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课件 八年级下册历史同步备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课件 八年级下册历史同步备课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07 23:47: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2张PPT)
你信吗?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20世纪50-70年代)
1.中共八大——探索中的良好开端
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
(1)时间、地点:(2)背景:
(3)内容:
(4)影响:
1956年、北京
①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
②指出当前的主要任务:
中共八大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与我国仍是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与我国落后的社会经济文化之间的矛盾。)
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人民公社特点是“一大二公”
(集体劳动,规模大; 平均分配,公有化程度高。)
(1)失误:
2.探索中的失误
①提出总路线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内容)
(评价)
②大跃进: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①积极:反映了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
②不足: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农业——虚报产量;工业——大炼钢铁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义。”
当时“全民大炼钢铁”,男女老少都要去,我跟小孩白天黑夜都守着炉子吃睡在那,男人去砍树,地里很多番薯没有挖回来,春粮都没得闲(没空)种。那时连煮饭的铁锅、种田用的锄头也要交到了铁厂里,我的嫁妆有个花脸盆都交了。山上的大树为烧炭几乎都砍光了。
——亲历者口中的“大炼钢铁”运动
(1)失误:
(2)严重后果:
(3)教训:
2.探索中的失误
①提出总路线 ②大跃进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导致1959-1961年,国民经济严重困难。
①尊重客观规律;
②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热热闹闹的公社食堂
松松垮垮的田间劳动者
①方针:
②成效:
工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
“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4)调整国民经济(1961年—1965年)
1.表现:造反派打、砸、抢,停课、停工、批判、揪斗
二、“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最严重的挫折
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通过发动文革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目的)。
2.原因:
3.结束:
4.影响:
5.教训:
二、“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最严重的挫折
①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九一三事件”)
带来最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②文革结束的标志:粉碎“四人帮”(江青反革命集团)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坚持完善民主法制建设。
三、建设成就
1.成就
钢铁:
石油:
交通:
科技:
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
大庆、胜利、大港油田,实现原油自给。
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
①我国首先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②1967年,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③1970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④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铁人”

“党的好干部”

“解放军好战士”
2.模范人物:
艰苦创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学习他们的哪些精神?
总结:20世纪50-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失误与教训
失误:
1.1958年总路线、
2.大跃进、
3.人民公社化运动、
4.“文化大革命”——
教训:
①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②发展经济要遵循客观规律。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坚持完善民主法制建设。
课堂练习
1.1958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主要教训是( )
A.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B.经济建设一定要高速度发展
C.经济方针要符合客观经济规律
D.社会主义阶段要实行按劳分配
C
2.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是( )
A.浮夸风 B.整风运动
C.大炼钢铁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
3.“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周恩来、邓小平扭转了经济的下滑
C.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D.毛泽东批评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
C
4.1966-1976年,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受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挫折和损失的这场运动是( )
A.“四五运动” B. “文化大革命”
C.十年内战 D.反右斗争扩大化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