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 七年级历史下册多彩课堂教学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 七年级历史下册多彩课堂教学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3.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08 00:00: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5张PPT)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1.识记《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三部科技巨著的作者、主要特点及其地位。
2.知道明长城的东西起止点和北京城的布局特点,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3.归纳明代文学领域的主要成就,知道《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牡丹亭》的作者、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十六世纪,大明王朝发明了一种用于水战的两级火箭。在作战时,会在水面上飞行数公里,从龙嘴发射火箭直接攻击对方舰艇,堪称“反舰导弹鼻祖”。
除此之外,你还知道明朝有哪些科技成就
“水底龙王炮”
这是明朝的哪两项科技成就?
“火龙出水”
明朝万历年间发明的一种古老水雷,一般于夜间顺流放下,香烬火发,炸毁敌船。它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水中漂雷,这要比西方国家水雷的发明和使用早了两百多年。
说一说
导入新课
1、明朝三部科技巨著的作者、主要内容及其地位。
2、明朝修筑长城的目的及长城建筑的特点。
3、明朝北京城的布局特点。
4、明代的小说和艺术的主要成就。
自主学习:
①李时珍(1518—1593),明代著医药学家。他的家族世代行医。他在用药上常用药味简易、能就地取材的药方,使病人既能治病又能省钱,受到患者的欢迎。李时珍注重研究药学,认为“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他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
一、科技名著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②内容
d.对各种药物进行了新的分类,详细介绍了它们的产地、形色、气味及其主要疗效。
a.全书约190万字,共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比前人所记载的增加370多种。
b.收录药方11000多个,比前人收录的增加4倍。
c.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
190万字
山楂“消食积、补脾;化饮食,消肉积”;“化血块气块,活血。”白萝卜“生吃可以止咳、消胀气,熟吃可以补气顺气”小米“降胃火,故脾胃之病宜食之”,“胃冷者不宜多食”。
③地位
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上自坟典、下至传奇,凡有相关,靡不收采,虽命医书,实该物理。
——李建元《进本草纲目疏》
④传播
17世纪初传入日本和朝鲜,以后又陆续被翻译成拉丁文、法文、俄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
《本草纲目》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被国外学者誉为中国之百科全书。 2011年,《本草纲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记忆名录》。
请补充:三位医学家或药学家的名字
东汉末医学家(麻沸散、五禽戏)——
汉末医学家(《伤寒杂病论》)——
明代医药学家(《本草纲目》)——
华佗
张仲景
李时珍
华佗 张仲景 李时珍
《天工开物》是一部科技巨著。作者宋应星自幼勤奋好学,读了很多书,知识面十分宽广。他中了举人以后,担任过地方官,公务闲暇时就专心致志地研究科学技术,整理各地的农业和手工业生
产技术和经验。宋应星经过长期的积累和不懈的探究,
写出了《天工开物》一书。
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作者档案
姓名:
地位:
代表作:
成书过程:
宋应星
科学家
《天工开物》
内容
内容非常丰富,把各生产部门分为18类,几乎覆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
地位
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材料研读
宋应星在《天工开物》的序言中说:“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
他在书里把谷物类放在前面,而把珠玉类置于最后。想一想:他为什么这样编排呢?
重农的思想
《天工开物》一书,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这部书后来传到国外,被译成日文、法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天工开物》的问世有什么意义?
《农政全书》也是有关国计民生的科技名著,作者是明代农学家徐光启。全书60卷,约70万字,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种植、牧养、制造、荒政等大类。
徐光启与《农政全书》
作者档案
姓名:
地位:
代表作:
成书过程:
徐光启
明代农学家
《农政全书》
内容
《农政全书》是一本有关国计民生的科技名著,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意义
全书60卷,约70万字,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种植、牧养、制造、荒政等大类。
《农政全书》书影
利玛窦与徐光启
明朝中后期,一些西方教士到中国传教,他们带来了有关西方自然科学的书籍。一些中国学者积极学习西方科学知识,并与外国教士合作,翻译西方的科学著作。其中,徐光启与意大利人利玛窦共同翻译了数学著作《几何原本》,对中国数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几何”以及“点”“线”“三角形”“四边形”等术语,就是在这个译本里定下来的”。
利玛窦与徐光启
相关史事
(1)多为总结性巨著,对传统科技典籍、成就进行整理,作出经验性总结。
(2)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3)体现出西方文化的传人,如《农政全书》。
(4)对自然科学的探究较少。
合作探究:这三部巨著有何特点?
材料一:由于地理上的相对隔绝、政治上的相对独立稳定,古代中国人独自走着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形成了技术型、经验型、实用型为主的科技体系。…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一直保持着其永恒的魅力。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
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伽利略比萨斜塔实验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
材料二:如下图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科技和近代西方科技的不同特点。
西方:探索新领域,理论,实验(近代科学)
中国:总结传统领域、实用、实践,,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对近代自然科学的探究和运用较少,科技发展面临停滞的危机。
比较探究
材料三:从世界范围看,明清科技从总体上逐渐从先进转为落后,而且与西方的差距不断拉大。……八股取士制度严重束缚了人的思想和心灵,读书是为了做官,很少有人去攀登科学的殿堂,没能产生如同期西欧的天文、数学等近代科技。同时,因受封建制度束缚,人才培养不能和社会生产相结合,推动社会发展。
——摘编自牛翠萍《从明清教育解析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等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科技的发展趋势并概括制约明清科技发展的原因。
趋势:逐渐从先进转为落后,与西方差距拉大。
原因:①八股取士制度的严重束缚;②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③小农经济缺乏对科技的迫切需求;④闭关锁国阻碍中外交流。
结合三人生活与创作经历,思考他们身上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博览群书,学习物品制作技术;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搜集丰富资料
搜集整理多本书籍;
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耗费27年,三易其稿
爱读自然科学书籍;开展农业生产活动;学习西方多种技术
救死扶伤的崇高医德,不盲从古训的创新精神,刻苦钻研的坚强意志,勤奋钻研、重视调查研究的科学态度,献身科学、敢于怀疑的治学精神。
徐光启
宋应星
李时珍
想一想
明朝建立以后,退回到漠北草原的蒙古贵族鞑靼、瓦剌诸部仍然不断南下骚扰劫掠。为了巩固北方的边防,在明朝的200多年统治中先后18次修筑长城,几乎没有停止对长城的修筑工程。
明长城
辽东
嘉峪关
目的: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
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边,西到嘉峪关,总长万余里,
明长城
以城墙为主体,由关隘、城台、烽火台等组成,沿线设立卫所驻守军队,开展屯田,修建道路,形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更先进,设施更为完善,工程质量更为优异。
影响: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在它附近的多民族聚集的地区,建立了许多农牧贸易场所,使长城同时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西:嘉峪关
东:鸭绿江边
特点1
特点2
秦长城 明长城
目的
起止
建筑
作用 象征 意义 抵御匈奴南下
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
土筑
砖石
军事上抵御了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
经济上促进了北方地区开发;
政治上连结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
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民族精神。
法国巴黎凡尔赛宫
英国白金汉宫
美国白宫
俄罗斯克里姆林宫
你知道世界五大宫殿吗?
北京城
(1)修建:朱棣选定北京为都城,于1406年开始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对北京城进行大规模扩建和改造,1420年基本建成,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
(2)构成:
明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外城,宫城即紫禁城,是北京城的核心。
明朝北京城平面图
宫城
皇城
内城
《中国建筑史》中指出“世界各国唯独我国对此(中轴线)最强调,成就也最突出”。
呈“凸”字形,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从宫城到外城都以这条中轴线对称展开,均衡布局。
格局特点:
外城
宫城、皇城、内城、外城
组成:
建筑以宫殿为重点,并建有坛庙、宫苑、王府、城楼、寺观、桥梁、大街小巷、工商场所、以及其他各种民生设施。
皇权至上
建筑面积:16万余平方米
殿宇:近9000间
当时世界上最宏大、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故宫平面图
紫禁城(宫城)
故宫,也称“紫禁城”。
蒯祥等人设计
明清两代的皇宫,
曾居住过24个皇帝,
现为“故宫博物院”。
前朝
后寝
紫禁城(宫城)
既反映出明朝皇权统治的集中与威严。
也体现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
长城之美在于雄伟宏壮;
故宫之美在于庄严整饬、高贵大气;
1987年,万里长城和北京故宫都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明朝时候,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小说、戏曲等大众化的文学艺术形式有了突出发展,尤其是产生了一批脍炙人口的小说,最著名的是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
相关史事
自秦汉以来,汉赋、唐诗、宋词、唐宋散文、元曲等文学创作各领风骚。到了明代,小说、戏曲等大众文学流行起来。尤其是小说创作,在明代处于黄金时期,在中国古代文学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小说和艺术
合作探究:
书名 作者 成书时间 内容 地位
《三国志通俗演义》 罗贯中 元末明初 叙述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
《水浒传》 施耐庵 元末明初 描写北宋末农民起义,歌颂农民的斗争精神 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西游记》 吴承恩 明代中期 反映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和敢于斗争的精神 是一部具有浓郁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
阅读教材,找出相关信息
1.罗贯中与《三国志通俗演义》
名人名片 姓名 罗贯中
朝代 元末明初 身份 小说家 代表作 《三国志通俗演义》 罗贯中,山西并州太原府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等。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
以三国的史实为基础,充分运用文学手段,生动地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和相互交往上的各种矛盾冲突,也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统一的强烈愿望。全书结构宏伟,脉络细密,情节跌宕起伏。
2.施耐庵与《水浒传》
名人名片 姓名 施耐庵
朝代 元末明初 身份 小说家 代表作 《水浒传》 施耐庵,名耳,字子安,号耐庵。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水浒传》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施耐庵也因此被誉为“中国长篇小说之父”。
书中以官逼民反为主题,揭示了从皇帝到各级贪官污吏的丑恶嘴脸,描写了宋代梁山泊各路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通过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成功地塑造出一批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水浒传》运用白话描写故事进程和人物性格,洗练明快,生动传神。
3.吴承恩与《西游记》
名人名片 姓名 吴承恩
朝代 明代中期 身份 小说家 代表作 《西游记》
吴承恩,字汝忠,明代文学家。擅长绘画、书法,多才多艺。在科举中屡遭挫折,嘉靖中举为岁贡生。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任浙江长兴县丞,不久辞官归去。由于宦途困顿,晚年绝意仕进,闭门著书。
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突出刻画了胆大艺高、爱憎分明、满怀智慧的孙悟空这一神话英雄。作者运用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笔调,勾画出神奇光怪的情境,抒发了铲除邪恶势力的愿望。小说的语言生动流畅,故事引人入胜。
对三部小说的综合评价:
这三部小说,虽然主题和风格各异,但都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情节曲折,想象丰富,语言生动,问世后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家喻户晓,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并对以后的小说、戏剧等文学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合作探究
明朝小说盛行的原因是什么?
①商品经济和工商业市镇的繁荣(经济基础)。
②市民阶层的不断扩大(社会基础)
③印刷技术的发展(技术基础)
明朝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大众化的文学艺术形式有了突出的发展,尤其是小说。
名家简介
戏剧家:
地位:
作品:
内容:
意义:
戏 剧
汤显祖
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
《牡丹亭》
描述杜丽娘和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
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艺术
书法名家 董其昌
《山阴道中》
绘画名家 徐渭
《榴实图》
知识拓展:
《徐霞客游记》
明末的徐霞客长年旅行,游历名山大川,走遍大半个中国。他坚持写日记(日记体)30多年,留下了60余万字的游记资料。后人将这些日记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一书。这部书详细记录了各地的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以及经济、交通、城镇聚落、风土文物等,其中对丹霞地貌的考察和记述,居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作者写景写物具体形象,情景交融,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性。《徐霞客游记》既是地理学巨著,也是文学名著。
合作探究:明朝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
主观原因:科学家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
客观原因:明朝经济繁荣、国力雄厚,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南都繁会景物图》局部
明长城和北京城
明长城:
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总长万里
科技名著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小说:
小说和戏剧
戏剧:汤显祖《牡丹亭》
李时珍:《本草纲目》
北京城:由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组成
宋应星:《天工开物》
徐光启:《农政全书》
罗贯中:《三国演义》
施耐庵:《水浒传》
吴承恩:《西游记》
书画艺术:书法董其昌、绘画黄公望
本课小结
1.小明同学很喜欢历史。他在看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三国志》时,发现并没有小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痛哭庞统”的情节,你认为他应该( )
A.以小说为准,因为小说更为流行
B.以正史《三国志》为准,从此后再也不看小说
C. 应遵从专家学者的论断
D.小说为了迎合读者兴趣,带有一定夸张成分,但也有一定史学价值,可以适当阅读,理性对待
D
检测提升
2.明朝时期《本草纲目》是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文献,但基本上是对古代药物学成就的总结;《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被传到国外许多国家和地区,但基本是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的全面总结......材料意在表明( )
A.明朝时我国传统科技仍居世界领先地位
B.明朝时我国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贡献巨大
C. 明朝时期科技以总结性的著作为主,没有创新,我国科技发展面临停滞的危机
D.我国古代科学家善于总结前人经验
C
3.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四诊法”:战国——扁鹊 B.麻沸散、五禽戏:三国——华佗
C.《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 D.《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
4.历史上大规模修筑长城的朝代是( )
A.战国与明朝 B.秦朝与明朝
C.战国与秦朝 D.明朝与清朝
B
B
5.如果你想了解我国明朝时期手工业生产发 展的情况,应该查阅( )
A.《天工开物》 B.《梦溪笔谈》
C.《农政全书》 D.《齐民要术》
A
6.在明代的北京城中,被称为“世界建筑 之林的瑰宝”的是( )
A.金銮殿 B.京城
C.紫禁城 D.皇城
C
链接
1.下列有关《本草纲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
B.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C.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
D.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A
链接中考
2. 明朝科技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
①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 ②八股取士的 实行 ③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④商品 经济的繁荣 ⑤科学家的努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A
3.明朝小说和戏剧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 )
A.都维护封建专制
B.都有很高的艺术性
C.都有反封建思想
D.都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
C
4.唐朝政府编写颁布的《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朝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朝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主要表明,我国古代中医药学的发展,得益于( )
A.印刷技术的进步 B.国家力量的支持
C.商品经济的繁荣 D.科举制度的完善
B
5.2015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下列古代人物中,与屠呦呦同属医学领域的是( )
①华佗 ②张仲景 ③祖冲之 ④李时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6.“以势若游龙的身姿穿群山,越峻岭,奔腾万里,浩然大气,堪称一部以建筑写就的中华民族的史诗。”与这段描述有关的中国古代建筑是( )
A.都江堰 B.隋大运河
C.明长城 D.北京故宫
C