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必读名著《海底两万里》整本书阅读1-1读前规划 课件(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七下必读名著《海底两万里》整本书阅读1-1读前规划 课件(共3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06 15:51:06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35张PPT)
人教七下语文同步精品课件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
整本书阅读《海底两万里》
1.1读前规划:伟大的梦想家
1. 了解几尔纳,以及他的梦想对现实世界的影响。
2. 了解快速闪读的方法
3. 速读中注意整合关键信息。
1. 阅读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156-161页的《海底两万里》名著导读的内容。
2. 阅读《海底两万里》前言和目录,形成初步印象。
任务准备
古希腊的泰勒斯极有智慧,被后世称为“科学之祖”。他有一年用气象学知识预测橄榄会丰收,于是租下全城的榨油机做橄榄油,赚了一大笔钱。但他只是想以此证明,用智慧来发财是轻而易举的事,但真正的智慧应该做更重要的事,因此他对财富并不热衷,而是喜欢四处游历学习。有一天他晚上走路,仰望星空,预测出第二天有雨。但一不小心,脚下踏空,掉进了大泥坑里。第二天果然下了雨,不过有人讥笑他只知道天上的事情,却看不见脚下的东西。
请问你会怎么评价这位泰勒斯?
任务一:听故事,评人物
两千多年后,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盛赞了泰勒斯,说:“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里从不仰望星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如果没有对星空的仰望,很多所谓的“脚踏实地”,到最后也只是墨守成规、踯躅不前。
既要仰望星空
也要脚踏实地
1. 我们今天要讲的这本书的作者,跟泰勒斯一样,是一个喜欢仰望星空的人。央视曾经播出过一季纪录片《伟大的梦想家》,讲述了五位靠梦想改变人类历史的人,分别是:全能天才达·芬奇、宇航先驱齐奥尔科夫斯基、“能够撬起地球”的阿基米德、电磁奇才特斯拉,以及我们今天的主角—“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1828年2月8日—1905年3月24日)。
在介绍凡尔纳这一集的结尾,纪录片是这样演绎的(纪录片片段):
任务二:知人论世——“伟大的梦想家”
暮年的凡尔纳躺在病床上,接过妻子递来的报纸,上面写着:“数千盏电灯照亮了整个巴黎,从此黑夜也将像白天一样熠熠生辉。伟大的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曾多次在小说中预言,电可应用于照明和发动机器,如今他的预言再次变成了现实。凡尔纳通过小说,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凡尔纳合上报纸,微笑着看向远方。
镜头转到凡尔纳的书房,小孙子推开了他书房的门,问:“爷爷你在做什么?”凡尔纳说:“我在写我的第九十八本小说……我告诉你一件事吧,爷爷一直想环游世界,但却从未付诸实践。我从没见过海洋上的冰山,也没见过撒哈拉沙漠,但我已经写过无数次了。通过写作,我走遍了全世界……你想去环游世界吗?”小孙子点头道:“想!”凡尔纳欣慰地看着小孙子说:“我想有一天,你一定会环游世界的。你知道吗?爷爷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差点就启程远航了……”
他的记忆飘回了1836年法国南部的港口城市南特,9岁的凡尔纳躲在一艘即将远航的三桅帆船上,准备做水手前往印度,但很快他就被找到并被赶下了船。(也有记载说这件事应该发生在1839年,凡尔纳12岁时,似乎更可信)
此时暮年凡尔纳在回忆中和少年凡尔纳渐渐合为一体……画外音说:“尽管我在船上仅待了几个小时,但那却是我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因为那时,我曾满怀憧憬,向着地球另一端的遥远国度出发,梦想着开启神秘的环球之旅……”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有故事的开端:一个孩子梦想穿越大洋,开启自己的环球之旅。
他最终将这个梦想以小说创作的形式实现了,代表作品就是我们这本书——《海底两万里》。这部充满瑰丽想象的作品,感动和启发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将穿越大洋的梦想传递了一个半世纪。
2.由于这本小说最吸引人的就是它的情节,所以在大家自主阅读之前,我们教材也没有作过多的“剧透”。请大家看教材第156页这段话:
任务二:知人论世——“伟大的梦想家”
“《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海洋三部曲之一,也是他的代表作。小说讲述了一个神奇的故事:一位叫尼摩的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诺第留斯号,在大海中自由航行。而事实上当时人类还没有发明如此先进的潜艇,更没有人潜入过深海底部,这不过是凡尔纳的幻想。小说设想了潜水艇的强大功能,描绘了奇幻美妙的海底世界,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朱渴望上天下海、自由翱翔的梦想,也显示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
请问从这段话你可以看出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他远洋航行依靠的神奇交通工具是什么?
小说的主人公是尼摩船长,他远洋航行依靠的神奇交通工具是潜艇“诺第留斯号”。
3.有同学发出了疑问,因为他手中的《海底两万里》上写的潜艇的名字叫“鹦鹉螺号”,其实我们教材上的注释也说了,“诺第留斯”就是“鹦鹉螺”的音译。
《海底两万里》译本很多,同学们买到的版本可能不一样,为了方便我们以后的课上交流,除了潜艇的名字我们统一叫“诺第留斯号”,以及船长统一叫“尼摩船长”之外,还有3个人名需要我们统一,以教材为标准:
任务二:知人论世——“伟大的梦想家”
书中以第一人称“我”出现的法国生物学家,他的名字叫——阿龙纳斯教授。同学们好像还很少读到“我”不是主人公的小说。既然“我”不是主人公,那“我”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呢?没错,是“线索”。
再有就是教授的仆人——康塞尔。
还有加拿大鱼叉手——尼德·兰。书中有时称他“加拿大人”,有时称他“鱼叉手”,有时直接叫尼德·兰,我们要知道这其实都是同一个人。
统一了这些译名之后,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凡尔纳的梦想之旅吧。
1.我们在阅读《骆驼祥子》时,特意提过七年级的学生阅读速度应达到每分钟400字。实际来看,许多同学的阅读速度是在这个标准之上的。因此我们可以尝试进一步提高阅读速度。
我们就用教材上第158—160页的“精彩选篇”做一个实验,这个片段选自《海底两万里》第一卷第十六章“在海底平原上散步”,大概是2700字。我们等下就试着在5分钟之内将它读完。
任务三:阅读方法——快速阅读
读之前,先听一听老师的三点建议:
(1)集中精力,专心致志。目光主要聚焦在我们刚刚提到过的那四个人,关注和他们有关的事。
(2)要用目光扫视,默读,领会文字的大意即可,不必读出声。
(3)扩大一次性进入视野的文字数量,力争做到“一目十行”,不必苛求每一句每个字都读到。
这时候有同学肯定要说:“老师,我这样是能很快读完,但读了之后什么都记不得。”这就需要老师为大家提供的第四点建议:
(4)要善于抓住书中的主要人物和线索,要重点关注“谁”“做什么”。这样就需要学会跳过一些不重要的晦涩信息。尤其是读翻译作品的时候,不必字字深究,能理顺大意即可。
比如这个文段中你将读到“诺克留斯”“卢格罗尔呼吸器”“兰可夫探照灯”“阿基米德”这些词汇,如果你每个词都想完全读懂意思,会特别耽搁时间。这几个词你只需要在扫视的过程中大致记得“大力士”“呼吸器”“探照灯”“物理学家”即可。
同时,为了加深印象,还可以做个表格供在阅读时简单填一下,用来整合和记忆关键信息。如下:
日期 地点 事件 备注(兴趣点等)

备注栏可以写一下你的兴趣点或质疑点,以后再进一步了解。比如:你对“兰可夫探照灯”很感兴趣,就可以先填在这里。你觉得景色写得很美,也可以填在备注栏,可以读完再回头细细赏析。
日期 地点 事件 备注(兴趣点等)
1867年11月17日 克利斯波岛 “我”和尼摩船长在海底平原上“散步”
关于时间:
在前一章,即《海底两万里》第一卷第十五章“一封邀请书”中,有这样一封信:
送交诺第留斯号船上的阿龙纳斯教授
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教授出去打猎,这次打猎定于明天早晨在克利斯波岛的林中举行。船长希望他没有什么事,能来参加,同时也很高兴他的同伴能跟他一道来。
诺第留斯号船长 尼摩
1867年11月16日
所以日期应填“1867年11月17日”。
“克利斯波岛”又在何处呢?
书中也给出了详细的位置。
“我于是查平面地图,在北纬32度40分, 西经 167度50分的地方,找到一个小岛,它是1801年由克利斯波船长发现的。”(摘自《海底两万里》第一卷第十五章“一封邀请书”)
凡尔纳的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虽然你知道他写的是科幻小说,是虚构的,但时间、地点都是如此精确,让你感觉一切就像是真的。而且凡尔纳的阅读面非常广,写作的时候不断查找资料,所以描绘的各地风土人情都是与真实世界吻合的。有人曾按照凡尔纳一些书中的航线去旅行,发现所见所闻跟书中的描绘几乎一模一样。因此,如果我们读完书之后,能完整地做一个这样的表格,那几乎等于你也在“诺第留斯号”上走完所有的旅程,并且做了详实的记录。这也是我们的第一个阅读任务。
《海底两万里》的字数大概是31万字,我们还是统一要求两周的时间完成,具体的时间安排由你自己分配,你要学会自己安排读书时间了。当然,和读《骆驼祥子》一样,老师希望同学们依然“带着任务去读书”。
任务四:阅读规划——明确学习进度
时间规划 教学内容 学习内容
读前激趣 激趣导读。 初识凡尔纳和《海底两万里》,学习快速阅读的方法,安排阅读 任务。
第一、二周 快速阅读全书,整合关键 信息。 1.整合关键信息,完成《大事记录表》; 2.对照世界地图,绘制"诺第留斯号"航线图; 3.思考并提出可以探究的专题。
读中指导 选择探究专题。 呈现航线图,选取探究专题,共同制作评分量表。
第三、四周 定点阅读,查询资料,完 成专题探究。 分小组完成自己选择的专题探究:调动可用资源,查闻资料,完 成本小组的专题探究,并准备最后的展示。
读后分享 展示分享。 参与展示,用评分量表打分、评奖,并作阶段阅读总结。
2.布置任务。
任务一:填写航海日志。
在阅读时完成类似上面的表格,制作一份简易的“航海日志”——表格可简略一点,它只是为了协助整合信息。不要为了填表格而打断自己的阅读节奏和消弥自己的好奇心,那就得不偿失了。读到精彩处,可以一口气读很多章,有空再回来慢慢填也没关系,一定不要破坏阅读本身的愉悦感。千万不要本末倒置,把阅读的辅助手段当做阅读的目的。
任务四:阅读规划——明确学习进度
日期 地点 事件 备注(兴趣点等)

1867.11.17 克利斯波岛 “我”和尼摩船长在海底平原


航海日志示例:
任务二:绘制航行线路图。
在做了“航海日志”之后,就可以画一张简易的世界地图了,然后把“航海日志”上的内容标注在地图上。这样就得到了一份“航行线路图”。
在绘制地图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经纬度,找准位置:先确定一个又一个地点,在这些点旁边用精练的语言写上发生的事件,然后连成线。大致如图所示,当然可以有自己的风格和创新。两周之后的“读中指导课”上会评奖。
任务四:阅读规划——明确学习进度
航行线路图示例:
任务三:选取专题。
在《骆驼祥子》的读中指导课上,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一些专题探究的角度。现在同学们也已经知道专题探究的角度有哪些了,因此我们的第三个任务就是:每位同学提出1—3个针对《海底两万里》的探究专题。
两周之后我们将进行汇总,从中选取一些供各个小组选取。阅读《海底两万里》这本书比《骆驼祥子》要轻松一些,同学们选的专题角度也可以更丰富有趣一些。
任务四:阅读规划——明确学习进度
刘慈欣说他小时候看凡尔纳的《地心游记》时,以为是真实的,看了好几遍之后,他爸才跟他说是幻想的,但从此为他打开了一扇想象的大门。成为作家之后,刘慈欣也写了许多关于地心的小说—比如我们教材上的第23课《带上她的眼睛》。希望阅读《海底两万里》也能为在座的同学们打开一扇专属你自己的想象大门,希望同学们也都能成为“伟大的梦想家”。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