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海上日出
看到题目,你能想到什么?《海上日出》是什么类型的课文?
“日出”:是太阳升起来;“海上”:点明在什么地方看日出。从题目可以想到课文写的是海上日出的景象。写景的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妙笔写美景,巧手著奇观。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巴金爷爷学习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
学习目标
1. 认识“扩、刹”等生字,读准多音字“荷”,会写“扩、范”等字,会写“清静、浅蓝”等词语。
2. 默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日出时的景象。
3. 体会课文描写日出的精彩之处。
作者简介
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他从小生活在一个官僚地主家庭,目睹了种种丑恶的社会现象。“五四”运动使他打开眼界,树立起反对封建制度,追求新的社会理想的信念,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
主要作品有:著名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海行日出》一书,于1932年出版,《海上日出》便是其中一篇。
我会认
kuò
扩 荷 刹 镶
hè
chà
xiāng
清静 浅蓝 扩大 范围 努力
刹那 夺目 分辨 灿烂 紫色 不仅
荷
hé 荷花
hè 重荷
多音字
扩(扩大)
旷(旷达)
范(规范)
茫(苍茫)
努(努力)
怒(怒火)
烂(灿烂)
拦(拦挡)
镶(镶金)
嚷(叫嚷)
仅(仅有)
汉(汉字)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我”观看日出的时间和在船上看日出的特殊位置。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写“我”所看到的海上日出的奇观。
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写天气晴朗和有云时的日出景象。
第四部分(第6自然段):用反问句赞叹海上日出是奇妙而伟大的自然景观。
读课文的第一部分,思考作者看日出的时间、地点、环境是怎样的。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非常清静,船上只有机器的响声。
时间
环境
环境
地点
作者描写了海上日出的哪几种景象
写了在天气晴朗时看到的日出景象和有薄云、浓云时看到的日出景象。
晴 天 时
(读一读第2—3自然段)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
写出了日出前天空的颜色和红霞的变化。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朗读课文第4、5自然段,思考:作者是如何描写在日出后有云时的景象呢?
有时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却从云里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日出时
阳光由上“直射”到水面,水面就把光线由下而上地反射上天,这样天光、水光融为一体,水天一色,所以很难分辨是水是天。不知是阳光还是水光,因为是亮闪闪的光,所以用“亮光”。
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洞外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从以上句子中你体会什么?(即使是黑云,也掩盖不住太阳的光辉)”,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然而太阳在黑云背后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从以上句子中你体会到什么?
景物是不断发生变化的
有薄云的天气看日出
光亮
动态
灿烂的亮光
射下来、直射
品读课文
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为什么分辨不出水和天?
因为太阳走进云堆看不见,只能看见阳光,又因为是海上的日出,不只是阳光,还有水光,所以灿烂到水天相接,分辨不出水和天。
你注意到日落、刮风、下雨、叶落等自然现象的变化过程吗?可以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描述一种变化中的自然现象。
拓展延伸
日落
刮风
下雨
叶落
熟读课文,会认会写课文中的生字词,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
课下认真体会按景物变化顺序描写景物的写作手法,并尝试写一篇小作文。
课后作业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