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5-06 14:37:37

文档简介

宝鸡市金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地理(必修Ⅱ) 2023.04
注意事项:
1.作答前,考生将答题卡有关项目填写清楚。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它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用黑色签字笔、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相应位置。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目前,全球人口主要分布在70°N~50°S纬度范围的地区。下图示意纬度每隔10°范围分布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比例。读图完成1~2题。
1.占全球人口比例最大的纬度范围是
A.10°S~20°S B.20°N~30°N
C.30°N~40°N D.40°N~50°N
2.40°S~50°S范围人口分布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酷寒 B.干旱区面积大 C.山地多,平原少 D.陆地面积小
下表为四个国家某一年的人口变动数据。据此完成3~4题。
3.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4.四个国家中,最可能是发达国家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5.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A.更高的收入 B.更多的休闲时间 C.更高的社会地位 D.更优的自然环境
总和生育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人口“七普”结果显示,我国2020年总和生育率为1.3,已处较低水平。2021年8月20日,修改后的人口计生法规定,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这是继2015年“全面二孩”政策后又一次计划生育政策调整。据此,完成6~7题。
6.近年来,我国生育率不断走低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育龄妇女规模缩小 B.家庭生育意愿偏低
C.婚育年龄普遍推延 D.传统观念影响深刻
7.当前,为直接配套支持“三孩”政策,下列措施可行的是①大幅降低房价②完善养老保障体系③发展普惠托育服务④增延产育假期⑤降低家庭教育成本⑥提高个人所得税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利物浦是英国传统工业城市,为改善卫生环境和营造公共空间,19世纪该城市陆续在城区分散布局多座城市公园。到20世纪,为提高公园之间的连通性,该城市将部分濒临废弃的建设用地置换成绿地,打造了一条与河岸带大致平行的“公园丝带”(如图)。据此完成下8~9题。
8.与集中连片布局相比,分散布局城市公园最突出的优势是
A.扩大休闲空间 B.利于营造不同特色
C.改善河岸环境 D.便于市民就近抵达
9.20世纪,该城市置换成绿地的用地类型最可能是
A.工业用地 B.交通用地 C.住宅用地 D.河滩荒地
“一颗印”为中国民间的一种建筑形式,流行于陕西、安徽、云南等地。它由正房、耳房(正房两侧的小房子)和入口门墙围合成正方如印的狭窄天井,俗称“一颗印”。下图为典型的“一颗印”民居照片和速写。读图完成10~11题。
10.“一颗印”民居结构不具备的功能是
A.天井狭小有利于冬季防风保暖 B.房檐深入院落有利于雨天行走
C.布局紧凑,反映出当地用地紧张
D.正房较高且面南背北,有利于采光
11.耳房屋顶分长短坡,短坡向外,长坡向内,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向内坡面面积,利于晾晒谷物
B.增加外墙高度和外侧屋顶坡度,利于防风防盗
C.与正房形成错落有致的格局,更加美观
D.增加向内坡面面积,便于在雨季收集更多雨水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是一种人地和谐、高效低碳、生态环保、节约创新、智慧平安的质量提升型城镇化。下图为城镇化发展的四阶段性规律,图中阶段Ⅰ和阶段Ⅱ的工业化水平数字是指工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读图完成12~14题。
12.图中城镇化发展到第Ⅲ阶段,对应的工业化水平最可能是
A.小于30% B.60%~80%
C.70%~80% D.大于80%
13.城镇化发展到第Ⅳ阶段,城市应着力发展
A.劳动密集型工业 B.机械制造业
C.农产品加工业 D.智能制造业
14.符合我国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方向的是①统一规划一步到位 ②创新机制城乡融合③辐射带动协同发展 ④积极建设特色小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智慧农业是多种地理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综合全面的应用,智慧农业与现代生物技术、种植技术等高新技术融于一体。读图,完成15~17题。
15.智慧农业由概念走向实际的关键因素是
A.粮食需求 B.气候变化
C.技术水平 D.劳动力数量
16.图中温室不能改造的自然条件是
A.热量 B.水分 C.土壤性质 D.光照
17.智慧农业的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①对谷物生产带来较大冲击②减少病虫害,提高农产品的质量③规避灾害,有利于农产品的稳定供应④节约耕地,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总部设立在杭州,旗下拥有多个优质水源基地,并坚持纯天然的理念,水源地建厂、灌装。近年来,公司产业多元化发展,从卖饮品到卖水果,2018年8月又开始卖大米。读农夫山泉公司八大水源基地图,完成18~19题。
18.影响农夫山泉旗下生产企业选址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 B.原料 C.劳动力 D.技术
19.该公司的生产对象从饮品到农副产品,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 B.技术 C.政策 D.交通
中国是羽毛球器械生产的最大输出国,全球几大羽毛球厂商都在中国设有工厂,原材料也都引进到中国。据此完成20~21题。
20. 羽毛球加工业属于
A. 市场指向型工业 B. 技术指向型工业 C. 原料指向型工业 D.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21. 尤尼克斯是世界最著名的羽毛球拍品牌之一,其高端球拍都在日本本土生产,中端球拍在台湾生产,大部分低端球拍在中国大陆生产,该差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 技术差异 B. 政策差异 C. 市场需求差异 D. 资金差异
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生产、商务活动而非直接向个体消费者提供服务的行业。生产性服务业在市中心的集聚,形成集聚效应,但过度集聚也会产生一些城市问题。下图示意影响生产性服务业的三大因素。读图完成22~24题。
22.下列行业中,属于生产性服务业的是
A.餐饮业 B.旅游业 C.家电生产 D.软件开发
23.市中心大量的民用住宅转租成办公场所,是
A.区位条件引起的扩散 B.经济导向引起的集聚
C.政府规划引起的集聚 D.政府规划引起的扩散
24.针对市中心生产性服务业过度集聚的现象,政府可以引导
A.市区金融机构迁至郊区 B.市中心发展现代物流业
C.技术服务业迁至高校园区 D.减少市中心的办公用地
中欧班列是运行于中国与欧洲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列车,采用分段运营模式,人员不随火车进入另一国境,整个过程几乎都采用机器卸货。在疫情期间,中欧班列能够解决大多数贸易商的运输需求,运营列次上涨明显,但回程的“空箱”现象更为突出。据此完成25~26题。
25.疫情期间,分段运营模式更突出的优点是
A.单价低 B.运量大 C.安全性高 D.时效性强
26.疫情期间,回程“空箱”现象更为突出的根本原因是
A.货源量的不稳定性 B.班列线路重复较严重
C.运价较欧洲海运高 D.中欧产业结构差异大
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以疏解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调整优化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推进产业升级转移,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互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下图示意京津冀三地间转移方向及三大产业比例。读图完成27~28题。
27.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将使
A.北京城市职能减少,工业全部迁至河北
B.京津冀三地的经济差距加大
C.天津以海空两港为核心,扩大服务范围
D.河北农业人口大幅度增加
28.京津冀协同发展,给河北省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污染加重,环境质量下降 B.保定等京津周边城市等级大幅提升
C.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D.促进河北人口大量向京津地区迁移
2016年12月23日至2017年1月13日,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辽宁舰等组成的航母编队完成首次跨海区、跨年度远海训练航行。航母编队经渤海、黄海、东海,后沿钓鱼岛以东及台湾东部海域南下,经过巴士海峡进入南海海域,再经台湾海峡返回青岛航母军港。据此完成29~30题。
29.辽宁舰首次跨海区、跨年度远海训练航行线路向世界宣示了
①渤海是我国的内海 ②台湾岛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③东海是我国的领海 ④我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具有无可争议的主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0.此次远航训练表明
A.有争议的海域需要通过武力解决争端
B.解决海洋权益的原则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C.只有远航训练的海域才是我国的领海
D.为捍卫国家海洋权益,必须建设强大现代化人民海军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每道题若作答不清楚不整洁,扣书写分1分)
31. 分析下表中有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每空1分)
⑴计算巴基斯坦的人口为____亿。
⑵表中四个国家中有_______个位于亚洲,除表中所列出的国家外,位于亚洲且人口超1亿的国家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写出四个)。
⑶表中所示四个国家,日本环境人口容量最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
⑷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发展的_______(农业地域类型),种植业和放牧业及休耕交替,农场面积大,从表格数据中可看出,这种农业生产方式的出现得易于当地__________的条件。
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0分,每空1分)
⑴左图中,A、B、C、D、E、F反映的是_______过程,该过程的主要标志是________的比重持续上升。
⑵左图中的变化过程与右图中的曲线相对应的是___(a或b),右图中b曲线是____(发达或发展中)国家的变化过程。
⑶左图中E→F反映了____现象,其原因是:______环境质量下降,人们对环境的要求提升;_______基础设施完善。
⑷大城市的过度扩张,会引发诸多问题,如______、______、______等(写出三点)。
3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每空1分)
下图为我国南方地区某城市地形与交通示意图,该城市周围分布有种植业、乳畜业、林果业和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
⑴图中甲、乙、丙、丁最可能布局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的是______,因其距____近,为市民提供新鲜农产品,又靠近河流,_____充足,且位于城区河流____游,水质较好。
⑵乙地布局的农业产业主要考虑的社会经济因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
⑶戊地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农业地域类型最可能为________,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三点)。
34.读“某区域发展规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每空1分)
⑴若计划在A、B两地建自来水厂和造纸厂,适宜建自来水厂的是_____地,理由是该地水质____;适宜建造纸厂的是_____地,理由是该地位于河流_____游,对城区的污染小。
⑵分析在C地建钢铁厂的有利条件:一是C地位于城区主导风向的_____风向,对城区造成的污染较小;二是C地附近______资源丰富;三是C地靠近______线,交通便利,利于原料和产品的运输;四是C地临近河流,_______充足。
⑶一般来说,高级住宅区周边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低级住宅区往往分布在工业区附近,周边环境质量差。若D、E两地均为住宅区,则高级住宅区可能位于______地,低级住宅区可能位于_______地。高一地理期中检测参考答案 2023.04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5 B D C D A 6—10 D C D A A 11—15 B C D B C
16—20 C D B A D 21—25 A D B C C 26—30 D C C D D
二、非选择题(40分) (每道题若作答不清楚不整洁,扣书写分1分)
31.(10分,每空1分)
(1) 1.4
(2) 3, 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菲律宾(任答出4个)
(3)科技水平高、地区开放程度高、大量利用了其他国家资源(任答出2点)
(4)混合农业, 地广人稀
32. (10分,每空1分)
(1) 城市化,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
(2) a, 发展中
(3) 逆城市化, 城市, 乡村
(4) 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社会治安差(任答3点)
33. (10分,每空1分)
(1) 甲, 城镇(或市场), 水源充足; 上
(2) 交通 市场
(3) 水稻种植业, 小农经营、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任答3点)
34. (10分,每空1分)
(1) B, 清洁(或优良); A, 下
(2) 下, 铁矿(或矿产); 铁路(或交通); 水源
(3) D, 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