
因素
3,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的实验中,下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的一个中方格的酵母菌分布情况,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从静置的培养液取适量的上清液,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
B.该计数板的一个计数室中有16个中方格
C.未对酵母菌进行染色会导致计数值比实际值偏小
D.为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应对该酵母菌培养液稀释后再重新计数
【高二年级联合调研考试·生物学第1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